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调袢。
背景技术:
2.膝交叉韧带为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呈铰链式连于股骨髁间窝及胫骨的髁间隆起之间,可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膝交叉韧带又可分为前后两条,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斜向前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和内、外侧半月板的前角;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斜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部和外侧半月板的后角。当膝关节活动时,两条韧带各有一部分纤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除前交叉韧带能防止胫骨向前移位,后交叉韧带能防止腿骨向后移位外,还可限制膝关节的过伸、过屈及旋转活动,交叉韧带损伤常与胫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同时发生。
3.一旦人体的膝交叉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就会造成人体腿部关节失衡,同时也会对其他组织部位造成损伤,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般需要进行手术,还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可调袢,中国专利cn201721036734.0公开了一种带有固定线环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纽扣,所述固定纽扣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纽扣的形状匹配的一个或多个通孔;由柔性环状材料构成的固定线环,所述固定线环以闭环方式通过所述固定纽扣的通孔,所述固定线环具有与所述固定纽扣上通孔的设置方式匹配的固定长度;具有第一色彩样式的牵引线,提供的带有固定线环的韧带重建固定装置,能够适应于多种韧带固定场景,提高了固定装置的易用性,虽然该装置能够实现韧带修复的功能,但整体结构设计仍然不够简单,绑定工作相对繁琐,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
4.因此亟需提供可调袢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实现韧带修复的功能,但整体结构设计仍然不够简单,绑定工作相对繁琐,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可调袢,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的中心固定杆连接有定位柱,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柱之间穿插有缝合固定线;
7.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缝合固定线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倒角槽和第二倒角槽;
8.所述缝合固定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的限位板不仅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限位板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角度偏转。
10.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结构设计,圆柱体结构设计的定位柱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钻孔中,用于实现初步定位。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柱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一体式结构设计的限位板和定位柱结构更为简单稳定,同时也便于使用。
12.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柱均是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限位板和定位柱不仅价格便宜,同时也便于进行生产加功能。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一倒角槽、第二限位孔与第二倒角槽均相互贯通,从而使缝合固定线的一端能够经第一倒角槽穿入第一限位孔,然后再经第二限位孔和第二倒角槽穿出。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一倒角槽、第二限位孔与第二倒角槽的中心轴线均为同一直线,从而能够保证缝合固定线穿插时的流畅性,不会出现堵塞、卡顿的情况。
15.优选的,所述缝合固定线与限位块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且限位块与第一倒角槽相嵌合,从而可以利用限位块与第一倒角槽的嵌合完成对缝合固定线一端的定位和固定,最终绑定时,只需完成缝合固定线另一端的固定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一体式限位板和定位柱以及缝合固定线,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绑定工作方便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和定位柱的剖视结构图。
22.图中:1、限位板;2、定位柱;3、缝合固定线;4、第一限位孔;5、第二限位孔;6、第一倒角槽;7、第二倒角槽;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4.请参阅图1和图2,可调袢,包括限位板1,限位板1一侧的中心固定杆连接有定位柱2,限位板1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的限位板1不仅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限位板1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角度偏转;定位柱2为圆柱体结构设计,圆柱体结构设计的定位柱2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钻孔中,用于实现初步定位;限位板1和定位柱2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一体式结构设计的限位板1和定位柱2结构更为简单稳定,同时也便于使用;限位板1和定位柱2均是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的限位板1和定位柱2不仅价格便宜,同时也便于进行生产加功能;限位板1和定位柱2之间穿插有缝合固定线3;
25.如图4所示,定位柱2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缝合固定线3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5,限位板1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5相对应的第一倒角槽6和第二倒角槽7;第一限位孔4与第一倒角槽6、第二限位孔5与第二倒角槽7均相互贯通,从
而使缝合固定线3的一端能够经第一倒角槽6穿入第一限位孔4,然后再经第二限位孔5和第二倒角槽7穿出;第一限位孔4与第一倒角槽6、第二限位孔5与第二倒角槽7的中心轴线均为同一直线,从而能够保证缝合固定线3穿插时的流畅性,不会出现堵塞、卡顿的情况;
26.如图2-3所示,缝合固定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缝合固定线3与限位块8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且限位块8与第一倒角槽6相嵌合,从而可以利用限位块8与第一倒角槽6的嵌合完成对缝合固定线3一端的定位和固定,最终绑定时,只需完成缝合固定线3另一端的固定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待修复的韧带绑定好之后,流出套绳,先将缝合固定线3的一端经第一倒角槽6穿入第一限位孔4,并将套绳套接在缝合固定线3,然后再将缝合固定线3经第二限位孔5和第二倒角槽7穿出,此时,限位块8通过与第一倒角槽6的嵌合,即可完成对缝合固定线3一端的定位和固定,最终绑定时,只需完成缝合固定线3另一端的收紧、打结固定即可。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可调袢,包括限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一侧的中心固定杆连接有定位柱(2),所述限位板(1)和定位柱(2)之间穿插有缝合固定线(3);所述定位柱(2)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缝合固定线(3)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5),所述限位板(1)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4)和第二限位孔(5)相对应的第一倒角槽(6)和第二倒角槽(7);所述缝合固定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为圆柱体结构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和定位柱(2)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和定位柱(2)均是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4)与第一倒角槽(6)、第二限位孔(5)与第二倒角槽(7)均相互贯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4)与第一倒角槽(6)、第二限位孔(5)与第二倒角槽(7)的中心轴线均为同一直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固定线(3)与限位块(8)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且限位块(8)与第一倒角槽(6)相嵌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袢,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的中心固定杆连接有定位柱,所述限位板呈椭圆形板状结构设计;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结构设计;限位板和定位柱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柱均是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质制成;所述限位板和定位柱之间穿插有缝合固定线;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缝合固定线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倒角槽和第二倒角槽;所述缝合固定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一体式限位板和定位柱以及缝合固定线,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绑定工作方便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术伤害。术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苏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