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2  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建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防水领域也得到的相应的发展,其中,特别涉及到了防水建材的研发。
    3.防水建材种类很多,有传统的改性沥青、三元乙丙橡胶、聚氨酯以及聚乙烯等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并且在上述防水材料中,聚乙烯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相对合理的价格而受到广泛使用,成为目前市面上运用最广泛的防水建材之一。
    4.但是,现有的聚乙烯防水材料由于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其还存在弹性差、柔性不足的问题,使得其适应建筑物形变的能力较差,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并且,其耐高低温性、耐老化、耐候性以及抗弯折能力差,导致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另外,现有结构的相邻两层之间易出现分离的问题,影响防水效果,不利于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以设置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并于其上下表面上均设置有无纺布层,且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和无纺布层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不仅能提升其弹性性能,柔韧性更好,能适应建筑物微形变的使用需求,不易出现裂缝问题,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时,还能提高其耐高低温、耐老化、耐候性以及抗弯折能力,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能防止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和无纺布层相互分离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防水效果,利于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和推广。
    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8.主体片材层,主体片材层为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
    9.辅助材料层,辅助材料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分别设置于主体片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且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均为涤纶无纺布;
    10.主体片材层和辅助材料层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
    11.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英文: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 lene)、增韧型聚乙烯树脂mpe(英文:metallocene polyethylene)以及热塑弹性体tpe(英文:thermoplastic elastomer)三者共混而成。
    12.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第一无纺布层和/或第二无纺布层粘结于建筑基面上,且第一无纺布层和/或第二无纺布层与建筑基面之间为水泥胶浆湿铺粘结。
    13.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与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为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热压成型。
    14.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还包括转角块,转角块为长条状,转角块具有一粘接面和若干配合面,粘接面上设置有自粘胶层。
    15.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粘接面上设置有若干凸点,若干凸点均匀且间隔设置于粘接面上,且凸点与转角块为一体式结构。
    16.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转角块和主体片材层的材质相同。
    17.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自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膜,且防粘膜为可撕膜。
    18.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转角块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粘接面为底边所在的面,配合面为两等腰边所在的面。
    19.上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中,转角块的横截面为“d”字形,粘接面为直边所在的面,配合面为弧形边所在的面。
    20.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21.上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通过将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作为主体片材层,并将同为涤纶无纺布的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分别设置于主体片材层的上下表面上,且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与主体片材层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增强了弹性,柔韧性更好,能适应建筑物微形变的使用需求,防止出现裂缝缺陷,提高了防水性能,另外还提升了耐高低温、耐老化、耐候性以及抗弯折能力,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防水能力更强,另外,还能防止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和无纺布层相互分离的问题,结构稳定性更高,从而保证了防水效果,利于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转角块的结构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转角块的结构图。
    25.附图中:1、主体片材层;2、辅助材料层;21、第一无纺布层;22、第二无纺布层;3、转角块;31、粘接面;32、配合面;33、自粘胶层;34、防粘膜;311、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包括:主体片材层1和辅助材料层2。
    28.具体的,主体片材层1为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相比于传统聚乙烯防水卷材而言,其弹性和柔韧性更好,能适应建筑物微形变的使用需求,适应性更高,同时,其耐高低温、耐老化、耐候性以及抗弯折能力,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防水能力更强,化学性质更稳定。
    29.具体的,辅助材料层2又包括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此时,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分别设置于主体片材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使得主体片材层1
    的上下表面均有对应的无纺布层,使主体片材层1上下表面的受力更均匀,且通过无纺布层能有效解决现有聚乙烯线胀系数大、主体片材与无纺布层粘结不牢、易分离、高温稳定性能差的问题,保证了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的结构稳定性,尺寸稳定性更好,防水性能更可靠。并且,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均为涤纶无纺布,使得其表面粗糙度更大,从而增大了无纺布层的表面摩擦系数,使其能更好的粘结于建筑基面上且不易分离脱落,避免后续出现空鼓、窜水等问题,防水性能更好。
    30.具体的,主体片材层1和辅助材料层2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能使得作为主体片材层1的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和作为辅助材料层2的无纺布层能连接的更紧密,防止后续出现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和无纺布层相互分离的问题,结构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且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制造方便。
    31.更加具体的,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增韧型聚乙烯树脂mpe以及热塑弹性体tpe三者按预定配比共混而成,可在无需硫化加工的情况下具有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塑性塑料的工艺加工性能,环保无毒,安全性更好,另外,还能使其性质更稳定,具有较好的耐高低温、耐老化、耐化学性、耐溶剂性,弹性和柔韧性更好,能适应更多复杂的使用环境,适应性更好,防水性能更优越。
    32.更加具体的,第一无纺布层21和/或第二无纺布层22粘结于建筑基面上,即适应需要一面进行粘结或两面均需要粘接的使用需求,并且,第一无纺布层21和/或第二无纺布层22与建筑基面之间为水泥胶浆湿铺粘结,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能更好的保证本实施例公开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与建筑基面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出现粘结后空鼓、窜水等问题,防水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33.更加具体的,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与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为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热压成型,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在与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热压成型时,第一无纺布层21和第二无纺布层22依次叠放至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上,方便了两无纺布层的热压成型过程均为独立过程,避免了两者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品质。
    34.本实施例公开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还设置有转角块3,此时,转角块3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转角块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转角块的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转角块3为长条状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此时,由于现有的防水卷材在施工时,其与建筑基面转角处始终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缝隙,从而影响防水层的形成,导致防水性能下降,而通过在建筑基面转角处放置转角块3来改变建筑基面转角处的角度,使得防水卷材能更紧实的贴紧建筑基面,从而适应不同建筑基面转角处的铺设,缩小甚至消除防水卷材在建筑基面转角处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
    36.更加具体的,转角块3具有一粘接面31和若干配合面32,此时,粘接面31上设置有自粘胶层33,使得在需要使用转角块3时,可通过自粘胶层33先粘结于防水卷材上相应的位置,使得转角块3和防水卷材形成一体式结构,方便了后续的施工,结构设计更合理。
    37.更加具体的,转角块3的粘接面31上还设置有若干凸点311,此时,若干凸点311均匀且间隔设置于粘接面31上,通过凸点311增加了转角块3的粘接面31的表面粗糙度,使得
    粘接面31在通过自粘胶层33粘结于防水卷材上后能更牢固,连接可靠性更好。并且,凸点311与转角块3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方便了生产制造。
    38.更加具体的,转角块3和主体片材层1的材质相同,使得转角块3具有与主体片材层1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使其各项特征变化能与主体片材层1一致,从而避免因两者特征变化不一致导致相互分离的问题,结构可靠性更好,设计更合理。
    39.更加具体的,自粘胶层33上覆盖有防粘膜34,且防粘膜34为可撕膜,使得在不使用转角块3时,即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能通过防粘膜34对自粘胶层33进行保护,防止自粘胶层33损坏或误粘的问题,而在需要用到转角块3并施工时,仅需将防粘膜34从自粘胶层33上撕下即可,使用更方便。
    40.如图2所示,转角块3的横截面为近似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粘接面31为底边所在的面,配合面32为两等腰边所在的面,使得在将粘接面31粘结于防水卷材上后,两配合面32能呈直角布置,从而适应现有数量最多的直角的建筑基面转角处的铺装需求,粘接更紧密,防水效果更好。
    41.如图3所示,转角块3的横截面为近似“d”字形,此时,粘接面31为直边所在的面,配合面32为弧形边所在的面,使得在将粘接面31粘结于防水卷材上后,配合面32能填充至呈圆弧形布置的建筑基面转角处,粘接更紧密,防水效果更好。
    42.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包括主体片材层1和辅助材料层2;通过将主体片材层1设置为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将辅助材料层2采用涤纶无妨布制作且分别设置于主体片材层1的上下表面上,且辅助材料层2和主体片材层1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有效提升了弹性和柔韧性,尺寸更稳定,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更好的适应了建筑物微形变的使用需求,同时,还提升了其耐高低温、耐老化等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也增加了主体片材层1和辅助材料层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了与建筑基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粘结强度,防止出现空鼓、窜水等问题,防水性能更好,利于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和推广。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片材层,所述主体片材层为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辅助材料层,所述辅助材料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片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且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均为涤纶无纺布;所述主体片材层和所述辅助材料层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或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粘结于建筑基面上,且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或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与所述建筑基面之间为水泥胶浆湿铺粘结;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与所述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为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热压成型;还包括转角块,所述转角块为长条状,所述转角块具有一粘接面和若干配合面,所述粘接面上设置有自粘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面上设置有若干凸点,若干所述凸点均匀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粘接面上,且所述凸点与所述转角块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块和所述主体片材层的材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上覆盖有防粘膜,且所述防粘膜为可撕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块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粘接面为底边所在的面,所述配合面为两等腰边所在的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块的横截面为“d”字形,所述粘接面为直边所在的面,所述配合面为弧形边所在的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属于防水建材的技术领域。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卷材包括主体片材层和辅助材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体片材层设置为聚乙烯树脂共混物层,将辅助材料层采用涤纶无妨布制作且分别设置于主体片材层的上下表面上,且辅助材料层和主体片材层为叠加热压一体式结构,有效提升了弹性和柔韧性,尺寸更稳定,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更好的适应了建筑物微形变的使用需求,同时,还提升了其耐高低温、耐老化等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并且也增加了主体片材层和辅助材料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了与建筑基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粘结强度,防止出现空鼓、窜水等问题,防水性能更好,利于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使用和推广。用和推广。用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海 孟祥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高科(宁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