1.本实用新型涉及联接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联接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2.传统的ip电话,一般包括主机,单独的手柄,扩展坞,桌面支架,挂墙支架,其它配件类(例如摄像头)。主机功能的各类需求弯化大,例如不同尺寸屏幕,实体按键是否需要,扩展坞的结构形式和实际需求;各类主机和扩展坞需要大量不同的开模和研发需求,才能满足市场的各类需求,各种组合非常之多,这样使得电话设备的部件无法有效组合,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接器及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的各部件无法有效组合,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联接器,包括:
6.联接器本体以及与所述联接器本体扣接的盖板;
7.所述联接器本体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主体的第一端和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电气连接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关于所述电气连接部对称设置。
8.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第一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一连接主体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二连接主体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电气连接部包括:一端子排;所述端子排上具有凹槽。
11.可选的,所述端子排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端子。
12.可选的,所述凹槽为u形槽。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14.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一体成型,并形成一容置空间,
15.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关于所述固定部对称。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部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壳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三连接孔;
17.所述盖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接的第四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应连接的第五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连接的第六连接孔。
18.可选的,所述联接器本体为等腰梯形或者方形或者筒形。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主体中
的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通过联接器连接,所述联接器为如上所述的联接器。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联接器可以实现终端不同功能部分之间的连接和电子供电及通信,省略了各主功能部件的重复开发,可以快速的生产出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整机产品,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器与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的俯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联接器与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的主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主体;2、第二连接主体;3、联接器;31、联接器本体;41、第一端;42、第二端;43、电器连接部;401、第一连接孔;402、第二连接孔;403、第三连接孔;404、端子排;405、凹槽;411、第一壳体;412、第二壳体;413、第三壳体;414、固定部;51、盖板;501、第四连接孔;502、第五连接孔;505、第六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联接器3,包括:联接器本体31以及与所述联接器本体31扣接的盖板51;所述联接器本体31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主体1的第一端41和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主体2的第二端42,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之间连接有电气连接部43;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关于所述电气连接部43对称设置。
28.该实施例中,通过联接器3可以实现终端不同功能部分之间的机械紧固和电子供电及通信,省略了各主功能部件的重复开发,可以快速的生产出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整机产品,方便快捷。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的42第一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一连接主体1连接,这里,所述第一端41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端42的第二连接部位于与第一连接主体1连接的连接面上,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设置于所述连接面上。
30.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的第二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二连接主体2连接,这里,所述第一端41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端42的第二连接部位于与第二连接主体2连接的连接面上,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设置于所述连接面上。
31.该实施例中,采用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的连接方式,各连接部衔接贴合牢固,而且在对各部件进行组装拼合时,方便快捷。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气连接部43包括:一端子排404;所
述端子排404上具有凹槽405。
33.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气连接部43设有所述端子排404,并且在所述端子排404上具有凹槽405,所述凹槽405可以用于放置印制电路板pcb板,端子排404上的端子焊接在pcb板上,两个端子可通过pcb板实现信号传输;所述凹槽405也可以用于放置柔性电缆或者电线,端子排404上两端的端子可通过柔性电缆或者电线实现信号传输,从而可以实现联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主体2之间的电气联接,实现通信或者功率传输。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排404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端子。
35.该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排404上的端子,包括但不限于:usb端口或者type-c端口或者其他针类端口。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05为u形槽。
37.该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05设置为u形槽,便于放置柔性电缆或者电线或者与所述凹槽405形状对应的印制电路板pcb板。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均包括:第一壳体411、第二壳体412和第三壳体413;所述第一壳体411、第二壳体412和所述第三壳体413一体成型,并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部414,所述第一壳体411所述第三壳体413关于所述固定部414对称。这样的设置方式,形式稳固,便于安装。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411的上表面具有第一连接孔401,所述固定部414上具有第二连接孔402,所述第三壳体413的上表面具有第三连接孔403;所述盖板5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01对应连接的第四连接孔501,与第二连接孔402对应连接的第五连接孔502,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孔403对应连接的第六连接孔505。
40.该实施例中,所述盖板5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411、所述第二壳体412和所述第三壳体413上的各连接孔对应的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联接器本体31以及所述盖板51。所述盖板51可以对所述联接器本体31内部的印制电路板pcb板起到保护作用。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联接器本体31为等腰梯形或者方形或者筒形。
42.该实施例中,所述联接器本体31的形状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等腰梯形或者方形或者筒形,所述联接器本体31形状与两侧的连接主体的形状进行匹配,以使得连接后的产品符合相应的规范,使得联接器本体31与对应形状的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主体2紧密连接。
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主体中的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通过联接器3连接,所述联接器3为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联接器。
44.该实施例中,端口固定在pcb板或者壳体结构上,随着联接器3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所述第二连接主体2的连接,可以同时满足机械紧固和电气联接。
4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联接器3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所述联接器3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精度能够满足连接需求。
4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联接器3,将各类功能部件组合实现整机;通过硬连接或软连接实现两侧的电子传输,如:通信、供电传输;通过高强度的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实现结合处的有效机械固定;两侧主体通过关键结合处的装配公差优化,实现有效
的强度和刚性需求;满足整机强度和外观公差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可以为ip电话机。
4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联接器本体(31)以及与所述联接器本体(31)扣接的盖板(51);所述联接器本体(31)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主体(1)的第一端(41)和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主体(2)的第二端(42),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之间连接有电气连接部(43);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关于所述电气连接部(43)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的第一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一连接主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的第二连接部通过滑轨或者卡扣或者螺钉与第二连接主体(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部(43)包括:一端子排(404);所述端子排(404)上具有凹槽(4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404)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端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5)为u形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41)和所述第二端(42)均包括:第一壳体(411)、第二壳体(412)和第三壳体(413);所述第一壳体(411)、第二壳体(412)和所述第三壳体(413)一体成型,并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固定部(414),所述第一壳体(411)所述第三壳体(413)关于所述固定部(414)对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11)的上表面具有第一连接孔(401),所述固定部(414)上具有第二连接孔(402),所述第三壳体(413)的上表面具有第三连接孔(403);所述盖板(5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01)对应连接的第四连接孔(501),与第二连接孔(402)对应连接的第五连接孔(502),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孔(403)对应连接的第六连接孔(50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本体(31)为等腰梯形或者方形或者筒形。10.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主体中的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通过联接器(3)连接,所述联接器(3)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接器及终端,其中,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以及与所述联接器本体扣接的盖板;所述联接器本体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主体的第一端和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电气连接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关于所述电气连接部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实现终端不同功能部分之间的连接和电子供电及通信,省略了各主功能部件的重复开发,可以快速的生产出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整机产品,方便快捷。捷。捷。
技术研发人员:胡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飞音时代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