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2  79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转印刻字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


    背景技术:

    2.热转印刻字膜在储存及运输时需要进行收卷,收卷后的热转印刻字膜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收卷后可能会出现刻字膜难以复原的情况;第二,当热转印刻字膜由于外界的因素被拉伸后,热转印刻字膜的上的字体可能会出现裂痕,影响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效果;第三,收卷时存在不便,因此,对现有的热转印刻字膜的结构进行改进,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3.为此,公告号为“cn210234424u”的一种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包括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拉伸层,防拉伸层内设置有加强丝,加强丝为网状结构;所述防拉伸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均由eva树脂材质制成,第二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离型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由于eva树脂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从而使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具备较好的弹性,便于直接将热转印刻字膜进行收卷,防止热转印刻字膜在收卷后出现难以复原的问题。
    4.对于上述该弹性热转印刻字膜,虽然通过设置凸块和凹槽,凸块能够增大热转印刻字膜的防滑性,并且一张热转印刻字膜上的凸块能够卡入另一张热转印刻字膜的凹槽内,方便人们同时对多张热转印刻字膜进行收卷操作;通过设置防拉伸层,由于防拉伸层内部设置有网状的加强丝,使防拉伸层具备一定的防拉伸能力,保证了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效果,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缺陷:上述的弹性热转印刻字膜不带有对本体的定位孔,不好对其进行加工时的固定,然而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则需要利用双面胶粘附在加工板上进行定位,这样的操作方式十分的浪费时间,并且不能够将多余的膜一次性撕掉脱膜,进而导致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材料的浪费问题,现有的成卷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在收放使用过程中其本体没有设置防护的构件,容易使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两边边侧刮擦到外部物体上,而造成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破损撕裂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包括耐拉框,所述耐拉框的外部两侧面设有保护橡胶膜,所述耐拉框的表面均匀设有预留定位孔,所述耐拉框的内侧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内设有印刻字膜本体,所述印刻字膜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一基础底材,所述基础底材表面黏合有脱膜层,所述脱膜层的表面黏合有防撕裂层,所述防撕裂层表面黏合有柔性防水层,所述柔性防水层的表面黏合有第二基础底材,所述第二基础底材的表面黏合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表面黏合有抗磨层,所述抗
    磨层的表面黏合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表面黏合有背胶层。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抗磨层包括抗磨基础层,所述抗磨基础层表面设有耐磨面涂层,所述抗磨基础层底面设有耐磨底涂层,所述耐磨面涂层、耐磨底涂层与抗磨基础层之间通过液体胶粘合为一体,此项能够增强该膜的减摩及抗磨能力,并且提高该膜加工成成品后的使用寿命。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强层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加强丝网层和软质纤维层,所述加强丝网层与软质纤维层通过胶水粘合构成,此项能够该膜具备较强的防拉伸能力,而且提高该膜的柔韧性,从而保证了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效果。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背胶层包括双面背胶层,所述双面背胶层的表面设有背胶保护层,所述双面背胶层的底面与加强层的表面黏合,能够做到对该膜表面背胶胶层不受到划伤破损,保证背胶层的完整性。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撕裂层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所述聚合物层与玻璃纤维体层之间通过环保胶水黏合构成,通过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的设置能够提高该膜拉扯的韧性,避免出现拉扯撕裂造成该膜的损坏,并且能够保证该膜的正常使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橡胶膜与耐拉框之间通过黏合胶水一体成型设计,且耐拉框为软质橡胶构成,起到对该膜两边侧在受到外界物体刮擦时保护的效果,避免该膜刮擦损坏,提高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寿命。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印刻字膜本体两边侧设有易拆连接件,所述易拆连接件的一端与保护腔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能够将加工后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余料快速的去除,提高印刻的效率。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抗磨层与加强层贴面粘合处设有背涂层,能够防止在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上印刻时出现打滑现象,进而提高印刻生产的效率。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通过抗磨层内抗磨基础层、耐磨面涂层、耐磨底涂层的组合设计,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增强该膜的减摩及抗磨能力,并且提高该膜加工成成品后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层内依次设置的加强丝网层和软质纤维层,能够使该膜产生较强的防拉伸能力,而且可提高该膜的柔韧性,从而保证了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效果,通过防撕裂层内依次设置的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的组合,从而使该膜通过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使用,能够提高该膜拉扯的韧性及增大热转印刻字膜的防滑性,避免在现拉扯时出现的撕裂造成该膜的损坏,从而能够保证该膜的正常使用;
    15.通过印刻字膜本体两边侧设有易拆连接件的设置,能够将加工后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余料通过易拆连接件快速的撕掉,从而增加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实用性,进而节省了撕料的时间,同时提高印刻的生产效率,通过耐拉框设置在印刻字膜本体外侧的设置,在该膜在拉扯加工时,不会使印刻字膜本体边侧受到外部物体的刮擦而损坏的问题,进而提高对印刻字膜本体的保护作用,通过耐拉框上预留定位孔的设计,能够使印刻字膜本体在使用时不需要借助夹具基工装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固定,从而方便对印刻字膜本体的刻字与印字的工作,进而提高印刻字膜本体刻字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磨层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剖面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胶层主视剖面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撕裂层主视剖面图。
    22.图中:1、耐拉框;2、预留定位孔;3、保护橡胶膜;4、保护腔;5、易拆连接件;6、印刻字膜本体;7、第一基础底材;8、脱膜层;9、防撕裂层;10、柔性防水层;11、第二基础底材;12、油墨层;13、抗磨层;14、加强层;15、背胶层;16、抗磨基础层;17、耐磨面涂层;18、耐磨底涂层;19、加强丝网层;20、软质纤维层;21、双面背胶层;22、背胶保护层;23、聚合物层;24、玻璃纤维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包括耐拉框1,耐拉框1的外部两侧面设有保护橡胶膜3,起到对耐拉框1的防撞保护作用,保护橡胶膜3与耐拉框1之间通过黏合胶水一体成型设计,且耐拉框1为软质橡胶构成,提高耐拉框1的防刮擦时的柔韧性,耐拉框1的表面均匀设有预留定位孔2,便对印刻字膜的快速固定,耐拉框1的内侧设有保护腔4,实现对印刻字膜本体6的全方位保护的效果,保护腔4内设有印刻字膜本体6,印刻字膜本体6两边侧设有易拆连接件5,易拆连接件5的一端与保护腔4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便于对产生的余料快速的撕掉。
    25.印刻字膜本体6的底面设有第一基础底材7,且第一基础底材7表面黏合有脱膜层8,脱膜层8的表面黏合有防撕裂层9,增强印刻字膜本体6的柔韧性,防撕裂层9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聚合物层23和玻璃纤维体层24,聚合物层23与玻璃纤维体层24之间通过环保胶水黏合构成,能够有效降低在拉扯时出现撕裂的问题,增强防撕裂的强度,防撕裂层9表面黏合有柔性防水层10,能够有效保留印刻字膜本体6的自身柔韧性,柔性防水层10的表面黏合有第二基础底材11,且第二基础底材11的表面黏合有油墨层12,油墨层12表面黏合有抗磨层13,能够提高印刻字膜本体6的耐磨性,避免对其他层造成磨损。
    26.抗磨层13包括抗磨基础层16,抗磨基础层16表面设有耐磨面涂层17,抗磨基础层16底面设有耐磨底涂层18,耐磨面涂层17、耐磨底涂层18与抗磨基础层16之间通过液体胶粘合为一体,提高印刻字膜本体6的表面摩擦力,抗磨层13的表面黏合有加强层14,增强印刻字膜本体6的整体的柔韧强度,抗磨层13与加强层14贴面粘合处设有背涂层,避免刻字设备出现打滑的现象。
    27.加强层14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加强丝网层19和软质纤维层20,加强丝网层19与软质纤维层20通过胶水粘合构成,能够提高印刻字膜本体6的抗拉伸效能,加强层14的表面
    黏合有背胶层15,背胶层15包括双面背胶层21,双面背胶层21的表面设有背胶保护层22,双面背胶层21的底面与加强层14的表面黏合,起到对背胶层15的保护轴,避免背胶层15损坏而导致内部层受损的问题。
    28.具体的,使用时通过抗磨层13内抗磨基础层16、耐磨面涂层17、耐磨底涂层18的组合设计,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增强该膜的减摩及抗磨能力,并且提高该膜加工成成品后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层14内依次设置的加强丝网层19和软质纤维层20,能够使该膜产生较强的防拉伸能力,而且可提高该膜的柔韧性,从而保证了热转印刻字膜的使用效果,通过防撕裂层9内依次设置的聚合物层23和玻璃纤维体层的组合,从而使该膜通过聚合物层23和玻璃纤维体层24使用,能够提高该膜拉扯的韧性及增大热转印刻字膜的防滑性,避免在现拉扯时出现的撕裂造成该膜的损坏,从而能够保证该膜的正常使用
    29.通过印刻字膜本体6两边侧设有易拆连接件5的设置,能够将加工后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余料通过易拆连接件5快速的撕掉,从而增加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的实用性,并且提高印刻的生产效率,通过耐拉框1设置在印刻字膜本体外侧的设置,在该膜在拉扯加工时,不会使印刻字膜本体6边侧受到外部物体的刮擦而损坏的问题,进而提高对印刻字膜本体6的保护作用,通过耐拉框1上预留定位孔2的设计,能够使印刻字膜本体6在使用时不需要借助夹具基工装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固定,从而方便对印刻字膜本体6的刻字与印字的工作,进而提高印刻字膜本体6刻字的生产效率。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包括耐拉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拉框(1)的外部两侧面设有保护橡胶膜(3),所述耐拉框(1)的表面均匀设有预留定位孔(2),所述耐拉框(1)的内侧设有保护腔(4),所述保护腔(4)内设有印刻字膜本体(6),所述印刻字膜本体(6)的底面设有第一基础底材(7),所述第一基础底材(7)表面黏合有脱膜层(8),所述脱膜层(8)的表面黏合有防撕裂层(9),所述防撕裂层(9)表面黏合有柔性防水层(10),所述柔性防水层(10)的表面黏合有第二基础底材(11),所述第二基础底材(11)的表面黏合有油墨层(12),所述油墨层(12)表面黏合有抗磨层(13),所述抗磨层(13)的表面黏合有加强层(14),所述加强层(14)的表面黏合有背胶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层(13)包括抗磨基础层(16),所述抗磨基础层(16)表面设有耐磨面涂层(17),所述抗磨基础层(16)底面设有耐磨底涂层(18),所述耐磨面涂层(17)、耐磨底涂层(18)与抗磨基础层(16)之间通过液体胶粘合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14)内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加强丝网层(19)和软质纤维层(20),所述加强丝网层(19)与软质纤维层(20)通过胶水粘合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15)包括双面背胶层(21),所述双面背胶层(21)的表面设有背胶保护层(22),所述双面背胶层(21)的底面与加强层(14)的表面黏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层(9)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聚合物层(23)和玻璃纤维体层(24),所述聚合物层(23)与玻璃纤维体层(24)之间通过环保胶水黏合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橡胶膜(3)与耐拉框(1)之间通过黏合胶水一体成型设计,且耐拉框(1)为软质橡胶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刻字膜本体(6)两边侧设有易拆连接件(5),所述易拆连接件(5)的一端与保护腔(4)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层(13)与加强层(14)贴面粘合处设有背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撕裂的高弹性热转印刻字膜,包括耐拉框,所述耐拉框的外部两侧面设有保护橡胶膜,所述耐拉框的表面均匀设有预留定位孔,所述耐拉框的内侧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内设有印刻字膜本体,通过防撕裂层内依次设置的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的组合,从而使该膜通过聚合物层和玻璃纤维体层使用,能够提高该膜拉扯的韧性及增大热转印刻字膜的防滑性,避免在现拉扯时出现的撕裂造成该膜的损坏,从而能够保证该膜的正常使用,通过耐拉框上预留定位孔的设计,能够使印刻字膜本体在使用时不需要借助夹具基工装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固定,从而方便对印刻字膜本体的刻字与印字的工作,进而提高印刻字膜本体刻字的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平 陆楞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创研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9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