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装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物流行业无论是仓储还是运输环节,均达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唯独是装车环节仍然普遍使用人工在车箱内码放货物,部分装车操作由输送机将货物输送入车箱内,但最终还是有人工进行码放,未能实现自动化,这导致货物生产中的人工成本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与劳动力缺乏的普遍现象,同时使用人工对货物进行装车装载效率低,装载码放空间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影响了生产运输的过程。
3.此外在装车过程中,由于每车辆停止位置不同及货物调度等原因,导致叉车司机每次行进路线及卸货位置不同,为了顺利装车,叉车需要对每次装货及行进路线进行调整,当集中出货时:为了避免货车长时间等待的情况,需增加叉车及叉车司机的数量,满足大量出货需求;零星出货时:叉车及司机又会出现人等车的情况,为此需要对装货区域进行合理化集中并合理的调配仓库空间,实现统一调度,统一发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目前货物装车效率低,装车码放效果差的问题,发明一种自动化装车系统。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料机构,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垂直于货车的货物码放方向,用于将货物规则排列并输送至待码放区域;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侧且与货车共线方向设置,用于将货物输送至货车内部;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货车提升机构靠近货车内部的一侧,用于将物料提升至码放区域;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提升机构的前侧,用于对提升机构进行支撑和提供高度补偿。
6.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转动辊,所述上料架成左右方向布置,所述上料架上端设有多个前后方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动辊。
7.优选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架、滑动架、传动电机、主动齿轮、传动轴、从动齿轮、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齿轮、传动齿条,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动架,所述安装架的上侧设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中部同轴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设有主动链轮,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主动链轮啮合的从动链轮,两个所述从动链轮的相对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滑动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
8.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滑轨,两个所述滑轨成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滑轨内均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滚轮每个所述滚轮均与滑动架接触连接。
9.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螺旋千斤顶、提升架,所述滑动架的后侧设
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旋千斤顶,所述螺旋千斤顶的上端设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与滑动架滑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筒、支撑杆、从动支撑链轮、支撑电机、主动支撑链轮,所述滑动架的后侧设有多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筒,每个所述支撑筒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从动支撑链轮,所述滑动架的后侧设有支撑电机,所述支撑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设有主动支撑链轮,所述主动支撑链轮与从动支撑链轮经链条啮合传动。
11.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上料机构,通过装车机将摆放好的货物运送至上料架,不需要装车机再进行等待卸料,提高了装车的效率,同时通过上料机构对货物进行进料,有利于对货物进行整理摆放;(2)设置进料机构,通过进料机构将摆放好的货物直接输送至货车内部,不需要再进行重复码放,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货物装车效率;(3)设置支撑机构、提升机构,通过提升机构对货物进行提升并进行码放,并通过支撑机构对滑动架进行支撑,有利于防止出现提升架在对货物进行提升时会使滑动架压弯的问题,有利于对本装置进行保护,同时有利于对货物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脱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装车设备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轴测图。
14.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的放大图。
15.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b的放大图。
16.其中,1、上料架,2、转动辊,3、安装板,4、安装架,5、滑动架,6、传动电机,7、主动齿轮,8、传动轴,9、从动齿轮,10、主动链轮,11、从动链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条,14、滑轨,15、提升电机,16、螺旋千斤顶,17、提升架,18、支撑板,19、支撑筒,20、支撑杆,21、从动支撑链轮,22、支撑电机,23、主动支撑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1~图4所示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垂直于货车的货物码放方向,用于将货物规则排列并输送至待码放区域,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转动辊2,上料架1成左右方向布置,上料架1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前后方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动辊2,货物可直接通过装车机运送到转动辊2上,通过装车机将摆放好的货物运送至上料架1,不需要装车机再进行等待卸料,提高了装车的效率,同时通过上料机构对货物进行进料,有利于对货物进行整理摆放;如图1~图4所示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进料机构,进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侧且与货车共线方向设置,用于将货物输送至货车内部,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板3、安装架4、滑动架5、传动电机6、主动齿轮7、传动轴8、从动齿轮9、主动链轮10、从动链轮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条13,安装板3上端设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安装板3为安装架4提供载重功能,防止在运载货物时发生偏载现象,安装架4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动架5,安装架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6,传动电机6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安装架4上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中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9,传动轴8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10,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主动链轮10啮合的从动链轮11,主动链轮10与从动链轮11之间经链条啮合传动,图中未画出链条,此外可采用啮合带、同步带对主动链轮10和从动链轮11进行传动,两个从动链轮11的相对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2,滑动架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传动齿轮12啮合的传动齿条13,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轨14,两个滑轨14成相对设置且两个滑轨14内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滚轮,每个滚轮均与滑动架5接触连接,通过进料机构将摆放好的货物直接输送至货车内部,不需要再进行重复码放,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货物装车效率;如图1~图4所示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设置于货车提升机构靠近货车内部的一侧,用于将物料提升至码放区域,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15、螺旋千斤顶16、提升架17,滑动架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15,提升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千斤顶16,螺旋千斤顶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提升架17,提升架17与滑动架5滑动连接,提升架1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提升叉架,通过提升架17对货物进行托送,并对其进行码放;如图1~图4所示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提升机构的前侧,用于对提升机构进行支撑和提供高度补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8、支撑筒19、支撑杆20、从动支撑链轮21、支撑电机22、主动支撑链轮23,滑动架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8,每个支撑板18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筒19,每个支撑筒1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图中未画出,支撑轮可在货车内部厢底滚动,每个支撑筒19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20,每个支撑杆20的上端均伸出支撑筒19且固定连接有从动支撑链轮21,滑动架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电机22,支撑电机22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支撑链轮23,主动支撑链轮23与从动支撑链轮21经链条啮合传动。
20.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装车机将摆放好的货物运送至上料架1,再通过转动辊2将货物运送到滑动架5的后端等待码放,启动传动电机6,传动电机6带
动传动齿轮12发生转动,传动齿轮12带动传动轴8发生转动,传动轴8带动主动链轮10发生转动,转动链轮带动从动链轮11发生转动,从动链轮11带动主动齿轮7发生转动,主动齿轮7带动传动齿条13发生滑动,传动齿条13带动滑动架5发生滑动,滑动架5带动提升架17对货物的托盘进行插起,此时启动提升电机15,提升电机15带动螺旋千斤顶16向上顶起,螺旋千斤顶16带动提升架17向上移动,提升架17带动托盘向上移动,随着提升架17移动至货车内部,支撑电机22启动并带动主动支撑链轮23发生转动,主动支撑链轮23带动从动支撑链轮21发生转动并带动支撑杆20发生转动,支撑杆20带动支撑筒19向下移动,支撑筒19带动的支撑轮与货车内部接触并对滑动架5的后侧进行支撑,在提升架17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可对货物进行码放。
2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垂直于货车的货物码放方向,用于将货物规则排列并输送至待码放区域;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侧且与货车共线方向设置,用于将货物输送至货车内部;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货车提升机构靠近货车内部的一侧,用于将物料提升至码放区域;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提升机构的前侧,用于对提升机构进行支撑和提供高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1)、转动辊(2),所述上料架(1)成左右方向布置,所述上料架(1)上端设有多个前后方向且沿左右方向均布的转动辊(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板(3)、安装架(4)、滑动架(5)、传动电机(6)、主动齿轮(7)、传动轴(8)、从动齿轮(9)、主动链轮(10)、从动链轮(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条(13),所述安装板(3)上端设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动架(5),所述安装架(4)的上侧设有传动电机(6),所述传动电机(6)的输出端同轴设有主动齿轮(7),所述安装架(4)上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中部同轴设有与主动齿轮(7)啮合的从动齿轮(9),所述传动轴(8)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设有主动链轮(10),所述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主动链轮(10)啮合的从动链轮(11),两个所述从动链轮(11)的相对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2),所述滑动架(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传动齿轮(12)啮合的传动齿条(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滑轨(14),两个所述滑轨(14)成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滑轨(14)内均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滚轮每个所述滚轮均与滑动架(5)接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15)、螺旋千斤顶(16)、提升架(17),所述滑动架(5)的后侧设有提升电机(15),所述提升电机(15)的输出端设有螺旋千斤顶(16),所述螺旋千斤顶(16)的上端设有提升架(17),所述提升架(17)与滑动架(5)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8)、支撑筒(19)、支撑杆(20)、从动支撑链轮(21)、支撑电机(22)、主动支撑链轮(23),所述滑动架(5)的后侧设有多个支撑板(18),每个所述支撑板(18)上均滑动连接有支撑筒(19),每个所述支撑筒(19)内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20),每个所述支撑杆(20)的上端均设有从动支撑链轮(21),所述滑动架(5)的后侧设有支撑电机(22),所述支撑电机(22)的输出端同轴设有主动支撑链轮(23),所述主动支撑链轮(23)与从动支撑链轮(21)经链条啮合传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装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装车系统,包括上料机构,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垂直于货车的货物码放方向,用于将货物规则排列并输送至待码放区域;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侧且与货车共线方向设置,用于将货物输送至货车内部;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货车提升机构靠近货车内部的一侧,用于将物料提升至码放区域;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提升机构的前侧,用于对提升机构进行支撑和提供高度补偿,本发明装车自动化程度高,且装车码放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装车效率,在装车设备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堂 张国栋 赵新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纬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