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1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仓机器人,特别涉及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粮库平仓工作大部分是靠人工完成,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粮食平仓机器人。粮食平仓机器人的结构主要包括行走单元、抽粮单元、抛粮单元和推粮单元。抽粮单元从某一粮堆抽粮并将粮食转移到抛粮单元上,抛粮单元通过运动的传送带将粮食抛洒向凹坑位置,最后用推粮单元将粮食推平整。
    3.现有的抽粮单元都是采用绞龙式的,其包括绞龙机构和与绞龙机构传动连接的绞龙驱动电机。绞龙驱动电机设置在绞龙机构的尾端,用于驱动绞龙机构内部叶片转动,使绞龙机构从前端入粮口将粮食提升到绞龙机构的出粮口,实现粮食的转运。
    4.粮食平仓机器人所能搭载的绞龙长度有限,需要靠近粮堆抽取粮食,限制了抽粮单元的作业范围。当粮堆较陡时,机器人无法攀爬到粮堆上作业。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人工平仓,因此,绞龙式粮食平仓机器人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
    6.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包括吸粮管、落料箱、敞开式关风器、风机以及电机;吸粮管包含可弯曲的软管;落料箱与吸粮管的近端连通,落料箱的下方设有敞开式关风器,落料箱的上部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敞开式关风器具有卸料口;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
    7.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风机吸粮,单位时间内输送量高,提高了粮食平仓效率。搭配可长距离延伸的吸粮管软管,扩大了吸粮装置的作业范围。搭载了本实用方式的吸粮装置的粮食平仓机器人能够处理高低落差大的粮堆,克服了绞龙式机器人的缺陷。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落料箱的侧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吸粮管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落料箱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敞开式关风器的入料口连接;落料箱的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管的远端设有刚性的硬管。硬管具有刚性,方便插入到粮堆中。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管上设有提手。提手便于操作硬管。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管的近端管壁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处设有通过滑动方式调节通气孔的开度的调节部件。滑动调节部件可以部分或完全遮盖通气孔,改变通气孔的开度,从而在吸粮管的远端也能调节吸粮管远端的吸力大小。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气孔呈沿硬管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或呈沿硬管的弧形方向延伸的弧形状,调节部件的滑动方向被设置为沿通气孔的延伸方向。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部件包含设置在硬管内部的弧形板或圆管以及设置在硬管外部的把手,弧形板或圆管与把手透过通气孔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机的排风口设有消声器。消除风机排风时产生的噪音。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风口朝下,排风口连接一根三通管,该三通管的两侧端口分别连接消声器。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声器包括:管体,内部呈中空,包含进气端和排气端;第一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第一消音筒延伸入进气端内且其封闭端终止于管体内,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第二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第二消音筒延伸到伸入排气端且其封闭端终止于管体内,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隔板,设置在管体的内腔中将该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以及第三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第三消音筒穿过分隔板,其入口面向第一内腔,第三消音筒的伸进第二内腔的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本实施方式的消声器利用声波的反射和干涉效应,通过改变声波的传播特性,阻碍声波能量向外传播,适合消除排气噪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的侧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的分解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的消声器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的软管与硬管连接处局部示意图。
    21.符号说明:
    22.吸粮管1、落料箱2、敞开式关风器3、风机4、电机5、软管6、进料口7、硬管8、出料口9、入料口10、卸料口11、排气口12、进风口13、管道14、压力表15、排风口16、消声器17、三通排气管18、管体19、第一消音筒20、第二消音筒21、第三消音筒22、进气端23、排气端24、法兰25、分隔板26、第一内腔27、第二内腔28、消音孔29、通气孔30、调节部件31、弧形板32、把手33、提手34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与绞龙式吸粮装置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粮装置依靠风机4的吸力吸引和吸粮管1输送粮食颗粒。
    25.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吸粮装置的侧视图和分解图。请参考图1和图2,吸粮装置包括吸粮管1、落料箱2、敞开式关风器3、风机4和电机5。敞开式关风器3设置在落料箱2的下方,在落料箱2的前侧连接吸粮管1,后方依次设有风机4和电机5,这样的布置方式节省了吸粮装置占用的空间。
    26.请参考图2,吸粮管1包含可弯曲的软管6,该部分软管6可以延伸很长,例如30米,这样的作业范围大大超过了现有的绞龙式吸粮装置。吸粮管1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落料箱2的进料口7。优选地,吸粮管1可采用快速锁紧装置连接进料口7,方便快速拆装吸粮管1,例
    如将带手柄的螺栓穿过吸粮管1的外周后抵紧在进料口7的外周。
    27.软管6的远端设有一段刚性的硬管8,例如硬管8的材质为钢、铁等金属,方便将吸粮管1的远端插入到粮堆。软管6的远端与硬管8的近端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快速锁紧装置连接。请参考图4,在硬管8的近端管壁设有通气孔30,通气孔30处设有一可滑动的调节部件31。以滑动调节部件31的方式部分或完全遮盖通气孔30,改变通气孔30的开度,从而在吸粮管1的远端也能调节吸粮管1远端的吸力大小。举例而言,调节部件31包含设置在硬管8内部的弧形板32和连接弧形板32并伸到硬管8外部的把手33。弧形板32也可以替换成略小于硬管8内径的圆管。通气孔30可以呈图4所示的沿硬管8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沿着轴向滑动调节部件31可以改变通气孔31的开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气孔30也可以是沿着硬管8的弧面延伸的弧形孔,沿着弧形方向滑动调节部件31也能调整通气孔30的开度。请参考图4,硬管8上还设有提手34,以便于用户操作硬管8。
    28.请参考图2,落料箱2包含进料口7、出料口9和排气口12。具体而言,进料口7位于落料箱2的侧面,与吸粮管1的近端连通;出料口9位于落料箱2的下端,与敞开式关风器3上端的入料口10连通;排气口12位于落料箱2的高于进料口7的上部,该排气口12与风机的进风口13通过管道14连通。
    29.请继续参考图2,敞开式关风器3的底部具有卸料口11。当粮食通过吸粮管1进入落料箱2时,粮食会被敞开式关风器3连续地从卸料口11排出并下落。将卸料口11安装在机器人的抛粮单元(图中未示出)上方,则粮食下落至抛粮单元后会被抛粮单元向指定方向抛撒。敞开式关风器3能够将落料箱2内的物料连续不断地及时排出,同时保证落料箱2内压力不暴露于常压环境。敞开式关风器3包含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叶轮,该叶轮被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电机5驱动而高速旋转。
    30.请参考图2,落料箱2的排气口12与风机4的进风口13通过管道14连通。电机5与风机4传动连接,例如通过皮带(图中未显示)传动,用于驱动风机4吸风以便在落料箱2、吸粮管1内产生负压。吸粮装置利用风机4产生的强大吸力,将粮食从吸粮管1远端入口吸入,被吸入的粮食沿吸粮管1进入落料箱2,粮食又经敞开式关风器3作用而落入抛粮单元,空气被向上排走。
    31.本装置单位时间内输送量高,提高了粮食平仓效率。电机5和风机4可采用大功率,搭配可长距离作业的软管6进行吸粮,在吸粮管的远端产生较强的吸力,大幅度地扩大了吸粮装置的作业半径。搭载本实用新型的吸粮装置的粮食平仓机器人不需要靠近吸粮部位作业,从而能够处理高低落差大的粮堆,克服了绞龙式机器人的缺陷。
    32.从图2中可以看出,落料箱2还连接了一个检测气压的压力表15。具体的,该压力表15监测落料箱2内的气压,防止因为高压力差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风机4的排风口16设有消声器17,该消声器17能够降低风机4排出高速空气时产生的排气噪音。风机4的进风口13朝上,该进风口13通过管道14连通落料箱2的排气口12。风机4的排风口16朝下,且该排风口16连接一根t形的三通排气管18,该三通排气管18的两个相对的排气端口各连接一个消声器17,该两个消声器17分别设置在风机4的左右两侧。
    34.从图4可以看出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消声器17的内部结构。请参考图4,消声器17包括管体19、第一消音筒20、第二消音筒21和第三消音筒22。管体19内部为中空,其一端为进
    气端23,另一端为排气端24。第一消音筒20的一端具有入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一消音筒20设置在管体19的进气端23,并部分延伸入管体19内。第一消音筒20的入口位于管体19的外部,第一消音筒20的封闭端终止于管体19内部,且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29。第一消音筒20的入口处设有法兰25,通过该法兰25将消声器17与三通排管的排气端口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消音筒20从管体19的进气端23的侧向延伸到管体19内,这有利于在将消声器17安装在风机4左右两侧时保持消声器17的长度方向与机器人前后方向一致,可节约空间。第二消音筒21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具有出口。第二消音筒21设置在管体19的排气端24,且伸入到管体19内。第二消音筒21的出口面向消声器17的外部,封闭端终止于管体19内部,且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消音筒21从管体19的端面沿管体19的长度方向延伸入管体19内。管体19内设有分隔板26,该分隔板26将管体19的内腔分隔成与管体19的进气端23相连的第一内腔27和与管体19的排气端24相连的第二内腔28。第三消音筒22的一端具有入口,而另一端封闭。第三消音筒22穿过分隔板26,其入口面向第一内腔27。第三消音筒22的伸进第二内腔28的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29。进一步地,分隔板26上的第三消声器17可以有多个,例如图所示的第三消声器17有四个。风机4排出的空气经第一消音筒20的入口和消音孔29进入第一内腔27,再经过第三消音筒22的入口和消音孔29进入第二内腔28,然后经第二消音筒21的消音孔29和出口排出消声器17。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粮管、落料箱、敞开式关风器、风机以及电机;所述吸粮管包含可弯曲的软管;所述落料箱与所述吸粮管的近端连通,所述落料箱的下方设有所述敞开式关风器,所述落料箱的上部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敞开式关风器具有卸料口;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箱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吸粮管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落料箱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敞开式关风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落料箱的上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远端设有刚性的硬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的近端管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通过滑动方式调节所述通气孔的开度的调节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呈沿所述硬管的轴向延伸的长条状或呈沿所述硬管的弧形方向延伸的弧形状,所述调节部件的滑动方向被设置为沿所述通气孔的延伸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含设置在所述硬管内部的弧形板或圆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硬管外部的把手,所述弧形板或圆管与所述把手透过所述通气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上设有提手。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排风口设有消声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朝下,所述排风口连接一根三通管,该三通管的两侧端口分别连接所述消声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包括:管体,内部呈中空,包含进气端和排气端;第一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消音筒延伸入所述进气端内且其封闭端终止于所述管体内,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第二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消音筒延伸到伸入所述排气端且其封闭端终止于所述管体内,伸入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隔板,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腔中将该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以及第三消音筒,其一端具有入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三消音筒穿过分隔板,其入口面向第一内腔,所述第三消音筒的伸进第二内腔的部分的侧壁设有消音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粮食平仓机器人用吸粮装置,包括吸粮管、落料箱、敞开式关风器、风机以及电机;吸粮管包含可弯曲的软管;落料箱与吸粮管的近端连通,落料箱的下方设有敞开式关风器,落料箱的上部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敞开式关风器具有卸料口;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本吸粮装置采用风机吸粮,单位时间内输送产量高。电机和风机可采用大功率,搭配可长距离作业的软管进行吸粮,大幅度地扩大了吸粮装置的作业半径。搭载本实用新型的吸粮装置的粮食平仓机器人能够处理高低落差大的粮堆,克服了绞龙式机器人的缺陷。龙式机器人的缺陷。龙式机器人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云 周军 余浩 毛志润 仲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柏特粮食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5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