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衣物处理设备在进行烘干衣物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电机带动干衣风扇转动,使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空气流动起来在风道中形成风,空气经过加热之后进入干衣滚筒中与筒内潮湿衣物进行热交换,并将衣物上的水分带走,直至筒内衣物烘干为止。如果烘干过程中滚筒一直单向旋转,衣物之间容易发生缠绕影响干衣效果,导致打结的衣物烘不干、烘不透。为了解决衣物缠绕问题,通常需要电机驱动干衣滚筒进行正反转。为了减少成本,干衣风扇和干衣滚筒通常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但是干衣风扇跟随电机进行反转时,干衣风扇反转的风量远低于正转时的风量,降低干衣效果。
3.现有技术虽然出现了电机在驱动干衣滚筒进行正反转的同时,电机能够驱动干衣风扇始终保持正转,但是该设置方式需要在电机与干衣风扇之间设置换向装置,换向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4.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衣物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电机驱动干衣滚筒正转或反转时,电机驱动干衣风扇均保持正转,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干衣滚筒以及干衣风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
8.电机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以及电磁调节件,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驱动所述干衣滚筒旋转,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组驱动所述干衣风扇旋转,所述电磁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齿轮组的输出转动方向,以使所述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时,所述干衣风扇均保持正转。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组包括:
10.内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11.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以及
12.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干衣风扇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电磁调节件处于放松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一外齿轮二者中的一个相啮合;所述电磁调节件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一外齿轮二者中的另一个相啮合。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外齿轮滑动设置于所述干衣风扇的输入轴上并能够带动所述干衣风扇转动,所述电磁调节件驱动所述第二外齿轮沿所述干衣风扇的输入轴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或所述第一外齿轮啮合。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干衣风扇的输入轴和所述第二外齿轮的轮毂二者中的一个上
沿轴向设置有导向键,另一个上沿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电磁调节件能够驱动所述键槽和所述导向键相对滑动。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调节件包括电磁开关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电磁开关相连接,所述电磁开关处于放松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沿背离所述电磁开关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开关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沿朝向所述电磁开关的方向移动。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机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具有一根双向旋转的输出轴。
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干衣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轮驱动所述干衣滚筒旋转。
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齿轮和/或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和/或
20.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干衣风扇的输入轴可拆卸连接。
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外齿轮均为圆柱齿轮。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以及电磁调节件,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驱动干衣滚筒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组驱动干衣风扇旋转,电机带动干衣滚筒正反转能够防止衣物缠绕,而电磁调节件能够调节齿轮组的输出转动方向,能够使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时,干衣风扇均保持正转,保证干衣风扇的风量,提高干衣效果。此外,通过电磁调节件调节齿轮组的输出转动方向,便可以保证干衣风扇始终保持正转,结构简单,也便于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调节件处于放松状态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调节件处于吸合状态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干衣滚筒;2、干衣风扇;3、电机;
29.4、传动组件;41、齿轮组;411、内齿轮;412、第一外齿轮;413、第二外齿轮;42、电磁调节件;421、电磁开关;42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主要指的是具有烘干衣物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如热泵干衣机,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干衣滚筒1、热泵系统以及循环风系统,其中,干衣滚筒1用于盛放衣物,干衣滚筒1上开设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循环风系统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干衣风扇2,风道的入口与干衣滚筒1的出风口相连通,风道的出口与干衣滚筒1的进风口相连通,部分热泵系统设置在风道中,热泵系统能够在干衣风扇2的带动下将干衣滚筒1的出风口排出的低温潮湿气体处理成高温干燥的气体并通入到干衣滚筒1的进风口中,使得高温干燥的气体与干衣滚筒1内的衣物充分混合,通过不断地气体循环,从而实现对干衣滚筒1内衣物的烘干。
35.优选地,干衣风扇2为离心式风扇。离心式风扇是通过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离心式风扇能够产生较好的风压和风量。此外,离心式风扇运行时噪音小,可靠性高。
36.具体而言,热泵系统包括相邻设置的蒸发器以及冷凝器,蒸发器以及冷凝器均设置在风道中,其中,蒸发器能够与蒸发器内部的流通的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湿热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将湿热空气冷却,将湿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冷凝器中通入有制冷剂,制冷剂能够在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能够为冷凝器中流通的气体进行加热。因此,蒸发器能够将干衣滚筒1出风口排出的潮湿气体干燥,冷凝器能够将蒸发器排出的气体加热,从而使得风道内的气体在干衣风扇2的带动下依次通过蒸发器除湿变为干空气、通过冷凝器被加热变为干热空气、通过干衣滚筒1内部变为潮湿空气,再通过蒸发器除湿形成干衣循环,直至将衣物烘干。
37.此外,如图1所示,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电机3,电机3能够同时驱动干衣风扇2和干衣滚筒1旋转,使得干衣风扇2和干衣滚筒1仅用一个电机3驱动即可,降低成本。具体而言,电机3为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具有一根双向旋转的输出轴,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驱动干衣滚筒1旋转,双头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驱动干衣风扇2旋转。
38.优选地,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与皮带轮传动连接,皮带轮与干衣滚筒1传动连接,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轮驱动干衣滚筒1旋转。由于干衣滚筒1与电机3之间的距离较远,皮带轮能够实现远距离动力的传输。此外,皮带轮还具有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的优点。
39.为了解决衣物缠绕问题,需要电机3驱动干衣滚筒1进行正反转,此时干衣风扇2也会随着电机3进行正反转。但是干衣风扇2跟随电机3进行反转时,由于干衣风扇2叶片的特
殊,干衣风扇2无法达到较高的风压和风量,干衣风扇2反转的风量远低于正转时的风量,降低干衣效率。现有技术虽然出现了电机3在驱动干衣滚筒1进行正反转的同时,电机3能够驱动干衣风扇2始终保持正转,但是该设置方式需要在电机3与干衣风扇2之间设置换向装置,换向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4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传动组件4,传动组件4包括齿轮组41以及电磁调节件42,电机3的输出轴的一端与齿轮组41固定连接,齿轮组41与干衣风扇2传动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41驱动干衣风扇2旋转,电磁调节件42能够调节齿轮组41的输出转动方向,使得电机3进行正转或反转时,干衣风扇2均保持正转,保证干衣风扇2的风压和风量,提高干衣效果。此外,通过电磁调节件42调节齿轮组41的输出转动方向,便可以保证干衣风扇2始终保持正转,结构简单,也便于进行操作。
41.现结合图2和图3对齿轮组4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齿轮组41包括内齿轮411、第一外齿轮412以及第二外齿轮413,内齿轮411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外齿轮412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外齿轮413与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当电机3进行正向转动时,电磁调节件42未通电,电磁调节件42处于放松状态时,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相啮合,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带动内齿轮411正向转动,内齿轮411与第二外齿轮413内啮合,从而带动第二外齿轮413正向转动,最终第二外齿轮413带动干衣风扇2正向转动。如图3所示,当电机3的输出轴进行反向转动时,电磁调节件42通电,电磁调节件42处于吸合状态时,第二外齿轮413与第一外齿轮412相啮合,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带动第一外齿轮412反向转动,第一外齿轮412与第二外齿轮413外啮合,使得第一外齿轮412带动第二外齿轮413正向转动,最终第二外齿轮413带动干衣风扇2正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电机3以及电磁调节件42均与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进行正向转动时,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电磁调节件42处于断电状态,使电磁调节件42处于放松状态,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进行反向转动时,控制系统此时控制电磁调节件42通电,使电磁调节件42处于吸合状态。
4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电机3进行反向转动时,电磁调节件42处于放松状态时,使得第二外齿轮413与第一外齿轮412相啮合,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带动第一外齿轮412反向转动,第一外齿轮412与第二外齿轮413外啮合,使得第一外齿轮412带动第二外齿轮413正向转动,最终第二外齿轮413带动干衣风扇2正向转动。在电机3进行正向转动时,电磁调节件42处于吸合状态时,使得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相啮合,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带动内齿轮411正向转动,内齿轮411与第二外齿轮413内啮合,从而带动第二外齿轮413正向转动,最终第二外齿轮413带动干衣风扇2正向转动。
43.优选地,内齿轮411、第一外齿轮412以及第二外齿轮413均为圆柱齿轮。圆柱齿轮能够用于平行轴传动,并且制造成本低,装配简单。
44.进一步地,内齿轮411和第一外齿轮412与电机3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第二外齿轮413与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内齿轮411、第一外齿轮412以及第二外齿轮413,从而改变相啮合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以调节干衣风扇2的转速,满足对干衣风扇2不同转速的需求。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外齿轮413滑动设置于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并能够带动干衣风扇2转动,电磁调节件42驱动第二外齿轮413沿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轴
向移动,以调节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或第一外齿轮412啮合,从而改变第二外齿轮413的啮合状态。第二外齿轮413通过在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轴向移动,实现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相啮合和与第一外齿轮412啮合的切换,结构简单,也便于实现。
46.为了便于第二外齿轮413沿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进行轴向移动,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键,第二外齿轮413的轮毂上沿轴向开设有键槽,电磁调节件42能够驱动键槽和导向键相对滑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外齿轮413在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完成轴向移动后,即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相啮合或者第二外齿轮413与第一外齿轮412相啮合时,键槽与导向键相配合也能实现第二外齿轮413与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的传动连接。
47.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沿轴向开设有键槽,第二外齿轮413的轮毂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键。
48.现结合图2和图3对电磁调节件4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电磁调节件42包括电磁开关421以及弹性件422,弹性件4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外齿轮413和电磁开关421相连接,电磁开关421设置在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并且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能相对于电磁开关421转动。如图2所示,电磁开关421未通电处于放松状态时,第二外齿轮413沿背离电磁开关42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外齿轮413与内齿轮411相啮合,此时弹性件422处于自热伸长的状态。如图3所示,当给电磁开关421通电后,电磁开关421处于吸合状态时,电磁开关421对第二外齿轮413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得第二外齿轮413沿朝向电磁开关42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外齿轮413与第一外齿轮412相啮合,此时弹性件422处于压缩的状态。弹性件422可以为弹簧,弹簧的结构简单,伸缩性能稳定可靠。由于电磁开关421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外购获取,在此便不再赘述。
4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干衣滚筒(1)以及干衣风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电机(3)以及传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齿轮组(41)以及电磁调节件(42),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驱动所述干衣滚筒(1)旋转,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组(41)驱动所述干衣风扇(2)旋转,所述电磁调节件(42)能够调节所述齿轮组(41)的输出转动方向,以使所述电机(3)进行正转或反转时,所述干衣风扇(2)均保持正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41)包括:内齿轮(411),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外齿轮(412),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外齿轮(413),与所述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电磁调节件(42)处于放松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413)与所述内齿轮(411)和所述第一外齿轮(412)二者中的一个相啮合;所述电磁调节件(42)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413)与所述内齿轮(411)和所述第一外齿轮(412)二者中的另一个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齿轮(413)滑动设置于所述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上并能够带动所述干衣风扇(2)转动,所述电磁调节件(42)驱动所述第二外齿轮(413)沿所述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外齿轮(413)与所述内齿轮(411)或所述第一外齿轮(41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和所述第二外齿轮(413)的轮毂二者中的一个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键,另一个上沿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电磁调节件(42)能够驱动所述键槽和所述导向键相对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调节件(42)包括电磁开关(421)以及弹性件(422),所述弹性件(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外齿轮(413)和所述电磁开关(421)相连接,所述电磁开关(421)处于放松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413)沿背离所述电磁开关(421)的方向移动,所述电磁开关(421)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外齿轮(413)沿朝向所述电磁开关(421)的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具有一根双向旋转的输出轴。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风扇(2)为离心式风扇。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轮驱动所述干衣滚筒(1)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411)和/或所述第一外齿轮(412)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外齿轮(413)与所述干衣风扇(2)的输入轴可拆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411)、所述第一外齿轮(412)以及所述第二外齿轮(413)均为圆柱齿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干衣滚筒、干衣风扇、电机以及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以及电磁调节件,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驱动干衣滚筒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组驱动干衣风扇旋转,电机带动干衣滚筒正反转能够防止衣物缠绕,而电磁调节件能够调节齿轮组的输出转动方向,能够使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时,干衣风扇均保持正转,保证干衣风扇的风量,提高干衣效果。此外,通过电磁调节件调节齿轮组的输出转动方向,便可以保证干衣风扇始终保持正转,结构简单,也便于进行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米德龙 杨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