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窗执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窗执手。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窗扇都是通过执手来控制启闭。而执手本身不具备锁定的功能,任何人都能控制窗扇的启闭,为日常生活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市面上虽说也有部分带有锁定功能的执手,都是通过机械钥匙来实现执手的锁定以及解除,在操作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门窗执手。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窗执手,包括执手主体和执手座,所述执手主体包括壳体和插销,所述插销通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插销的底部向下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插销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件和指纹板,所述电源件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指纹板电性连接;所述执手主体与所述执手座转动连接、转动处的转轴称为第一转轴,所述执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插销的底部插装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所述执手座与所述执手主体锁止。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窗执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设置有指纹板、驱动装置和电源件,用户可通过指纹验证实现插销的插入或取出;指纹验证失败时插销插入到定位孔内,执手主体与执手座锁定,执手主体不能相对执手座转动,不能打开门窗,指纹验证成功时插销从定位孔内抽出,执手主体能相对执手座转动,执手主体能操控门窗锁、能打开门窗;用户无需拔插机械钥匙,操作较为简便。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螺旋弹簧和滑移座,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传动轴联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竖向设置,所述螺旋弹簧套于所述传动轴的外侧,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挡杆,所述挡杆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设置,所述挡杆贯穿所述螺旋弹簧;所述滑移座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均与所述滑移座连接,所述插销的顶部与所述滑移座连接。启动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滑移座能上升,带动插销上升,达到把插销从定位孔拔出的目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槽,所述滑移座和所述插销均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槽壁设有第一通孔。当智能门窗执手出现故障、即使进行了指纹识别也不能转动时,用户可在第一通孔处观察插销是否有拔出,若插销无拔出,可使用铁棒类的物件从第一通孔挑拨滑移座或插销,使插销向上拔出于定位孔,防止智能门窗执手出现故障时不能打开门窗。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敞开。这样第一通孔位于执手主体与执手座之间的位置,此处位置比较空旷,便于
    使用铁棒类的物件进行挑拨的操作。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机竖向设置,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滑槽并列设置。这样结构合理紧凑,电动机的转轴与传动轴平行,也便于电动机的转轴与传动轴的联动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这样占用空间小,结构合理紧凑,便于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执手座上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一转轴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定位孔可分别与门窗锁的打开、闭合相对应,用户使用时,可使门窗处于锁止或者自由开合的状态。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执手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执手座的上侧,所述执手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插销并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执手部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延伸。通过设置执手部,便于用户手握执手部转动执手主体,第一转轴与所述插销并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结构合理紧凑。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执手部内。通过设置电池,本实用新型无需时刻连接电源线,充分利用了执手部内的空间放置电池,使执手主体能保持小巧美观。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执手座设有内腔,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所述内腔内。第一转轴即可作为执手主体与门窗锁之间的传动部件,无需在执手座的外侧额外设置传动部件,结构简单紧凑。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窗执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的执手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的离合组件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20.附图中:
    21.001-执手主体;100-壳体;101-第一通孔;110-指纹板;120-第一转轴;130-电池;200-执手座;210-定位孔;300-离合组件;310-插销;320-传动轴;321-挡杆;330-滑移座;340-螺旋弹簧;350-电动机;361-第一齿轮;36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窗执手。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窗执手,包括执手主体001和执手座200,执手主体001包括壳体100和插销310,插销310通与壳体100上下滑动连接,插销310的底部向下凸出于壳体100,壳体100内设有用于驱动插销310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壳体100上还设有电源件和指纹板110,电源件和驱动装置均与指纹板110电性连接;执手主体001与执手座200转动连接、转动处的转轴称为第一转轴120,执手座200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210,插销310的底部插装于定位孔210,使得执手座200与执手主体001锁止。
    27.例如,如图1所示,执手主体001呈“l”形,执手主体001具有执手部和连接部,第一转轴120和插销310均设于连接部处,第一转轴120竖向设置,执手部设于连接部的顶部;执手座200设于连接部的底部,执手座200具有内腔,第一转轴120从上至下穿过内腔的腔壁后深入到内腔内;定位孔210设于执手座200的顶部,插销310能从上至下插入到定位孔210内;参照图2,指纹板110设于连接部的顶部,电源件包括电池130和或/充电接头,插销310和驱动装置合称为离合组件300,离合组件300设于连接部内;当然,还可执手主体001呈竖向设置的条形,执手座200设于执手主体001的底部右侧,第一转轴120设于执手主体001的底部左侧,第一转轴120横向设置,这样插销310与第一转轴120并不平行亦可;执手主体001与执手座200之间还可设置胶垫以减少磨损和噪音;其中,执手座200可安装在门窗上,执手主体001转动时如何打开或闭合门窗锁,以实现门窗的开合,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在此不予赘述。
    28.由于设置有指纹板110、驱动装置和电源件,用户可通过指纹验证实现插销310的插入或取出;指纹验证失败时插销310插入到定位孔210内,执手主体001与执手座200锁定,执手主体001不能相对执手座200转动,不能打开门窗,指纹验证成功时插销310从定位孔210内抽出,执手主体001能相对执手座200转动,执手主体001能操控门窗锁、能打开门窗;用户无需拔插机械钥匙,操作较为简便。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350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320、螺旋弹簧340和滑移座330,电动机350的转轴与传动轴320联动连接,传动轴320竖向设置,螺旋弹簧340套于传动轴320的外侧,传动轴320上设有挡杆321,挡杆321沿传动轴320的径向设置,挡杆321贯穿螺旋弹簧340;滑移座330与壳体100上下滑动连接,螺旋弹簧340的两端均与滑移座330连接,插销310的顶部与滑移座330连接。参照图3,滑移座330
    内设有容纳腔,螺旋弹簧340设于容纳腔内,螺旋弹簧340的两端与容纳腔的腔壁抵接,电动机350的转轴通过齿轮机构与传动轴320连接,当然,电动机350的转轴也可通过带轮机构、联轴器机构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实现联动;插销310插入到定位孔210中时,挡杆321位于螺旋弹簧340的上部,此时启动电动机350,电动机350的转轴带动传动轴320转动,则挡杆321沿传动轴320的周向移动,挡杆321和螺旋弹簧340组成了一个类似于螺纹连接的结构,挡杆321相当于传动轴320上的外螺纹,螺旋弹簧340相当于滑移座330上的内螺纹,则传动轴320转动时滑移座330能上升,带动插销310上升,达到把插销310从定位孔210拔出的目的;插销310从定位孔210拔出时,挡杆321位于螺旋弹簧340的下部,此时可使电动机350的转轴往反方向转动,则插销310向下插入定位孔210,即使插销310没有对准定位孔210,传动轴320也能照常转动,挡杆321向下压缩弹簧,使插销310有向下移动的趋势,防止电动机350过载。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内设有滑槽,滑移座330和插销310均设于滑槽内,滑槽的槽壁设有第一通孔101。当智能门窗执手出现故障、即使进行了指纹识别也不能转动时,用户可在第一通孔101处观察插销310是否有拔出,若插销310无拔出,则可能是指纹板110、电动机350或电源件发生了故障,可使用铁棒类的物件从第一通孔101挑拨滑移座330或插销310,使插销310向上拔出于定位孔210,防止智能门窗执手出现故障时不能打开门窗;若插销310有拔出,则可能是智能门窗执手之外的物件出现了故障、例如门窗锁出现了故障,用户可针对性进行维修。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1设于壳体100的底部,第一通孔101的底部敞开。这样第一通孔101位于执手主体001与执手座200之间的位置,此处位置较为远离执手部、比较空旷,便于使用铁棒类的物件进行挑拨的操作。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动机350竖向设置,电动机350与滑槽并列设置。电动机350和滑槽都设置于连接部,这样结构合理紧凑,电动机350的转轴与传动轴320平行,也便于电动机350的转轴与传动轴320的联动连接。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动机350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361,传动轴320上设有第二齿轮362,第一齿轮361与第二齿轮362啮合。第一齿轮361设于电动机350的上侧,第二齿轮362设于传动轴320的上侧,第一齿轮361和第二齿轮362都设于指纹板110的下侧;这样占用空间小,结构合理紧凑,便于设置。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执手座200上设有两个定位孔210,两个定位孔210沿第一转轴120呈旋转对称设置。两个定位孔210可分别与门窗锁的打开、闭合相对应,执手主体001转动至其中一个定位孔210处时,门窗锁处于打开状态,执手主体001转动至另一个定位孔210处时,门窗锁处于闭合状态,用户使用时,可使门窗锁保持打开或闭合,进而使门窗处于锁止或者自由开合的状态。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执手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设于执手座200的上侧,执手部设于连接部的顶部,第一转轴120竖向设置,第一转轴120与插销310并列设置于连接部上,执手部沿第一转轴120的径向延伸。通过设置执手部,便于用户手握执手部转动执手主体001,第一转轴120与插销310并列设置于连接部上,结构合理紧凑,指纹板110可设于连接部的顶部,便于用户手握执手部时大拇指可按压在指纹板110上,操作简便。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件包括电池130,电池130设于执手部内。通过设置电池130,本实用新型无需时刻连接电源线,充分利用了执手部内的空间放置电池130,
    使执手主体001能保持小巧美观;电池130可设置成可拆的,电池130电量使用完毕后拆下进行充电;也可在执手主体001上设置充电接头,电池130电量使用完毕后插入电源线进行充电。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2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执手座200设有内腔,第一转轴120延伸至内腔内。第一转轴120即可作为执手主体001与门窗锁之间的传动部件,无需在执手座200的外侧额外设置传动部件,结构简单紧凑。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执手主体,包括壳体和插销,所述插销通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插销的底部向下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插销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件和指纹板,所述电源件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指纹板电性连接;执手座,所述执手主体与所述执手座转动连接、转动处的转轴称为第一转轴,所述执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插销的底部插装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所述执手座与所述执手主体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螺旋弹簧和滑移座,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传动轴联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竖向设置,所述螺旋弹簧套于所述传动轴的外侧,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挡杆,所述挡杆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设置,所述挡杆贯穿所述螺旋弹簧;所述滑移座与所述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均与所述滑移座连接,所述插销的顶部与所述滑移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槽,所述滑移座和所述插销均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槽壁设有第一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敞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竖向设置,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滑槽并列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座上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一转轴呈旋转对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执手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执手座的上侧,所述执手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插销并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执手部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执手部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窗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执手座设有内腔,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所述内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窗执手,包括执手主体和执手座,执手主体包括壳体和插销,插销通与壳体上下滑动连接,插销的底部向下凸出于壳体,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插销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壳体上还设有电源件和指纹板,电源件和驱动装置均与指纹板电性连接;执手主体与执手座转动连接、转动处的转轴称为第一转轴,执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插销的底部插装于定位孔。指纹验证失败时插销插入到定位孔内,执手主体与执手座锁定,执手主体不能相对执手座转动,不能打开门窗,指纹验证成功时插销从定位孔内抽出,执手主体能相对执手座转动,执手主体能操控门窗锁;用户无需拔插机械钥匙,操作较为简便。操作较为简便。操作较为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东 江元福 汤高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5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