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膜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
背景技术:
2.抗氧化绝缘镭射膜的控量装置,避免物料的浪费。
3.现有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不具备对当量的控制,很容易出现供料多的问题,例如公告号cn201520316691.6公开的一种镭射膜加工装置,不具备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的功能,在输送时,避免物料送多了,造成增加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解决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节约成本,避免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节约成本,避免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
6.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包括千斤顶、第一固定板、第一计数器、测距传感器、伸缩杆、第一滚轮、支撑杆、第二固定板、轴承、第二连接杆、连接套杆、第二滚轮和第二计数器,所述千斤顶顶部设置有夹柱,所述夹柱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面设置有拓展板,所述拓展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部设置有第一计数器,所述连接架外表面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连接架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计数器,所述第二连接杆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外表面连接有第二滚轮,解决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节约成本,避免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问题。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千斤顶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架套,所述固定连架套外表面连接有支撑杆,固定连架套是为了固定千斤顶和支撑杆用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置有盖片。所述第一固定板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盖片用于固定第一连接杆外表面的轴承用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机轴端固定连接有梅花轴,所述梅花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续料杆,梅花轴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杆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机平行,电机提供动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杆内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提供一个支撑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轴承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轴承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轴承为了方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滚轮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滚轮平行,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内部设置有可以计数并传给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
14.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千斤顶、第一计数器、测距传感器、伸缩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二计数器,达到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的目的,实现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节约成本,避免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优点。
15.通过设置的第一计数器、测距传感器和第一滚轮,实现了第一滚轮滚动的圈数,传送给第一计数器测算料的多长,测距传感器进行检测厚度再次进行测算定量,通过设置的第二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配合,不需要转向器的控制,利用惯性可以满足需求,通过设置的连接套杆、第二滚轮和第二计数器,进行计算完成料的是多少。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距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千斤顶;2、夹柱;3、第一固定板;4、拓展板;5、盖片;6、底座;7、电机;8、梅花轴;9、第一连接杆;10、续料杆;11、连接架;12、第一计数器;13、测距传感器;14、伸缩杆;15、第一滚轮;16、固定连架套;17、支撑杆;18、第二固定板;19、轴承;20、第二连接杆;21、连接套杆;22、第二滚轮;23、第二计数器;24、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包括千斤顶1、第一固定板3、第一计数器12、测距传感器13、伸缩杆14、第一滚轮15、支撑杆17、第二固定板18、轴承19、第二连接杆20、连接套杆21、第二滚轮22和第二计数器23,千斤顶1顶部设置有夹柱2,夹柱2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侧面设置有拓展板4,拓展板4顶部设置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顶部设置有第一计数器12,连接架11外表面设置有测距传感器13,连接架11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15,支撑杆17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计数器23,第二连接杆20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套杆21,连接套杆21外表面连接有第二滚轮22。
23.千斤顶1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架套16,固定连架套16外表面连接有支撑杆17,第一固定板3顶部设置有盖片5,第一固定板3外表面设置有底座6,底座6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轴端固定连接有梅花轴8,梅花轴8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续料杆10,电机7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7平行,支撑杆17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8,第二固定板18顶部设置有轴承19,支撑杆17内侧设置有工作台24,轴承19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9,轴承19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0,第二滚轮22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二滚轮22平行。
24.本实用工作原理:
25.参照说明书附图1-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将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卷放上续料杆10,伸缩杆14底部的第一滚轮15放在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卷的外表面上,开始工作,电机7开始转动,带动梅花轴8,梅花轴8带的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带的续料杆10,续料杆10带动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卷旋转,伸缩杆14就是外壳套内壳,内部不设任何装置,使伸缩杆14自由伸缩,不受任何控制,伸缩杆14底部的第一滚轮15,第一滚轮15跟随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卷转动,进行计数,第一滚轮15内部有计数多少传给第一计数器12,第一计数器12并计算对物料的长度,进行定量,测距传感器13检测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卷的厚度少了多少,再次计算消耗多少,轴承19内部固定的第二连接杆20,使第二连接杆20能灵活转动,连接套杆21外表面的第二滚轮22对已完成的镭射膜进行测量为多少,第二滚轮22转动的圈数反馈给第二计数器23并计算当量,通过第一计数器12、测距传感器13、第一滚轮15、第二滚轮22和第二计数器23进行计算,完成定量输送,再通过处理系统完成定时输送,避免了生产线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包括千斤顶(1)、第一固定板(3)、第一计数器(12)、测距传感器(13)、伸缩杆(14)、第一滚轮(15)、支撑杆(17)、第二固定板(18)、轴承(19)、第二连接杆(20)、连接套杆(21)、第二滚轮(22)和第二计数器(23),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顶部设置有夹柱(2),所述夹柱(2)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侧面设置有拓展板(4),所述拓展板(4)顶部设置有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顶部设置有第一计数器(12),所述连接架(11)外表面设置有测距传感器(13),所述连接架(11)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15),所述支撑杆(17)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计数器(23),所述第二连接杆(20)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套杆(21),所述连接套杆(21)外表面连接有第二滚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架套(16),所述固定连架套(16)外表面连接有支撑杆(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顶部设置有盖片(5),所述第一固定板(3)外表面设置有底座(6),所述底座(6)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轴端固定连接有梅花轴(8),所述梅花轴(8)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续料杆(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机(7)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8),所述第二固定板(18)顶部设置有轴承(19),所述支撑杆(17)内侧设置有工作台(2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9)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轴承(19)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2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滚轮(22)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包括千斤顶、第一固定板、第一计数器、测距传感器、伸缩杆、第一滚轮、支撑杆、第二固定板、轴承、第二连接杆、连接套杆、第二滚轮和第二计数器,所述千斤顶顶部设置有夹柱,所述夹柱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面设置有拓展板,所述拓展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部设置有第一计数器,所述连接架外表面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千斤顶、第一计数器、测距传感器、伸缩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二计数器,达到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的目的,实现了定量输送和定时输送,节约成本,避免的抗氧化绝缘镭射膜多送的优点。镭射膜多送的优点。镭射膜多送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盛旺 张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莱斯迪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