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79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456076u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第一金属壳与第二金属壳。第一金属壳包括覆盖绝缘本体的第一侧壁的主板部及第一附加部,第二金属壳包括包覆绝缘本体的第二侧壁的主板部及第二附加部,第一、第二附加部彼此配合而形成分别位于端壁外侧的磁铁收容腔。然而,该电连接器之磁铁收容腔与磁铁固定方式复杂,同时也无法确保磁铁收容腔对磁铁固持的稳定性。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固持稳定的磁铁收容腔。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第一金属壳与第二金属壳,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一、第二侧壁的两个端壁以及由第一、第二侧壁及两端壁围设形成的对接腔,所述第一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一侧壁的第一主板部及自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所述第二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二侧壁的第二主板部,所述第一附加部形成位于所述端壁外侧的磁铁收容腔;所述第一金属壳包括自所述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焊板部,所述第一附加部与第一焊板部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一附加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板部的前方;所述第一附加部在其后缘设有向下弯折的抵持片,所述抵持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持片和第二抵持片。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金属壳通过设置第一附件部与端壁配合形成磁铁收容腔,第一金属壳设置前后间隔开的第一附加部和第一焊板部,抵持片设置于第一附加部后缘,通过第一附加部的设置简化形成收容腔的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9.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0.图3为图2所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1.图4为图2所示的分解图。
    12.图5为图4所示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及
    13.图6为图4所示进一步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2以及包覆绝缘本体1的第一金属壳3与第二金属壳4。绝缘本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连接第一、第二侧壁的两个端壁13以及由第一、第二侧壁11、12及两端壁13围设形成的对接腔14。第一金属壳3包括贴覆第一侧壁11的第一主板部31及自第一主板部31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32。第二金属壳4包括贴覆第二侧壁12的第二主板部41。第一附加部32与端壁13配合而形成位于端壁13外侧的磁铁收容腔5;第一金属壳3包括自第一主板部31的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焊板部33,第一附加部32与第一焊板部33彼此间隔开,且第一附加部位32于第一焊板部33的前方,第一附加部32在其后缘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抵持片321,抵持片32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持片322和第二抵持片323。
    15.第二抵持片323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抵持片322的两侧。第一抵持片3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持片323的宽度。第一、第二抵持片322、323沿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排列。第一附加部32设有向收容腔5内延伸的一对锁扣弹片324、325。该对锁扣弹片324、325在收容腔5内相对且相向设置。从后往前看,第一抵持片322遮挡与其同侧的锁扣弹片324。电连接器100还包括收容于磁铁收容腔5的磁铁6,磁铁6外表面设有与锁扣弹片324、325配合的两个凹槽61。如此设置,可以在第一金属壳1上同时设置两个锁扣弹片324、325以及抵持片321,从而使得电连接器100通过第一金属壳3的第一附加部32即可实现收容腔对磁铁的全部限位设置,缩减工艺流程。
    16.当第一金属壳3水平展开,使第一附加部32与第一焊板部33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抵持片321的后缘与第一焊板部33的前缘之间的距离大于0.5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大于0.5毫米,而小于0.6毫米,具体优选为0.581毫米。
    17.端子2排列成两排,分别为第一排端子21和第二排端子22。电连接器100包括设置于第一、第二排端子21、22之间的屏蔽件7。屏蔽件7包括与第一焊板部33焊接固定的焊接板71。焊接板71的后缘与第一焊板部33的后缘平齐,第一焊板部33前缘位于焊接板71前缘的后方。第二金属壳4设有与焊接板71固定的第二焊板部43,第二焊板部43的前缘与焊接板71的前缘平齐,第二焊板部43的后缘与焊接板71的后缘平齐。焊接板71被第一、第二焊板部33、43夹持并通过点焊形成固定板72,固定板72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固定孔73。-18.第一侧壁11在其前端设有将第一排端子21的自由端暴露的若干第一通槽111,第一金属壳3设有遮盖第一通槽111的拱起部34,拱起部34与第一通槽111所在平面间隔一定距离。第一通槽111沿横向间隔设置形成一排,拱起部34呈长条状遮盖一排第一通槽111。
    19.第二侧壁12在其前端设有将第二排端子22的自由端暴露的若干第二通槽121,第二侧壁12在第二通槽121之间设有向外突出的凸部122,第二金属壳4的前缘位于凸部122的后方,且第二金属壳4外表面与的凸部外表面大致齐平。
    20.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第一金属壳与第二金属壳,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一、第二侧壁的两个端壁以及由第一、第二侧壁及两端壁围设形成的对接腔,所述第一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一侧壁的第一主板部及自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所述第二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二侧壁的第二主板部,所述第一附加部形成位于所述端壁外侧的磁铁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壳包括自所述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焊板部,所述第一附加部与第一焊板部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一附加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板部的前方;所述第一附加部在其后缘设有向下弯折的抵持片,所述抵持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持片和第二抵持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片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持片的两侧,所述第一抵持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持片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抵持片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部设有向所述收容腔内延伸的一对锁扣弹片,该对所述锁扣弹片相对且相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金属壳水平展开,使所述第一附加部与所述第一焊板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抵持片与所述第一焊板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5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列成两排,分别为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排端子之间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焊板部焊接固定的焊接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板的后缘与所述第一焊板部的后缘平齐,所述第一焊板部前缘位于所述焊接板前缘的后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壳设有与所述焊接板固定的第二焊板部,所述第二焊板部的前缘与所述焊接板的前缘平齐,所述第二焊板部的后缘与所述焊接板的后缘平齐。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在其前端设有将所述第一排端子的自由端暴露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金属壳设有遮盖所述第一通槽的拱起部,所述拱起部与所述第一通槽所在平面间隔一定距离。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磁铁收容腔的磁铁,所述磁铁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锁扣弹片配合的凹槽。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以及包覆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金属壳,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侧壁、连接第一、第二侧壁的两端壁以及对接腔,第一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一侧壁的第一主板部及自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第二金属壳包括贴覆第二侧壁的第二主板部,第一附加部形成位于所述端壁外侧的磁铁收容腔;第一金属壳包括自第一主板部侧缘向外延伸的第一焊板部,第一附加部与第一焊板部彼此间隔开且位于第一焊板部的前方;第一附加部在其后缘设有向下弯折的抵持片,抵持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持片和第二抵持片。如此设置,磁铁收容腔通过抵持片实现机械限位并保证稳定性。实现机械限位并保证稳定性。实现机械限位并保证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矿 屈丹 刘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5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