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2  92

    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o型腿矫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在发育成长期,若过早站立,过长时间行走,容易造成大、小腿内外两侧肌肉群及韧带的收缩力量与伸展力量不平衡,外在表现为双膝不能靠拢,呈现“o”字形,俗称o型腿,是一种畸形疾病,影响个人体态和气质,儿童年纪越小,越容易矫正,因而有o型腿的儿童,应该尽早通过临床矫正术进行矫正治疗。
    3.专利申请cn214073774u,公开日为20210831,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包括能够伸缩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中部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一夹块,连接块的正面对称贯穿开设有两个位于第一夹块两侧的且在水平方向的滑槽,连接块的正面通过滑槽卡合滑动连接有两个位于第一夹块两侧的第二夹块,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夹块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水平垂直于支杆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水平方向的滚筒,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用于使安装块沿垂直于支杆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既可夹患者的一条腿,也可夹患者的两条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使用。然而该种o型腿矫正装置不能转移儿童注意力,导致儿童在矫正时会因压腿疼痛而哭闹踢脚,进而影响矫正术的正常进行。
    4.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发掘新的一种能够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对于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术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o型腿矫正装置不能转移儿童注意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包括有支脚、安装板、橡胶块、第一夹板、滑杆、第一滑套、第一弹簧、注意力转移机构和驱动机构,支脚顶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右侧中间设有橡胶块,安装板右侧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有靠近橡胶块的第一夹板,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滑杆,相邻的滑杆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第一夹板下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滑动式连接,第一夹板下部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一滑套连接,安装板右侧设有注意力转移机构,安装板、第一夹板和注意力转移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支架、双轴电机、缺齿轮、齿条、趣味块和第二弹簧构成注意力转移机构,安装板底部中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之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安装板右底部中间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前后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缺齿轮,第一滑块下侧右中部前后对称设有与同侧缺齿轮啮合的齿条,第一滑
    块上部中间设有吸引儿童注意力的趣味块,第一滑轨左侧均与第一滑块左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楔形块、第三支架、螺杆、第二滑块、第二楔形块和第三弹簧,第一楔形块、第三支架、螺杆、第二滑块、第二楔形块和第三弹簧构成驱动机构,第二支架底部设有第一楔形块,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下部转动式设有与双轴电机输出轴端部连接的螺杆,螺杆外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连接,第二滑块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顶部均刻有与螺杆契合的螺纹,第二楔形块均与同侧的螺杆接触,第二楔形块向内运动均与第一楔形块接触,相邻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保护机构,第四支架、第一加压箱、加压杆、第四弹簧、软管和气囊构成保护机构,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下部均设有第一加压箱,第一加压箱上均滑动式设有加压杆,加压杆外侧均与相邻的第二滑块接触,加压杆上均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压箱和加压杆连接,第一加压箱内端均与同侧的第一夹板之间连通有软管,软管均穿过安装板,第一夹板上部内侧均连通有气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矫正机构,第二滑套、推块、第五支架、转动轴、第一绕线轮、第一拉绳、第一扭力弹簧、旋转板和第二扭力弹簧构成矫正机构,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下部均滑动式设有推块,推块左端均与同侧的加压杆连接,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五支架,相靠近的两个第五支架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轴,推块向内滑动均与同侧的转动轴接触,转动轴中部均设有第一绕线轮,第一绕线轮上均绕有第一拉绳,转动轴右部均绕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绕线轮和右侧的第五支架连接,安装板右侧前后两部均内嵌入式地转动式设有位于第五支架上方的旋转板,旋转板上均绕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旋转板和安装板连接,旋转板右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拉绳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限位机构,第二滑轨、第三滑块、第五弹簧、第二夹板、第六弹簧、第二绕线轮和第二拉绳构成限位机构,安装板右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外侧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三滑块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夹板,第二夹板均与第三滑块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均绕在第二夹板上,第二滑轨下部均安装有第二绕线轮,同侧的第三滑块与第一夹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绕过同侧的第二绕线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调节机构,第六支架、第二加压箱、螺纹杆和推板构成调节机构,第四支架底部均设有第六支架,第六支架下部均安装有第二加压箱,第二加压箱与相邻的第一加压箱连通,第二加压箱下部均螺纹式设有螺纹杆,螺纹杆顶部均转动式设有推板,推板与第二加压箱滑动式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前后两侧均设有护栏。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趣味块间歇性地左右往复运动,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避免矫正时儿童哭闹踢脚,便于矫正术的正常进行;2、第一滑套带动第一夹板向内滑动,第一夹板对向外侧翻的o型腿部膝盖外侧进行内推,在第一夹板对腿部进行矫正时,第一弹簧起缓冲作用,使得第一夹板能够适当地沿
    着第一滑套前后滑动,避免膝盖外侧被第一夹板强硬压伤;3、第一加压箱内的气体被加压杆通过软管压入第一夹板内,最终进入气囊中,实现对气囊进行打气的效果,充气的气囊与膝盖外侧直接接触,能够保护膝盖外侧,避免第一夹板与膝盖外侧直接接触导致被硌伤;4、加压杆内外移动带动推块内外滑动,当推块向内滑动与转动轴接触时,旋转板将外翻的脚掌推至脚趾朝上的状态,进一步增强矫正o型腿的效果;5、第三滑块带动第二夹板向下按压膝盖顶部,避免内推膝盖外侧时膝盖顶部向上顶起弯曲,从而影响矫正效果,且在下压过程中,第六弹簧起到缓冲保护膝盖的作用;6、通过调节转动螺纹杆,能够简单地根据儿童腿部的粗细,适应性地调节气囊内的充气量,避免气囊过度挤压儿童腿部,导致双腿血流不畅,进而发生充血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注意力转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注意力转移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保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保护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矫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矫正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中:1-支脚,2-安装板,3-橡胶块,4-第一夹板,5-滑杆,6-第一滑套,7-第一弹簧,8-注意力转移机构,81-第一支架,82-第一滑轨,83-第一滑块,84-第二支架,85-双轴电机,86-缺齿轮,87-齿条,88-趣味块,89-第二弹簧,9-驱动机构,91-第一楔形块,92-第三支架,93-螺杆,94-第二滑块,95-第二楔形块,96-第三弹簧,10-保护机构,101-第四支架,102-第一加压箱,103-加压杆,104-第四弹簧,105-软管,106-气囊,11-矫正机构,111-第二滑套,112-推块,113-第五支架,114-转动轴,115-第一绕线轮,116-第一拉绳,117-第一扭力弹簧,118-旋转板,119-第二扭力弹簧,12-限位机构,121-第二滑轨,122-第三滑块,123-第五弹簧,124-第二夹板,125-第六弹簧,126-第二绕线轮,127-第二拉绳,13-调节机构,131-第六支架,132-第二加压箱,133-螺纹杆,13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2.实施例1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支脚1、安装板2、橡胶块3、第一夹板4、滑杆5、第一滑套6、第一弹簧7、注意力转移机构8和驱动机构9,支脚1顶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前后两侧均通过螺钉的方式设有护栏,安装板2顶部右侧中间设有橡胶块3,安装板2右侧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夹板4,第一夹板4分别位于橡胶块3前后两侧,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滑杆5,相邻的滑杆5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6,第一夹板4下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6滑动式连接,第一夹板4下部均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4和第一滑套6连接,安装板2右侧设有注意力转移机构8,安装板2、第一夹板4和注意力转移机构8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9。
    33.如图4和图5所示,注意力转移机构8包括有第一支架81、第一滑轨82、第一滑块83、第二支架84、双轴电机85、缺齿轮86、齿条87、趣味块88和第二弹簧89,安装板2底部中间左右对称通过卯榫的方式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之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轨82,第一滑轨82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83,安装板2右底部中间通过卯榫的方式设有第二支架84,第二支架84上通过螺栓的方式安装有双轴电机85,双轴电机85前后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缺齿轮86,第一滑块83下侧右中部前后对称设有齿条87,同侧的齿条87与缺齿轮86均相互啮合,第一滑块83上部中间设有趣味块88,第一滑轨82左侧均与第一滑块83左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
    34.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机构9包括有第一楔形块91、第三支架92、螺杆93、第二滑块94、第二楔形块95和第三弹簧96,第二支架84底部设有第一楔形块91,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92,第三支架92下部转动式设有螺杆93,螺杆93均与双轴电机85同侧的输出轴端部连接,螺杆93外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94,第二滑块94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6连接,第二滑块94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95,第二楔形块95顶部均刻有与螺杆93契合的螺纹,第二楔形块95均与同侧的螺杆93接触,第二楔形块95向内运动均与第一楔形块91接触,相邻的第二滑块94与第二楔形块95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96。
    35.当儿科医生需要给o型腿儿童做临床矫正术时,可以使用这种矫正装置,首先让o型腿儿童躺在安装板2上,并使得双脚分别放置在第一夹板4之间的橡胶块3左右两侧,护栏能够对儿童进行防护,随后启动双轴电机85,双轴电机85的输出轴带动缺齿轮86转动,当缺齿轮86与齿条87啮合时,缺齿轮86带动齿条87向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83向右滑动,第二弹簧89被拉伸,进而带动趣味块88向右运动,当缺齿轮86与齿条87不啮合时,第二弹簧89复位带动第一滑块83向左滑动,从而带动齿条87和趣味块88向左运动,趣味块88间歇性地左右往复运动,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避免矫正时儿童哭闹踢脚,便于矫正术的正常进行,双轴电机85的输出轴转动同时带动螺杆9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楔形块95向内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94向内移动,继而带动第一滑套6向内滑动,第一滑套6带动第一夹板4向内滑动,实现第一夹板4对向外侧翻的o型腿部膝盖外侧进行内推的效果,在第一夹板4对腿部进行矫正时,第一弹簧7起缓冲作用,使得第一夹板4能够适当地沿着第一滑套6前后滑动,避免膝盖外侧被第一夹板4强硬压伤,当第二楔形块95向内移动与第一楔形块91接触时,第一楔形块91挤压第二楔形块95向下滑动,第三弹簧96被拉伸,使得第二楔形块95不再与螺杆93接触,且第一楔形块91卡住第二楔形块95,从而第二楔形块95、第二滑块94、第一滑套6和第一夹板4停止运动,此时,双轴电机85的输出轴仍然转动,如此,第一夹板4依旧保持内推
    膝盖外侧的状态,且不影响趣味块88持续转移儿童的注意力,结束矫正术时,儿科医生关闭双轴电机85,并向下拉动第二楔形块95,使其与第一楔形块91不再卡合,再向外拉动第二滑块94复位,第二滑块94带动第一滑套6和第二楔形块95向外运动,第一滑套6带动第一夹板4向外松开膝盖外侧,随即松开第二滑块94和第二楔形块95,第二楔形块95重新向上卡住螺杆93,儿童离开安装板2。
    3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用于保护膝盖的保护机构10,保护机构10包括有第四支架101、第一加压箱102、加压杆103、第四弹簧104、软管105和气囊106,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通过固定的方式设有第四支架101,第四支架101下部均设有第一加压箱102,第一加压箱102上均滑动式设有加压杆103,加压杆103外侧均与相邻的第二滑块94接触,加压杆103上均绕有第四弹簧104,第四弹簧104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压箱102和加压杆103连接,第一加压箱102内端均与同侧的第一夹板4之间连通有软管105,软管105均穿过安装板2,第一夹板4上部内侧均连通有气囊106。
    37.当第二滑块94向内移动时,第二滑块94推动加压杆103向内滑动,第四弹簧104被压缩,第一加压箱102内的气体被加压杆103通过软管105压入第一夹板4内,最终进入气囊106中,实现对气囊106进行打气的效果,充气的气囊106与膝盖外侧直接接触,能够保护膝盖外侧,避免第一夹板4与膝盖外侧直接接触导致被硌伤,当第二滑块94向外移动时,第四弹簧104复位带动加压杆103向外滑动,气囊106内的气体最终回流到第一加压箱102内,放气的气囊106松开膝盖外侧。
    38.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避免脚掌外翻的矫正机构11,矫正机构11包括有第二滑套111、推块112、第五支架113、转动轴114、第一绕线轮115、第一拉绳116、第一扭力弹簧117、旋转板118和第二扭力弹簧119,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111,第二滑套111下部均滑动式设有推块112,推块112左端均与同侧的加压杆103连接,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通过焊接的方式设有第五支架113,相靠近的两个第五支架113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轴114,推块112向内滑动均与同侧的转动轴114接触,转动轴114中部均设有第一绕线轮115,第一绕线轮115上均绕有第一拉绳116,转动轴114右部均绕有第一扭力弹簧117,第一扭力弹簧117两端分别与第一绕线轮115和右侧的第五支架113连接,安装板2右侧前后两部均内嵌入式地通过轴承的方式设有位于第五支架113上方的旋转板118,旋转板118上均绕有第二扭力弹簧119,第二扭力弹簧119两端分别与旋转板118和安装板2连接,旋转板118右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拉绳116连接。
    39.儿童脚掌置于旋转板118之间的橡胶块3左右两侧,加压杆103内外移动带动推块112内外滑动,当推块112向内滑动与转动轴114接触时,转动轴114带动第一绕线轮115对第一拉绳116进行收绕,第一扭力弹簧117扭转形变,第一拉绳116拉动旋转板118向上摆动,第二扭力弹簧119扭转形变,旋转板118将外翻的脚掌推至脚趾朝上的状态,进一步增强矫正o型腿的效果,当推块112向外滑动与转动轴114脱离时,第一扭力弹簧117复位带动转动轴114反转,从而带动第一绕线轮115反转,第一拉绳116被解绕,第二扭力弹簧119带动旋转板118向下摆动复位。
    40.如图3、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12包括有第二滑轨121、第三滑块122、第五弹簧123、第二夹板124、第六弹簧125、第二绕线轮126和第二拉绳127,安
    装板2右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121,第二滑轨121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122,第三滑块122外侧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12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23,第三滑块122内侧均滑动式设有对膝盖顶部进行限位的第二夹板124,第二夹板124均与第三滑块122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25,第六弹簧125均绕在第二夹板124上,第二滑轨121下部均安装有第二绕线轮126,同侧的第三滑块122与第一夹板4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拉绳127,第二拉绳127绕过同侧的第二绕线轮126。
    41.当第一夹板4向内滑动时,第一夹板4通过第二拉绳127拉动第三滑块122向下滑动,第五弹簧123被压缩,第三滑块122带动第二夹板124向下按压膝盖顶部,避免内推膝盖外侧时膝盖顶部向上顶起弯曲,从而影响矫正效果,且在下压过程中,第六弹簧125起到缓冲保护膝盖的作用,当第一夹板4向外滑动时,第一夹板4不再拉紧第二拉绳127,第五弹簧123复位带动第三滑块122向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板124向上松开膝盖顶部,第二绕线轮126对第二拉绳127起导向作用。
    42.如图3、图14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调节机构13,调节机构13包括有第六支架131、第二加压箱132、螺纹杆133和推板134,第四支架101底部均设有第六支架131,第六支架131下部均安装有第二加压箱132,第二加压箱132与相邻的第一加压箱102连通,第二加压箱132下部均螺纹式设有螺纹杆133,螺纹杆133顶部均转动式设有推板134,推板134位于第二加压箱132内,且与第二加压箱132内径相同,推板134与第二加压箱132滑动式连接。
    43.当儿童腿部较粗时,儿科医生顺时针转动螺纹杆133,使得螺纹杆133带动推板134向下运动,从而在打气时,第一加压箱102内部分进入第二加压箱132的气体增多,导致部分进入气囊106内的气体减少,当儿童腿部较细时,则逆时针转动螺纹杆133,使得螺纹杆133带动推板134向上运动,从而在打气时,第一加压箱102内部分进入第二加压箱132的气体减少,导致部分进入气囊106内的气体增多,如此,能够简单地根据儿童腿部的粗细,适应性地调节气囊106内的充气量,避免气囊106过度挤压儿童腿部,导致双腿血流不畅,进而发生充血现象。
    4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包括有支脚(1)、安装板(2)、橡胶块(3)、第一夹板(4)、滑杆(5)、第一滑套(6)和第一弹簧(7),支脚(1)顶部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顶部右侧中间设有橡胶块(3),安装板(2)右侧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有靠近橡胶块(3)的第一夹板(4),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滑杆(5),相邻的滑杆(5)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6),第一夹板(4)下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6)滑动式连接,第一夹板(4)下部均绕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4)和第一滑套(6)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注意力转移机构(8)和驱动机构(9),安装板(2)右侧设有注意力转移机构(8),安装板(2)、第一夹板(4)和注意力转移机构(8)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81)、第一滑轨(82)、第一滑块(83)、第二支架(84)、双轴电机(85)、缺齿轮(86)、齿条(87)、趣味块(88)和第二弹簧(89)构成注意力转移机构(8),安装板(2)底部中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支架(81),第一支架(81)之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滑轨(82),第一滑轨(82)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83),安装板(2)右底部中间设有第二支架(84),第二支架(84)上安装有双轴电机(85),双轴电机(85)前后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缺齿轮(86),第一滑块(83)下侧右中部前后对称设有与同侧缺齿轮(86)啮合的齿条(87),第一滑块(83)上部中间设有吸引儿童注意力的趣味块(88),第一滑轨(82)左侧均与第一滑块(83)左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楔形块(91)、第三支架(92)、螺杆(93)、第二滑块(94)、第二楔形块(95)和第三弹簧(96)构成驱动机构(9),第二支架(84)底部设有第一楔形块(91),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92),第三支架(92)下部转动式设有与双轴电机(85)输出轴端部连接的螺杆(93),螺杆(93)外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94),第二滑块(94)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6)连接,第二滑块(94)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95),第二楔形块(95)顶部均刻有与螺杆(93)契合的螺纹,第二楔形块(95)均与同侧的螺杆(93)接触,第二楔形块(95)向内运动均与第一楔形块(91)接触,相邻的第二滑块(94)与第二楔形块(95)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9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保护机构(10),第四支架(101)、第一加压箱(102)、加压杆(103)、第四弹簧(104)、软管(105)和气囊(106)构成保护机构(10),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架(101),第四支架(101)下部均设有第一加压箱(102),第一加压箱(102)上均滑动式设有加压杆(103),加压杆(103)外侧均与相邻的第二滑块(94)接触,加压杆(103)上均绕有第四弹簧(104),第四弹簧(104)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压箱(102)和加压杆(103)连接,第一加压箱(102)内端均与同侧的第一夹板(4)之间连通有软管(105),软管(105)均穿过安装板(2),第一夹板(4)上部内侧均连通有气囊(10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矫正机构(11),第二滑套(111)、推块(112)、第五支架(113)、转动轴(114)、第一绕线轮(115)、第一拉绳(116)、第一扭力弹簧(117)、旋转板(118)和第二扭力弹簧(119)构成矫正机构(11),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111),第二滑套(111)下部均滑动式设有推块(112),推块(112)左端均与同侧的加压杆(103)连接,安装板(2)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五支架(113),相靠近的两个第五支架(113)之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轴(114),推块
    (112)向内滑动均与同侧的转动轴(114)接触,转动轴(114)中部均设有第一绕线轮(115),第一绕线轮(115)上均绕有第一拉绳(116),转动轴(114)右部均绕有第一扭力弹簧(117),第一扭力弹簧(117)两端分别与第一绕线轮(115)和右侧的第五支架(113)连接,安装板(2)右侧前后两部均内嵌入式地转动式设有位于第五支架(113)上方的旋转板(118),旋转板(118)上均绕有第二扭力弹簧(119),第二扭力弹簧(119)两端分别与旋转板(118)和安装板(2)连接,旋转板(118)右侧均与同侧的第一拉绳(116)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2),第二滑轨(121)、第三滑块(122)、第五弹簧(123)、第二夹板(124)、第六弹簧(125)、第二绕线轮(126)和第二拉绳(127)构成限位机构(12),安装板(2)右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121),第二滑轨(121)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122),第三滑块(122)外侧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二滑轨(12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23),第三滑块(122)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夹板(124),第二夹板(124)均与第三滑块(122)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25),第六弹簧(125)均绕在第二夹板(124)上,第二滑轨(121)下部均安装有第二绕线轮(126),同侧的第三滑块(122)与第一夹板(4)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拉绳(127),第二拉绳(127)绕过同侧的第二绕线轮(126)。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机构(13),第六支架(131)、第二加压箱(132)、螺纹杆(133)和推板(134)构成调节机构(13),第四支架(101)底部均设有第六支架(131),第六支架(131)下部均安装有第二加压箱(132),第二加压箱(132)与相邻的第一加压箱(102)连通,第二加压箱(132)下部均螺纹式设有螺纹杆(133),螺纹杆(133)顶部均转动式设有推板(134),推板(134)与第二加压箱(132)滑动式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2)前后两侧均设有护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O型腿矫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一种儿科临床O型腿矫正装置,包括有支脚、安装板、橡胶块、第一夹板、滑杆、第一滑套等,支脚顶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右侧中间设有橡胶块,安装板右侧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有靠近橡胶块的第一夹板,安装板右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滑杆,相邻的滑杆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套,第一夹板下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滑动式连接。趣味块间歇性地左右往复运动,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避免矫正时儿童哭闹踢脚,便于矫正术的正常进行。便于矫正术的正常进行。便于矫正术的正常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许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臻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9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