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试验是检测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性能的重要试验内容之一,涉及车型范围广泛,其测试结果能体现出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的使用寿命,影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的功能性,是主机厂对具有这个功能车型的检测项目;
3.但是,传统的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试验的搭建过程复杂,耗费人员工时,并且每次试验不具有重复性,且有一定的实验难度和不准确性,传统的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试验只能测试固定型号的行李箱,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包括:
7.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面设置有两组第一卡具,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两组所述第一卡具对称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顶面两端;
8.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一端,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一端设有第二卡具,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三卡具,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
9.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以及
10.第二驱动头,所述设置在第二框架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具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位置螺栓连接有螺栓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远离第一立板的一侧设有第三立板。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均分为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且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嵌合有伸缩板,用于调节上夹板的高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具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四立板,所述第四立板的一侧设有第五立板,所述第五立板远离第四立板的一侧设有第六立板,所述第六立板远离第五立板的一侧设有第七立板。
14.优选的,所述第三卡具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八立板,所述第八立板的一侧设有第九立板,所述第九立板远离第八立板的一侧设有第十立板。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头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底板,所述第一电机底板的顶面焊接有第一电机立板,所述第一电机立板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立板的另一侧靠近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转动轴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转动轴套连接有传动条,所述传动条远离转动轴套的移动活动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远离传动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杆,所述转动轴套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近开关。
16.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头的数量为三组,均设置在第二卡具和第三卡具之间。
17.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头包括第二电机底板,所述第二电机底板的顶面一侧焊接有第二电机立板,所述第二电机立板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立板的另一侧靠近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电机轴套,所述电机轴套的侧面插接有检测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电机轴套动力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第二电机底板的顶面靠近传动轴的一侧位置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传动轴穿过支撑柱,所述传动轴的侧面靠近支撑柱的位置安装有摩擦套,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根,之间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二驱动电机的移动螺纹连接有扳头,用于配合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所述电机轴套的顶部两侧位置设有第二接近开关。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卡具、第二卡具或第三卡具固定汽车行李箱,通过第一驱动头或第二驱动头反复打开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实现了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电控疲劳测试,无需搭建,不耗费人工,使用成本低。
20.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的高度可以调节,方便固定汽车行李箱的同时,也可以夹持不同规格的汽车行李箱,提高了适用性。
21.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电机可以将动力输送至电机轴套,电机轴套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可以通过扳头带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设置的第二接近开关可以与检测棒配合,实现控制扳头的转动角度,防止扳头过度旋转,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第一卡具;31、第一底板;32、螺栓板;33、第一立板;34、第二立板;35、第三立板;4、第二卡具;41、第二底板;42、第四立板;43、第五立板;44、第六立板;45、第七立板;5、第三卡具;51、第三底板;52、第八立板;53、第九立板;54、第十立板;6、第一驱动头;61、安装底板;62、第一电机底板;63、第一电机立板;64、第一驱动电机;65、转动轴套;66、传动条;67、关节轴承;68、连杆;69、第一接近开关;7、第二驱动头;71、第二电机底板;72、第二电机立板;73、第二驱动电机;74、电机轴套;75、检测棒;76、传动轴;77、侧板;78、支撑柱;79、摩擦套;710、万向节;711、扳头;712、第二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3,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框架1,第一框架1的顶面设置有两组第一卡具3,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两组第一卡具3对称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顶面两端;
32.第二框架2,第二框架2设置在第一框架1一端,第二框架2的顶面一端设有第二卡具4,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第二框架2的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三卡具5,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
33.第一驱动头6,第一驱动头6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以及
34.第二驱动头7,设置在第二框架2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
35.通过第一卡具3、第二卡具4或第三卡具5固定汽车行李箱,通过第一驱动头6或第二驱动头7反复打开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实现了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电控疲劳测试,无需搭建,不耗费人工,使用成本低。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1和图2,第一卡具3包括第一底板31,第一底板31的边缘位置螺栓连接有螺栓板32,第一底板3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立板33,第一立板33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板34,第二立板34远离第一立板33的一侧设有第三立板35,第一立板33、第二立板34和第三立板35均分为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嵌合有伸缩板,用于调节上夹板的高度。
38.第一立板33、第二立板34和第三立板35的高度可以调节,方便固定汽车行李箱的同时,也可以夹持不同规格的汽车行李箱,提高了适用性。
39.实施例3:
40.参照图1、图3和图4,第二卡具4包括第二底板41,第二底板4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四立板42,第四立板42的一侧设有第五立板43,第五立板43远离第四立板42的一侧设有第六立板44,第六立板44远离第五立板43的一侧设有第七立板45。
41.第三卡具5包括第三底板51,第三底板5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八立板52,第八立板52的一侧设有第九立板53,第九立板53远离第八立板52的一侧设有第十立板54。
42.第二卡具4和第三卡具5可以相互配合,实现固定汽车行李箱。
43.实施例4:
44.第一驱动头6包括安装底板61,安装底板61的顶面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底板62,第一电机底板62的顶面焊接有第一电机立板63,第一电机立板63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4,第一电机立板63的另一侧靠近第一驱动电机64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转动轴套65,第一驱动电机64输出轴穿过转动轴套65连接有传动条66,传动条66远离转动轴套65的移动活动连接有关节轴承67,关节轴承67远离传动条6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杆68,转动轴套65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近开关69。
45.第一驱动电机64可以将动力通过转动轴套65输送至传动条66,传动条66将动力输送至关节轴承67,关节轴承67带动连杆68,连杆68可与拨杆式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配合,通过第一接近开关69控制传动条66的转动角度,实现反复测试。
46.实施例5:
47.第二驱动头7的数量为三组,均设置在第二卡具4和第三卡具5之间,第二驱动头7包括第二电机底板71,第二电机底板71的顶面一侧焊接有第二电机立板72,第二电机立板7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73,第二电机立板72的另一侧靠近第二驱动电机73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电机轴套74,电机轴套74的侧面插接有检测棒75,第二驱动电机73输出轴穿过电机轴套74动力连接有传动轴76,第二电机底板71的顶面靠近传动轴76的一侧位置焊接有侧板77,侧板7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8,传动轴76穿过支撑柱78,传动轴76的侧面靠近支撑柱78的位置安装有摩擦套79,传动轴76的数量为两根,之间连接有万向节710,传动轴76远离第二驱动电机73的移动螺纹连接有扳头711,用于配合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电机轴套74的顶部两侧位置设有第二接近开关712。
48.第二驱动电机73可以将动力输送至电机轴套74,电机轴套74带动传动轴76,传动轴76可以通过扳头711带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设置的第二接近开关712可以与检测棒75配合,实现控制扳头711的转动角度,防止扳头711过度旋转,提高了安全性。
49.工作原理,参照图1-3,使用时将汽车行李箱通过两组第一卡具3或第二卡具4、第三卡具5的配合固定,然后根据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的规格选择第一驱动头6或第二驱动头7,打开第一驱动电机64,第一驱动电机64可以将动力通过转动轴套65输送至传动条66,传动条66将动力输送至关节轴承67,关节轴承67带动连杆68,连杆68可与拨杆式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配合,对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进行疲劳测试,打开第二驱动电机73,第二驱动电机73可以将动力输送至电机轴套74,电机轴套74带动传动轴76,传动轴76可以通过扳头711带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对对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进行疲劳测试。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所述第一框架(1)的顶面设置有两组第一卡具(3),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两组所述第一卡具(3)对称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顶面两端;第二框架(2),所述第二框架(2)设置在第一框架(1)一端,所述第二框架(2)的顶面一端设有第二卡具(4),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所述第二框架(2)的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三卡具(5),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第一驱动头(6),所述第一驱动头(6)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以及第二驱动头(7),所述设置在第二框架(2)的顶面中间位置,用于反复驱动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具(3)包括第一底板(31),所述第一底板(31)的边缘位置螺栓连接有螺栓板(32),所述第一底板(3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立板(33),所述第一立板(33)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板(34),所述第二立板(34)远离第一立板(33)的一侧设有第三立板(3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33)、第二立板(34)和第三立板(35)均分为上夹板和下夹板两部分,且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嵌合有伸缩板,用于调节上夹板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具(4)包括第二底板(41),所述第二底板(4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四立板(42),所述第四立板(42)的一侧设有第五立板(43),所述第五立板(43)远离第四立板(42)的一侧设有第六立板(44),所述第六立板(44)远离第五立板(43)的一侧设有第七立板(4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具(5)包括第三底板(51),所述第三底板(5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八立板(52),所述第八立板(52)的一侧设有第九立板(53),所述第九立板(53)远离第八立板(52)的一侧设有第十立板(5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头(6)包括安装底板(61),所述安装底板(61)的顶面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底板(62),所述第一电机底板(62)的顶面焊接有第一电机立板(63),所述第一电机立板(63)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64),所述第一电机立板(63)的另一侧靠近第一驱动电机(64)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转动轴套(6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4)输出轴穿过转动轴套(65)连接有传动条(66),所述传动条(66)远离转动轴套(65)的移动活动连接有关节轴承(67),所述关节轴承(67)远离传动条(6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杆(68),所述转动轴套(65)的一侧设有第一接近开关(6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头(7)的数量为三组,均设置在第二卡具(4)和第三卡具(5)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头(7)包括第二电机底板(71),所述第二电机底板(71)的顶面一侧焊接有第二电机立板(72),所述第二电机立板(7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73),所述第二电机立板(72)的另一侧靠近第二驱动电机(73)输出轴的位置安装有电机轴套(74),所述电机轴套
(74)的侧面插接有检测棒(7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输出轴穿过电机轴套(74)动力连接有传动轴(76),所述第二电机底板(71)的顶面靠近传动轴(76)的一侧位置焊接有侧板(77),所述侧板(7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8),所述传动轴(76)穿过支撑柱(78),所述传动轴(76)的侧面靠近支撑柱(78)的位置安装有摩擦套(79),所述传动轴(76)的数量为两根,之间连接有万向节(710),所述传动轴(76)远离第二驱动电机(73)的移动螺纹连接有扳头(711),用于配合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所述电机轴套(74)的顶部两侧位置设有第二接近开关(7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面设置有两组第一卡具;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一端,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一端设有第二卡具所述第二框架的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三卡具,用于夹持汽车行李箱;第一驱动头,所述第一驱动头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顶面中间位置;以及第二驱动头,所述设置在第二框架的顶面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疲劳测试,通过设置的第一卡具、第二卡具或第三卡具固定汽车行李箱,通过第一驱动头或第二驱动头反复打开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实现了汽车行李箱侧护面旋钮电控疲劳测试,无需搭建,不耗费人工,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吉 梁钰 周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佛吉亚旭阳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