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
背景技术:
2.实验室内较多的实验,其实验操作均是在水槽区域完成的。由于实验过程中的试剂种类繁多,因此,在配制溶液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的无机或有机气体,而这些有害的无机或有机气体大都比空气(平均分子量fw=29)重,例如hno3·
2h2o(fw=99,是空气的3.4倍)、hf
·
2h2o(fw=56,是空气的1.9倍)、hcl
·
2h2o(fw=72.5,是空气的2.5倍)等常见的无机气体,以及二氯甲烷(fw=84.39,是空气的2.9倍)、乙醚(fw=74.12,是空气的2.6倍)、正己烷(fw=86.18,是空气的3.0倍)等常见的有机蒸气,这些有害的无机或有机气体易于下沉、停留,长时间存在会腐蚀实验室内的仪器,同时会危及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途径就是通风,室内每换气1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原有有害气体。
3.现有的实验室抽风换气系统多采用吊顶式抽风换气系统,此种抽风换气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此类抽风换气系统主要更新实验室内上层的较轻空气,而实验室内上层空气中有害气体较少,新鲜空气(密度小)比例大,因而下层空气的快速更新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另外,目前普遍采用的吊顶式抽风换气系统还具有换气效率不高、换气效果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通过下抽风方式利于迅速抽走近地面的有害气体,且换气效率以及换气效果明显提高。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包括水槽本体以及下抽风装置;
7.下抽风装置包括导风管、主动风机以及滤网组件;
8.导风管安装于水槽本体上;其中,导风管的下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下部且设有下抽风口,导风管的上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槽面高度且设有上出风口;
9.主动风机的风扇以及滤网组件均安装于导风管内;
10.其中,滤网组件在导风管内的安装位置相比于主动风机更靠近下抽风口的位置;
11.滤网组件包括灰尘初过滤网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两层。
12.优选地,上出风口连接至主风道上;
13.其中,主风道为实验室内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换气通道。
14.优选地,上出风口处安装有排风管道,其中上出风口通过排风管道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
15.优选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安装于下抽风口处,且可开合的下抽风口盖板;
16.在下抽风口盖板上设置通风网孔或百叶窗。
17.优选地,导风管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材质;
18.导风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扁圆形。
19.优选地,主动风机采用变频风机。
20.优选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下抽风口处的空气质量传感器;
21.空气质量传感器、主动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22.优选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5g模块。
23.优选地,下抽风口位于水槽本体的前下部或侧下部,其中下抽风口为水平朝向。
24.优选地,下抽风装置还配置有新风装置,新风装置的新风入口靠近实验室天花板位置。
2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洗涤水槽配置有下抽风装置,利于将洗涤水槽处近地面的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有害气体迅速抽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进而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呼吸健康,保障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和使用寿命延长,同时借助于新风装置,能够迅速向实验室内补充新风,平衡实验室内气压。本实用新型采用下抽风方式利于迅速抽走近地面的有害气体,且大大提高了换气效率和换气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的侧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下抽风装置的电气部分的连接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下抽风装置的电气部分的连接框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0034][0035]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本实施例1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以解决目前实验室内实验操
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下沉,而现有的抽风换气系统无法将其迅速抽走的技术问题。
[0039]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以及下抽风装置。
[0040]
下抽风装置包括导风管2、主动风机3以及滤网组件。
[0041]
其中,导风管2安装于水槽本体1上;导风管2的下端伸展至水槽本体1的下部且设有下抽风口4,导风管2的上端伸展至水槽本体1的槽面高度且设有上出风口5。
[0042]
主动风机的风扇3以及滤网组件均安装于导风管2内。其中,滤网组件在导风管2内的安装位置相比于主动风机的风扇3更靠近下抽风口的位置。
[0043]
本实施例中主动风机3优选采用变频风机。
[0044]
在主动风机3的作用下,洗涤水槽处近地面的有害气体经下抽风口4被抽入导风管2内,然后经过滤网组件,实现灰尘初过滤以及酸性气体过滤。
[0045]
具体的,滤网组件包括灰尘初过滤网6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7两层,如图2所示,通过灰尘初过滤网6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7分别实现灰尘初过滤以及酸性气体过滤。
[0046]
灰尘初过滤网6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7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过滤网结构即可。
[0047]
本实施例中下抽风口4位于水槽本体1的前下部,下抽风口4为水平朝向,且朝向前。通过下抽风口4能够从洗涤水槽的前下部,将近地面处的有害气体迅速抽走。
[0048]
为了维护方便,本实施例还在下抽风口4处安装有下抽风口盖板8,如图1所示。
[0049]
在下抽风口盖板8上设置阵列式的通风网孔9,方便下抽风。
[0050]
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在下抽风盖板8上通过设置通风网孔9实现下抽风效果,还可以在下抽风口盖板8上设置百叶窗结构,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0051]
本实施例中下抽风口盖板8优选采用可开合的盖板,即可以打开和关闭,当下抽风口盖板8打开时,能够将滤网组件从导风管2内取出并进行清理或更换。
[0052]
当下抽风口盖板8关闭时,则能够保证不会有大的垃圾进入导风管2内。
[0053]
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下抽风口盖板8采用铰接方式连接于下抽风口4的一侧。当然,下抽风口盖板8还可以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于下抽风口4处。
[0054]
以上仅仅为两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实施例的下抽风口盖板8并不限于以上两种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容易想到的其他安装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0055]
本实施例中导风管2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材质,塑料或不锈钢具有价格便宜、密封性好等优点。另外,导风管2可以透明或不透明,透明导风管2便于观察和检修。
[0056]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管2的截面形状设计为方形,当然,还可以设计为圆形、扁圆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导风功能且方便安装的形状均可。
[005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管2采用l型导风管,即:
[0058]
导风管2由水槽本体1的前下部先经过水槽本体1的底部一段水平段到达水槽本体1的后下部,然后沿着水槽本体1的后下部向上再经过一段竖直段到达水槽本体1的后上部。
[0059]
在水槽本体1的后上部位置,上出风口5可以连接至实验室内已有的主风道上,其中,主风道为实验室内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换气通道。
[0060]
由于在主风道内也设置抽风机以及空气净化组件(也包括灰尘初过滤网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因此可以保证排出到大气中的空气是净化后的干净空气,不会污染环境。
[0061]
当然,有些实验室内并不存在主风道,因此,在导风管2的上出风口5处可以连接一
段延长管段,该延长管段为排风通道(未示出)。
[0062]
其中,上出风口5通过排风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净化后的空气直接排出。
[0063]
本实施例中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4]
将滤网组件以及主动风机3等部件均安装好后,关闭下抽风口盖板8;
[0065]
开启主动风机3,在主动风机3的作用下,洗涤水槽处近地面的有害气体经下抽风口4被抽入导风管2内,然后经过滤网组件,实现灰尘初过滤以及酸性气体过滤;
[0066]
过滤后的净化空气沿着导风管2被抽走,最后经由导风管2的上出风口5排出。
[0067]
实施例2
[0068]
本实施例2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0069]
本实施例中的下抽风口4位于水槽本体的侧下部,其中,下抽风口4为水平朝向。通过下抽风口4能够从洗涤水槽的侧下部,将近地面处的有害气体迅速抽走。
[0070]
实施例3
[0071]
本实施例3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007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洗涤水槽,其下抽风装置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10、单片机11以及蜂鸣器13。其中,空气质量传感器10设置于下抽风口处。
[0073]
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10利于实时监测近地面处的有害气体浓度。
[0074]
空气质量传感器10、主动风机3、蜂鸣器13分别与单片机11相连,如图4所示。
[0075]
当空气质量传感器10检测到近地面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向单片机11发送信号,蜂鸣器13报警,同时由单片机11控制主动风机3启动,并将近地面有害气体迅速抽走。
[0076]
当近地面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时,单片机11控制主动风机3停止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且有效起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经过实验证明,节能效果可以达到50%以上。
[0077]
实施例4
[0078]
本实施例4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0079]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增加了新风装置,即为下抽风装置配置新风装置,其中,新风装置的作用是为了平衡实验室内气压,新风装置采用已有的新风装置即可。新风装置的新风入口12靠近实验室天花板位置,新风的比重较小,位于上层。
[0080]
新风入口12处设置灰尘过滤网,防止老鼠和飞虫进来。
[008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抽风装置利于将洗涤水槽处近地面的空气中含有的各种酸性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迅速抽走,很好保证了实验室人员的呼吸健康,以及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
[0082]
实施例5
[0083]
本实施例5述及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3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3。
[008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5还增加了5g模块14,5g模块与单片机11相连。
[0085]
其中,单片机11通过5g模块14能够将有害气体浓度信息远程传输并存储,同时在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通过5g模块远程发送报警信息,便于实验人员及时处理。
[0086]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本体以及下抽风装置;所述下抽风装置包括导风管、主动风机以及滤网组件;所述导风管安装于水槽本体上;其中,导风管的下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下部且设有下抽风口,导风管的上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槽面高度且设有上出风口;主动风机的风扇以及滤网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导风管内;其中,滤网组件在所述导风管内的安装位置相比于主动风机更靠近下抽风口的位置;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灰尘初过滤网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口连接至主风道上;其中,所述主风道为实验室内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换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口处安装有排风管道,其中,上出风口通过排风管道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抽风口处,且可开合的下抽风口盖板;在所述下抽风口盖板上设置通风网孔或百叶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材质为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所述导风管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扁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风机采用变频风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于下抽风口处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主动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风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的5g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风口位于水槽本体的前下部或侧下部,其中下抽风口为水平朝向。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风装置还配置有新风装置,其中新风装置的新风入口靠近实验室天花板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有下抽风装置的洗涤水槽,该洗涤水槽包括水槽本体以及下抽风装置;下抽风装置包括导风管、主动风机以及滤网组件;导风管安装于水槽本体上;其中,导风管的下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下部且设有下抽风口,下抽风口处设置空气质量传感器,导风管的上端伸展至水槽本体的槽面高度且设有上出风口;主动风机的风扇以及滤网组件均安装于导风管内;其中,滤网组件在导风管内的安装位置相比于主动风机的风扇更靠近下抽风口的位置;滤网组件包括灰尘初过滤网以及酸性气体过滤网两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抽风装置利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且能够根据空气质量合格程度自动启停,保障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和使用寿命延长。行和使用寿命延长。行和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研发人员:汪强 许良 孙宾 王鑫 邱法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龙腾天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