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
背景技术:
2.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无需开胸,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借助某些器械,将导管送到病变部位,通过特定的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血管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血管病诊治方法;
3.国内外针对早期心血管内急性血栓形成,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方法取栓、碎栓、药液溶栓使血管再通,恢复组织供血,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液溶栓,2.导丝碎栓,3.医用注射器抽吸溶栓导管溶栓法;
4.现有技术中,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导管介入多是由医生手工操作,导管介入方向不好控制,手术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介入管壁的组织摩擦或破坏,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现有技术中,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导管介入多是由医生手工操作,弯曲角度不好控制,手术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介入管壁的组织摩擦或破坏,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导向组件连接,且管体和导向组件上均设有压力感应组件,所述管体远离导向组件的一侧连接有止血组件,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导液腔,且导液腔的内部设有出液组件,所述管体的侧端设置若干工作孔。
7.优选的,所述若干工作孔包括吸栓孔和出液孔。
8.优选的,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若干出液支管,所述若干出液支管分别和若干工作孔中的出液孔连通,且若干出液支管远离工作孔的一端连接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与存储盒中的存储腔连通,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药液。
9.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通过软管与连接块二连接,所述连接块一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一,所述软管左右连通有通腔,所述环形腔一和通腔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块一,所述若干固定块一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的侧端,所述固定块一与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导向块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连接块二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两个检测气囊,其中一个检测气囊设置在所述管体靠近连接块二一侧的侧端,另一个检测气囊设置在连接块二的侧端,所述检测气囊的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
12.优选的,所述止血组件包括止血阀,所述止血阀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且止血阀通
过控制绳与控制块连接,所述止血阀侧端连通有支管。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一和管体之间通过安装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14.外壳,所述外壳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二,所述外壳远离管体的一端中部设有安装腔二,所述安装腔二和密封腔连通;
15.两个固定块二,所述两个固定块二对称设置在所述密封腔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块二靠近密封腔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密封腔与连接块三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三的凸出端与所述固定块二滑动连接;
16.两个弹簧一,所述两个弹簧一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所述两个固定块二和连接块三之间;
17.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三的滑动端中部,所述连接块三的凸出端的中部设有连通孔一,所述活动槽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连通孔二,且连通孔二与卡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连通孔一和密封腔连通,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配合;
18.接触块,所述接触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中,且接触块进入密封腔中与所述安装腔二密封连接,所述接触块和卡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所述接触块靠近安装腔二的一侧设有凹槽一,且接触块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三,且连通孔三与所述密封腔连通;
19.滑块,所述滑块的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一内部,且滑块的滑动部和凹槽一的上下两侧之间对称设有弹簧三,所述滑块的滑动部左右连通有连通孔四,所述滑块的连接部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五,所述连通孔四、连通孔五和凹槽一连通,所述连通孔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连通孔五的一侧设有凹槽二;
20.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三和凹槽二内部,且挡块贯穿连通孔三的侧端进入凹槽一中与所述滑块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21.两个连通管,所述两个连通管对称设置在外壳的上下两侧,且连通管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连通管远离密封腔的一侧与储腔连通,所述储腔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的上下两侧,且储腔和安装腔二的连通处设有弹性卡片;
22.所述密封腔通过泄气管与外界连通,且泄气管的开口处与堵块连接。
2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二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一,且安装腔一和通腔连通,所述安装腔一和通腔的连通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挡板,且挡板为倾斜设置。
24.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一与消除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消除设备包括:
25.工作壳,所述工作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一内部,所述工作壳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工作腔一、工作腔二、工作腔三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通过工作口与所述安装腔一连通;
26.导丝头,所述导丝头贯穿工作壳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一与锥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配合,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一键连接,所述转动轴一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一内部,所述锥齿轮二与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端与隔板上的弧形口滑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底端和隔板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
27.带轮一,所述带轮一与所述转动轴一固定连接,且带轮一通过传送带一与带轮二连接,所述带轮二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二的内部,且带轮二与转动轴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与锥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啮合,所述转动轴二与电机固定连接;
28.转动轴三,所述转动轴三与所述锥齿轮四、齿轮一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三远离所述锥齿轮四的一端贯穿工作腔二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中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二与转动轴四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四贯穿工作腔二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中与带轮四固定连接;
29.转动轴五,所述转动轴五与所述工作腔三侧端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五与带轮三、锥齿轮五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五与配合块转动连接,所述带轮三和带轮四之间通过传送带二连接,所述配合块和凸轮滑动连接;
30.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三的侧端,所述支撑块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锥齿轮六和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通过连接绳与挤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液腔的内部,且挤压板和储液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
31.电磁块,所述电磁块设置在空腔中,且电磁块与磁块对应设置,所述磁块对应设置在所述隔板靠近电磁块的一端。
3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中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的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的消除设备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管体;101、导液腔;102、工作孔;2、导向组件;201、连接块一;202、环形腔一;203、软管;204、通腔;205、连接块二;206、环形腔二;207、安装腔一;208、挡板;209、电动伸缩杆;210、导向块;206、固定块一;3、止血阀;4、支管;5、控制块;501、控制绳;6、连接机构;601、外壳;602、弹簧三;603、环形腔二;604、密封腔;605、挡块;606、连通孔;607、储腔;608、安装腔二;609、弹性卡片;610、连接块三;611、连通孔一;612、固定块二;613、卡槽;614、弹簧一;615、活动槽;616、连通孔二;617、卡块;618、弹簧二;619、滑块;620、连通孔四;621、连通孔五;622、接触块;623、连通孔三;624、凹槽一;625、凹槽二;7、压力传感器;8、工作壳;801、工作腔一;802、工作腔二;803、储液腔;804、工作口;805、导丝头;806、锥齿轮一;807、锥齿轮二;808、转动轴一;809、带轮一;810、传送带一;811、连接套;812、空腔;813、电磁块;814、弹簧五;815、隔板;816、弧形口;817、电机;818、转动轴二;819、带轮二;820、锥齿轮三;821、工作腔三;822、锥齿轮四;823、转动轴三;824、凸轮;825、配合块;826、转动轴五;827、锥齿轮五;828、锥齿轮六;829、支撑块;830、连接轴;831、绕线轮;832、带轮三;833、传送带二;834、转动轴四;835、带轮四;836、齿轮二;837、齿轮一;838、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1.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2.实施例1
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如图1-3所示,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与导向组件2连接,且管体1和导向组件2上均设有压力感应组件,所述管体1远离导向组件2的一侧连接有止血组件,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有导液腔101,且导液腔101的内部设有出液组件,所述管体1的侧端设置若干工作孔102;
44.所述若干工作孔102包括吸栓孔和出液孔;
45.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若干出液支管,所述若干出液支管分别和若干工作孔102中的出液孔连通,且若干出液支管远离工作孔102的一端连接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与存储盒中的存储腔连通,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药液。
46.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连接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201和连接块二205,所述连接块一201与管体1连接,所述连接块一201远离管体1的一端通过软管203与连接块二205连接,所述连接块一201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一202,所述软管203左右连通有通腔204,所述环形腔一202和通腔204连通;
47.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块一206,所述若干固定块一206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201的侧端,所述固定块一206与电动伸缩杆20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9的伸缩端与导向块210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210与所述连接块二205转动连接;
48.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两个检测气囊7,其中一个检测气囊7设置在所述管体1靠近连接块二205一侧的侧端,另一个检测气囊7设置在连接块二205的侧端,所述检测气囊7的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
4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50.通过设置出液组件用于药液溶栓,管体1上的部分工作孔102作为出液孔与出液支管连接,在管体1在心血管中移动时,检测气囊7中的气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其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发生变化,设置在管体1侧端的检测气囊7用于检测管体1侧端的受压状态,设置在连接块二205侧端的检测气囊7用于检测管体1上导向部的受压状态,在通过心血管中的病灶部位时,两个检测气囊7中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基本一致,此时启动出液泵,出液泵带动存储盒中的药液进入出液支管中,出液支管中的药液通过工作孔102进入心血管中,对心血管中的血栓溶解,使得血管通畅,通过设置导向组件2,包括连接机构和导向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201和连接块二205,连接块一201与管体1固定连接,连接块一201和连接块二205通过软管203连接,使得连接块二205和连接块一201自由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块二205与管体1自由转动,在连接块二205与管体1自由转动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209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了连接块二205和连接块一201之间的角度,连接块二205作为导向部对管体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导管介入多是由医生手工操作,
导管介入方向不好控制,手术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介入管壁的组织摩擦或破坏,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的技术问题。
51.实施例2
5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止血组件包括止血阀3,所述止血阀3与所述管体1固定连接,且止血阀3通过控制绳501与控制块5连接,所述止血阀3侧端连通有支管4。
5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54.未与出液支管连接的管体1上的工作孔102作为吸栓孔,吸栓孔与导液腔101连通,通过支管4连接注射器,用于将心血管中药液未完全溶解的血栓通过吸栓孔和导液腔101中抽出,止血阀3用于避免心血管中的血液通过未与出液支管连接的工作孔102进入导液腔101中,从导液腔101中流出外部,通过设置控制绳501和控制块5,拉动控制块5来实现止血阀3的启闭。
55.实施例3
5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块一201和管体1之间通过安装组件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
57.外壳601,所述外壳601和管体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1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二603,所述外壳601远离管体1的一端中部设有安装腔二608,所述安装腔二608和密封腔604连通;
58.两个固定块二612,所述两个固定块二612对称设置在所述密封腔604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块二612靠近密封腔604的一侧设有卡槽613,所述密封腔604与连接块三610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三610的凸出端与所述固定块二612滑动连接;
59.两个弹簧一614,所述两个弹簧一614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所述两个固定块二612和连接块三610之间;
60.活动槽615,所述活动槽615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三610的滑动端中部,所述连接块三610的凸出端的中部设有连通孔一611,所述活动槽615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连通孔二616,且连通孔二616与卡块617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615、连通孔一611和密封腔604连通,所述卡块617与所述卡槽613配合;
61.接触块622,所述接触块622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608中,且接触块622进入密封腔604中与所述安装腔二608密封连接,所述接触块622和卡块617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618,所述接触块622靠近安装腔二608的一侧设有凹槽一624,且接触块622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三623,且连通孔三623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
62.滑块619,所述滑块619的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一624内部,且滑块619的滑动部和凹槽一624的上下两侧之间对称设有弹簧三602,所述滑块619的滑动部左右连通有连通孔四620,所述滑块619的连接部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五621,所述连通孔四620、连通孔五621和凹槽一624连通,所述连通孔五621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所述连通孔五621的一侧设有凹槽二625;
63.挡块605,所述挡块605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三623和凹槽二625内部,且挡块605贯穿连通孔三623的侧端进入凹槽一624中与所述滑块619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64.两个连通管606,所述两个连通管606对称设置在外壳601的上下两侧,且连通管606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所述连通管606远离密封腔604的一侧与储腔607连通,所述储腔607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608的上下两侧,且储腔607和安装腔二608的连通处设有弹性
卡片609;
65.所述密封腔604通过泄气管与外界连通,且泄气管的开口处与堵块连接。
6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67.在连接块一201与连接机构6连接时,连接块一201的配合端为突出部,连接块一201的突出部与接触块622接触时,推动接触块622向密封腔604的方向移动,接触块622通过卡块617推动连接块三610移动,弹簧一614压缩,在连接块三610向密封腔604的方向移动时压缩密封腔604的空气,密封腔604的空气通过连通孔一611进入活动槽615中,进入活动槽615中的空气挤压卡块617沿着连通孔二616移动,弹簧二618压缩,进入活动槽615中的空气同时通过连通孔四620和连通孔五621进入凹槽一624中,推动滑块619沿着凹槽一624滑动,弹簧三602拉伸,滑块619带动挡块605脱离与连通孔三623的接触,进入凹槽一624的空气通过连通孔三623进入密封腔604的左侧,然后通过连通管606进入储腔607,从而提高了储腔607的气压,进而推动弹性卡片609发生形变,直到卡块617移动到与卡槽613的对应部分,空气推动卡块617与卡槽613配合,使得接触块622无法通过卡块617继续推动连接块三610移动,储腔607的气压不再发生变化,弹性卡片609对进入安装腔二608中的连接块一201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连接块一201与外壳601的固定,若需对连接块一201与连接机构6拆卸时,打开泄气管的堵块,使得密封腔604和储腔607中的空气进行泄压,使得弹性卡片609恢复原位,实现了连接块一201与连接机构6的拆卸,且在弹簧一614、弹簧二618和弹簧三602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滑块619、挡块605、接触块622和连接块三610恢复原位。
68.实施例4
6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块二205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一207,且安装腔一207和通腔204连通,所述安装腔一207和通腔204的连通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挡板208,且挡板208为倾斜设置;
70.所述安装腔一207与消除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消除设备包括:
71.工作壳8,所述工作壳8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一207内部,所述工作壳8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工作腔一801、工作腔二802、工作腔三821和储液腔803,所述储液腔803通过工作口804与所述安装腔一207连通;
72.导丝头805,所述导丝头805贯穿工作壳8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一801与锥齿轮一806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806与锥齿轮二807配合,所述锥齿轮二807与转动轴一808键连接,所述转动轴一808与隔板815转动连接,所述隔板815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一801内部,所述锥齿轮二807与连接套8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811的内部设有空腔812,所述空腔812的侧端与隔板815上的弧形口816滑动连接,所述空腔812的底端和隔板815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814;
73.带轮一809,所述带轮一809与所述转动轴一808固定连接,且带轮一809通过传送带一810与带轮二819连接,所述带轮二819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二802的内部,且带轮二819与转动轴二81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818与锥齿轮三820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820与锥齿轮四822啮合,所述转动轴二818与电机817固定连接;
74.转动轴三823,所述转动轴三823与所述锥齿轮四822、齿轮一837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三823远离所述锥齿轮四822的一端贯穿工作腔二802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821中与所述凸轮82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837与齿轮二836啮合,所述齿轮二836与转动轴四834固定连
接,所述转动轴四834贯穿工作腔二802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821中与带轮四835固定连接;
75.转动轴五826,所述转动轴五826与所述工作腔三821侧端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五826与带轮三832、锥齿轮五827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五826与配合块825转动连接,所述带轮三832和带轮四835之间通过传送带二833连接,所述配合块825和凸轮824滑动连接;
76.支撑块829,所述支撑块829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三821的侧端,所述支撑块829与连接轴8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830与锥齿轮六828和绕线轮83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831通过连接绳与挤压板838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838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液腔803的内部,且挤压板838和储液腔803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839;
77.电磁块813,所述电磁块813设置在空腔812中,且电磁块813与磁块对应设置,所述磁块对应设置在所述隔板815靠近电磁块813的一端;
78.所述导液腔101中设置一补液管,且补液管用于将环形腔一202和存储腔连通。
7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80.在工作壳8固定设置在安装腔一207内部,启动电机817,带动转动轴二818转动,转动轴二818带动带轮二819和锥齿轮三820转动,带轮二819通过传送带一810带动带轮一809转动,带轮一809带动转动轴一808转动,转动轴一808带动锥齿轮二807转动,启动电磁块813,电磁块813与隔板815上的磁块吸引,从而推动连接套811移动,连接套811推动锥齿轮二807与锥齿轮一806啮合,锥齿轮二807带动锥齿轮一806转动,锥齿轮一806带动导丝头805转动,导丝头805用于粉碎心血管中的血栓;
81.锥齿轮三820带动锥齿轮四822转动,锥齿轮四822带动转动轴三823转动,转动轴三823带动齿轮一837和凸轮824转动,齿轮一837带动齿轮二836转动,齿轮二836带动转动轴四834转动,转动轴四834带动带轮四835转动,凸轮834与配合块825滑动连接,从而推动转动轴五826沿着滑槽往复滑动,使得锥齿轮五827与锥齿轮六828间歇接触,在锥齿轮五827与锥齿轮六828未接触时,传送带二833处于松弛状态,在锥齿轮五827与锥齿轮六828接触的同时传送带二833处于张紧状态,此时带轮四835可通过传送带二833带动带轮三832转动,带轮三832带动转动轴五826转动,转动轴五826带动锥齿轮五827转动,带动锥齿轮六828转动,锥齿轮六828带动绕线轮831转动,使得绕线轮831上的连接绳不在对挤压板838进行拉紧,在弹簧四839的弹性作用下推动储液腔803中的药液通过工作口804进入安装腔一207中,安装腔一207中设置的挡板208对药液起到导流作用,使得药液通过通腔204和环形腔一202进入补液管中,对存储腔中的药液进行补充。
82.实施例5
8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
84.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用于反映心血管内部的压力;
85.流速传感器一:所述流速传感器一设置在所述出液泵的出口处,用于检测出液泵的出口处的药液流速;
86.若干流速传感器二:所述若干流速传感器二设置在出液支管中,用于检测出液支管中药液的流速;
87.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出液泵连接;
8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一、若干流速传感器二和变频
器电连接;
89.所述控制器基于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一和若干流速传感器二控制所述变频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90.步骤1: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心血管内部的压力、流速传感器二检测出的出液支管中药液的流速和公式(1)计算出出液泵在进行供液时所需的理论实际工作压力;
[0091][0092]
其中,f为出液泵在进行供液时所需的理论实际工作压力,b为工作孔102的个数,r为工作孔102的半径,b为流速传感器二的个数,va为第a个流速传感器二的检测值,ρ为存储腔中药液的密度,k为出液支路的沿程阻力系数;d为出液支管的内径,m为出液支管的个数,ln为第n个出液支管的长度,p1、p2为两个检测气囊7内部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
[0093]
步骤2:控制器根据流速传感器一检测出的出液泵的出口处的药液流速、步骤1计算出的出液泵在进行供液时所需的理论实际工作压力和公式(2)计算出出液泵进行供液时的实际工作频率,控制器根据计算出的出液泵进行供液时的实际工作频率控制变频器工作,从而达到控制出液泵工作的目的;
[0094][0095]
其中,b为出液泵进行供液时的实际工作频率,w为出液泵的额定功率,n为出液泵的额定转速,t为流速传感器一的检测值,y为出液泵连接的电机磁场的磁极数;
[0096]
其中,公式(1)中为出液支管中对药液流动过程的阻力,其中取值为0.01cm2/s2,取值为1cm,d取2mm,ρ取1.2g/cm3,k取0.32,计算得出3
×
10-8
n,2(p1 p2)*n*πr2中p1和p2均取13.3kpa,r取0.05mm,n取8,2(p1 p2)*n*πr2计算得出1.7
×
10-3
n,计算得出1.700003
×
10-3
n;
[0097]
公式(2)中w取25w,t取0.8cm/s,y取1,n取30r/s,计算得出96.6hz,通过计算出的96.6hz来控制变频器工作,从而控制出液泵的工作,使得心血管在舒张和收缩时发生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与出液泵连接的电机转速进行调节,保证出液泵平稳运行。
[009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99]
将流速传感器一设置在所述出液泵的出口处,用于检测出液泵的出口处的药液流速;将若干流速传感器二设置在出液支管中,用于检测出液支管中药液的流速;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心血管内部的压力、流速传感器二检测出的出液支管中药液的流速和
公式(1)计算出出液泵在进行供液时所需的理论实际工作压力,然后根据流速传感器一检测出的出液泵的出口处的药液流速、步骤1计算出的出液泵在进行供液时所需的理论实际工作压力和公式(2)计算出出液泵进行供液时的实际工作频率,控制器根据计算出的出液泵进行供液时的实际工作频率控制变频器工作,从而达到控制出液泵工作的目的,使得出液泵平稳运行。
[010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与导向组件(2)连接,且管体(1)和导向组件(2)上均设有压力感应组件,所述管体(1)远离导向组件(2)的一侧连接有止血组件,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有导液腔(101),且导液腔(101)的内部设有出液组件,所述管体(1)的侧端设置若干工作孔(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工作孔(102)包括吸栓孔和出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包括若干出液支管,所述若干出液支管分别和若干工作孔(102)中的出液孔连通,且若干出液支管远离工作孔(102)的一端连接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与存储盒中的存储腔连通,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药液。4.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连接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201)和连接块二(205),所述连接块一(201)通过软管(203)与连接块二(205)连接,所述连接块一(201)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一(202),所述软管(203)左右连通有通腔(204),所述环形腔一(202)和通腔(20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固定块一(206),所述若干固定块一(206)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201)的侧端,所述固定块一(206)与电动伸缩杆(20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9)的伸缩端与导向块(210)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块(210)与所述连接块二(205)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两个检测气囊(7),其中一个检测气囊(7)设置在所述管体(1)靠近连接块二(205)一侧的侧端,另一个检测气囊(7)设置在连接块二(205)的侧端,所述检测气囊(7)的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组件包括止血阀(3),所述止血阀(3)与所述管体(1)固定连接,且止血阀(3)通过控制绳(501)与控制块(5)连接,所述止血阀(3)侧端连通有支管(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201)和管体(1)之间通过安装组件(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外壳(601),所述外壳(601)和管体(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601)左右连通有环形腔二(603),所述外壳(601)远离管体(1)的一端中部设有安装腔二(608),所述安装腔二(608)和密封腔(604)连通;两个固定块二(612),所述两个固定块二(612)对称设置在所述密封腔(604)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块二(612)靠近密封腔(604)的一侧设有卡槽(613),所述密封腔(604)与连接块三(610)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三(610)的凸出端与所述固定块二(612)滑动连接;两个弹簧一(614),所述两个弹簧一(614)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所述两个固定块二(612)和连接块三(610)之间;活动槽(615),所述活动槽(615)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三(610)的滑动端中部,所述连接块
三(610)的凸出端的中部设有连通孔一(611),所述活动槽(615)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连通孔二(616),且连通孔二(616)与卡块(617)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615)、连通孔一(611)和密封腔(604)连通,所述卡块(617)与所述卡槽(613)配合;接触块(622),所述接触块(622)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608)中,且接触块(622)进入密封腔(604)中与所述安装腔二(608)密封连接,所述接触块(622)和卡块(617)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618),所述接触块(622)靠近安装腔二(608)的一侧设有凹槽一(624),且接触块(622)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三(623),且连通孔三(623)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滑块(619),所述滑块(619)的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一(624)内部,且滑块(619)的滑动部和凹槽一(624)的上下两侧之间对称设有弹簧三(602),所述滑块(619)的滑动部左右连通有连通孔四(620),所述滑块(619)的连接部上下连通有连通孔五(621),所述连通孔四(620)、连通孔五(621)和凹槽一(624)连通,所述连通孔五(621)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所述连通孔五(621)的一侧设有凹槽二(625);挡块(605),所述挡块(605)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三(623)和凹槽二(625)内部,且挡块(605)贯穿连通孔三(623)的侧端进入凹槽一(624)中与所述滑块(619)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两个连通管(606),所述两个连通管(606)对称设置在外壳(601)的上下两侧,且连通管(606)与所述密封腔(604)连通,所述连通管(606)远离密封腔(604)的一侧与储腔(607)连通,所述储腔(607)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二(608)的上下两侧,且储腔(607)和安装腔二(608)的连通处设有弹性卡片(609);所述密封腔(604)通过泄气管与外界连通,且泄气管的开口处与堵块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二(205)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一(207),且安装腔一(207)和通腔(204)连通,所述安装腔一(207)和通腔(204)的连通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挡板(208),且挡板(208)为倾斜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一(207)与消除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消除设备包括:工作壳(8),所述工作壳(8)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一(207)内部,所述工作壳(8)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工作腔一(801)、工作腔二(802)、工作腔三(821)和储液腔(803),所述储液腔(803)通过工作口(804)与所述安装腔一(207)连通;导丝头(805),所述导丝头(805)贯穿工作壳(8)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一(801)与锥齿轮一(806)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806)与锥齿轮二(807)配合,所述锥齿轮二(807)与转动轴一(808)键连接,所述转动轴一(808)与隔板(815)转动连接,所述隔板(815)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一(801)内部,所述锥齿轮二(807)与连接套(8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811)的内部设有空腔(812),所述空腔(812)的侧端与隔板(815)上的弧形口(816)滑动连接,所述空腔(812)的底端和隔板(815)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814);带轮一(809),所述带轮一(809)与所述转动轴一(808)固定连接,且带轮一(809)通过传送带一(810)与带轮二(819)连接,所述带轮二(819)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二(802)的内部,且带轮二(819)与转动轴二(81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818)与锥齿轮三(820)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820)与锥齿轮四(822)啮合,所述转动轴二(818)与电机(817)固定连接;转动轴三(823),所述转动轴三(823)与所述锥齿轮四(822)、齿轮一(837)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三(823)远离所述锥齿轮四(822)的一端贯穿工作腔二(802)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
(821)中与凸轮(824)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837)与齿轮二(836)啮合,所述齿轮二(836)与转动轴四(83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四(834)贯穿工作腔二(802)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三(821)中与带轮四(835)固定连接;转动轴五(826),所述转动轴五(826)与所述工作腔三(821)侧端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五(826)与带轮三(832)、锥齿轮五(827)固定连接,且转动轴五(826)与配合块(825)转动连接,所述带轮三(832)和带轮四(835)之间通过传送带二(833)连接,所述配合块(825)和凸轮(824)滑动连接;支撑块(829),所述支撑块(829)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三(821)的侧端,所述支撑块(829)与连接轴(8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830)与锥齿轮六(828)和绕线轮(83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831)通过连接绳与挤压板(838)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838)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液腔(803)的内部,且挤压板(838)和储液腔(803)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839);电磁块(813),所述电磁块(813)设置在空腔(812)中,且电磁块(813)与磁块对应设置,所述磁块对应设置在所述隔板(815)靠近电磁块(813)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压力感应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导向组件连接,且管体和导向组件上均设有压力感应组件,所述管体远离导向组件的一侧连接有止血组件,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导液腔,且导液腔的内部设有出液组件,所述管体的侧端设置若干工作孔,通过设置导向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导管介入多是由医生手工操作,导管介入方向不好控制,手术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介入管壁的组织摩擦或破坏,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桂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凯思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