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8-21  92



    1.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2.

    背景技术:

    3.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常常需要挖掘基坑,基坑一般是土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以方便市政工程的施工稳定进行。
    4.但是现有的市政工程用基坑一般挖掘较深比较危险,在行人不注意和夜晚视线差时,人员容易摔落进基坑内,导致人员发生事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7.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实现了对市政工程用基坑的安全防护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行人不注意和夜晚视线差时人员容易摔落进基坑内,导致人员发生事故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地台,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地台上方的防护副箱;防护主箱,其设置在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标识板,且防护主箱与标识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抗压主板,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所述抗压主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主反光带,且抗压主板与主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的一侧设置有抗压副板,所述抗压副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副反光带,且抗压副板与副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支撑架,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的后端。
    9.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防护副箱的内部设置有副箱内腔,所述防护主箱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板,且防护主箱与连接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主箱的内部设置有主箱内腔,所述主箱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板,且第一内板延伸至副箱内腔的内部,所述副箱内腔的内部沿第一内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滑板,且第一滑板与第一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制板,且
    第一限制板与防护副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板的内部设置有内板内腔,所述内板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板,且第二内板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板内腔的内部沿第二内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板,且第二滑板与第二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制板,且第二限制板与第一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抗压主板的内部设置有主板内腔,所述抗压副板的内部设置有副板内腔,所述主板内腔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插入副板内腔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抗压主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抗压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前端面上均安装有杆体反光带,且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通过胶水与杆体反光带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的一侧安装有缓压杆,且抗压主板与缓压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压箱。
    13.优选的是,所述缓压箱的内部设置有缓压腔,且缓压杆插进缓压腔的内部,所述缓压箱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腔的内部沿缓压杆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且按压板与缓压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与缓压箱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稳定板,且按压板与稳定板焊接连接,所述稳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块,且橡胶块与缓压箱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的包括转动座、连接杆、万向头、螺纹套筒、螺纹杆、转动头和顶固杆,所述转动座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头与连接杆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螺纹套筒通过万向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顶固杆焊接连接。
    15.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地台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箱槽,所述防护箱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折板,且固定折板与防护地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折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贯穿固定折板并与固定折板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设置有副固定槽,所述防护主箱的一侧设置有主固定槽。
    16.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地台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防护地台上方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插进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的下方设置有轮槽,且滑动槽与轮槽连通,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顶固槽,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珠,所述轮槽的内部设置有轮架,且轮架与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架的内部安装有滑动轮,且轮架与滑动轮转动连接。
    17.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防护地台安装在基坑一旁,然后将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置放在防护地台的防护箱槽内的右端,转动固定螺杆对防护主箱进行固定;s2:然后使顶固杆对向支撑块的顶固槽,拿住顶固杆转动螺纹套筒,使顶固杆伸出,顶固杆顶进顶固槽内,对防护主箱进行支撑;s3:然后分开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直至防护主箱至防护地台的左端,通过左端的固定折板对防护副箱进行固定,再对防护副箱背后的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s4: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分开的过程中,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伸展开,从而形成防护板,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
    s5:同时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内部的四条伸缩杆伸展开,形成护栏,增加缓冲空间,使人员不会紧贴防护装置行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发生倾倒,导致人员掉落基坑内;s6:在需要向基坑内运输货物或急需进入基坑内时,移动防护副箱与防护主箱闭合,形成一道门洞,使人员和货物的可以进入基坑内部;s7:在抗压主板、抗压副板和伸缩杆的三个杆体上均设置的反光带,在夜晚时,可以进行发光,使防护装置醒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止步。
    18.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起到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的作用,实现了在行人不注意和夜晚视线差时防止人员摔落基坑导致发生事故的效果,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在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时,可以拉动防护副箱,使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分离,使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从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内部伸展出,增加了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整体长度,提高了安全防护距离,且在搬运时,通过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闭合使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隐藏,节省了占用空间,有利于防护装置的搬运移动,且在防护过程中,需要向基坑内运输货物或急需进入基坑内时,通过使防护副箱移动与防护主箱闭合,可以形成一道门洞,有利于人员和货物的便捷进入基坑内部,提高了实用性,同时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凹槽和连接条板,使得相邻两个防护装置稳定连接,提高了防护的安全性。
    19.2、通过设置的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作用起到了提高防护提醒能力,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前端设置有缓冲空间,提高了安全空间范围,使人员不会紧贴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行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发生倾倒,导致人员掉落基坑内,提高了安全性,且在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内部设置有四条伸缩杆,使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带动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分开时,四条伸缩杆伸展开,形成护栏,提高了安全防护能力,且在抗压主板、抗压副板和伸缩杆的三个杆体上均设置有反光带,在夜晚时,可以进行发光,使防护装置醒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止步,增加了实用性,同时在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压杆和缓压箱,在行人或骑车人员发生意外撞到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上时,通过缓压杆和缓压箱的作用,可以对碰撞力进行缓冲减压,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并降低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所承受的碰撞力,增加了防护能力。
    20.3、通过设置的支撑块和支撑架的作用,可以对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进行支撑,加强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结构强度,提高承压能力,其中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套筒和螺纹杆,通过转动螺纹套筒或螺纹杆可以调节支撑架的长度,从而以便支撑架的顶固杆顶进支撑块内,从而对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进行支撑,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在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轮架,使得支撑块可以进行滑动,从而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分开时,使防护副箱背面的支撑架可以稳定支撑防护副箱,提高了实用性。
    21.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c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正面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缓压箱的剖视图。
    23.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25.如图1-9所示,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地台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地台1上方的防护副箱5;防护主箱6,其设置在所述防护副箱5的一侧,所述防护主箱6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标识板7,且防护主箱6与标识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抗压主板8,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6的前端,所述抗压主板8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主反光带9,且抗压主板8与主反光带9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8的一侧设置有抗压副板11,所述抗压副板1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副反光带12,且抗压副板11与副反光带12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支撑架15,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6的后端。
    26.在上述方案中,在防护副箱的后端也设置有支撑架,提高了防护副箱的稳定性,通过标识板的作用,可以标示基坑施工信息,方便人员查看,通过主反光带和副反光带的作用,提高了防护装置夜晚的提示能力,防止人员碰撞到防护装置,增加了实用性。
    27.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副箱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32,所述防护副箱5的内部设置有副箱内腔35,所述防护主箱6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板10,且防护主箱6与连接条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主箱6的内部设置有主箱内腔36,所述主箱内腔3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板33,且第一内板33延伸至副箱内腔35的内部,所述副箱内腔35的内部沿第一内板33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滑板38,且第一滑板38与第一内板3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3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制板39,且第一限制板39与防护副箱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8.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连接凹槽和连接条板的作用,使相邻两个防护装置可以稳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板和第一限制板的作用,可以防止第一内板脱离防护副箱,提高了第一内板滑动的稳定性。
    29.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内板33的内部设置有内板内腔37,所述内板内腔3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板34,且第二内板34与防护主箱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板内腔37的内部沿第二内板34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板40,且第二滑板40与第二内板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板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制板41,且第二限制板41与第一内板3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二滑板和第二限制板的作用,可以防止第二内板从第一内板内脱离,提高了第二内板滑动的稳定性,且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滑动隐藏设置,便于提
    高防护装置的搬运和堆放,从而在防护主箱和防护副箱分开时,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会伸展开,并与防护主箱和防护副箱形成防护板,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
    31.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抗压主板8的内部设置有主板内腔43,所述抗压副板11的内部设置有副板内腔42,所述主板内腔43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44,且伸缩杆44插入副板内腔42的内部,所述伸缩杆44的一端与抗压主板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4的另一端与抗压副板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2.在上述方案中,伸缩杆设置有四个,在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分开时,四条伸缩杆会伸展开,形成护栏,提高了安全防护能力,同时通过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作用,增加了缓冲空间,提高了安全空间范围,使人员不会紧贴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行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导致人员掉落基坑内,提高了安全性。
    33.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伸缩杆44包括第一杆体45、第二杆体46和第三杆体47,所述第一杆体45、第二杆体46和第三杆体47的前端面上均安装有杆体反光带48,且第一杆体45、第二杆体46和第三杆体47均通过胶水与杆体反光带48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8的一侧安装有缓压杆16,且抗压主板8与缓压杆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杆16的一侧设置有缓压箱17。
    3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杆体反光带的作用,使防护装置醒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止步,增加了实用性,同时缓压杆和缓压箱在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且通过缓压杆和缓压箱的作用,在行人或骑车人员发生意外撞到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上时,可以对碰撞力进行缓冲减压,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并降低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所承受的碰撞力,增加了防护能力。
    35.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缓压箱17的内部设置有缓压腔49,且缓压杆16插进缓压腔49的内部,所述缓压箱17与防护主箱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腔49的内部沿缓压杆16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50,且按压板50与缓压杆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50的一侧安装有压缩弹簧51,且压缩弹簧51与缓压箱17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50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稳定板53,且按压板50与稳定板53焊接连接,所述稳定板53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块52,且橡胶块52与缓压箱17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3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稳定板的作用,增加了按压板移动的平稳性,通过橡胶块的作用,可以缓冲减缓压缩弹簧的反弹作用力,提高按压板的稳定性,从而在有人员发生意外撞到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上时,缓压杆受力进行移动压动按压板,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缓冲作用,可以减缓吸收作用力,进而提高防护能力。
    37.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架15的包括转动座18、连接杆19、万向头20、螺纹套筒21、螺纹杆22、转动头23和顶固杆24,所述转动座18与防护主箱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18与转动头2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头23与连接杆19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19与螺纹套筒21通过万向头20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21与螺纹杆22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2与顶固杆24焊接连接。
    38.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万向头的作用,提高了螺纹套筒转动的便利性,且在螺纹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内腔,便于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从而在调节使用支撑架时,可以拿住顶固杆转动螺纹套筒,使螺纹杆带动顶固杆伸缩,从而调节支撑架的长度,便于支撑架端部顶进支撑块内进行稳定支撑。
    39.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地台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箱槽2,所述防护箱槽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折板3,且固定折板3与防护地台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折板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杆25,且固定螺杆25贯穿固定折板3并与固定折板3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副箱5的一侧设置有副固定槽13,所述防护主箱6的一侧设置有主固定槽26。
    40.在上述方案中,在防护地台的防护箱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折板,固定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手轮,便于转动固定螺杆,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压板,从而在对防护主箱和防护副箱进行固定时,通过转动固定螺杆,使固定螺杆的端部的环形压板移动进副固定槽或主固定槽内,进而对防护主箱和防护副箱进行顶压固定。
    41.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地台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4,所述防护地台1上方设置有支撑块14,且支撑块14插进滑动槽4的内部,所述滑动槽4的下方设置有轮槽29,且滑动槽4与轮槽29连通,所述支撑块14的内部设置有顶固槽27,所述支撑块14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珠28,所述轮槽29的内部设置有轮架30,且轮架30与支撑块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架30的内部安装有滑动轮31,且轮架30与滑动轮31转动连接。
    42.在上述方案中,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便于防护主箱和防护副箱后端的支撑架均可单独支撑固定,从而通过轮架的作用,使支撑块可以进行滑动,有利于防护副箱移动时,支撑架也能稳定移动,且通过滑动珠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支撑块滑动的稳定性。
    43.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防护地台1安装在基坑一旁,然后将防护副箱5和防护主箱6置放在防护地台1的防护箱槽2内的右端,转动固定螺杆25对防护主箱6进行固定;s2:然后使顶固杆24对向支撑块14的顶固槽27,拿住顶固杆24转动螺纹套筒21,使顶固杆24伸出,顶固杆24顶进顶固槽27内,对防护主箱6进行支撑;s3:然后分开防护副箱5和防护主箱6,直至防护主箱6至防护地台1的左端,通过左端的固定折板3对防护副箱5进行固定,再对防护副箱5背后的支撑架15进行固定支撑;s4:在防护副箱5和防护主箱6分开的过程中,第一内板33和第二内板34伸展开,从而形成防护板,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s5:同时抗压主板8和抗压副板11的内部的四条伸缩杆44伸展开,形成护栏,增加缓冲空间,使人员不会紧贴防护装置行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防护副箱5和防护主箱6发生倾倒,导致人员掉落基坑内;s6:在需要向基坑内运输货物或急需进入基坑内时,移动防护副箱5与防护主箱6闭合,形成一道门洞,使人员和货物的可以进入基坑内部;s7:在抗压主板8、抗压副板11和伸缩杆44的三个杆体上均设置的反光带,在夜晚时,可以进行发光,使防护装置醒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止步。
    44.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地台,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地台上方的防护副箱;防护主箱,其设置在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标识板,且防护主箱与标识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抗压主板,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所述抗压主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主反光带,且抗压主板与主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的一侧设置有抗压副板,所述抗压副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副反光带,且抗压副板与副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支撑架,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防护副箱的内部设置有副箱内腔,所述防护主箱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条板,且防护主箱与连接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防护主箱的内部设置有主箱内腔,所述主箱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板,且第一内板延伸至副箱内腔的内部,所述副箱内腔的内部沿第一内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滑板,且第一滑板与第一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制板,且第一限制板与防护副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部设置有内板内腔,所述内板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板,且第二内板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板内腔的内部沿第二内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板,且第二滑板与第二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制板,且第二限制板与第一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主板的内部设置有主板内腔,所述抗压副板的内部设置有副板内腔,所述主板内腔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插入副板内腔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抗压主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抗压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的前端面上均安装有杆体反光带,且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通过胶水与杆体反光带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的一侧安装有缓压杆,且抗压主板与缓压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压箱。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压箱的内部设置有缓压腔,且缓压杆插进缓压腔的内部,所述缓压箱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压腔的内部沿缓压杆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且按压板与缓压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与缓压箱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稳定板,且按压板与稳定板焊接连接,所述稳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块,且橡胶块与缓压箱通过胶水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包括转动座、连接杆、万向头、螺纹套筒、螺纹杆、转动头和顶固杆,所述转动座与防护主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头与连接杆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螺纹套筒通过万向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顶固杆
    焊接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地台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箱槽,所述防护箱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折板,且固定折板与防护地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折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贯穿固定折板并与固定折板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设置有副固定槽,所述防护主箱的一侧设置有主固定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地台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防护地台上方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插进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的下方设置有轮槽,且滑动槽与轮槽连通,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顶固槽,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珠,所述轮槽的内部设置有轮架,且轮架与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架的内部安装有滑动轮,且轮架与滑动轮转动连接。10.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防护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实现,其中,包括如下步骤:s1:将防护地台安装在基坑一旁,然后将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置放在防护地台的防护箱槽内的右端,转动固定螺杆对防护主箱进行固定;s2:然后使顶固杆对向支撑块的顶固槽,拿住顶固杆转动螺纹套筒,使顶固杆伸出,顶固杆顶进顶固槽内,对防护主箱进行支撑;s3:然后分开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直至防护主箱至防护地台的左端,通过左端的固定折板对防护副箱进行固定,再对防护副箱背后的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s4:在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分开的过程中,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伸展开,从而形成防护板,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s5:同时抗压主板和抗压副板的内部的四条伸缩杆伸展开,形成护栏,增加缓冲空间,使人员不会紧贴防护装置行走,以防意外情况发生防护副箱和防护主箱发生倾倒,导致人员掉落基坑内;s6:在需要向基坑内运输货物或急需进入基坑内时,移动防护副箱与防护主箱闭合,形成一道门洞,使人员和货物的可以进入基坑内部;s7:在抗压主板、抗压副板和伸缩杆的三个杆体上均设置的反光带,在夜晚时,可以进行发光,使防护装置醒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止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包括:防护地台,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地台上方的防护副箱;防护主箱,其设置在所述防护副箱的一侧,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标识板,且防护主箱与标识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抗压主板,其设置在所述防护主箱的前端,所述抗压主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主反光带,且抗压主板与主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主板的一侧设置有抗压副板,所述抗压副板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副反光带,且抗压副板与副反光带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其实现了对市政工程用基坑的安全防护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行人不注意和夜晚视线差时人员容易摔落进基坑内,导致人员发生事故的问题。导致人员发生事故的问题。导致人员发生事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传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中合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4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