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3.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但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用于展示展品,展品一般放置于透明框内进行展示,对于需要长时间展示的展品,透明框的外表容易粘附灰尘,影响展品的观赏效果。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所述底箱的内部固定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中部嵌入固定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上端设置还有展品放置机构,所述滤板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连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两侧均贯穿矩形框往上延伸,所述u形杆的顶部连接有清理机构;
7.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盖框、矩形孔、刷毛、矩形管道、喷头、连通管、软管和防水泵,所述盖框与底箱上部卡接,所述盖框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设置有设置若干刷毛,所述盖框的底端固定有矩形管道,所述矩形管道上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防水泵安装于底箱内,所述防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穿矩形框往上延伸,且顶端部与矩形管道连接。
8.进一步的,上述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中,所述展品放置机构包括支撑脚、透明框、底座、顶盖和安装框,所述透明框的底端与滤板之间连接有两个支撑脚,所述透明框的底板上端固定有底座,所述透明框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上端设置有顶盖。
9.进一步的,上述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中,所述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用水。
10.进一步的,上述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中,所述u形杆与矩形框滑动接触。
11.进一步的,上述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中,所述连通管与矩形框滑动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将展品放置于底座的上端,位于透明框的内侧,利用清理机构对透明框进行清理,通过刷毛对透明框的表面进行清理,并利用对喷头喷出的清洗用水对透明框的表面进行冲洗,无需人工对透明框进行清理,降低了人力负担,能够对透明框附着灰尘进行清除,清洗废水能够进入经滤板进行过滤,重新流回底箱的底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框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框、滤板连接示意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底箱,2-矩形框,3-滤板,4-展品放置机构,41-支撑脚,42-透明框,43-底座,44-顶盖,45-安装框,5-电动推杆,6-u形杆,7-清理机构,71-盖框,72-矩形孔,73-刷毛,74-矩形管道,75-喷头,76-连通管,77-软管,78-防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包括底箱1,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用水,底箱1上设置有加水管和排水管,底箱1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底箱1的内部固定有矩形框2,矩形框2的中部嵌入固定有滤板3,滤板3的上端设置还有展品放置机构4,滤板3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连接有u形杆6,u形杆6的两侧均贯穿矩形框2往上延伸,u形杆6与矩形框2滑动接触,u形杆6的顶部连接有清理机构7。
23.清理机构7包括盖框71、矩形孔72、刷毛73、矩形管道74、喷头75、连通管76、软管77和防水泵78,盖框71与底箱1上部卡接,盖框71上开设有矩形孔72,矩形孔72内设置有设置若干刷毛73,盖框71的底端固定有矩形管道74,矩形管道74上设置有若干喷头75,防水泵78安装于底箱1内,防水泵78的出水管连接有软管77,软管77上连接有连通管76,连通管76贯穿矩形框2往上延伸,连通管76与矩形框2滑动接触,且顶端部与矩形管道74连接。
24.展品放置机构4包括支撑脚41、透明框42、底座43、顶盖44和安装框45,透明框42的底端与滤板3之间连接有两个支撑脚41,透明框42的底板上端固定有底座43,底座43的上端放置有展品,透明框4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框45,安装框45的上端设置有顶端44,顶盖44与安装框45通过螺栓连接,顶盖44可拆卸,便于取出展品。
25.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对透明框42外部进行清理时,控制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收缩,
带动u形杆6上移,进而使矩形管道74和盖框71上移,利用刷毛73对透明框42的表面进行清理,并启动防水泵78,清洗用水经喷头75喷出,利用对喷头75喷出的清洗用水对透明框42的表面进行冲洗,控制矩形管道74和盖框71反复上下移动一段时间,能够对透明框42进行反复的清理和冲洗。清洗用水经滤板3进行过滤,重新流回底箱1的底部。
26.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系统对电动推杆、防水泵实现控制,由于总控制系统匹配的电动推杆、防水泵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所述底箱(1)的内部固定有矩形框(2),所述矩形框(2)的中部嵌入固定有滤板(3),所述滤板(3)的上端设置还有展品放置机构(4),所述滤板(3)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活动端连接有u形杆(6),所述u形杆(6)的两侧均贯穿矩形框(2)往上延伸,所述u形杆(6)的顶部连接有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盖框(71)、矩形孔(72)、刷毛(73)、矩形管道(74)、喷头(75)、连通管(76)、软管(77)和防水泵(78),所述盖框(71)与底箱(1)上部卡接,所述盖框(71)上开设有矩形孔(72),所述矩形孔(72)内设置有设置若干刷毛(73),所述盖框(71)的底端固定有矩形管道(74),所述矩形管道(74)上设置有若干喷头(75),所述防水泵(78)安装于底箱(1)内,所述防水泵(78)的出水管连接有软管(77),所述软管(77)上连接有连通管(76),所述连通管(76)贯穿矩形框(2)往上延伸,且顶端部与矩形管道(7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品放置机构(4)包括支撑脚(41)、透明框(42)、底座(43)、顶盖(44)和安装框(45),所述透明框(42)的底端与滤板(3)之间连接有两个支撑脚(41),所述透明框(42)的底板上端固定有底座(43),所述透明框(4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框(45),所述安装框(45)的上端设置有顶盖(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用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杆(6)与矩形框(2)滑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76)与矩形框(2)滑动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展示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包括底箱,底箱的上端设置为敞口状,底箱的内部固定有矩形框,矩形框的中部嵌入固定有网板,网板的上端设置还有展品放置机构,网板的底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连接有U形杆,U形杆的两侧均贯穿矩形框往上延伸,U形杆的顶部连接有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清理机构对透明框进行清理,通过刷毛对透明框的表面进行清理,并利用对喷头喷出的清洗用水对透明框的表面进行冲洗,无需人工对透明框进行清理,降低了人力负担,能够对透明框附着的灰尘进行清除,清洗废水能够进入经滤板进行过滤,重新流回底箱的底部。的底部。的底部。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嘉文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