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
背景技术:
2.铜是一种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稍硬,极坚韧,耐磨损,有很好的延展性、较好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由于铜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性能优良,且加工方便,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3.无氧铜的熔炼技术是将选用的精料投入熔铸炉,在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投料程序,控制好熔炼温度,原材料完全溶解后,进行转炉,做好熔体保护,同时进行保温静止,在此过程中,加入磷铜合金进行脱氧除气,做好覆盖,规范操作规程,防止吸气,杜绝氧含量超标。运用强磁净化技术控制熔体夹杂物的产生,用优质的铜液,保证生产出优质的铸锭,以满足产品较高的工艺要求,性能要求、导电率要求。
4.在无氧铜熔铸炉熔铸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下料口往无氧铜熔铸炉内添加铜板,为了方便往无氧铜熔铸炉内添加厚的、大尺寸的铜板,下料口一般设置的比较大,且尺寸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在投放尺寸较小的铜板时,下料口的尺寸过大,从而导致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熔融料也有飞溅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包括熔铸炉本体和位于熔铸炉本体的顶部的炉盖,所述炉盖的表面开设有宽下料槽;所述宽下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窄下料槽,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炉盖的表面,且驱动所述安装板进行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安装板进行移动,从而根据实际物料的大小的需求,选择宽下料槽和窄下料槽,使用方便的同时,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熔融料溅出,也可有效减少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热量流失。
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的带动下,盖板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对安装板表面的避让孔进行遮挡。
11.优选的,所述炉盖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槽,所述导轨与导槽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与导槽之间配合,能够保证安装板移动的稳定性,保证其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传动件的外部,且能够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运动,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的带动下,传动件带动连接件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连接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方便进行移动。
15.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为螺杆,所述连接件为内部设置有螺孔的支撑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传动件与连接件的传动效率较高,而且移动更为平稳。
17.优选的,所述宽下料槽沿所述炉盖的对角线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炉盖对角线设置的宽下料槽能够在炉盖的尺寸范围内尽量增加下料口的尺寸。
19.优选的,所述炉盖与所述熔铸炉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炉盖的周向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一方面能够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炉体的内部,影响加工精度,而且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21.优选的,所述炉盖的表面设置有吊环和/或把手,且安装有惰性气体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和/或把手方便设备进行移动和安装,惰性气体能够在加工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2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4.1.位于电力柜本体内部的负压风机、气流通道、回收组件和防潮组件,能够在电力柜使用的过程中,保持电力柜内部的空气的流通性,而且通过底部的回收组件对空气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并通过位于气流通道内部的防潮组件对其空气进行干燥处理,在处理完成后,通过顶部的出风口重新进入到电力柜的内部,保证其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干燥,而且能够避免电力柜出现过热、受潮、进水、锈蚀等不良现象,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能较高;
25.2.通过安装盒两端的通风孔,便于空气进入到环形风道的内部,位于安装盒内部的吸水材料能够对空气中的水气进行充分的吸附,位于安装盒内部的引流槽,便于将安装盒内部的液体集中到回收组件的内部,方便进行集中处理,使用方便;
26.3.通过积灰部和积液部组成的回收箱,并在积灰部的内部设置的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导轨便于回收箱的拆除,使用方便,而且位于积液部内部的驱动件、螺纹杆和刮板组成的抹平组件,能够对灰尘进行抹平处理,避免其在积灰部的内部进行堆积,影响过滤网的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施例电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熔铸炉本体;2、炉盖;21、宽下料槽;3、安装板;31、避让孔;4、盖板;41、窄下料槽;5、导轨;61、传动件;62、驱动件;7、密封件;8、吊环和/或把手;9、惰性气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它包括:
32.盖装在熔铸炉本体1的炉口的炉盖2,炉盖2上开设有宽下料槽21;
33.沿宽下料槽21的长度方向滑配在炉盖2上的安装板3,安装板3上开设有完全避让宽下料槽21的避让孔31;
34.用于覆盖或露出避让孔31的盖板4,盖板4上开设有在其覆盖避让孔31时正对宽下料槽21的窄下料槽41;
35.设置在炉盖2和安装板3之间、且用于驱动安装板3移动的驱动组件。
36.具体地,当需要往熔铸炉本体1内投放厚的、长的铜板时,动作盖板4使得避让孔31露出,从避让孔31投放;当需要往熔铸炉本体1内投放薄的、长的铜板时,动作盖板4,使得盖板4覆盖避让孔31,从窄下料槽41投放;当需要往熔铸炉本体1内投放短的铜板时,动作盖板4使得盖板4覆盖避让孔31,并通过移动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板3移动,使得部分宽下料槽21露出,从露出的宽下料槽21投放,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投放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铜板,且在投放薄的或短的铜板的过程中,投放口的尺寸与铜板的厚度或长度相匹配,避免投放口过大,进而有效避免熔铸炉本体1内的熔融料溅出,也可有效减少熔铸炉本体1内的热量流失。
37.为了方便盖板4覆盖或露出避让孔31,盖板4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掀开盖板4则可使得避让孔31露出。
38.炉盖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平行于宽下料槽21的导轨5,安装板3上设置有与导轨5一一对应并相配合的导槽,安装板3通过其导槽与导轨5的滑动配合滑配在炉盖2上。
39.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61、传动件62和连接件,驱动件61安装在传动件62的一端,连接件安装在传动件62的外部,且能够与传动件62相对运动,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1采用调节手柄,传动件62为螺杆,所述连接件为内部设置有螺孔的支撑块。
40.在驱动件61的带动下,传动件62带动连接件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连接件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方便进行移动。
4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炉盖2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宽下料槽21的长度,宽下料槽21可以沿炉盖2的对角线设置。
42.为了防止铁屑等碎屑或异物从炉盖2和熔铸炉本体1之间的间隙掉进熔铸炉本体1内,在炉盖2和熔铸炉本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7。
43.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7可以为防火密封棉,但不限于此。
44.为了方便吊起或掀开炉盖2,炉盖2上设置有吊环和/或把手8。
45.为了方便往无氧熔铸炉内通入惰性保护气体,炉盖2上密封插装有至少一个与熔铸炉本体1相连通、并用于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通的惰性气体管9。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包括熔铸炉本体(1)和位于熔铸炉本体(1)的顶部的炉盖(2),所述炉盖(2)的表面开设有宽下料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下料槽(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表面开设有避让孔(31),所述避让孔(31)的表面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表面开设有窄下料槽(41),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炉盖(2)的表面,且驱动所述安装板(3)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板(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5),所述安装板(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槽,所述导轨(5)与导槽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62)、传动件(61)和连接件,所述驱动件(62)安装在所述传动件(61)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传动件(61)的外部,且能够与所述传动件(61)相对运动,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61)为螺杆,所述连接件为内部设置有螺孔的支撑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下料槽(21)沿所述炉盖(2)的对角线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与所述熔铸炉本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7),所述密封件(7)沿所述炉盖(2)的周向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的表面设置有吊环和/或把手(8),且安装有惰性气体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下料炉门装置,包括熔铸炉本体和位于熔铸炉本体的顶部的炉盖,所述炉盖的表面开设有宽下料槽;所述宽下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窄下料槽,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炉盖的表面,且驱动所述安装板进行移动,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铜板,且能有效避免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熔融料溅出。有效避免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熔融料溅出。有效避免无氧铜熔铸炉内的熔融料溅出。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成 徐芹战 胡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九洲创胜特种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