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7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化工石油、焦化行业石油化工废气、煤化工废气、氯碱行业废气、氟化工废气、食品行业产生的废气、矿山废气、天然气等能源行业产生的废气、塑料厂和包装厂等废气、燃烧等几乎一切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处理,末端尾气处理以及未达标的改造工程等,大量使用吸附装置将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在达到合格标准时再进行排放。
    3.现有技术在利用吸附装置进行废气处理中,一般在吸附装置的设备前端加有过滤棉,增大了阻力,使运行成本增加;或是吸附装置采用抽屉式反应器,废气经过反应材料层没有做废气分流隔板导致接触的有效面积较小,处理效果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稳流板式吸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吸附装置吸附面积小,净化废气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包括:反应箱,内部形成有过滤腔,所述反应箱设有连通至所述过滤腔内的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以及,
    6.多个吸附反应装置,设于所述过滤腔内,每一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横向延伸,多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7.其中,任意两个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
    8.可选地,所述过滤腔具有在横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
    9.多个所述进气孔分散设于所述第一腔壁,多个所述出气孔分散设于所述第二腔壁,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的间隔处,且多个所述进气孔在所述第二腔壁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多个出气孔错开设置。
    10.可选地,所述反应箱内还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用以接入待滤气体,并通过多个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进气腔在靠近所述过滤腔的方向呈渐扩设置;和/或,
    11.所述反应箱内还设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用以排出已经过滤的气体,并通多个所述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出气腔在靠近所述过滤腔的反向呈渐扩设置。
    12.可选地,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板,每一所述第一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一腔壁;和/或,
    13.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第二分隔板,每一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孔,多个所述第二分隔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二
    腔壁。
    14.可选地,所述吸附反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吸附反应材料,所述安装座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设所述吸附反应材料。
    15.可选地,所述吸附反应材料包括多孔无机材料。
    16.可选地,所述吸附反应装置包括网孔隔板,所述网孔隔板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用于供所述吸附反应材料分散安装。
    17.可选地,所述吸附反应装置的两端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两端的压力值。
    18.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位于纵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细孔格栅。
    19.可选地,所述过滤腔的腔壁设有耐腐蚀层。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包括反应箱和多个吸附反应装置,反应箱内部形成有过滤腔,反应箱内设有多个连通至过滤腔内的多个进气孔和出气孔,每一个吸附反应装置沿横向延伸,多个吸附反应装置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两个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吸附装置。废气从反应箱内的进气孔流入过滤腔内,在过滤腔内流向吸附反应装置,在吸附反应装置中进行吸附和净化,净化后的废气从吸附装置中流出,通过出气孔流出反应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吸附反应装置沿横向延伸,与废气的流向相同,废气在进入反应箱到排出时会经过整个吸附反应装置,废气与吸附反应装置的接触面积大,反应时间长,且多个吸附反应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吸附反应净化处理量和吸附反应净化率要求灵活进行增减,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一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3为图1中吸附反应装置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0028]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现有技术在利用吸附装置进行废气处理中一般在吸附装置的设备前端加有过滤棉,增大了阻力,使运行成本增加,或是吸附装置采用抽屉式反应器,废气经过反应材料层没有做废气分流隔板导致接触的有效面积较小,处理效果偏低。
    [0033]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的一实施例。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该稳流板式吸附装置100包括反应箱1和多个
    吸附反应装置2,所述反应箱1内部形成有过滤腔11,所述反应箱1设有连通至所述过滤腔11内的多个进气孔12和多个出气孔13,所述多个吸附反应装置2设于所述过滤腔11内,每一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沿横向延伸,多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任意两个所述进气孔12和所述出气孔1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
    [0035]
    废气从反应箱1内的进气孔12流入过滤腔11内,因为任意两个进气孔12和任意两个出气孔13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吸附反应装置2,因此废气至少会通过一个吸附反应装置2后才从出气孔13排出,若吸附反应装置2具有多个,废气会在竖直方向依次通过多个吸附反应装置2后从出气孔13排出,吸附反应装置2沿横向延伸设置,与废气流向相同,废气与吸附反应装置2的接触面积大,反应时间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稳流板式吸附装置100的多个吸附反应装置2可以根据不同的吸附反应净化处理量和吸附反应净化率要求灵活进行增减,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
    [0036]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腔11具有在横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16和第二腔壁17;多个所述进气孔12分散设于所述第一腔壁16,多个所述出气孔13分散设于所述第二腔壁17,所述进气孔12和所述出气孔13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之间的间隔处,且多个所述进气孔12在所述第二腔壁17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多个出气孔13错开设置。
    [0037]
    每相邻两个吸附反应装置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孔12或者一个出气孔13,且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错开设置,使得废气在从进气孔12流入时会分流向两边的吸附反应装置2上,经过吸附反应装置2的净化后从出气孔13排出,气体的分流使每一个吸附反应装置2中需要净化的气流变小,使净化效果更好。若具有多个吸附反应装置2、多个进气孔12和多个出气孔13时,废气从多个进气孔12流入,每一股气流均分流成两股流入,进入吸附反应装置2中进行反应,废气在从吸附反应装置2中排出后,可能会进入另外一个吸附反应装置2中继续反应,也可能从出气孔13排出,也就是说气体至少会经过一次分流,使得净化效率更高。
    [0038]
    具体地,所述反应箱1内还设有进气腔18和出气腔19,所述进气腔18用以接入待滤气体,并通过多个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过滤腔11连通,所述进气腔18在靠近所述过滤腔11的方向呈渐扩设置;和/或,所述反应箱1内还设有出气腔19,所述出气腔19用以排出已经过滤的气体,并通多个所述所述出气孔13与所述过滤腔11连通,所述出气腔19在靠近所述过滤腔11的反向呈渐扩设置。
    [0039]
    反应箱1内设置呈渐扩设置的进气腔18,进气腔18可以减缓气体流入的速率,使气体在流入时得到缓冲,使气体流速更稳定,延长气体在反应腔11内的反应时间。或者设置反向呈渐扩设置的出气腔19,使气体在流出时得到缓冲,延长气体在反应腔11内的反应时间。同时设置进气腔18和出气腔19,使气体在流入和排出时均得到缓冲,使气体流速更稳定,气体在过滤腔11内反应的时间更长,净化的效果更好。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箱1内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板14和多个第二分隔板15,每一所述第一分隔板14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1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14之间形成所述进气孔12,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14共同构成所述第一腔壁16;和/或,每一所述第二分隔板15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隔板1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15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孔13,多个所述
    第二分隔板15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腔壁17。
    [0041]
    设置多个第一分隔板14以形成进气孔12,使进气孔12的大小可以方便的调整,进气孔12位置也方便调整,在根据实际净化需要进行调整时能够减少调整的成本和时间。设置多个第二分隔板15以形成出气孔13,使出气孔13的位置方便调整,在根据实际净化需要进行调整时能够减少调整的成本和时间,安装和维护方便。多个第一分隔板14和多个第二分隔板15一起设置以对应形成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使得进气孔12、出气孔13和吸附反应装置2的组合形式更加多样,安装和调整更加方便,还能够适应更多的净化需求。
    [0042]
    请参阅图2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包括安装座21和吸附反应材料21a,所述安装座21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设所述吸附反应材料21a。
    [0043]
    空腔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槽或者其他形式,使吸附反应材料21a在吸附反应装置2内便于装填和更换。
    [0044]
    具体的,所述吸附反应材料21a包括多孔无机材料。
    [0045]
    由于吸附反应材料21a是一种新型多孔无机材料,依靠特征孔隙结构平坦的离子与分子间的库仑力场吸附,从而流体混合物种选择性地凝聚一定的组分在其表面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吸附反应材料21a是高吸附、强疏水的吸附剂通过控制硅铝酸盐的晶粒尺寸、表面形貌和孔道结构等关键指标,使其具有较高的硅铝比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高湿环境下,对废气仍保持较高的选择性强,吸附深度高,吸附容量大。
    [0046]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孔隔板22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用于供所述吸附反应材料21a分散安装。
    [0047]
    网孔隔板22均匀隔开吸附反应材料21a,使其吸附反应材料21a均匀分布,增大表面积,增加了处理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网孔隔板22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空腔上,并通过一圈密封圈24进行密封,网孔隔板22上还设有把手23,使网孔隔板容易拆卸,密封圈24防止吸附反应材料21a的外漏,增加吸附反应材料21a的使用寿命。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的两端设有压力检测装置25,所述压力检测装置25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两端的压力值。
    [0049]
    吸附反应装置2的两端设有压力检测装置25,通过检测到的吸附反应装置2两端的压力值,通过两端检测装置显示的数值,计算压力差,可以直接观察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以及更快捷的检测吸附反应材料21a层的处理能力。
    [005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安装座21位于纵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细孔格栅26。
    [0051]
    细孔格栅26使流入吸附反应装置2中的气流分成多个小股气流,减缓气流进入吸附反应装置的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细孔格栅26上也可以设置过滤层进行废气的初步过滤,进一步提升吸附净化效率,其他调整气流或者提升净化效率的技术方案均可代替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52]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过滤腔11的腔壁设有耐腐蚀层11a。
    [0053]
    耐腐蚀层11a增强了稳流板式吸附装置100的耐腐蚀性,可以延长吸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0054]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箱1的两端还设有法兰3,法兰3用于连
    通外部部件,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法兰3连通风机,使废气正压或负压进入稳流板式吸附装置100中。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内部形成有过滤腔,所述反应箱设有连通至所述过滤腔内的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以及,多个吸附反应装置,设于所述过滤腔内,每一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横向延伸,多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任意两个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具有在横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多个所述进气孔分散设于所述第一腔壁,多个所述出气孔分散设于所述第二腔壁,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的间隔处,且多个所述进气孔在所述第二腔壁上的正投影区域与所述多个出气孔错开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内还设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用以接入待滤气体,并通过多个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进气腔在靠近所述过滤腔的方向呈渐扩设置;和/或,所述反应箱内还设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用以排出已经过滤的气体,并通过多个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出气腔在靠近所述过滤腔的反向呈渐扩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板,每一所述第一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进气孔,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一腔壁;和/或,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第二分隔板,每一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孔,多个所述第二分隔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腔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反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吸附反应材料,所述安装座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设所述吸附反应材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反应装置包括网孔隔板,所述网孔隔板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用于供所述吸附反应材料分散安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反应装置的两端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检测所述吸附反应装置两端的压力值。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位于纵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细孔格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设有耐腐蚀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流板式吸附装置,所述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包括反应箱和多个吸附反应装置,所述反应箱内部形成有过滤腔,所述反应箱设有连通至所述过滤腔内的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吸附反应装置设于所述过滤腔内,每一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横向延伸,多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任意两个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流板式吸附装置内的多个吸附反应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净化情况需要进行增减,安装方便,维护方便,吸附装置在长期稳定运行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反应净化率。较高的吸附反应净化率。较高的吸附反应净化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碳中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3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