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空调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节能、环保、高效、标准化已是空调行业发展的主线,较传统的空气对流式空调,辐射式空调具有低噪音、无风感、低能耗的优点,在一些实际应用领域,冷水机 新风机 除湿机 辐射式末端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传统空气对流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50%左右,但当前辐射式空调技术对空调场所气密性要求高、产品制作和安装工艺要求高、设备和安装成本高、辐射表面极易结露等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痛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流式中央空调系统噪音大、能耗高和辐射式中央空调系统成本高、辐射表面易结露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水主机、新风除湿机、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与水路管道连接系统,所述冷热水主机、新风除湿机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连接成一个水体循环的通路,所述冷热水主机中的冷热水体经过所述新风除湿机升温或降温的作用导入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中并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重新循环至所述冷热水主机中,所述新风除湿机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之间的风道通过管道连通以使新风除湿机中导入的气体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的对流与辐射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排放到空调场所。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路管道连接系统包括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循环回水管路和冷凝水排水管路组成,所述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与循环回水管路之间依次连通成一个循环的水体通路,所述冷凝水排水管路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循环回水管路均不连通;
7.所述冷热水主机与新风除湿机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所述新风除湿机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之间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与冷热水主机之间连接有循环回水管路,在水路管道连接系统的循环输送作用下以使冷热水主机中的水体经过新风除湿机、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调温后重新流回冷热水主机,所述冷凝水排水管路与新风除湿机相连通以将冷却水排出。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新风除湿机包括新风机框架,所述新风机框架贴近空调场所建筑物回风口处的一端连接有回风法兰,所述新风机框架的进风口出设置有新风过滤器,所述新风机框架的内腔设置有新风风机,所述新风机框架的内腔设置有驱动新风风机运动的新风电机,在所述新风风机的作用下以使经过所述新风过滤器处理过的新
风通过管道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中;
9.所述新风机框架的内腔贴近新风过滤器的一端设置有表冷器,在所述表冷器的调温与除湿的作用下以调节新风过滤器导出的新风的温度与湿度;
10.所述表冷器的进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相连通,所述表冷器的出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相连通,所述表冷器通过冷热水主机中流入的水体对新风过滤器导入的新风进行调温与除湿。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包括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与新风风管,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与新风机框架之间连通有新风风管,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处上下两端均平行设置有进水集管,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上下端面的进水集管之间均连接有出水集管,两个所述出水集管分别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和循环回水管路相连通,在所述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的输送作用下以将经过表冷器调温的水体导入出水集管中,在所述循环回水管路的输送作用下以使出水集管中的水体循环至冷热水主机中;
12.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开口处的两个出水集管之间连接有换热百叶叶片,所述换热百叶叶片与进水集管相连通以使水体流入到循环回水管路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百叶叶片之间形成对流出风通道。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百叶叶片为中空的金属薄片,所述换热百叶叶片的两个侧壁均为辐射换热面,所述进水集管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换热百叶叶片相配合的管路内缝通道,所述进水集管通过管路内缝通道与换热百叶叶片内腔相来连通。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出水集管分别设置在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上下端面上且两个所述出水集管不在同一平面内,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上端面的出水集管与循环回水管路相连通,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下端面的出水集管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相连通。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热水主机包括主机框架,所述主机框架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缩机、储液罐、气液分离器、壳管式换热器与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与翅片式换热器和壳管式换热器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相连通,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沿着管道内液体的流向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储液罐与膨胀阀,所述壳管式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冷热水主机的内部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翅片式换热器释放热量,冷却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减压,在壳管式换热器内吸收热量后气化,还原回低温低压的气体;
16.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有分液器,所述主机框架的内腔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冷热水主机和新风除湿机相电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机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与翅片式换热器相连通。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9.(1)制热方法
20.冬季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冷热水主机输出热水,冷热水主机通过循环供水第一
级管路输出热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中的表冷器内,通过表冷器提高新风除湿机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加热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的热水同时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中的换热百叶叶片相外界排出热空气升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的热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中;
21.(2)制冷方法
22.夏季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冷热水主机输出冷水,冷热水主机通过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输出冷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中的表冷器内,通过表冷器降低新风除湿机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冷却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的冷水同时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中的换热百叶叶片相外界排出冷空气降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的冷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中。
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一)、无需专用除湿机,更节能:由于当前辐射式中央空调系统,在开机前一段时间,需要开启除湿机来为空调场所降低相对湿度,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维护结构和人流等原因导致的湿度升高,都要开启专用除湿机除湿。
25.(二)、噪音更低:由于冷冻水主机在室外屋顶,新风除湿机安装在室内吊顶层内,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出风面积大幅度增加,出风风速降低到0.5m/秒以内,电机、风机和空气流动等各种噪音更低。
26.(三)、设备、安装成本降低:较辐射式中央空调系统,省去了专用除湿机,同时,辐射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辐射板结构复杂,每一块小的辐射板需要在现场铺设、接水管,工艺要求高、工作量大,成本高。
27.(四)、标准化程度高:冷冻水主机、新风除湿机和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等主要部件均可以在工厂标准化定制,只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装和接水管即可。
28.(五)、安全可靠:现有辐射式中央空调技术,辐射板需一块一块地吊顶安装,吊顶层内,布满主水管、毛细水管、各种探头传感器线路、照明灯、电线等,极易发生漏水、漏电等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系统总体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系统的冷冻水主机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系统的新风除湿机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内部管路系统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内百叶叶片形式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场所现场应用示意图。
37.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38.1、冷热水主机;2、新风除湿机;3、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4、水路管道连接系统;5、控制系统;
39.11、壳管式换热器;12、膨胀阀;13、气液分离器;14、储液罐;15、四通换向阀;16、压缩机;17、电控箱;18、分液器;19、翅片式换热器;110、轴流风机;111、主机框架;
40.21、回风法兰;22、新风过滤器;23、表冷器;24、新风风机;25、新风电机;26、新风机框架;
41.31、换热百叶叶片;32、进水集管;33、出水集管;34、接水盆;35、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6、新风风管;37、对流出风通道;38、辐射换热面;39、管路内缝通道;
42.41、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2、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3、循环回水管路;44、冷凝水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水主机1、新风除湿机2、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与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冷热水主机1、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连接成一个水体循环的通路,其中冷热水主机1采用风冷冷水型或水冷冷水型的一种,冷热水主机1中的冷热水体经过新风除湿机2升温或降温的作用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并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之间的风道通过管道连通以使新风除湿机2中导入的气体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对流与辐射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排放到空调场所,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主要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展览馆、博物馆、商场和体育馆等大型人流密集空调场所,多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置于空调场所通道两旁。
45.冷热水主机1采用特定冷媒气态压缩,高压放热液化,低压吸热气化的热泵制冷、制热原理,为系统提供冷热水;新风除湿机2为室内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对引进的新风,实现夏季降温除湿,冬季升温的目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采用中空薄片百叶结构,一方面,冷冻水通过缝通道将冷量传递到百叶叶片表面,经过新风机预降温、除湿、除尘过的新鲜空气沿百叶叶片之间的缝隙流过,带走部分冷量,另一方面,大面积的百叶表面,将另一部分冷量辐射出去,实现了辐射和对流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配有水泵,主机的冷热水经过新风除湿机和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进行冷热交换。
46.具体地,如图1所示,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包括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循环回水管路43和冷凝水排水管路44组成,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与循环回水管路43之间依次连通成一个循环的水体通路,冷凝水排水管路44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循环回水管路43均不连通;
47.冷热水主机1与新风除湿机2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
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之间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与冷热水主机1之间连接有循环回水管路43,在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的循环输送作用下以使冷热水主机1中的水体经过新风除湿机2、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调温后重新流回冷热水主机1,冷凝水排水管路44与新风除湿机2相连通以将冷却水排出,通过水泵的加压实现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中的液体循环的效果。
48.为了实现冷热水主机1能够变换的释放冷水或热水。
49.具体地,如图2所示,冷热水主机1包括主机框架111,主机框架11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缩机16、储液罐14、气液分离器13、壳管式换热器11与翅片式换热器19,其中压缩机16采用涡旋式、螺杆式或活塞式的一种,压缩机16与翅片式换热器19和壳管式换热器11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15相连通,翅片式换热器19与壳管式换热器11之间的管道上沿着管道内液体的流向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储液罐14与膨胀阀12,壳管式换热器11与压缩机1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3,冷热水主机1的内部通过压缩机16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翅片式换热器19释放热量,冷却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12减压,在壳管式换热器1内吸收热量后气化,还原回低温低压的气体,通过不断的放热和吸热,实现为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水的目的;
50.其中冷热水主机1通过四通换向阀15转换冷媒流向,壳管式换热器11由蒸发器转为冷凝器,制冷冻水转为制热水;翅片式换热器19由冷凝器转为蒸发器,改为向空气中吸收热量,翅片式换热器19上设置有分液器18,分液器18在翅片式换热器19为蒸发器时起分流冷媒液体的作用。
51.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主机框架111的内腔设置有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分别与冷热水主机1和新风除湿机2相电连接。
52.其中控制系统5包含有控制面板、控制电脑、风机变频控制器、冷冻水流量控制器、温湿度探头、温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空气开关等电器元器件;控制系统5所有电器元器件均设置在冷热水主机电控箱17内,主要控制功能有:
53.感应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冷热水主机1压缩机开启数量,控制室内冷热供应量;感应室外湿度要求,控制冷热水主机1冷冻水流量,冷冻水流量越小,水温越低,除湿能力越强;根据室内人流数量,控制新风除湿机2开启数量和变频控制新风除湿机2风机风量,在满足空调场所人体舒适度的基础上,节能降耗。
54.更进一步地,如图2主机框架111的顶部设置有轴流风机110,轴流风机110与翅片式换热器19相连通,这样能够增加翅片式换热器19的空气换热效率。
55.由于空调系统在使用时需要从外界吸入空气进行置换,为了满足度外界空气的吸入提供一种对外界新风吸入的结构。
56.具体地,如图3所示,新风除湿机2包括新风机框架26,新风机框架26采用断冷桥铝合金框架式结构,面板采用内外金属板夹聚氨酯发泡材料三明治结构,有效保证新风除湿机2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新风机框架26贴近空调场所建筑物回风口处的一端连接有回风法兰21,新风机框架26的进风口出设置有新风过滤器22,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设置有新风风机24,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设置有驱动新风风机24运动的新风电机25,在新风风机24的作用下以使经过新风过滤器22处理过的新风通过管道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启动新风电机25,工作的新风电机25驱动新风风机24转动,利用新风风机24将外界的空气吸
入到新风除湿机2中除湿,除湿后的空气通过新风风管36导入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
57.其中新风过滤器22可以是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根据场所的需求不同选用不同的新风过滤器22。
58.为了保证外界空气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中液体的温度相差不大,减少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换热百叶叶片31表面的结露的可能,需要使外界空气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实现热量的传递。
59.具体地,如图3所示,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贴近新风过滤器22的一端设置有表冷器23,在表冷器23的调温与除湿的作用下以调节新风过滤器22导出的新风的温度与湿度,表冷器23的进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相连通,表冷器23的出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相连通,表冷器23通过冷热水主机1中流入的水体对新风过滤器22导入的新风进行调温与除湿。
60.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内水体经过表冷器23升温或降温后,进入百叶缝通道换热器内,同时新风除湿机处理过的空气经过新风风管36进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这样,换热百叶叶片31内的水体和经过百叶外的空气温差减小,百叶表面不易结露。
61.经过表冷器23调温的新风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内的水体同时进入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内,为了实现对流与辐射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调节性能。
62.具体地,如图4-5所示,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包括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与新风风管36,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与新风机框架26之间连通有新风风管36,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处上下两端均平行设置有进水集管32,位于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下端面的进水集管32之间均连接有出水集管33,两个出水集管33分别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和循环回水管路43相连通,在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的输送作用下以将经过表冷器23调温的水体导入出水集管33中,在循环回水管路43的输送作用下以使出水集管33中的水体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
63.位于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开口处的两个出水集管33之间连接有换热百叶叶片31,换热百叶叶片31与进水集管32相连通以使水体流入到循环回水管路43中,相邻两个换热百叶叶片31之间形成对流出风通道37。
64.壳管式换热器11内产生的冷冻水t1在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内,经过新风除湿机表冷器23换热,温度t2,进入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完成冷冻水第一级换热;
65.冷冻水第一级换热不仅有效降低夏季新风的温度,远低于新风露点温度的冷冻水温,也将新风中多余的水份冷凝析出,达到新风夏季降温除湿,冬季升温的目的;
66.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的冷冻水t2,进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进水集管32,在换热百叶叶片31内与新风除湿机2处理过的新风进行对流换热后进入循环回水管路43,温度t3,换热百叶叶片31大面积的百叶表面,同时还与空调场所进行辐射换热;
67.由于进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新风空气,已经过新风除湿机2降温除湿,同时,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的冷冻水温度t2也经过新风除湿机2温度有所降低,这样t2高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保证换热百叶叶片31表面不结露;
68.循环回水管路43冷冻水循环回到冷热水主机1的壳管式换热器11内,完成一次换
热循环,t3=t1 t2;
69.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配有接水盆34,新风除湿机2和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冷凝废水统一进入冷凝水排水管路44入下水道排出,防止空调清洗污水和系统意外漏水污染空调场所。
70.为了保证进水集管32、出水集管33与换热百叶叶片31之间水体的流动,需要对换热百叶叶片31的结构进行限制。
71.具体地,如图4-5所示,换热百叶叶片31为中空的金属薄片,换热百叶叶片31的两个侧壁均为辐射换热面38,进水集管32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换热百叶叶片31相配合的管路内缝通道39,进水集管32通过管路内缝通道39与换热百叶叶片31内腔相来连通,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内换热百叶叶片31是中空的金属薄片,呈百叶窗式大面积排列,百叶内缝通道由进水集管32和出水集管33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成水路通道,换热百叶叶片31之间狭小的缝隙形成新风通道,夏季时大面积的百叶表面辐射制冷的同时,空调场所需要的新风由百叶之间缓缓析出,送出新鲜的冷气,冬季时大面积的百叶表面辐射制热的同时,空调场所需要的新风由百叶之间缓缓析出,送出新鲜的热气。
72.如图6所示,其中换热百叶叶片31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平面型、弧面型或曲面型的一种,换热百叶叶片31内缝通道宽度1-2mm,壁厚0.5-1mm,叶片与叶片间隙1-2mm。
73.为了保证进水集管32中水体流动的速度与流量相同,且也要保证两侧的换热百叶叶片31中液体的流动的速度与流量相同。
74.具体地,如图5所示,两个出水集管33分别设置在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下端面上且两个出水集管33不在同一平面内,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端面的出水集管33与循环回水管路43相连通,位于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下端面的出水集管33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相连通,由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从底部出水集管33进入并沿着两侧的换热百叶叶片31流入循环回水管路43中,流动的范围广,且两侧的换热百叶叶片31中液体的流动的速度与流量相同,从而保证了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输出气体的稳定性。
75.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76.一、制热方法
77.冬季时,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冷热水主机1输出热水,冷热水主机1通过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输出热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2中的表冷器23内,通过表冷器23提高新风除湿机2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加热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23的热水同时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的换热百叶叶片31相外界排出热空气升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热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43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
78.二、制冷方法
79.夏季时,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冷热水主机1输出冷水,冷热水主机1通过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输出冷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2中的表冷器23内,通过表冷器23降低新风除湿机2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冷却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23的冷水同时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的换热百叶叶片31相外界排出冷空气降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冷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43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
80.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
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热水主机(1)、新风除湿机(2)、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与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所述冷热水主机(1)、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依次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连接成一个水体循环的通路,所述冷热水主机(1)中的冷热水体经过所述新风除湿机(2)升温或降温的作用导入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并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重新循环至所述冷热水主机(1)中,所述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之间的风道通过管道连通以使新风除湿机(2)中导入的气体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对流与辐射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排放到空调场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包括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循环回水管路(43)和冷凝水排水管路(44)组成,所述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与循环回水管路(43)之间依次连通成一个循环的水体通路,所述冷凝水排水管路(44)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循环回水管路(43)均不连通;所述冷热水主机(1)与新风除湿机(2)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所述新风除湿机(2)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之间连接有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与冷热水主机(1)之间连接有循环回水管路(43),在水路管道连接系统(4)的循环输送作用下以使冷热水主机(1)中的水体经过新风除湿机(2)、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调温后重新流回冷热水主机(1),所述冷凝水排水管路(44)与新风除湿机(2)相连通以将冷却水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机(2)包括新风机框架(26),所述新风机框架(26)贴近空调场所建筑物回风口处的一端连接有回风法兰(21),所述新风机框架(26)的进风口出设置有新风过滤器(22),所述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设置有新风风机(24),所述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设置有驱动新风风机(24)运动的新风电机(25),在所述新风风机(24)的作用下以使经过所述新风过滤器(22)处理过的新风通过管道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所述新风机框架(26)的内腔贴近新风过滤器(22)的一端设置有表冷器(23),在所述表冷器(23)的调温与除湿的作用下以调节新风过滤器(22)导出的新风的温度与湿度;所述表冷器(23)的进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相连通,所述表冷器(23)的出水端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相连通,所述表冷器(23)通过冷热水主机(1)中流入的水体对新风过滤器(22)导入的新风进行调温与除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包括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与新风风管(36),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与新风机框架(26)之间连通有新风风管(36),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处上下两端均平行设置有进水集管(32),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下端面的进水集管(32)之间均连接有出水集管(33),两个所述出水集管(33)分别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和循环回水管路(43)相连通,在所述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的输送作用下以将经过表冷器(23)调温的水体导入出水集管(33)中,在所述循环回水管路(43)的输送作用下以使出水集管(33)中的水体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开口处的两个出水集管(33)之间连接有换热百叶叶
片(31),所述换热百叶叶片(31)与进水集管(32)相连通以使水体流入到循环回水管路(43)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百叶叶片(31)之间形成对流出风通道(3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百叶叶片(31)为中空的金属薄片,所述换热百叶叶片(31)的两个侧壁均为辐射换热面(38),所述进水集管(32)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换热百叶叶片(31)相配合的管路内缝通道(39),所述进水集管(32)通过管路内缝通道(39)与换热百叶叶片(31)内腔相来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水集管(33)分别设置在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下端面上且两个所述出水集管(33)不在同一平面内,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上端面的出水集管(33)与循环回水管路(43)相连通,位于所述辐射对流空调框架(35)下端面的出水集管(33)与循环供水第二级管路(42)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水主机(1)包括主机框架(111),所述主机框架(11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压缩机(16)、储液罐(14)、气液分离器(13)、壳管式换热器(11)与翅片式换热器(19),所述压缩机(16)与翅片式换热器(19)和壳管式换热器(11)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15)相连通,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9)与壳管式换热器(11)之间的管道上沿着管道内液体的流向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储液罐(14)与膨胀阀(12),所述壳管式换热器(11)与压缩机(1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3),所述冷热水主机(1)的内部通过压缩机(16)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翅片式换热器(19)释放热量,冷却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12)减压,在壳管式换热器(11)内吸收热量后气化,还原回低温低压的气体;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9)上设置有分液器(18),所述主机框架(111)的内腔设置有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系统(5)分别与冷热水主机(1)和新风除湿机(2)相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框架(111)的顶部设置有轴流风机(110),所述轴流风机(110)与翅片式换热器(19)相连通。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1)制热方法冬季时,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冷热水主机(1)输出热水,冷热水主机(1)通过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输出热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2)中的表冷器(23)内,通过表冷器(23)提高新风除湿机(2)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加热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23)的热水同时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的换热百叶叶片(31)相外界排出热空气升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热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43)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2)制冷方法夏季时,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冷热水主机(1)输出冷水,冷热水主机(1)通过循环供水第一级管路(41)输出冷水并进入新风除湿机(2)中的表冷器(23)内,通过表冷器(23)降低新风除湿机(2)吸入的新风的温度,再将冷却后的新风与经过表冷器(23)的冷水同时导入
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通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中的换热百叶叶片(31)相外界排出冷空气降温,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3)的冷水通过循环回水管路(43)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1)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通道辐射对流的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水主机、新风除湿机、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与水路管道连接系统,冷热水主机、新风除湿机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连接成一个水体循环的通路,冷热水主机中的冷热水体经过新风除湿机升温或降温的作用导入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中并通过水路管道连接系统重新循环至冷热水主机中,新风除湿机与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之间的风道通过管道连通以使新风除湿机中导入的气体经过缝通道辐射对流空调机的对流与辐射两种热交换并存的空气调节方式排放到空调场所,吸收室内多余的热量,且噪音小、能耗低和辐射式中央空调系统成本低、辐射表面不易结露。央空调系统成本低、辐射表面不易结露。央空调系统成本低、辐射表面不易结露。
技术研发人员:董宁 彭伟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莱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