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
背景技术:
2.sled,字面理解是超级led,亦或超亮度led。它和ld/led一样都是基于半导体工艺制作而成。超亮度是指它的发射功率非常高,通常led 的入纤功率只有几十至数百微瓦,而sled可以达到几乎与ld齐平的水准,轻松获得数十毫瓦的入纤功率。究其原因是sled的光束发散类似ld 非常小,耦合效率高。另外sled的光谱宽度却是具有led的光谱特点,非常广的有效谱宽,高效的耦合效率也带来了谱密度的极大提升。因此在传感和谱线测量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3.现有的sled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进行包载带,生产效率低下,且至少需要三名操作人员一起作业才能完成,人力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的第一转盘装置、第二转盘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吸料输送装置、第二吸料输送装置和载带包装装置;
6.第一转盘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盘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盘的若干个第一定位治具,第一定位治具用于放置承载有sled工件的料盘;
7.第二转盘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的后方,第二转动盘装置包括第二转动盘以及沿第二转动盘的中心圆周阵列设置于第二转动盘边缘的多个第二定位治具;
8.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转动盘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的料盘的上方,配置为对该料盘内的sled工件的正反方向进行识别;
9.第一吸料输送装置架设于第一转动盘的外周,配置为吸取料盘内的 sled工件并运输至第二定位治具内;
10.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和第二吸料输送装置沿第二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二转动盘的外周;
11.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参数检测;
12.第三检测装置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外观检测;
13.第二吸料输送装置配置为吸取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
14.载带包装装置设置于第一转盘装置、第二转盘装置的一侧且包装载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转盘装置、第二转盘装置之间的连接线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吸料输送装置输出的sled工件进行包装。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sled检测包装机,该sled检测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6.a、人工或者机械手将装有sled工件的料盘放到第一转盘装置的第一定位治具上;
17.b、第一转盘装置将料盘旋转至内侧;
18.c、第一检测装置拍照识别料盘内sled工件的正反,并把数据传给第一吸料输送装置;
19.d、第一吸料输送装置把正方向的sled工件放到第二转盘装置的第二定位治具内,第二转动盘转动;
20.e、第二检测装置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检测;
21.f、第二转动盘转动,第三检测装置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检测;
22.g、第二吸料输送装置工作,对检测完成后的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 工件进行输出;
23.h、载带包装装置工作,对经第二吸料输送装置输出的sled工件进行热封包载带。
24.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sled检测包装机实现了检测、包装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提高稼动率且可减少人力投入,节省成本。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料输送装置包括吸料机构和多轴驱动机构,多轴驱动机构安装于机体,吸料机构安装于多轴驱动机构;
26.吸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以及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的多个与sled工件相配合的吸料组件。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轴驱动机构包括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 x轴驱动组件安装于机体,y轴驱动组件滑动设置在x轴驱动组件上,通过x轴驱动组件的驱动在x轴方向移动,吸料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架滑动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上,通过y轴驱动组件的驱动在y轴方向移动。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一检测机构,第二安装架安装于机体,第一检测机构安装于第二安装架且位于第一转动盘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的料盘的上方,第一检测机构为ccd视觉检测模组。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单轴驱动组件和第二检测机构,单轴驱动组件安装于机体,第二检测机构安装于单轴驱动组件且位于第二定位治具的上方,第二检测机构为激光检测模组。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检测装置包括沿第二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检测机构和第四检测机构,第三检测机构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下向上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检测,第四检测机构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上向下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检测。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盘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第一驱动模组设置于第一转动盘的下方且与第一转动盘动力连接,料盘上设有多个与sled工件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盘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转动盘旋转的第二驱动模组,第二驱动模组设置于第二转动盘的下方且与第二转动盘动力连接,第二定位治具上设有多个与sled工件相配合的第二安装槽。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带包装装置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输送料道、热封机构、拉料机构和收卷机构,热封机构设在于输送料道的末端,第二吸料输送装置架设于所述输送料道的外周且能够吸取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上的载带上。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转盘装置、第二转盘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吸料输送装置、第二吸料输送装置和载带包装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设置于第一转盘装置的前方。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7.本实用新型的sled检测包装机实现了sled工件的检测自动化和包装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提高稼动率且可减少人力投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一转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转盘装置内放置的料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5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一吸料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吸料输送装置的吸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一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8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二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9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三检测装置与第二转盘装置相配合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10为图9所示的第二转盘装置的第二定位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图1所示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的第二吸料输送装置与载带包装装置相配合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2为图11所示的载带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1~12中的附图标记:1-机体;2-第一转盘装置;3-第二转盘装置; 4-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第三检测装置;7-第一吸料输送装置; 8-第二吸料输送装置;9-载带包装装置;10-安全防护装置;20-料盘;21
‑ꢀ
第一转动盘;22-第一定位治具;23-第一驱动模组;31-第二转动盘;32-第二定位治具;33-第二驱动模组;41-第一检测机构;42-第二安装架;51-第二检测机构;52-单轴驱动组件;61-第三检测机构;62-第四检测机构;71
‑ꢀ
吸料机构;72-多轴驱动机构;91-放料机构;92-输送料道;93-热封机构; 94-拉料机构;95-收卷机构;100-sled工件;201-第一安装槽;321-第二安装槽;711-第一安装架;712-吸料组件;721-x轴驱动组件;722-y轴驱动组件;712a-吸嘴;712b-z轴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2.图1~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sled 检测包装机。
53.如图1~12所示,该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机体 1的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和载带包装装置9。
54.第一转盘装置2包括第一转动盘21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盘21的若干个第一定位治具22,第一定位治具22用于放置承载有sled工件100的料盘20;
55.第二转盘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的后方,第二转盘装置3包括第二转动盘31以及沿第二转动盘31的中心圆周阵列设置于第二转动盘31边缘的多个第二定位治具32;
56.第一检测装置4设置于第一转动盘21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31的料盘 20的上方,配置为对该料盘20内的sled工件100的正反方向进行识别;
57.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架设于第一转动盘21的外周,配置为吸取料盘20 内的sled工件100并运输至第二定位治具32内;
58.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和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沿第二转动盘 3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二转动盘31的外周;
59.第二检测装置5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参数检测;
60.第三检测装置6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外观检测;
61.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配置为吸取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 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9;
62.载带包装装置9设置于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的一侧且包装载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之间的连接线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输出的sled工件100进行包装。
63.如图5~6所示,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包括吸料机构71和多轴驱动机构 72。多轴驱动机构72安装于机体1,吸料机构71安装于多轴驱动机构72;吸料机构71包括第一安装架711以及安装于第一安装架711上的多个与 sled工件100相配合的吸料组件712。每个吸料组件712均包括一个安装于第一安装架711的z轴驱动气缸712b以及与z轴驱动气缸712b的驱动端连接的吸嘴712a,吸嘴712a与sled工件100相配合。
64.多轴驱动机构72包括x轴驱动组件721和y轴驱动组件722。x轴驱动组件721安装于机体1,y轴驱动组件722滑动设置在x轴驱动组件721上,通过x轴驱动组件721的驱动在x轴方向移动,吸料机构71通过第一安装架711滑动安装在y轴驱动组件722上,通过y轴驱动组件722的驱动在y轴方向移动。
65.本实施方式的x轴驱动组件721和y轴驱动组件722均可以为丝杆螺母、电机、直线导轨以及滑块等组成的直线驱动模组,这是市面上比较常用的直线驱动结构,具体结构不再说明。
66.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2和第一检测机构41。第二安装架42安装于机体1,第一检测机构41安装于第二安装架42且位于第一转动盘21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31的料盘20的上方,第一检测机构41为ccd视觉检测模组,具体可以包括ccd相机和光源等组件。
67.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装置5包括单轴驱动组件52和第二检测机构51。单轴驱动组件52安装于机体1,第二检测机构51安装于单轴驱动组件52且位于第二定位治具32的上方,第二检测机构51为激光检测模组。第二检测机构51具体可以为购自深视智能(sszn)型号为 sr7050的3d激光轮廓仪。该仪器可实现尺寸、厚度、平整度、段差等多种参数的检测。单轴驱动组件52可以为用于驱动第二检测机构51沿x轴方向运行的直线驱动模组。
68.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检测装置6包括沿第二转动盘3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检测机构61和第四检测机构62。第三检测机构61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下向上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 工件100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检测机构61可以由ccd相机和光源组成,ccd相机设置于第二定位治具32的下方,光源设置于第二定位治具32的上方,第三检测机构61的ccd相机从下向上检测sled工件100 的外观,具体可以检测sled工件100的底面是否存在刀痕、错位等。
69.第四检测机构62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上向下对第二定位治具32 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检测机构61可以由ccd 相机和光源组成,ccd相机设置于第二定位治具32的上方,光源设置于 ccd相机与第二定位治具32组件,第四检测机构62的ccd相机从上向下检测sled工件100的外观,具体可以检测sled工件100的表面是否存在刀痕、错位等。
70.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转盘装置2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盘21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23,第一驱动模组23设置于第一转动盘21的下方且与第一转动盘21动力连接,料盘20上设有多个与sled工件100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01。
71.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转盘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转动盘31 旋转的第二驱动模组33,第二驱动模组33设置于第二转动盘31的下方且与第二转动盘31动力连接,第二定位治具32上设有多个与sled工件100 相配合的第二安装槽321。
72.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模组23、第二驱动模组33均可以为旋转电机与减速器等的用于驱动转动盘转动的旋转驱动组合结构。
73.如图11和图12所示,载带包装装置9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91、输送料道92、热封机构93、拉料机构94和收卷机构95。热封机构93设在于输送料道92的末端,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架设于输送料道92 的外周且能够吸取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92上的载带上。热封包装装置为市面上常用的载带包装机,具体结构不再说明。
74.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和载带包装装置9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工业电脑或者plc控制器等。
75.本实施方式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10,安全防护装置10设置于第一转盘装置2的前方。本实施方式的安全防护装置10 可以为安全光栅,保证人工手动进料时的安全性。
7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sled检测包装机,该sled检测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77.s1、人工将装有sled工件100的料盘20放到第一转盘装置2的第一定位治具22上;
78.s2、第一转盘装置2将料盘20旋转至内侧;
79.s3、第一检测装置4拍照识别料盘20内sled工件100的正反,并把数据传给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
80.s4、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把正方向的sled工件100放到第二转盘装置3的第二定位治具32内,第二转动盘31转动;
81.s5、第二检测装置5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尺寸等参数的检测;
82.s6、第二转动盘31转动,第三检测装置6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 工件100进行检测;具体为:第三检测机构61从下向上检测刀痕错位后第二转动盘31转动、第四检测机构62从上向下检测刀痕错位后第二转动盘 31转动;
83.s7、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工作,对检测完成后的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合格的sled工件100进行输出至载带包装装置9,不良品可直接输出至机体1上设置的ng产品收纳盒(图中未标出)中;
84.s8、载带包装装置9工作,对经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输出的sled工件100进行热封包载带。
85.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sled检测包装机实现了检测、包装自动化,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提高稼动率且可减少人力投入,节省成本。
8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的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和载带包装装置(9);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包括第一转动盘(21)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盘(21)的若干个第一定位治具(22),所述第一定位治具(22)用于放置承载有sled工件(100)的料盘(20);所述第二转盘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的后方,所述第二转盘装置(3)包括第二转动盘(31)以及沿所述第二转动盘(31)的中心圆周阵列设置于第二转动盘(31)边缘的多个第二定位治具(3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盘(21)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31)的料盘(20)的上方,配置为对该料盘(20)内的sled工件(100)的正反方向进行识别;所述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架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21)的外周,配置为吸取所述料盘(20)内的sled工件(100)并运输至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内;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和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沿所述第二转动盘(3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盘(31)的外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参数检测;所述第三检测装置(6)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外观检测;所述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配置为吸取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9);所述载带包装装置(9)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的一侧且包装载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之间的连接线相平行,配置为对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输出的sled工件(100)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包括吸料机构(71)和多轴驱动机构(72),所述多轴驱动机构(72)安装于机体(1),所述吸料机构(71)安装于多轴驱动机构(72);所述吸料机构(71)包括第一安装架(71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711)上的多个与所述sled工件(100)相配合的吸料组件(712);所述多轴驱动机构(72)包括x轴驱动组件(721)和y轴驱动组件(722),所述x轴驱动组件(721)安装于机体(1),所述y轴驱动组件(722)滑动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721)上,通过x轴驱动组件(721)的驱动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吸料机构(71)通过第一安装架(711)滑动安装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722)上,通过所述y轴驱动组件(722)的驱动在y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2)和第一检测机构(41),所述第二安装架(42)安装于机体(1),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1)安装于第二安装架(42)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盘(21)上最靠近第二转动盘(31)的料盘(20)的上方,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1)为ccd视觉检测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包括单轴驱动组件(52)和第二检测机构(51),所述单轴驱动组件(52)安装于机体(1),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1)安装于单轴驱动组件(52)且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51)为激光检测模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装置(6)包
括沿所述第二转动盘(31)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检测机构(61)和第四检测机构(62),所述第三检测机构(61)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下向上对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检测,所述第四检测机构(62)为ccd视觉检测模组且用于从上向下对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进行检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为转盘式结构,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盘(21)旋转的第一驱动模组(23),所述第一驱动模组(23)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盘(2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转动盘(21)动力连接,所述料盘(20)上设有多个与所述sled工件(100)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0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装置(3)为转盘式结构,所述第二转盘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盘(31)旋转的第二驱动模组(33),所述第二驱动模组(3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盘(3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转动盘(31)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sled工件(100)相配合的第二安装槽(32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包装装置(9)包括从头至尾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91)、输送料道(92)、热封机构(93)、拉料机构(94)和收卷机构(95),所述热封机构(93)设在于输送料道(92)的末端,所述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架设于所述输送料道(92)的外周且能够吸取所述第二定位治具(32)内的sled工件(100)并输送至位于输送料道(92)上的载带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转盘装置(2)、第二转盘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第三检测装置(6)、第一吸料输送装置(7)、第二吸料输送装置(8)和载带包装装置(9)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10),所述安全防护装置(10)设置于第一转盘装置(2)的前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SLED检测包装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的第一转盘装置、第二转盘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吸料输送装置、第二吸料输送装置和载带包装装置;第一检测装置配置为对该料盘内的SLED工件的正反方向进行识别;第一吸料输送装置配置为吸取料盘内的SLED工件并运输至第二定位治具内;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参数检测;第三检测装置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进行外观检测;第二吸料输送装置配置为吸取第二定位治具内的SLED工件并运输至载带包装装置;载带包装装置配置为SLED工件进行包装。本检测包装机实现了检测、包装自动化,能够提高稼动率且可减少人力投入,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宁 仲伟军 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