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89



    1.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配电柜一般安装在公共场所,当出现交通事故或意外情况时,例如,由于交通事故而引发的车辆失控场景中,失控的车辆会快速撞击在配柜柜中,导致配电柜受到剧烈撞击时内部电器件受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由此可见,目前的配电柜不具有较好的防撞性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和提升座,所述滑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提升座上设有向所述外箱体中心一侧斜向下设置的提升面,所述外箱体的内底面上设有支撑座;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位于所述外箱体内,且所述内箱体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支撑座,所述内箱体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和被提升件,其中,位于所述左外壁面和所述右外壁面上的所述横移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位于所述后外壁面上的所述横移机构沿左右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横移机构上设有弹性滑块,所述弹性滑块弹性止抵且配合在对应面的所述滑轨上,所述被提升件止抵在所述提升面上,顶盖,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形成有敞口,所述顶盖设在所述敞口内,所述内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止抵在所述顶盖的内顶壁面上。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导轨、导杆、横移座、第一弹簧,所述导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杆平行于所述导轨,所述横移座上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横移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杆配合,所述横移座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横移座上且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导杆的端部上,所述横移座与所述弹性滑块相连。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滑块包括滑块主体、第一滚轮、第二弹簧,所述滑块主体上设有滑柱,所述横移座上设有滑孔,所述滑柱配合在所述滑孔内,所述滑柱的靠近所述内箱体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滑柱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滑轨上设有滑轨槽,所述第一滚轮配合在所述滑轨槽内,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柱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滑柱且另一端止抵在所述横移座上。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柱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柱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所述滑柱上均套设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滚轮为两个,所述滑轨槽设为两个,
    两个所述滑轨槽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滚轮设置。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箱体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均设有两个所述横移机构,两个所述横移机构上均设有所述弹性滑块,两个所述横移机构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提升件包括横杆部和第二滚轮,所述横杆部设在所述内箱体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滚轮设在所述横杆部上,所述第二滚轮止抵在所述提升面上。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箱体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两组所述提升座,两组所述提升座中一组位于下侧且另一组位于上侧,其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提升座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位于上侧的所述提升座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所述提升座均对应设有所述被提升件,上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的正投影位于下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的正投影之间,或者,下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的正投影之间位于上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的正投影之间。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箱体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内箱体的前侧设有电器件进出口。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箱体的前侧上设有两个开关门,所述内箱体的前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设在所述内箱体的前外壁面的左右两侧,每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上下间隔开设置的两个,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支撑在一个所述开关门上,另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支撑在另一个所述开关门上。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箱体的左外壁面和右外壁面上设有抬手板,所述抬手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抬升板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的弯折部。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箱体内设有电器安装板,所述电器安装板的顶部设有活塞头,所述内箱体的顶部设有液油桶,所述液油桶的底部设有敞口,所述活塞头穿过所述敞口位于所述液油桶内,所述液油桶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液油桶的侧壁上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上侧设有连通所述液油桶内部的出液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止抵在所述出液孔上的堵头,所述堵头上滑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在所述缓冲腔的内壁上,所述堵头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缓冲腔,所述螺杆上设有齿轮和手动复位旋钮,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齿条槽,所述齿条设在所述齿条槽内且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器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拆卸槽,所述内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拆卸槽,多个所述第二拆卸槽和多个所述第一拆卸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拆卸槽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拆卸槽之间设有压溃板,所述压溃板上设有多个依次设置的弯曲部。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将配电柜设置成外箱体和内箱体的结构,能在最开始受到撞击的阶段避免内部的电器件受到冲击,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18.2、本发明通过在外箱体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和提升座,在内箱体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和被提升件,横移机构上
    设置弹性止抵在滑轨上的弹性滑块,使得配电柜在受到剧烈撞击时,内箱体能向上冲出外箱体,避免内箱体受到较大的损伤,保证内部电器件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防撞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在去除外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图2的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在去除外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图9是图7的b-b向剖视图;图10是图9的i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的内部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ii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iv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外箱体;1a、敞口;2、滑轨;2a、滑轨槽;3、提升座;3a、提升面;4、内箱体;4a、散热孔;4b、电器件进出口;4c、第二拆卸槽;5、横移机构;51、导轨;51a、导向槽;52、导杆;53、横移座;53a、移动块;53b、通孔;53c、滑孔;54、第一弹簧;6、被提升件;61、横杆部;62、第二滚轮;7、弹性滑块;71、滑块主体;71a、滑柱;71b、限位块;72、第一滚轮;73、第二弹簧;8、顶盖;9、第一支撑杆;9a、齿条槽;10、第二支撑杆;11、抬手板;11a、弯折部;12、支撑座;13、开关门;14、电器安装板;14a、第一拆卸槽;15、齿条;16、活塞头;17、液油桶;17a、出液孔;17b、缓冲腔;18、螺杆;19、齿轮;20、手动复位旋钮;21、堵头;22、导向柱;23、压溃板;23a、弯曲部。
    22.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
    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包括:外箱体1、内箱体4、顶盖8。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2和提升座3,滑轨2沿上下方向延伸,提升座3上设有向外箱体1中心一侧斜向下设置的提升面3a,外箱体1的内底面上设有支撑座12;内箱体4位于外箱体1内,且内箱体4的底部支撑在支撑座12,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5和被提升件6,其中,位于左外壁面和右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5沿前后方向移动,位于后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5沿左右方向移动,每个横移机构5上设有弹性滑块7,弹性滑块7弹性止抵且配合在对应面的滑轨2上;外箱体1的顶部形成有敞口1a,顶盖8设在敞口1a内,内箱体4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9,第一支撑杆9止抵在顶盖8的内顶壁面上。
    26.通过将配电柜设置成外箱体1和内箱体4的结构,由于电器件均安装在内箱体4中,当配电柜受到撞击时,例如汽车的撞击,外箱体1首先受到冲击能吸收部分撞击,减少内箱体4受到的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内部电器件的作用。
    27.其次,当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后运动,此时后侧的弹性滑块7通过弹性作用吸收掉一部分撞击,接着,内箱体4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内箱体4的后外壁面上的被提升件6和外箱体1的后内壁面上的提升座3相互配合,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内箱体4受到的撞击分解为向上的作用力,将驱使内箱体4向上运动,期间,由内箱体4的后外壁面上的弹性滑块7和外箱体1的后内壁面上的滑轨2提供导向作用,内箱体4通过第一支撑杆9将顶盖8从敞口1a处顶开,使得内箱体4能向上冲出外箱体1,避免内箱体4在接下来的撞击中再次受到损坏,大大提高配电柜整体的安全性。
    28.在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的同时,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上的弹性滑块7和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上的滑轨2配合,以实现对内箱体4上移过程中左侧和右侧的导向作用。而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5则能保证在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能向后运动。
    29.当配电柜的左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右侧的弹性滑块7通过弹性作用吸收掉一部分撞击,接着,内箱体4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内箱体4的右外壁面上的被提升件6和外箱体1的右内壁面上的提升座3相互配合,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内箱体4受到的撞击分解为向上的作用力,将驱使内箱体4向上运动,期间,由内箱体4的右外壁面上的弹性滑块7和外箱体1的右内壁面上的滑轨2提供导向作用,内箱体4通过第一支撑杆9将顶盖8从敞口1a处顶开,使得内箱体4能向上冲出外箱体1。
    30.在配电柜的右侧受到撞击的同时,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后外壁面上的弹性滑块7和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后内壁面上的滑轨2配合,以实现对内箱体4上移过程中左侧和后侧的导向作用,而且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的弹性滑块7和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上的滑轨2配合,使得内箱体4向右移动并上升的过程中,内箱体4的左侧始终与外箱体1的左侧保持止抵,可以提高内箱体4右移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内箱体4的后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5则能保证在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能向右运动。
    31.同理,当配电柜的右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能向左运动,其分析过程参考“配电柜的左侧受到撞击”的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32.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配电柜设置成外箱体1和内箱体4的结构,以及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2和提升座3,内箱体4的左外
    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5和被提升件6,横移机构5上设置弹性止抵在滑轨2上的弹性滑块7,使得配电柜在受到剧烈撞击时,内箱体4能向上冲出外箱体1,避免内箱体4受到较大的损伤,保证内部电器件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防撞性。
    3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横移机构5包括导轨51、导杆52、横移座53、第一弹簧54,导轨51上设有导向槽51a,导杆52平行于导轨51,横移座53上设有移动块53a,移动块53a配合在导向槽51a内,横移座53上设有通孔53b,通孔53b与导杆52配合,横移座5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套54设在导杆52上,第一弹簧54的一端止抵在横移座53上且另一端止抵在导杆52的端部上,横移座53与弹性滑块7相连。
    34.横移机构5的工作原理为:以左右两侧的横移机构5为例,当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此时,左右两侧的横移机构5中,横移座53通过移动块53a和导向槽51a配合、通孔53b和导杆52配合,横移座53沿着导轨51和导杆52向后运动,提高内箱体4后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横移座53后移的过程中能压缩后侧的第一弹簧54,使得第一弹簧54能吸收一部分撞击,保证安全性。而前侧的第一弹簧54和后侧的第一弹簧54配合则能保证横移座53在初始状态时居中设置,方便内箱体4在外箱体1内实现居中布置。
    35.同理,当配电柜的左侧或右侧受到撞击时,其分析过程参考上文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3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弹性滑块7包括滑块主体71、第一滚轮72、第二弹簧73,滑块主体71上设有滑柱71a,横移座53上设有滑孔53c,滑柱71a配合在滑孔53c内,滑柱71a的靠近内箱体4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71b,滑柱71a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72,滑轨2上设有滑轨槽2a,第一滚轮72配合在滑轨槽2a内,第二弹簧73套设在滑柱71a的另一端上,第二弹簧73的一端连接滑柱71a且另一端止抵在横移座53上。
    37.弹性滑块7的工作原理为:内箱体4位于外箱体1内时,左侧、右侧以及后侧的第二弹簧73均处于压缩状态。以左右两侧的弹性滑块7为例,当配电柜受到向左的撞击时,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左侧的弹性滑块7中,左侧的横移座53通过滑孔53c和滑柱71a配合,随内箱体4在滑柱71a上向左运动,期间第二弹簧73继续被压缩,当内箱体4向上运动时,第一滚轮72沿滑轨槽2a滚动;右侧的弹性滑块7中,右侧的横移座53通过滑孔53c和滑柱71a配合,随内箱体4在滑柱71a上向左运动,期间第二弹簧73继续被释放伸长,当内箱体4向上运动时,第一滚轮72沿滑轨槽2a滚动。其中,限位块71b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滑柱71a脱离横移座53。后侧的弹性滑块7的分析过程参考上文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38.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滑柱71a为两个,两个滑柱71a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滑柱71a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73,第一滚轮72为两个,滑轨槽2a设为两个,两个滑轨槽2a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滚轮72设置。通过设置两个滑柱71a能避免滑块主体71相对横移座53发生转动。而第一滚轮72为两个,滑轨槽2a为两个,则能保证提高导向和支撑效果,使得内箱体4的运动更加稳定。
    39.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6所示,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均设有两个横移机构5,两个横移机构5上均设有弹性滑块7,两个横移机构5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通过上下两个横移机构5和两个弹性滑块7以保证内箱体4上下两个位置的支撑性和移动可靠性,避免配电柜仅在上侧或下侧受到撞击时,内箱体4的向一侧偏斜,也就
    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能保证内箱体4受到撞击时的稳定性。
    4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8、图9所示,被提升件6包括横杆部61和第二滚轮62,横杆部61设在内箱体4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滚轮62设在横杆部61上,第二滚轮62止抵在提升面3a上。
    41.被提升件6的工作原理为:当配电柜的右侧受到撞击时,左侧的横杆部61向左移动,由于左侧的提升座3上的提升面3a为斜向下设置,随着左侧的横杆部61继续向左移动,左侧的第二滚轮62接触提升面3a,并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向上抬升,由于配电柜受到的撞击一般比较剧烈,冲击较大,因此左侧的第二滚轮62沿着提升面3a迅速上升,就能驱使内箱体4向上冲出外箱体1。同理,当配电柜的左侧受到撞击时,右侧的横杆部61向右运动,紧接着,右侧的第二滚轮62接触提升面3a,并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向上抬升。当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其分析过程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42.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8、图9所示,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两组提升座3,两组提升座3中一组位于下侧且另一组位于上侧,其中,位于下侧的提升座3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位于上侧的提升座3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提升座3均对应设有被提升件6,上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位于下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或者,下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位于上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两组提升座3,与之对应的,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两组被提升件6,两组被提升件6分别设在上下两侧且为两个。通过在外箱体1的上下各设置提升座3,内箱体4的上下两侧各设置被提升件6,使得外箱体1的上下两端均能受到向上的提升力,保证较好的提升效果。上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可以是位于下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也可以是下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位于上侧的两个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这样就能保证内箱体4向上运动时下侧的被提升件6和上侧的提升座3不会发生干涉。
    4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多个散热孔4a,散热孔4a用于对内箱体4内部的电器件进行散热,内箱体4的前侧设有电器件进出口4b,方便安装或拆卸电器件。
    44.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图8所示,外箱体1的前侧上设有两个开关门13,内箱体4的前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0为两组,两组第二支撑杆10设在内箱体4的前外壁面的左右两侧,每组第二支撑杆10为上下间隔开设置的两个,一组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0支撑在一个开关门13上,另一组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0支撑在另一个开关门13上。通过打开两个开关门13可用于更换内箱体4中的电器件。而第二支撑杆10通过支撑在开关门13上,既能与后侧的弹性滑块7一起起到对内箱体4前后两侧的支撑作用,提高内箱体1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能将外箱体1前侧受到的撞击快速传递到内箱体4上,驱使内箱体4向后移动快速上移。
    4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图10所示,外箱体1的左外壁面和右外壁面上设有抬手板11,抬手板11沿前后方向延伸,抬升板11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的弯折部11a。抬手板11可在配电箱安装时方便工人搬运,弯折部11a能起到缓冲和吸收撞击的作用。
    46.具体地,如图图10所示,抬升板11上设有三个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的弯折部11a,当受到撞击时,剧烈的撞击能驱使弯折部11a压溃变形,压溃变形过程中弯折部11a能吸收
    撞击,起到缓冲作用,提高配电箱的安全性。
    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内箱体4内设有电器安装板14,电器安装板14的顶部设有活塞头16,内箱体4的顶部设有液油桶17,液油桶17的底部设有敞口,活塞头16穿过敞口位于液油桶17内,液油桶17内填充有液压油,液油桶17的侧壁上设有缓冲腔17b,缓冲腔17b的上侧设有连通液油桶17内部的出液孔17a,缓冲腔17b内设有止抵在出液孔17a上的堵头21,堵头21上滑动设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连接在缓冲腔17b的内壁上,堵头21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8,螺杆18的一端穿出缓冲腔17b,螺杆18上设有齿轮19和手动复位旋钮20,齿轮19啮合有齿条15,第一支撑杆9上设有齿条槽9a,齿条15设在齿条槽9a内且向上延伸出第一支撑杆9。
    48.上述工作原理为:当内箱体4向上运动时,伸出第一支撑杆9的齿条15首先接触顶盖8,此时,齿条15向下运动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会带动螺杆18转动,进而使堵头21在导向柱22的引导下向远离出液孔17a的方向移动,开启出液孔17a。当内箱体4掉落且顶部触碰到地面时,电器安装板14与其上的电器件在惯性力作用下将带动活塞头16在液油桶17内运动压缩液压油,期间液压油能吸收撞击,当撞击进一步增加时,液压油能通过出液孔17a向缓冲腔17b流动,进而减少电器安装板14与其上的电器件受到的冲击,增强防撞性能。当内箱体4重新安装时,通过旋转手动复位旋钮20可将出液孔17a再次封闭,防止液压油在未受到剧烈撞击时误流到缓冲腔17b内。
    49.其中,缓冲腔17b的侧壁上可设置抽油口,用于抽出进入的液压油。液油桶17上可设置加油口,用于添加损失的液压油。
    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电器安装板14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拆卸槽14a,内箱体4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拆卸槽4c,多个第二拆卸槽4c和多个第一拆卸槽14a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拆卸槽4c和对应的第一拆卸槽14a之间设有压溃板23,压溃板23上设有多个依次设置的弯曲部23a。其工作原理为:当内箱体4冲出外箱体1且落地时,若内箱体4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此时,电器安装板14与其上的电器件在惯性力作用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压溃板23上的多个弯曲部23a在受到撞击时,能通过多个弯曲部23a依次变形来吸收撞击,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安全性。
    51.而通过第一拆卸槽14a和第二拆卸槽4c则可以在压溃板23变形后,更换新的压溃板23上去,以便重新安装内箱体4。
    52.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3.当配电柜的前侧受到撞击时,外箱体1的前侧首先受到撞击,变形吸收一部分撞击,接着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后运动,后侧的弹性滑块7中,横移座53沿滑柱71a向后运动,第二弹簧73被压缩,同时,左侧和右侧的横移机构5中,横移座53沿导轨51和导杆52向后运动,驱使后侧的第一弹簧54被压缩,紧接着,后侧的被提升件6中横杆部61向后运动,第二滚轮62与后侧的提升座3上的提升面3a接触,并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使得被提升件6整体被向上运动,最终使得内箱体4向上快速抬升,内箱体4快速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9将顶盖8的从敞口1a顶开,从而使得内箱体4能冲出外箱体1。
    54.当配电柜的右侧受到撞击时,外箱体1的右侧首先受到撞击,变形吸收一部分撞击,接着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左侧的弹性滑块7中,横移座53沿滑柱71a向左
    运动,第二弹簧73被压缩,同时,后侧的横移机构5中,横移座53沿导轨51和导杆52向左运动,驱使左侧的第一弹簧54被压缩,紧接着,左侧的被提升件6中横杆部61向左运动,第二滚轮62与左侧的提升座3上的提升面3a接触,并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使得被提升件6整体被向上运动,最终使得内箱体4向上快速抬升,内箱体4快速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9将顶盖8的从敞口1a顶开,从而使得内箱体4能冲出外箱体1。
    55.当配电柜的左侧受到撞击时,外箱体1的左侧首先受到撞击,变形吸收一部分撞击,接着内箱体4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右侧的弹性滑块7中,横移座53沿滑柱71a向右运动,第二弹簧73被压缩,同时,后侧的横移机构5中,横移座53沿导轨51和导杆52向右运动,驱使右侧的第一弹簧54被压缩,紧接着,右侧的被提升件6中横杆部61向右运动,第二滚轮62与右侧的提升座3上的提升面3a接触,并在提升面3a的作用下,使得被提升件6整体被向上运动,最终使得内箱体4向上快速抬升,内箱体4快速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9将顶盖8的从敞口1a顶开,从而使得内箱体4能冲出外箱体1。
    56.综上可知,本发明的配电柜能在受到前侧撞击、左侧撞击以及右侧撞击时通过将内箱体4向上弹射出外箱体1,而使内箱体4免于受到较大的伤害,尽可能的保证内部电器件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防撞性能。
    5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2)和提升座(3),所述滑轨(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提升座(3)上设有向所述外箱体(1)中心一侧斜向下设置的提升面(3a),所述外箱体(1)的内底面上设有支撑座(12);内箱体(4),所述内箱体(4)位于所述外箱体(1)内,且所述内箱体(4)的底部支撑在所述支撑座(12),所述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5)和被提升件(6),其中,位于所述左外壁面和所述右外壁面上的所述横移机构(5)沿前后方向移动,位于所述后外壁面上的所述横移机构(5)沿左右方向移动,每个所述横移机构(5)上设有弹性滑块(7),所述弹性滑块(7)弹性止抵且配合在对应面的所述滑轨(2)上,所述被提升件(6)止抵在所述提升面(3a)上;顶盖(8),所述外箱体(1)的顶部形成有敞口(1a),所述顶盖(8)设在所述敞口(1a)内,所述内箱体(4)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9)止抵在所述顶盖(8)的内顶壁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5)包括导轨(51)、导杆(52)、横移座(53)、第一弹簧(54),所述导轨(51)上设有导向槽(51a),所述导杆(52)平行于所述导轨(51),所述横移座(53)上设有移动块(53a),所述移动块(53a)配合在所述导向槽(51a)内,所述横移座(53)上设有通孔(53b),所述通孔(53b)与所述导杆(52)配合,所述横移座(5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弹簧(54),所述第一弹簧套(54)设在所述导杆(52)上,所述第一弹簧(54)的一端止抵在所述横移座(53)上且另一端止抵在所述导杆(52)的端部上,所述横移座(53)与所述弹性滑块(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滑块(7)包括滑块主体(71)、第一滚轮(72)、第二弹簧(73),所述滑块主体(71)上设有滑柱(71a),所述横移座(53)上设有滑孔(53c),所述滑柱(71a)配合在所述滑孔(53c)内,所述滑柱(71a)的靠近所述内箱体(4)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71b),所述滑柱(71a)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滚轮(72),所述滑轨(2)上设有滑轨槽(2a),所述第一滚轮(72)配合在所述滑轨槽(2a)内,所述第二弹簧(73)套设在所述滑柱(71a)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73)的一端连接所述滑柱(71a)且另一端止抵在所述横移座(5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4)的左外壁面、右外壁面以及后外壁面上均设有两个所述横移机构(5),两个所述横移机构(5)上均设有所述弹性滑块(7),两个所述横移机构(5)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提升件(6)包括横杆部(61)和第二滚轮(62),所述横杆部(61)设在所述内箱体(4)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滚轮(62)设在所述横杆部(61)上,所述第二滚轮(62)止抵在所述提升面(3a)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左内壁面、右内壁面以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两组所述提升座(3),两组所述提升座(3)中一组位于下侧且另一组位于上侧,其中,位于下侧的所述提升座(3)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位于上侧的所述提升座(3)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所述提升座(3)均对应设有所述被提升件(6),上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3)的正投影位于下侧的两个所述提
    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或者,下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位于上侧的两个所述提升座(3)的正投影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前侧上设有两个开关门(13),所述内箱体(4)的前外壁面上设有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二支撑杆(10)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10)设在所述内箱体(4)的前外壁面的左右两侧,每组所述第二支撑杆(10)为上下间隔开设置的两个,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0)支撑在一个所述开关门(13)上,另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0)支撑在另一个所述开关门(13)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的左外壁面和右外壁面上设有抬手板(11),所述抬手板(1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抬升板(11)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的弯折部(11a)。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4)内设有电器安装板(14),所述电器安装板(14)的顶部设有活塞头(16),所述内箱体(4)的顶部设有液油桶(17),所述液油桶(17)的底部设有敞口,所述活塞头(16)穿过所述敞口位于所述液油桶(17)内,所述液油桶(17)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液油桶(17)的侧壁上设有缓冲腔(17b),所述缓冲腔(17b)的上侧设有连通所述液油桶(17)内部的出液孔(17a),所述缓冲腔(17b)内设有止抵在所述出液孔(17a)上的堵头(21),所述堵头(21)上滑动设有导向柱(22),所述导向柱(22)连接在所述缓冲腔(17b)的内壁上,所述堵头(21)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的一端穿出所述缓冲腔(17b),所述螺杆(18)上设有齿轮(19)和手动复位旋钮(20),所述齿轮(19)啮合有齿条(15),所述第一支撑杆(9)上设有齿条槽(9a),所述齿条(15)设在所述齿条槽(9a)内且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9)。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安装板(14)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拆卸槽(14a),所述内箱体(4)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拆卸槽(4c),多个所述第二拆卸槽(4c)和多个所述第一拆卸槽(14a)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拆卸槽(4c)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拆卸槽(14a)之间设有压溃板(23),所述压溃板(23)上设有多个依次设置的弯曲部(23a)。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配电柜,包括:外箱体,其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及后内壁面上均设有滑轨和提升座,滑轨沿上下方向延伸,提升座上设有向外箱体中心一侧斜向下的提升面,外箱体的内底面上设有支撑座;内箱体,内箱体位于外箱体内,其左外壁面、右外壁面及后外壁面上设有横移机构和被提升件,位于左外壁面和右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位于后外壁面上的横移机构沿左右方向移动,每个横移机构上设有弹性滑块,弹性滑块弹性止抵且配合在滑轨上,被提升件止抵在提升面上,顶盖,外箱体的顶部形成有敞口,顶盖设在敞口内,内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止抵在顶盖的内顶壁面上。本发明的配电柜具有显著的防撞性能。撞性能。撞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慕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3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