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数据中心互联、光纤传感、新一代光纤等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应用也不断升级。其中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的光传输网络将会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在构建光传输网络时,光纤跳线经常被用于通信机房、光纤到户、局域网络、光纤传感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光纤数据传输以及局域网等领域。
3.光纤连接器(“multi-fiber pull off”,简称mpo)是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其作为一种多芯多通道的可插拔连接器,可以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光纤连接器是由光缆与活动连接器加工组成的,是光纤与光纤之间实现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光纤连接器可以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程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
4.在光纤应用中,经常需要把多芯光纤传输的信号分成多个单独光纤传输的信号,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用于将多芯光纤分成多根单独光纤的部件为光纤分支器。现有光纤连接器的分支器的制作工艺中,由于分支器对涂胶时的注胶量的要求较为严格,在胶量填充不饱和时,容易出现分支处光纤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分支处容易发生断纤,从而导致分支类光纤连接器可靠性差、报废成本高的问题。当胶水填充过多时,容易出现外观不良的问题,而且需要去除多余的胶水,这样也会增加额外的工时,降低了分支类光纤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5.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分支类光纤连接器所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通过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可以保证组装分支器时点胶过程的有效性,从而提升了分支类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7.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以及在所述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所述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包括:将光纤穿入所述分支器中,以得到穿纤后的分支器;以及将穿纤后的分支器调整至所述光纤上的预设位置,以完成组装定位操作。
9.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光纤穿入所述分支器中包括:对所述光纤执行开缆操作、穿分支器零件操作、穿纤操作和分纤操作。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位置包括所述光纤的分支点,其中将穿纤后的分支器
调整至所述光纤上的预设位置包括:将所述分支器推至所述光纤的分支点处,并使所述光纤处于平直状态。
1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包括:在设定的气压下对所述分支器点胶,并持续第一点胶时间;以及对点胶后的分支器执行分支器固化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设定的气压为0.3
±
0.02mpa,第一点胶时间为22
±
0.5s。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支器固化操作包括:将所述点胶后的分支器常温静置,持续第一固化时间;和/或对所述点胶后的分支器在设定的固化温度下加热,持续第二固化时间。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中;对所述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执行至少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其中后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在前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固化温度和/或延长固化时间。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固化操作包括第一次固化操作和第二次固化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温度,所述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时间长于所述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时间。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化温度为40~55℃,第一固化时间为1~2小时,所述第二固化温度为80~85℃,第二固化时间为30~60分钟。
17.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分支器的点胶工序调整到分支管组装定位之后,结合胶水的流动特性和分支管的特有结构,便于更规范的分支管批量点胶过程,有效控制了点胶胶量及一致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分支类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报废成本。进一步,通过为点胶后的分支器提供多种固化方式,保证了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利用限位板安装分支器的场景的示意图;其中,图3至图5中,301、尾套;302、分支管;303、胶塞;304、热缩管;305、点胶孔;401、空管;402、分支开缆后的光纤;403、连接器;501、限位板;502、限位孔;503、分支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21.目前光纤连接器的分支器制作工艺普遍采用先涂胶在光纤光缆上或涂胶在分支管内,再进行分支管的和光纤(光缆)的定位和装配。这种制作方式存在涂胶量无法控制的问题,容易出现胶量过少或过多的情况。然而,分支类光纤连接器在生产过程中,分支器中的点胶量不易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造成光纤可靠性差的问题。基于此,发明人通过对分支类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流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先组装分支器组件,然后再执行点胶操作的方式,有效提高分支类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报废成本,规避了由分支器制作工艺导致的不良品的风险。
22.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100的示意图。
23.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处,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先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以完成分支器的组装定位操作,即将分支器各组件按照顺序进行安装,以便于后续进行点胶操作。
24.在步骤s102处,在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后,可以便于控制对分支器点胶的量。具体地,结合胶水的流动性和分支管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在生产分支光纤连接器时统一控制点胶量,保证点胶量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从而有效提升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便于更规范的分支器批量点胶,从而有效提升分支光纤连接器的生产效率,降低报废成本。
25.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制作方法200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出的方法200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2可以理解为是对前文结合图1所描述的方法100中步骤s101的一种应用示例,图2中所示出的方法200中的步骤203至步骤204可以理解为是对前文结合图1所描述的方法100中步骤s102的一种应用示例。因此,前文结合图1的制作方法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下文。
26.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处,对光纤执行开缆操作、穿分支器零件操作、穿纤操作和分纤操作,以得到穿纤后的分支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组装分支连接器之前,可以对光纤依次执行开缆、穿分支器零件、穿纤和分纤等操作,以便于后续光纤和分支器的组装固定。
27.在步骤s202处,将穿纤后的分支器调整至光纤上的预设位置,以完成组装定位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限位板调整分支器的位置。例如限位板上可以设置分支线,将光纤上设置的分支点与分支线重合,然后调整分支器的位置,即将分支器推至光纤的分支点处,并使光纤处于平直状态,从而有效提升分支器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组装方式可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分支器的一致性,便于实现批量生产。
28.在步骤s203处,在设定的气压下对分支器点胶,并持续第一点胶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点胶机在设定的气压下对分支器执行点胶操作。然后通过设定的点胶时间
可以实现胶量的有效、统一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分支器固定的稳定性。例如所设定的气压可以为0.3
±
0.02mpa,第一点胶时间为(220
±
5)x0.1s。
29.在步骤s204处,对点胶后的分支器执行分支器固化操作,以使分支器与光纤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支器固化操作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第一种可以是将点胶后的分支器常温静置,持续第一固化时间。第二中可以是对点胶后的分支器在设定的固化温度下加热,持续第二固化时间。进一步,还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先常温静置并持续第一固化时间,然后再对静置后的分支器在设定的固化温度下加热,持续第二固化时间。
30.在步骤s205处,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完成上述分支器的安装之后,可以在光纤的端部安装连接器,以完成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具体地,可以对分支后的光纤的端部的光纤进行剥纤等操作,然后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光纤连接器插芯中。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将光纤连接器的散件部分穿放入到光缆上,并按标准尺寸开光缆和剥光纤。散件部分可以包括尾套、压接环、支架和弹簧等。根据要求裁取相应长度的光纤,并按照规定外径盘绕光纤。然后,根据要求分别将散件的尾套、压接环、支架穿入光纤上。接着按照不同连接器所对应的开缆尺寸,用剥线钳开剥光缆的外护套。再接着为光纤安装弹簧,用弹簧反压住芳纶,并按照不同连接器所对应的开剥尺寸,用剥线钳开剥紧套光纤,从而获取裸露的光纤。在对光纤(或光缆)进行剥纤后,可以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中。连接器插芯例如可以采用光纤陶瓷插芯,又称陶瓷插针体。它是一种由纳米氧化锆(zro2)材料经一系列配方、加工而成的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
31.在步骤s206处,对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执行至少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其中后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在前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固化温度和/或延长固化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注胶并穿入光纤后的连接器插芯进行连接器固化操作,从而实现光纤连接器的固定。具体地,可以在固化温度梯度、相同的固化时间下执行连接器固化操作。或在固化时间梯度下和相同的固化温度下执行连接器固化操作。又或者是可以在每次的固化操作时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都按照设定梯度的形式变化。在连接器固化过程中,连接器中的胶水会随着加热的过程慢慢变成深褐色,同时胶水由液态慢慢变成固态。通过该固化加热过程,胶水会完全粘接住紧套光纤、光纤、连接器插芯以及插芯尾柄。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穿好光纤的连接器插芯放入固化炉的固化槽中,并固定上光纤。然后打开光纤固化炉,设置加热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光纤、连接器插芯和胶水进行加热固化。
32.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连接器固化操作包括第一次固化操作和第二次固化操作,其中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温度低于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温度,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时间长于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时间。例如第一固化温度为40~55℃,第一固化时间为1~2小时,第二固化温度为80~85℃,第二固化时间为30~60分钟。当固化时间到达后,取下固化好的连接器组件,并放置在桌面上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实现了对连接器插芯的固定效果。由于此时连接器插芯端面处的光纤凸出一定的长度,需要对插芯端面处的光纤进行切除和研磨操作,以获取符合要求的插芯端面。
33.在步骤s207处,对固化后的光纤连接器执行研磨操作和端面检测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固化后的光纤连接器执行开角度、粗磨、抛光等研磨操作,从而保证光纤端面的平滑性。然后对端面执行端面检测操作,例如极性、插损、回损的光性能测试、3d端面检查和压接等操作,以完成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工序。
34.接下来将结合图3至图5阐述本发明中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的整体流程,可以理解的是,该整体流程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器3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支光纤连接器400的示意图。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利用限位板安装分支器的场景500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至图5中所示出的场景可以理解为是对前文结合图1或图2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应用示例。因此,前文结合图1或图2对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下文。
35.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案中的分支连接器300可以包括尾套301、分支管302、胶塞303和热缩管304。在安装分支连接器的各组件时,可以先将尾套301套入光缆中,然后将光缆分支后的光纤穿入分支管302中,接着将胶塞303塞入分支管的一端,最后在点胶孔305完成注胶操作后,可以将热缩管套在分支管302外部,通过热缩过程固定。
36.接下来将结合一个具体应用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制作分支光纤连接器的过程。
37.如图4所示,以利用两条直径2.8
±
0.1mm 材质为pvc光缆制作分支光纤连接器400的过程为例。
38.步骤s1,分支开缆。可以将两条直径2.8
±
0.1mm 材质为pvc光缆在85
±
5℃的温度下烘烤4~12小时,然后剥除该光缆的外被,例如该光缆的外皮的直径为650
±
5mm,以得到分支开缆后的光纤402。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空管401为pvc材质,阻燃等级可以选择ofnr(光缆的阻燃等级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ofn、ofnr和ofnp),光纤可以选用抗弯曲性能强,包层直径/包层不圆度/芯包同心度更严格的多模om4光缆,以降低光纤连接器间的对接适配光损耗。
39.步骤s2,空管穿零件。将直径3.5
±
0.2mm pvc空管402在85
±
5℃的温度下烘烤约4~12小时之后,对该分支开缆后的光纤依次穿上分支器的尾套301、两个分支管302、尾套301和热缩管304,从而完成对分支管的组装过程。
40.步骤s3,分支穿纤。将上述步骤s2得到的3.5
±
0.2mm pvc空管401连同上述分支器零件,穿进步骤s1中剥除2.8
±
0.1mm外被的光纤。
41.步骤s4,分支分纤。将穿好3.5
±
0.2mm pvc空管401后所伸出的光纤402,按要求的纤序分为a和b(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上面的光纤为a,下面的光纤为b),再穿上步骤s1中剥除的2.8
±
0.1mm空管。
42.步骤s5,分支管固定。可以先利用限位板限位,以限定分支管的中心线在光缆的分支点处。向前述2.8
±
0.1mm的光缆的一端赛进胶塞,并将该胶塞推到分支管内,尾套贴紧分支管。为了便于点胶,可以将分支管点胶孔朝上。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利用限位板501可以将分支管302推到光缆分支点的中间。例如可以通过限位板上的限位孔502定位该分支管,实现将分支管302推至光缆分支点的中间(例如可以将光纤的分支点与如图5中所示的限位板上的分支线503对齐)。然后分支管的两端的小孔对准3.5
±
0.2mm空管,大孔对准两2.8
±
0.1mm光缆。接着,将胶塞套在两2.8
±
0.1mm光缆上,推到分支管内齐平。最后,将分支管的点胶孔朝上,尾套贴近分支管。
43.步骤s6,分支管点胶。采用点胶机进行点胶操作,具体地,可以设定点胶机的点胶气压为0.3
±
0.02mpa,点胶时间为(220
±
5)x0.1s,并控制点胶量。在点胶的过程中,胶水从
分支管的点胶孔流入,在点胶完成后,胶水可以在常温(18~24℃)下固化5分钟。胶水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胶,环氧树脂胶的规格可以采用:粘度为50000mpa
·
s-60000pa
·
s、胶水流动性更强的环氧树脂胶水。通过上述固化后分支光纤连接器中胶水的邵氏硬度为60d-70d、固化后连接器拉力>300n、固化后收缩比小于1%,有效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接着,将热缩管推到分支管的中间位置,然后热缩热缩管,以完成分支器和光纤的连接。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待环氧树脂胶常温(18~24℃)固化5分钟后,可以套上热缩管,然后利用限位板标记,控制热缩管在分支器中间,包裹住分支管。采用该方法安装的分支器,可以满足高温高湿双85试验1000小时,高低温循环-20℃~75℃的测试1000小时要求。
44.步骤s7,连接器固化。将组装好分支器的光纤的两个端部,按要求的纤序,组装连接器403的散件,以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中。然后对连接器执行连接器固化操作。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光纤连接器进行穿散件、剥纤和穿纤之后,对光纤连接器插芯点胶固化,固化时可以利用治具限位插芯,保证胶水固化温度均匀,同时让光缆和插芯保持平直状态,避免固化过程中拉扯光纤或光纤弯曲,使光纤变形或在插芯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后端组装工序有断纤风险。例如固化温度采用梯度固化方式:第一次固化时固化温度为40~55℃、固化时间为1~2小时,然后第二次固化操作时固化温度为80~85℃、固化温度为30~60分钟,可有效避免应力过大造成插芯内部断纤或胶水和插芯间产生气泡空间间隙,从而影响产品可靠性。
45.步骤s8,连接器研磨。将固化好的连接器插芯分别进行开角度、粗磨、抛光等研磨操作,并配合端面检查和3d检查。最后对检查合格的光纤连接器进行组装压接。例如3d检查的关键指标参数控制可以将插芯角度控制在x、y轴
±
0.15
°
,研磨台阶预留高度0.3mm~0.6mm,光纤高度1500~2500nm,最大最小光纤高度差小于或等于250nm,相邻光纤高度差小于或等于200nm。
46.步骤s9,连接器测试。将安装好的连接器进行极性、插损和回损的光性能测试,以检查生产的分支光纤连接器是否合格。
47.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案的效果,本发明还通过将组装固定之后进行点胶操作的方式制作的分支光纤连接器和采用现有先点胶后组装固定的方式生产的光纤连接器进行了对比,从而验证了本发明的方法在制作分支光纤连接器产品时的优越性。下述表1中列出了采用现有方法生产的分支光纤连接器(对比例1)和采用上述s1至s9之间的步骤生产的分支光纤连接器(对比例2)的性能对比。
48.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分支光纤连接器胶水固化后邵氏硬度更高、收缩率更小、内应力小且不易开裂、胶水粘度更大、可承受拉力更大,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和抗击力,并且单个分支器点胶公式显著减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4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过程中利用两根光纤生产分支光纤连接器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还可以采用具有多条光纤的结构。例如将一根光缆分成16根光纤,或者是将两根光缆分成16根光纤。极性、插损和回损光性能测试放在组装压接后,能有效筛选出压接时造成的纤损产品。
50.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1.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52.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3.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发明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以及在所述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所述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包括:将光纤穿入所述分支器中,以得到穿纤后的分支器;以及将穿纤后的分支器调整至所述光纤上的预设位置,以完成组装定位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光纤穿入所述分支器中包括:对所述光纤执行开缆操作、穿分支器零件操作、穿纤操作和分纤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包括所述光纤的分支点,其中将穿纤后的分支器调整至所述光纤上的预设位置包括:将所述分支器推至所述光纤的分支点处,并使所述光纤处于平直状态。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包括:在设定的气压下对所述分支器点胶,并持续第一点胶时间;以及对点胶后的分支器执行分支器固化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设定的气压为0.3
±
0.02mpa,第一点胶时间为22
±
0.5s。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器固化操作包括:将所述点胶后的分支器常温静置,持续第一固化时间;和/或对所述点胶后的分支器在设定的固化温度下加热,持续第二固化时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光纤穿入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中;对所述注胶后的连接器插芯执行至少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其中后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在前一次连接器固化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固化温度和/或延长固化时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固化操作包括第一次固化操作和第二次固化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温度低于所述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温度,所述第一次固化操作的第一固化时间长于所述第二次固化操作的第二固化时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温度为40~55℃,第一固化时间为1~2小时,所述第二固化温度为80~85℃,第二固化时间为30~60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光纤穿入分支器中,并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以及在所述对分支器执行组装定位操作之后执行点胶操作,以使所述分支器与所述光纤固定连接。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分支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有效提升了分支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并有效提升了分支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并有效提升了分支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锐 李斌 宋元新 严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