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座椅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其乘坐舒适性与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及乘员的乘坐体验紧密相关。对于座椅舒适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涉及到的关键零部件较多,诸如头枕、调角器、滑轨、靠垫、坐垫、扶手等。其中,模拟人体进出座椅试验对带面套的座椅进行面料耐磨性测试相比其他零部件的测试,动作较复杂,试验难度大。
    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技术的日益精进,为了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要求,汽车行业正在革新技术并更新了各项标准,以使产品能够达到更为严格的条件。
    4.旧有的技术所耗人员工时较长,效率不高,试验过程不稳定,曲线图冗杂而且滤波粗糙,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很大,而且旧有技术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之间含有冗杂的数据线,且只能满足对座椅坐盆施力要求。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横架,所述横架下方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柱行星丝杠结构,两个所述滚柱行星丝杠结构的内侧安装有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内侧安装有检测传动机构;
    9.所述检测传动机构包括有电动缸、固定架、支杆、把手、检测传感器、底板、调节转轮、锁紧机构与缸体,所述支杆安装在底板上方两端,两个所述支杆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缸体安装在固定架的一侧,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缸体远离固定架的一侧,所述把手安装在检测传感器和缸体相交处的上方,所述电动缸安装在固定架远离缸体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安装在支杆和固定架的相交处,所述调节转轮安装在锁紧机构的下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杆内侧的间距大于缸体的宽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横架上方两端各设置有两个吊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有传动轴轴承、限位板、力传感器与限位杆,所述力传感器安装在限位板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轴承安装在力传感器的另外一侧,所述限位杆安装在限位板的下方靠近传动轴轴承的一侧下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限位杆的长度与缸体的长度相同。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板为板状结构,所述限位板与传动轴轴承和限位杆的相交处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洞。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横梁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的相交处一侧安装有一个旋转工装,所述旋转工装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相交处的另外一侧安装有电缸传动机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缸传动机构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均和外界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1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先进的电缸控制机构,该电缸控制机构可实现正弦波、梯形波、三角波,并且通过分屏示波器直观显示实时状态,大大优化了效率,节省了资源。并且电缸控制机构与旋转工装连接,适应了不同试验类型和不同项目,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的优化要求。在充分满足各项客户要求的同时,为今后拓展实验范围,提高实验能力预留了空间。对试验的重点更加细节化,提高了试验的精度,增加试验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缸控制机构与电动缸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通过旋转工装可以使电动缸与电缸控制机构互相配合作动,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等客户标准的苛刻要求,并且留有操作空间,除满足现有对座椅坐盆施力要求外,亦可满足对座椅靠背、运动弯弓、轨道系统门板等的耐久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传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传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滚柱行星丝杠结构;2、吊环;3、横架;4、旋转工装;5、横梁;6、检测传动机构;61、电动缸;62、固定架;63、支杆;64、把手;65、检测传感器;651、传动轴轴承;652、限位板;653、力传感器;654、限位杆;66、底板;67、调节转轮;68、锁紧机构;69、缸体;7、电缸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横架3,横架3下方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两个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横梁5,两个横梁5的内侧安装有
    检测传动机构6;
    28.检测传动机构6包括有电动缸61、固定架62、支杆63、把手64、检测传感器65、底板66、调节转轮67、锁紧机构68与缸体69,支杆63安装在底板66上方两端,两个支杆63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架62,缸体69安装在固定架62的一侧,检测传感器65安装在缸体69远离固定架62的一侧,把手64安装在检测传感器65和缸体69相交处的上方,电动缸61安装在固定架62远离缸体69的一侧,锁紧机构68安装在支杆63和固定架62的相交处,调节转轮67安装在锁紧机构68的下方。
    29.支杆6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杆63内侧的间距大于缸体69的宽度。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1.调节转轮67可以调节缸体69与检测传感器65的角度,并且通过锁紧机构68可以固定,并且调节的角度为正负十度。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横架3上方两端各设置有两个吊环2。
    34.检测传感器65包括有传动轴轴承651、限位板652、力传感器653与限位杆654,力传感器653安装在限位板652的一侧,传动轴轴承651安装在力传感器653的另外一侧,限位杆654安装在限位板652的下方靠近传动轴轴承651的一侧下方。
    35.限位杆654为圆柱体结构,限位杆654的长度与缸体69的长度相同。
    36.限位板652为板状结构,限位板652与传动轴轴承651和限位杆654的相交处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洞。
    37.两个横梁5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的相交处一侧安装有一个旋转工装4,旋转工装4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相交处的另外一侧安装有电缸传动机构7。
    38.电缸传动机构7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均和外界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0.采用电缸控制机构7与电动缸61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通过旋转工装4可以使电动缸61与电缸控制机构7互相配合作动,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等客户标准的苛刻要求,并且留有操作空间,除满足现有对座椅坐盆施力要求外,亦可满足对座椅靠背、运动弯弓、轨道系统门板等的耐久试验要求。
    41.工作原理:当要进行该装置的使用时,这时使用者首先取出待要检测的座椅,之后将座椅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处,然后使用者将该装置接通电源,之后通过控制箱进行程序的设定,当程序设定完成之后,这时在程序的设定下控制电缸传动机构7运动,电缸传动机构7带动旋转工装4转动,在旋转工装4的作用下带动检测传动机构6座倾斜运动,而且可以通过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使得旋转工装4可以在程序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当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处时,这时电缸传动机构7停止工作。
    42.这时检测传动机构6内部的电动缸61工作,并且检测传动机构6与显示器电性连接,电动缸61带动传动轴运动,传动轴带动检测传感器65运动,这样检测传感器65就会与待要检测的座椅相互接触,在力传感器653的作用下可以检测出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将数据分析之后在显示屏内部显示,这样就完成了该装置的使用了。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横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3)下方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两个所述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横梁(5),两个所述横梁(5)的内侧安装有检测传动机构(6);所述检测传动机构(6)包括有电动缸(61)、固定架(62)、支杆(63)、把手(64)、检测传感器(65)、底板(66)、调节转轮(67)、锁紧机构(68)与缸体(69),所述支杆(63)安装在底板(66)上方两端,两个所述支杆(63)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架(62),所述缸体(69)安装在固定架(62)的一侧,所述检测传感器(65)安装在缸体(69)远离固定架(62)的一侧,所述把手(64)安装在检测传感器(65)和缸体(69)相交处的上方,所述电动缸(61)安装在固定架(62)远离缸体(69)的一侧,所述锁紧机构(68)安装在支杆(63)和固定架(62)的相交处,所述调节转轮(67)安装在锁紧机构(68)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杆(63)内侧的间距大于缸体(69)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3)上方两端各设置有两个吊环(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65)包括有传动轴轴承(651)、限位板(652)、力传感器(653)与限位杆(654),所述力传感器(653)安装在限位板(652)的一侧,所述传动轴轴承(651)安装在力传感器(653)的另外一侧,所述限位杆(654)安装在限位板(652)的下方靠近传动轴轴承(651)的一侧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54)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限位杆(654)的长度与缸体(69)的长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52)为板状结构,所述限位板(652)与传动轴轴承(651)和限位杆(654)的相交处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5)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的相交处一侧安装有一个旋转工装(4),所述旋转工装(4)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相交处的另外一侧安装有电缸传动机构(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传动机构(7)与滚柱行星丝杠结构(1)均和外界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正弦交变综合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横架,所述横架下方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柱行星丝杠结构,两个所述滚柱行星丝杠结构的内侧安装有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内侧安装有检测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测试机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先进的电缸控制机构,该电缸控制机构可实现正弦波、梯形波、三角波,并且通过分屏示波器直观显示实时状态,大大优化了效率,节省了资源。并且电缸控制机构与旋转工装连接,适应了不同试验类型和不同项目,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的优化要求。在充分满足各项客户要求的同时,为今后拓展实验范围,提高实验能力预留了空间。对试验的重点更加细节化,提高了试验的精度,增加试验的稳定性。验的稳定性。验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博晗 王平 邢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佛吉亚旭阳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4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