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0  1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原料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塑料瓶广泛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原料,添加了相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主要用于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或者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级原料等特点,为获得不同颜色的塑料瓶,一般在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色母,之后进行混合,经过吹塑加工生产制得,现有在对原料和色母一般由人工进行搅拌,在解决原料和色母混合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3.人工搅拌方式费时费力,且易使操作者产生疲劳,进而导致不同批次的原料的搅拌均匀度存在一定区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环,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外壁的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所述搅拌机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三个所述放置盒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盖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导流管的内部。
    6.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7.可选的,所述上盖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上盖靠近放置盒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槽,三个所述第二通槽分别与三个放置盒相连通,所述上盖靠近第二通槽的顶面转动连接有盖板,三个所述盖板底面的尺寸分别大于三个第二通槽内壁的尺寸。
    8.可选的,三个所述放置盒外形均为弧形,三个所述放置盒均通过螺栓与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放置盒均以连接轴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放置盒可以便于对色母进行盛放,三个放置盒均匀分布于导流管的顶部。
    9.可选的,所述斜环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搅拌机本体内壁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环的底端与导流管外壁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
    10.可选的,所述限位架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轴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靠近放置盒三端的外形均为弧形,便于对多个通孔进行阻挡,控制色母的流出量。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1、该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通过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限位架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的底面滑动连接,限位架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进而电机通电运行,带动连接轴和限位架进行转动,进而在限位架远离放置盒时,放置于放置盒内部的色母通过多个通孔流出,通过螺旋叶片与连接轴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使位于搅拌机本体内部的原料通过导流管上升,之后流向斜环,进而便于使原料和色母进行混合,进而可以代替人工搅拌,保证每批次搅拌的均匀度。
    13.2、该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通过斜环的底端与导流管外壁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且斜环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搅拌机本体内壁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进而原料从导流管流出后,斜环可以便于将原料和色母导流向第一通槽,进而使原料和色母再次通过转动的旋转叶片再次提升高度,进而形成循环搅拌,便于提高搅拌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内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搅拌机本体,2-连接轴,3-限位架,4-上盖,5-盖板,6-电机,7-进料管,8-放置盒,9-螺旋叶片,10-导流管,11-出料管,12-电磁阀,13-第一通槽,14-斜环,15-通孔,16-第二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1,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环14,搅拌机本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13,搅拌机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盖4,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8,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5,上盖4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连接轴2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限位架3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滑动连接,连接轴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螺旋叶片9位于导流管10的内部搅拌机本体1,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环14,搅拌机本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13,搅拌机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盖4,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8,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5,上盖4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连接轴2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限位架3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滑动连接,连接轴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螺旋叶片9位于导流管10的内部。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搅拌机本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2,电磁阀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1,电磁阀12可以便于控制搅拌机本体1内部的原
    料进行放出,出料管11可以便于对放出的原料进行导流。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上盖4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7,上盖4靠近放置盒8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6,三个第二通槽16分别与三个放置盒8相连通,上盖4靠近第二通槽16的顶面转动连接有盖板5,三个盖板5底面的尺寸分别大于三个第二通槽16内壁的尺寸,三个盖板5均通过销钉均与上盖4转动连接,三个盖板5可以便于对三个第二通槽16进行覆盖,进而防止异物进入至三个放置盒8的内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三个放置盒8外形均为弧形,三个放置盒8均通过螺栓与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三个放置盒8均以连接轴2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放置盒8可以便于对色母进行盛放,三个放置盒8均匀分布于导流管10的顶部,进而可以便于使色母能够均匀流至斜环14的顶面,便于和从导流管10顶端流下的原料进行混合。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斜环14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斜环14的底端与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斜环14位置位于三个放置盒8的正下方,进而可以便于使色母与原料进行混合。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限位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轴2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限位架3靠近放置盒8三端的外形均为弧形,限位架3三端的弧长可以根据色母的加注量需要进行确定,进而色母穿过多个通孔15,之后从而限位架3边缘的间隙处流出。
    28.该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以下步骤:
    29.1)使用时,原料通过进料管7加注至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色母通过三个第二通槽16浇注至三个放置盒8的内部;
    30.2)电机6通电运行,进而带动连接轴2、限位架3和螺旋叶片9进行转动,限位架3可以对三个放置盒8内部色母的流出进行控制,而旋转的螺旋叶片9可以便于使搅拌机本体1内部的原料沿导流管10抬升高度,之后从而导流管10的顶端流向斜环14的顶面,同时色母从多个通孔15流出,进而可以原料进行混合;
    31.3)斜环14的倾斜结构,可以便于使从而导流管10顶端流出的原料导流向四个第一通槽13,进而可以使原料再次导流管10的内部,并随螺旋叶片9的转动抬升高度,进而便于实现将原料与色母进行均匀搅拌;
    32.4)搅拌结束时,电磁阀12通电开启,使搅拌好的原料沿出料管11放出。
    33.综上所述,使用者使用时,通过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8,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限位架13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滑动连接,限位架3与连接轴2固定连接,进而电机6通电运行,带动连接轴2和限位架3进行转动,进而在限位架3远离放置盒8时,放置于放置盒8内部的色母通过多个通孔15流出,通过螺旋叶片9与连接轴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使位于搅拌机本体1内部的原料通过导流管10上升,之后流向斜环14,进而便于使原料和色母进行混合,进而可以代替人工搅拌,保证每批次搅拌的均匀度,再通过斜环14的底端与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且斜环14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进而原料从导流管10流出后,斜环14可以便于将原料和色母导流向第一通槽13,进而使原料和色母再次通过转动的旋转叶片9再次提升高度,进而形成循环搅拌,便于提高搅拌的均匀度。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本体(1),所述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环(14),所述搅拌机本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13),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盖(4),所述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8),三个所述放置盒(8)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5),所述上盖(4)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所述限位架(3)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8)的底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所述螺旋叶片(9)位于导流管(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7),所述上盖(4)靠近放置盒(8)的顶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6),三个所述第二通槽(16)分别与三个放置盒(8)相连通,所述上盖(4)靠近第二通槽(16)的顶面转动连接有盖板(5),三个所述盖板(5)底面的尺寸分别大于三个第二通槽(16)内壁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放置盒(8)外形均为弧形,三个所述放置盒(8)均通过螺栓与上盖(4)的底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放置盒(8)均以连接轴(2)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环(14)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搅拌机本体(1)内壁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斜环(14)的底端与导流管(10)外壁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轴(2)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3)靠近放置盒(8)三端的外形均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原料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上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限位架顶面的边缘与三个放置盒的底面滑动连接,限位架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进而电机通电运行,带动连接轴和限位架进行转动,进而在限位架远离放置盒时,放置于放置盒内部的色母通过多个通孔流出,通过螺旋叶片与连接轴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进而可以使位于搅拌机本体内部的原料通过导流管上升,之后流向斜环,进而便于使原料和色母进行混合,进而可以代替人工搅拌,保证每批次搅拌的均匀度。保证每批次搅拌的均匀度。保证每批次搅拌的均匀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帕娜斯克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0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