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2.盘形滚刀是盾构机挖掘隧道的主要切削工具,盘形滚刀是一种破碎坚硬岩石的挖掘工具,安装于盾构、tbm、顶管等大型非开挖施工设备的头部,其作用是切割掌子面岩石并将岩石从掌子面上剥落下来。盘形滚刀设有浮动密封装置,浮动密封装置由o型圈、金属密封环、刀毂和端盖组成。盘形滚刀通常在常压下组装,当在过江的隧道掘进时,由于隧道埋深大,外界压力大,使得浮动密封装置型腔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产生压力差。压力平衡装置装配在滚刀中可以平衡浮动密封装置型腔内外产生压力差。
3.现有专利如cn201511027991.3公开了一种设有储油囊式压力平衡装置的盘形滚刀,包括刀轴、轴承、密封装置、油孔和储油囊式压力平衡装置,储油囊式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储油囊,储油囊设于压力平衡孔内并固定在油孔上,且储油囊上设有朝远离油孔方向凸起的针孔。该滚刀虽然可以起到平衡了密封腔内外的压力差的作用,但是该滚刀的储油囊式压力平衡装置的可控性较差,不便调节,影响其实际作用在滚刀上的压力平衡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盘型滚刀在压力平衡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压力平衡性能较好且便于调节与控制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耐油气垫胀套,所述耐油气垫胀套设置在油路的一端,所述耐油气垫胀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内部设置有用来储存介质的腔室,所述套体上设置有气门针,所述耐油气垫胀套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侧面半包围配合的盖杯,所述盖杯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盖杯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密封盖,所述螺旋密封盖的外壁用来与滚刀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式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油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测压油路,所述测压油路的端口与外界连通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二堵头。
6.作为优选,所述测压油路的端口设置在滚刀的刀体与刀圈的配合面。
7.作为优选,所述盖杯与螺旋密封盖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8.作为优选,所述套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对径向延伸的压耳,所述压耳与盖杯的端面接触配合。
9.作为优选,所述套体朝向盖杯的一侧拱形面且背向盖杯的一侧为平面。
10.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密封盖朝向盖杯的一侧设置有o型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通过采用耐油气垫胀
套和测压油路可以从两个位置对本装置的压力能力进行调节,可调性较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压力平衡性能较好且便于调节与控制,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无滚刀刀体)的测压剖视图;
15.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的工作图;
17.以上各图中,1、耐油气垫胀套;11、套体;12、腔室;13、气门针;14、压耳;2、盖杯;21、第一通孔;3、螺旋密封盖;31、第二通孔;4、第一堵头;5、滚刀;51、油路;52、测压油路;6、第二堵头;7、过滤网;8、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耐油气垫胀套1,耐油气垫胀套1设置在油路51的一端,耐油气垫胀套1包括套体11,套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用来储存介质的腔室12,套体11上设置有气门针13,耐油气垫胀套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侧面半包围配合的盖杯2,盖杯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21,盖杯2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密封盖3,螺旋密封盖3的外壁用来与滚刀5螺纹连接,螺旋密封盖3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式的第二通孔31,第二通孔31中设置有沉头的第一堵头4,油路5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测压油路52,测压油路52的端口径向与外界连通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二堵头6。其中,耐油气垫胀套1的体积可以通过充放气设备从气门针13位置进行调节,而且其本身具有柔性压力缓冲效果,为滚刀5油路51压力平衡提供结构条件;利用盖杯2可以提高耐油气垫胀套1在油路51端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螺旋密封盖3一方面从盖杯2的孔心方向对其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则为第一堵头4提供封堵位置,从而保证油路51的完整性和密封性。油路51与测压油路52构成工作油路51,通过预先从测压油路对工作前的整个工作油路51进行通油测压可以实现压力调节,测压元件为压力表。这样的话,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耐油气垫胀套1和测压油路52可以从两个位置对本装置的压力能力进行调节,设计合理、结构
简单、压力平衡性能较好且便于调节与控制。
21.为了提高本装置应用到滚刀5上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将测压油路52的端口设置在滚刀5的刀体与刀圈的配合面,而且利用第二堵头6进行封堵,以此来保证滚刀5的完整性以及提高刀体与刀圈的配合性能。
22.为了避免滚刀5工作外环境的杂质侵入,本实用新型在盖杯2与螺旋密封盖3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来阻断泥水等杂质。
23.为了提高套体11的压力平衡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套体11的侧面设置有一对径向延伸的压耳14,压耳14与盖杯2的端面接触配合。压耳14可以提高套体11在油路51末端位置的稳定性,而且增加耐油气垫胀套1的受力面积,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压力平衡性能。
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体11朝向盖杯2的一侧拱形面且背向盖杯2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套体11的受力工作设计合理,能够承载并分散多个方向的压力,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压力平衡性能。
25.为了提高螺旋密封盖3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螺旋密封盖3朝向盖杯2的一侧设置有o型圈8,同时也提高了螺旋密封盖3在油路51末端的密封性。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耐油气垫胀套,所述耐油气垫胀套设置在油路的一端,所述耐油气垫胀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内部设置有用来储存介质的腔室,所述套体上设置有气门针,所述耐油气垫胀套的一侧设置有与其侧面半包围配合的盖杯,所述盖杯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盖杯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密封盖,所述螺旋密封盖的外壁用来与滚刀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式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油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测压油路,所述测压油路的端口与外界连通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二堵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油路的端口设置在滚刀的刀体与刀圈的配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杯与螺旋密封盖之间设置有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对径向延伸的压耳,所述压耳与盖杯的端面接触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朝向盖杯的一侧拱形面且背向盖杯的一侧为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密封盖朝向盖杯的一侧设置有o型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刀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新型可调节滚刀用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耐油气垫胀套,耐油气垫胀套设置在油路的一端,耐油气垫胀套包括套体、腔室和气门针,耐油气垫胀套的一侧设置有盖杯,盖杯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盖杯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密封盖,螺旋密封盖的外壁用来与滚刀螺纹连接,螺旋密封盖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式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设置有第一堵头,油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测压油路,所述测压油路的端口径向与外界连通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二堵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耐油气垫胀套和测压油路可以从两个位置对本装置的压力能力进行调节,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压力平衡性能较好且便于调节与控制,适合大规模推广。广。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国 赵万新 王维耀 孔瑞萍 权培浩 周真强 苏小杰 庞晨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瑞钻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