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1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系统,用于粮食烘干上使用。


    背景技术:

    2.在粮食储存领域中,粮食需要通过粮食烘干机进行烘干,使粮食的含水量达标后才能储藏,而粮食烘干机一般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热风的热量来源可以有多种,而热泵系统则是提供热风的一种设备,热泵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膨胀阀连通,膨胀阀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的冷媒入口,该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通,因此压缩机压缩的冷媒经过冷凝器后冷媒变成液态的冷媒,此时冷媒的热量会从冷凝器中散出,然后利用冷媒自身的热量供给粮食烘干机,冷媒经过膨胀阀膨胀后变成低温的气液混合物,然后气液混合物经过过滤器后进入到蒸发器中吸热变成气态冷媒,然后再回流到压塑机中,然目前的热泵系统存在一下缺点:1、目前的热泵系统的蒸发器是用来对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行蒸发,而目前的蒸发器主要是毛细管和换热鳍片组件,冷媒与室外的空气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利用风扇加速换热过程,然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这种热交换过程是可以比较好完成,但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时,换热的效果就非常低,而冷媒吸热不够就可能没有完全吸热,这样进入到压缩机的气态冷媒就会变少,从而导致制热的效果也较低;2、目前的热泵系统冷媒热量的利用率较低,冷媒经过冷凝器后的热量没有最有效的供给粮食烘干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该热泵系统能够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依旧保证良好的制热效果,满足冬季粮食烘干的需求。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膨胀阀连通,膨胀阀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的冷媒入口,该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腔室,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换热腔室内,换热腔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带有负压风机的抽气管路与粮食烘干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上或者冷媒管道上位于蒸发器的上游还设置有对冷媒加热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蒸发器的盘管形状相同且相互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
    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位于蒸发器的
    上游或者下游,冷媒管道贯穿所述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高低压力控制器,该高低压力控制包括高压检测口和低压检测口,该高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接,低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连接,该高低压力控制器与压缩机连接控制压缩机的启停。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抽气管路上设置有温度计和流量计。
    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膨胀阀连通,膨胀阀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的冷媒入口,该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腔室,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换热腔室内,换热腔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带有负压风机的抽气管路与粮食烘干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上或者冷媒管道上位于蒸发器的上游还设置有对冷媒加热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因此,在冬天或者北方,室外气温非常低,此时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的地下水或地表水供给换热装置,这样水中的热量会更好的被冷媒吸收,冷媒会尽可能的变成气态进入到压缩机中,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保证有足够的冷媒被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同时在蒸发器的蒸发过程中,利用抽气管路对换热腔室抽气,从而使气体经过蒸发器后进入到粮食烘干机中,并且所有经过换热腔室的气体都会经过蒸发器,因此热量的利用率更高,该热泵系统可以更好的满足冬季或北方粮食烘干的需求。
    10.又由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蒸发器的盘管形状相同且相互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该换热装置利用与蒸发器相互贴合的换热盘管与蒸发器的盘管进行接触换热,循环水从换热盘管中流动,而蒸发器盘管中的冷媒会吸收循环水的热量,从而冷媒尽可能固定气化。
    11.又由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位于蒸发器的上游或者下游,冷媒管道贯穿所述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该换热盘管直接独立的,因此,冷煤与蒸发器分离,这样,冷媒在冷媒管道中流动时能更好的与换热盘管中的循环水热交换,从而冷媒的吸热量和吸热效率更高,整个热泵的制热效果更好也更稳定。
    12.又由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高低压力控制器,该高低压力控制包括高压检测口和低压检测口,该高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接,低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连接,该高低压力控制器与压缩机连接控制压缩机的启停,这样,该高低压力控制器可以根据实时检测压缩机入口的压力和压缩机的出口的压力,当压缩机入口的压力过高会影响压缩机正常使用,因此,高低压力控制器就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又或者当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过低,表明整个制冷装置可能出现冷媒的泄漏,同样,高低压力控制器就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确保整个制冷装置的稳定可靠的工作。
    13.又由于所述抽气管路上设置有温度计和流量计,利用该温度计和流量计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反应热风的温度和流量,从而方便负压风机调整功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1、压缩机;2、换热腔室;3、冷凝器;4、膨胀阀;5、过滤器;6、高低压力控制器;7、负压风机;8、温度计;9、流量计;10、粮食烘干机;11、蒸发器;12、换热装置;13、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过滤器5和蒸发器11,所述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3的冷媒入口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3的冷媒出口与膨胀阀4连通,膨胀阀4与过滤器5的入口连接,过滤器5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11的冷媒入口,该蒸发器11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1的冷媒入口连通。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腔室2,所述冷凝器3设置于换热腔室2内,换热腔室2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带有负压风机7的抽气管路与粮食烘干机10连通,这样负压风机7会产生使外部的气体通过换热腔室2进入,空气经过冷凝器3的散热鳍片后被加热,加热的热封送入到粮食烘干机10中用于烘干粮食。由于冷凝器3设置于换热腔室2内,因此,所有进入到粮食烘干机10的空气均被加热,热能的利用率更高。所述抽气管路上设置有温度计8和流量计9,用来监控抽气管路中热风的温度和流量,从而调控热风。
    22.所述蒸发器11上或者冷媒管道上位于蒸发器11的上游还设置有对冷媒加热的换热装置12,所述换热装置12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其中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水泵13、管道系统、水流量计9和阀门,利用循环水泵13作为循环动力,水流量计9可以检测水流量的大小,阀门可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该系统,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是目前的常用的水循环系统。由于粮仓一般都是建立在河道边上,因此粮仓的周围是不缺水资源的,因此可以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来加热冷媒。在冬季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温度会高于空气温度,因此利用水中的热能可以更好的换热。
    23.而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12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蒸发器11的盘管形状相同且相互贴合,这样循环热在换热盘管中流动,而冷媒在蒸发器11的盘管中流动,由于两者相互接触,因此冷媒就能吸收循环水中的热量而气话,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3,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
    24.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高低压力控制器6,该高低压力控制包括高压
    检测口和低压检测口,该高压检测口与压缩机1的冷媒入口连接,低压检测口与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连接,该高低压力控制器6与压缩机1连接控制压缩机1的启停。
    25.实施例2
    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只是所述换热装置12独立于蒸发器11,该换热装置12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位于蒸发器11的上游或者下游,冷媒管道贯穿所述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3,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
    27.这样冷媒管道实际就完全被换热盘管中的循环水包裹,方便冷媒与循环水之间的换热。
    28.本实用新型相比目前的现有技术,首先充分利用了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中的热量,可以使冷媒更好的气化,从而满足压缩机1的压缩要求,使热泵产生的热量更多;其次,冷媒的热量尽可能的用到粮食烘干机10中,热量利用率更高。
    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媒出口与膨胀阀连通,膨胀阀与过滤器的入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的冷媒入口,该蒸发器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腔室,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换热腔室内,换热腔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带有负压风机的抽气管路与粮食烘干机连通,所述蒸发器上或者冷媒管道上位于蒸发器的上游还设置有对冷媒加热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蒸发器的盘管形状相同且相互贴合,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位于蒸发器的上游或者下游,冷媒管道贯穿所述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延伸至地下水或地表水内。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高低压力控制器,该高低压力控制包括高压检测口和低压检测口,该高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入口连接,低压检测口与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连接,该高低压力控制器与压缩机连接控制压缩机的启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路上设置有温度计和流量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食烘干用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和蒸发器,压缩机与冷凝器管道连通,冷凝器与膨胀阀连通,膨胀阀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连接蒸发器,该蒸发器与压缩机连通,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腔室,冷凝器设置于换热腔室内,换热腔室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通过带有负压风机的抽气管路与粮食烘干机连通,蒸发器上或者冷媒管道上位于蒸发器的上游还设置有对冷媒加热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循环供应系统中。该热泵系统能够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依旧保证良好的制热效果,满足冬季粮食烘干的需求。满足冬季粮食烘干的需求。满足冬季粮食烘干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沈瑜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双灵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4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