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净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钻具。
背景技术:
2.我国沿海、江河流域经常分布软土地基,在荷载、循环、车辆等动力作用下,地基沉降是地基失效的主要形式,常导致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的质量问题。处理软土地基的各种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选用复合地基,在复合地基的加固方法中,特别是在交通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中,经常选用的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来加固地基。工程实践表明,水泥土搅拌桩法具有施工简单,快速,扰动小等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和控制沉降量。水泥土搅拌桩现已发展成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土质含水量的不同,选择的加固料不同。这种方法是利用水泥粉、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即搅拌的方式,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加固料强制搅拌,由加固料和软土间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搅拌桩。这种水泥土搅拌桩与桩周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
3.在工程实践中,公路、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要从高压线底下穿过,在高压线下的安全净空满足公路、铁路修好后的通过条件下,只是因为施工设备高度不满足高压线下安全净空要求,为此拆移高压线将产生巨额费用,目前遇到此问题一般是采用高压旋喷桩方法来处理高压线下地基,此方法造价非常高,基本上是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费用3倍以上,尤其是在临近既有营运线边上施工,对设备的高度有着严格要求,如采用正常的搅拌桩施工,由于设备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如采用高压旋喷桩,尽管设备高度满足要求,但造价高,同时由于高压旋喷桩施工时,水泥喷射压力一般都在20-35mpa,极易造成对既有营运线的破坏,而粉喷桩水泥喷射压力一般不大于0.8mpa,扰动小,对既有营运线基本没有影响;
4.在对桩位进行施工时,钻具的结构单一,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桩长而定制钻具,使得钻具的长度过长,不利于施工,故提出一种端部可拆卸式连接的钻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端部可拆卸式连接的钻具。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钻具,包括钻头、钻杆和设置在钻头及钻杆上端的钻杆接头,钻头的上端通过钻杆接头与钻杆下端相接;
7.所述钻杆接头的下端设为与钻头上端或钻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上端设为与钻杆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端;
8.在钻杆接头的连接端和可拆卸端之间设有控制钻杆接头内部介质流通的阀门。
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门为手动阀门,其具有阀芯和阀杆,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对阀杆进行旋拧的
阀杆旋拧组件,其包括,
10.旋钮柱,旋钮柱的一端与阀杆固定相接;
11.与旋钮柱配合使用的阀扳手,阀扳手与旋钮柱接触的一端设为旋钮端,旋钮端上开设有容纳旋钮柱的旋钮槽;
12.置于钻杆接头外壁上的防脱套,防脱套上具有自起始位至终止位形成为阀门开启位至阀门关闭位的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阀杆设置;
13.在凹槽内移动的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阀扳手的旋钮端外周面上;
14.限位块脱离口,限位块脱离口开设在凹槽的起始位和终止位处。
1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凹槽以阀杆的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
1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防脱套中部贯通且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阀杆和旋钮柱位于通孔内且不伸出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轴线和阀杆的转动轴线共线。
1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扳手的一端为手握端、另一端为所述的旋钮端,所述阀扳手的手握端和旋钮端垂直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门为自动阀门,其具有阀芯和阀杆,在钻杆接头上设有,
19.转盘,转盘固定安装在阀杆上,转盘的转动轴线与阀杆的转动轴线共线;
20.压簧,压簧的一端设为铰接在钻杆接头上的铰接端、另一端设为铰接在转盘上的活动端,
21.压簧铰接端与压簧活动端之间的连线通过转盘的转动中心压簧最短时为止点位置,压簧在止点位置时阀芯设置为半开闭状态;
22.驱动杆,驱动杆的轴线与阀芯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驱动杆的一端设为伸出钻杆接头的驱动端、另一端伸入钻杆接头内并与转盘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23.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驱动杆轴向方向设置的驱动槽,驱动槽内设有沿驱动槽滑动的驱动块,驱动块固定在所述的转盘上;
24.驱动槽的两端设置为驱动转盘转动使阀芯达到半开闭状态的推动沿,驱动槽两端的推动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快速开闭阀芯的行程,此行程为压簧过止点位置后推动转盘带动阀芯由半开闭状态达到开闭状态的距离;
25.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带动驱动杆驱动端弹出钻杆接头的复位压簧。
2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上设有阀杆转角限位组件,其包括,
27.阀杆转角限位槽,阀杆转角限位槽开设在转盘外周面上,阀杆转角限位槽的一端设为阀芯开启端、另一端设为阀芯关闭端;
28.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固定在阀杆转角限位槽内的阀杆转角限位块,阀芯开启时阀杆转角限位块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的阀芯开启端处,阀芯关闭时阀杆转角限位块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的阀芯关闭端处;
29.所述的阀杆转角限位槽为弧形槽。
3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压簧设置有两根,两根压簧以转盘中心为基准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
3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上阀杆的四周开设有转盘安装槽,所述的转盘置于转盘安装槽内,所述的驱动块设置在转盘的下表面上,在转盘安装槽上开设有供驱动块转动的导向孔;
32.钻杆接头上开设有供驱动杆移动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轴线与钻杆接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的驱动杆的一端置于安装孔内;
33.所述复位压簧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驱动杆远离驱动端的一端相接;
34.所述的导向孔与安装孔贯通。
3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钻头上具有将钻杆内部的浆料喷出所设的气灰喷孔,位于气灰喷孔上方的钻头上设有搅拌叶片,位于气灰喷孔下方的钻头上设有破土叶片。
3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以上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钻头包括中间钻杆,中间钻杆的下端设有钻尖,在钻尖上方的中间钻杆上设有下破土叶片和上搅拌叶片,钻杆上自带的气灰喷孔设置在下破土叶片和上搅拌叶片之间的中间钻杆上;
37.所述的钻杆接头下端与中间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39.(1)钻头和钻杆上设置有钻杆接头,通过钻杆接头可事先钻头与钻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需求可加装多跟钻杆,使得钻具的可操作性更强;
40.(2)钻杆接头上的阀门为手动阀门,手动阀门上的防脱套及防脱套上凹槽可使得阀门在未完全开闭的状态下对阀扳手进行锁紧,防止阀门未完全开闭时阀扳手脱离阀门;
41.(3)钻杆接头上的阀门为自动阀门,该设置使得阀门的开闭为自动开闭,当钻杆与钻杆或钻杆与钻头端部相接时,驱动杆被推动,此时阀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当钻杆与钻杆或钻杆与钻头端部分离时,驱动杆不再被推动,此时阀门由开启切换为关闭状态,防止钻杆内部出现返浆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42.图1为具有钻杆接头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具有钻杆接头的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钻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手动阀门及阀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阀扳手旋钮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防脱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阀扳手旋钮端位于防脱套内时防脱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阀扳手旋钮端旋转45
°
时防脱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0.图9为阀扳手旋钮端旋转90
°
时防脱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1.图10为自动阀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2.图11为图1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3.图12为图1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3为阀门关闭时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4为阀门未达到半开启状态时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5为阀门达到半开启状态时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6为阀门处于快速开启状态时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7为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9.图中,
60.101、钻头;102、钻杆接头;103、连接端;104、可拆卸端;105、阀门;
61.202、阀芯;203、阀杆;204、旋钮柱;205、阀扳手;206、旋钮槽;207、防脱套;208、凹槽;209、限位块;210、限位块脱离口;211、手握端;
62.302、阀芯;303、阀杆;304、转盘;305、压簧;306、铰接端;307、活动端;308、转盘安装槽; 309、驱动杆;310、驱动槽;311、驱动块;312、推动沿;313、阀杆转角限位槽;314、阀杆转角限位块;315、导向孔;316、复位压簧;317、安装孔;
63.401、气灰喷孔;402、搅拌叶片;403、破土叶片;404、中间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64.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65.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钻具,包括钻头101、钻杆和设置在钻头101及钻杆上端的钻杆接头 102,钻头101的上端通过钻杆接头102与钻杆下端相接,钻杆接头102形成为大致的空心圆柱状结构;
66.所述钻杆接头102的下端设为与钻头101上端或钻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103、上端设为与钻杆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端104,具体的,钻杆接头102的连接端103和可拆卸的的内周面上可设有内螺纹;
67.在钻杆接头102的连接端103和可拆卸端104之间设有控制钻杆接头102内部介质流通的阀门 105。
68.实施例2,参照图3—8,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门为手动阀门,其具有阀芯202和阀杆203,在钻杆接头102上设有对阀杆203进行旋拧的阀杆旋拧组件,其包括,
69.旋钮柱204,旋钮柱204的形状与下述旋钮槽的形状对应设置,例如旋钮装设计为长方体状结构,旋钮槽也设计为方形槽,其设计目的在于使得旋钮柱204可被容纳在旋钮槽内,旋钮柱204的一端与阀杆203固定相接;
70.与旋钮柱204配合使用的阀扳手205,阀扳手205与旋钮柱204接触的一端设为旋钮端,旋钮端上开设有容纳旋钮柱204的旋钮槽206;
71.置于钻杆接头102外壁上的防脱套207,防脱套207上具有自起始位至终止位形成为阀门开启位至阀门关闭位的凹槽208,凹槽208的槽口朝向阀杆203设置,具体的,凹槽208形成为弧形状结构设置;
72.在凹槽208内移动的限位块209,限位块209固定在阀扳手205的旋钮端外周面上,限位块209形成为弧形片状体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于,在两个限位块脱离口210之间的凹槽
208区域内对限位块209 进行阻挡限位,以此在限位块209未达到限位块脱离口210处时限位块209不会脱离凹槽208,直至阀扳手205旋钮端上的限位块209处于限位块脱离口210处时,此时阀门处于完全打开或完全闭合状态,即可将阀扳手205脱离钻杆接头102;
73.限位块脱离口210,限位块脱离口210开设在凹槽208的起始位和终止位处,具体的,限位块脱离口210的横截面与限位块209的横截面结构相同,其设计目的在于使得限位块209可通过限位块脱离口 210脱离。
74.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凹槽208以阀杆203的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208设置有两个,该设置可使得在开启或关闭阀门时阀门更稳定。
75.实施例4,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10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防脱套207中部贯通且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阀杆203和旋钮柱204位于通孔内且不伸出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轴线和阀杆203的转动轴线共线,通孔的设置使得阀杆203和限位柱可在钻杆接头102外部进行操作。
76.实施例5,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扳手205的一端为手握端211、另一端为所述的旋钮端,所述阀扳手205的手握端211和旋钮端垂直连接,阀扳手205的手握端211形成为柱状结构。
77.实施例2-5中的钻具在使用时,
78.当需要对钻具的内部介质的流通进行控制时,可将阀扳手205的旋钮端伸入旋钮槽206内,使得旋钮端上的限位块209经限位块脱离口210伸入凹槽208中,此时手握阀扳手205手握部并转动一定角度,该角度视凹槽208的弧度决定,具体的,可设置阀扳手205转动90
°
时即可使得阀扳手205旋钮端上的限位块209从凹槽208的起始位旋转至凹槽208的终止位,当转动阀扳手90
°
后,即可将钻杆接头 102内的阀门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或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79.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在凹槽208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9,该设置可使得阀扳手205旋钮端的限位块209未达到限位块脱离口210处时限位块不会从凹槽208内脱离,直至阀扳手205旋钮端上的限位块处于限位块脱离口210处时,此时阀门处于完全打开或完全闭合状态,即可将阀扳手205脱离钻杆接头102,可操作性强。
80.实施例6,参照图9—16,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阀门为自动阀门,其具有阀芯302和阀杆303,在钻杆接头上设有,
81.转盘304,转盘304形成为大致圆盘形结构,其材质根据使用需求可自行定制例如不锈钢,转盘 304固定安装在阀杆303上,转盘304的转动轴线与阀杆303的转动轴线共线;
82.压簧305,压簧305的一端设为铰接在钻杆接头102上的铰接端306、另一端设为铰接在转盘304 上的活动端307,钻杆接头10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压簧305的销轴,压簧305的铰接端306及活动端 307套设在销轴上,具体的,销轴固定在下述的转盘安装槽308内且位于转盘安装槽308的底壁上,其设计目的在于对压簧305进行安装;
83.压簧305铰接端306与压簧305活动端307之间的连线通过转盘304的转动中心压簧305最短时为止点位置,也即是说定义阀杆303开闭期间位于转盘304上的压簧305活动端307的行程为弧形轨迹,当阀门处于半开闭状态,此时压簧305活动端307的位置位于弧形轨迹的中点,此时压簧305自身被压缩且压簧305铰接端306与压簧305连接端之间的距离最短,压簧305在止点位置时阀芯302设置为半开闭状态,处于止点位置的压簧305为静止状
态,此时对压簧305的活动端307进行施力可使得压簧305 的弹性势能释放以此驱动转盘304及阀杆303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以此对阀门进行开闭;
84.驱动杆309,驱动杆309的轴线与阀芯302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使用时,驱动杆309与阀门进口中心及出口中心的连线平行,驱动杆309的一端设为伸出钻杆接头102的驱动端、另一端伸入钻杆接头 102内并与转盘304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85.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驱动杆309轴向方向设置的驱动槽310,驱动槽310为环形槽,具体的开设有驱动槽310的驱动杆309为阶梯轴结构,也即是说驱动杆309的驱动槽310部分的径向距离缩短,驱动槽310内设有沿驱动槽310滑动的驱动块311,驱动块311可采用圆形柱状块,由驱动槽310两侧的推动沿312对驱动块311使得驱动块311做弧形轨迹运动,驱动块311在移动时仅与推动沿312接触而不与具有驱动槽310的驱动杆309圆周面部分接触,驱动块311固定在所述的转盘304上;
86.驱动槽310的两端设置为驱动转盘304转动使阀芯302达到半开闭状态的推动沿312,驱动槽310 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快速开闭阀芯302的行程,此行程为压簧305过止点位置后推动转盘304带动阀芯302由半开闭状态达到开闭状态的距离;
87.在钻杆接头102上设有带动驱动杆309驱动端弹出钻杆接头102的复位压簧316,复位压簧316的弹力大于前述压簧305的弹力,该设置使得撤销对压簧305的驱动后,复位压簧316可驱动压簧305并使其恢复初始状态。
88.实施例6中,
89.(1)驱动槽310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等于快速开闭阀芯302的行程时,推动驱动杆 309,此时压簧305活动端307移动,当压簧305的活动端307与铰接端306为最短距离时,阀门为半开闭状态时,此时继续推动驱动杆309时压簧305释放弹性势能并使得阀门完全开闭,也即是说推动沿312 对驱动块311进行推动时的行程等于驱动槽310内两侧推动沿312之间的行程;
90.(2)驱动槽310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大于快速开闭阀芯302的行程时,推动驱动杆 309,此时压簧305活动端307移动,当压簧305的活动端307与铰接端306为最短距离时,阀门为非半开闭状态,例如此时阀门为10%~40%开启或关闭状态,此时继续推动驱动杆309直至压簧305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阀门完全开启或关闭,也即是说此时推动沿312推动驱动块311移动时的行程(10%~40%) 小于驱动槽310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90%~50%);
91.(3)具体的,驱动槽310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快速开闭阀芯302的行程,如 (2)过程,当压簧305的活动端307与铰接端306为最短距离时,阀门为非半开闭状态,例如此时阀门为60%~90%开启或关闭状态,此时继续推动驱动杆309直至压簧305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阀门完全开启或关闭,也即是说此时推动沿312推动驱动块311移动时的行程(60%~90%)小于驱动槽310两端的推动沿312之间的距离(40%~10%);
92.如上述(1)~(3)中,(1)方案为最佳方案,本技术采用(1)方案。
93.实施例7,实施例6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102上设有阀杆转角限位组件,其包括,
94.阀杆转角限位槽313,阀杆转角限位槽313开设在转盘304外周面上,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一端设为阀芯302开启端、另一端设为阀芯302关闭端;
95.在钻杆接头102上设有固定在阀杆转角限位槽313内的阀杆转角限位块314,阀杆转角限位块314 可为柱状块体,阀芯302开启时阀杆转角限位块314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阀芯302开启端处,阀芯302关闭时阀杆转角限位块314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阀芯302关闭端处;
96.所述的阀杆转角限位槽313为弧形槽。
97.实施例7中,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设计目的为对转盘304及阀杆303的转角进行限位,当阀门完全打开时,阀杆转角限位块314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阀芯302开启端,当阀门完全关闭时,阀杆转角限位块314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313的阀芯302关闭端。
98.实施例8,实施例6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的压簧305设置有两根,两根压簧305以转盘304中心为基准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
99.实施例9,实施例6所述的一种钻具,在钻杆接头102上阀杆303的四周开设有转盘安装槽308,转盘安装槽308的边缘具有倒圆角,所述的转盘304置于转盘安装槽308内,所述的驱动块311设置在转盘304的下表面上,在转盘安装槽308上开设有供驱动块311转动的导向孔315,该导向孔315形成为腰型孔,其设计目的在于使得驱动块311伸入驱动槽310内且可被推动沿312推动。
100.钻杆接头102上开设有供驱动杆309移动的安装孔317,安装孔317与轴线与钻杆接头102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的驱动杆309的一端置于安装孔317内;
101.所述复位压簧316的一端与安装孔317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驱动杆309远离驱动端的一端相接;
102.所述的导向孔315与安装孔317贯通。
103.实施例6-9中的钻具中,
104.当具有钻头101的钻杆与另一节钻杆相接时,具体的,另一节钻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具有钻头101 的一节钻杆的钻杆接头顶部内,
105.此时驱动杆309被另一节钻杆端部推动,此时复位压簧316收缩,驱动杆309上的驱动槽310内壁对驱动块311进行推动,使得转盘304与阀杆303开始转动,当压簧305达到止点位置并对驱动杆309 继续推动时,此时压簧305释放弹性势能并使得压簧305的活动端307驱动转盘304转动,位于驱动槽 310内的驱动块311位移至驱动槽310的另一端,使得阀杆303达到完全开启状态;
106.当需要关闭阀门时,也即是说将另一节钻杆与具有钻头101的钻杆分离,不再对驱动杆309进行推动,此时复位压簧316释放弹性势能,使得驱动杆309反向移动,此时驱动槽310推动驱动块311移动,以此将压簧305再次推至止点位置,此时压簧305继续推动驱动杆309,此时压簧305释放弹性势能并使得压簧305的活动端307驱动转盘304转动,位于驱动槽310内的驱动块311位移至驱动槽310的另一端,使得阀杆303达到完全关闭状态。
107.实施例7中具有快速开闭式阀门的钻杆接头,当钻杆与钻杆接头相接时,此时钻杆的一端会推动驱动杆309,以此打开阀门,当将钻杆与钻杆接头拆卸时,此时驱动杆309回位并将阀门关闭;
108.实施例10,参照图3,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钻具,所述钻头101包括中间钻杆404,中间钻杆404 的下端设有钻尖,在钻尖上方的中间钻杆404上设有下破土叶片403和上搅拌叶片402,钻杆上自带的气灰喷孔401设置在下破土叶片403和上搅拌叶片402之间的中间钻杆
404上;
109.所述的钻杆接头102下端与中间钻杆404的上端固定连接。
110.实施例10中,当钻具入土后,搅拌叶片402可对浆液进行搅拌,当起钻时,搅拌叶片402再次对浆液进行搅拌,使得浆液能够更充分的被混合,搅拌叶片402和破土叶片403的数量及安装角度根据使用需求可自行设置;
111.具体的,搅拌叶片402可设置有两片,两片搅拌叶片402以中间钻杆404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设置在中间钻杆404的两侧,破土叶片403可设置有两片,两片破土叶片403以中间钻杆404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设置在中间钻杆404的两侧,两片搅拌叶片402和两片破土叶片403呈十字交叉分布设置,所述的气灰喷孔401位于中间钻杆404上靠近破土叶片403的一侧。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钻杆和设置在钻头及钻杆上端的钻杆接头,钻头的上端通过钻杆接头与钻杆下端相接;所述钻杆接头的下端设为与钻头上端或钻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上端设为与钻杆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端;在钻杆接头的连接端和可拆卸端之间设有控制钻杆接头内部介质流通的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为手动阀门,其具有阀芯和阀杆,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对阀杆进行旋拧的阀杆旋拧组件,其包括,旋钮柱,旋钮柱的一端与阀杆固定相接;与旋钮柱配合使用的阀扳手,阀扳手与旋钮柱接触的一端设为旋钮端,旋钮端上开设有容纳旋钮柱的旋钮槽;置于钻杆接头外壁上的防脱套,防脱套上具有自起始位至终止位形成为阀门开启位至阀门关闭位的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阀杆设置;在凹槽内移动的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阀扳手的旋钮端外周面上;限位块脱离口,限位块脱离口开设在凹槽的起始位和终止位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以阀杆的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在钻杆接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防脱套中部贯通且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的阀杆和旋钮柱位于通孔内且不伸出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轴线和阀杆的转动轴线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扳手的一端为手握端、另一端为所述的旋钮端,所述阀扳手的手握端和旋钮端垂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为自动阀门,其具有阀芯和阀杆,在钻杆接头上设有,转盘,转盘固定安装在阀杆上,转盘的转动轴线与阀杆的转动轴线共线;压簧,压簧的一端设为铰接在钻杆接头上的铰接端、另一端设为铰接在转盘上的活动端,压簧铰接端与压簧活动端之间的连线通过转盘的转动中心压簧最短时为止点位置,压簧在止点位置时阀芯设置为半开闭状态;驱动杆,驱动杆的轴线与阀芯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驱动杆的一端设为伸出钻杆接头的驱动端、另一端伸入钻杆接头内并与转盘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驱动杆轴向方向设置的驱动槽,驱动槽内设有沿驱动槽滑动的驱动块,驱动块固定在所述的转盘上;驱动槽的两端设置为驱动转盘转动使阀芯达到半开闭状态的推动沿,驱动槽两端的推动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快速开闭阀芯的行程,此行程为压簧过止点位置后推动转盘带动阀芯由半开闭状态达到开闭状态的距离;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带动驱动杆驱动端弹出钻杆接头的复位压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在钻杆接头上设有阀杆转角限位组件,其包括,阀杆转角限位槽,阀杆转角限位槽开设在转盘外周面上,阀杆转角限位槽的一端设为
阀芯开启端、另一端设为阀芯关闭端;在钻杆接头上设有固定在阀杆转角限位槽内的阀杆转角限位块,阀芯开启时阀杆转角限位块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的阀芯开启端处,阀芯关闭时阀杆转角限位块位于阀杆转角限位槽的阀芯关闭端处;所述的阀杆转角限位槽为弧形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簧设置有两根,两根压簧以转盘中心为基准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在钻杆接头上阀杆的四周开设有转盘安装槽,所述的转盘置于转盘安装槽内,所述的驱动块设置在转盘的下表面上,在转盘安装槽上开设有供驱动块转动的导向孔;钻杆接头上开设有供驱动杆移动的安装孔,安装孔的轴线与钻杆接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的驱动杆的一端置于安装孔内;所述复位压簧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驱动杆远离驱动端的一端相接;所述的导向孔与安装孔贯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中间钻杆,中间钻杆的下端设有钻尖,在钻尖上方的中间钻杆上设有下破土叶片和上搅拌叶片,钻杆上自带的气灰喷孔设置在下破土叶片和上搅拌叶片之间的中间钻杆上;所述的钻杆接头下端与中间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具,包括钻头、钻杆和设置在钻头及钻杆上端的钻杆接头,钻头的上端通过钻杆接头与钻杆下端相接;所述钻杆接头的下端设为与钻头上端或钻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上端设为与钻杆下端可拆卸连接的可拆卸端;在钻杆接头的连接端和可拆卸端之间设有控制钻杆接头内部介质流通的阀门;钻头和钻杆上设置有钻杆接头,通过钻杆接头可事先钻头与钻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需求可加装多跟钻杆,使得钻具的可操作性更强。钻杆接头上的阀门为手动阀门,手动阀门上的防脱套及防脱套上凹槽可使得阀门在未完全开闭的状态下对阀扳手进行锁紧,防止阀门未完全开闭时阀扳手脱离阀门,防止钻杆内部出现返浆造成污染。防止钻杆内部出现返浆造成污染。防止钻杆内部出现返浆造成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 侯爵 杨泳 孙竹萍 何文龙 曾强忠 朱建国 邹国春 邹仁飞 潘绍俊 邹长春 邹昕圻 高亚飞 张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