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材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2.针对板材净化生产线,板材原料一般是通过叉车放置到上料台上,在上料端通过机械手将板材抓取到输送机上,通过输送机运输至保温箱内进行净化作业,整个过程中,由于叉车放置板材的时候存在一定偏差,板材经机械手抓取到输送机上后,其姿态不确定,与输送机的传输方向存在一定偏差,随着运动推进,偏移的量会逐渐增大,导致的直接影响是板材进入保温箱后的位置差异,无法准确放置到净化作业的板材输送架预设位置上
3.为此,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2220232673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板材扶正装置,该专利中通过气缸带动推板抵住板材边缘进而推动板材进行姿态修正,对板材歪斜程度较小的板材具有较好的扶正效果,但是针对歪斜程度大的板材,则不能很好的扶正,可能会损坏板材侧边,甚至导致板材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扶正装置,能够推动板材进行扶正,避免损坏板材侧边,而且无论板材歪斜程度大小,均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板材扶正装置,包括用于将板材从输送机上顶起的顶升机构和相向设置于输送机两侧的用于扶正板材的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
7.推板,推板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与板材侧边接触的滚动件;
8.连接座,连接座与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分设于推板的两端,连接座上可滑动地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所述推板的中部铰接;
9.用于驱动推板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连接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周向固定。
11.可选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板材的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支撑件升降的第二驱动元件。
12.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辊筒,辊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扶正机构连接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扶正机构之间的距离。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15.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筒,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压力传感器抵接,连接杆上设有挡环,挡环上套设有转筒,且挡环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侧与转筒的端部抵接,转筒的外壁与连接筒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16.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压块,压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抵接。
17.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滚动件与板材侧边接触,大大减少板材回正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避免板材损伤,设置的弹簧使得推动板材回正的力为弹性力,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大大减小对板材的压力,尤其当板材歪斜程度较大时,可尽量避免因挤压力和摩擦而导致板材侧边损伤;
19.2、本发明弹簧设有两个且分设于推板的两端,推板的中部与连接柱铰接,可以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避免弹簧因推板及滚动件的自重而被压弯失效;而且当板材歪斜程度较大时,扶正板材时推动板材的瞬间,推板一端的滚动件首先受到斜向推板另一端的力,弹簧及推板受到挤压有向推板另一端且朝向连接座斜向压的趋势,由于推板的中部与连接柱铰接,因此该斜向压的趋势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弹簧过度弯折而失效;然而由于推板中部铰接形成了一个支点,当板材回正到歪斜角度较小时,会使推板先接触板材一端弹簧受压,而另一端弹簧呈拉长状态(即一端弹簧压缩,另一端弹簧伸长,两个弹簧作用力相互抵消),该情况弹簧缓冲效果较差,为此,本发明连接柱可滑动地穿设在连接座上,使得被拉长的弹簧的拉长幅度被限制,而且便于两个弹簧均能被压缩,仅仅是另一端弹簧相对于推板先接触板材一端的弹簧略微有所拉长,保证了弹簧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更好地保护板材。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材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a-a局部剖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材扶正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25.图标:100-输送机,200-顶升机构,201-辊筒,202-连接件,203-第二驱动元件,300-扶正机构,301-推板,302-滚动件,303-第一驱动元件,304-连接柱,305-压力传感器,305a-外壳,305b-本体,305c-数据传输线,306-连接筒,307-连接杆,308-挡环,309-转筒,310-压块,311-连接座,312-u型框,313-弹簧,400-调节机构,401-导向杆,402-滑块,403-支座,500-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考图1-3,一种板材扶正装置,包括用于将板材500从输送机100上顶起的顶升机构200和相向设置于输送机100两侧的用于扶正板材500的扶正机构300,与现有申请一样,本发明与输送机100(本领域常规的皮带输送机100或者滚筒输送机100均可)配合使用,使用时,顶升机构200将板材500顶起高于输送机100的顶面,再通过两个扶正机构300相向推动板材500来实现板材500扶正。
27.顶升机构200包括用于支撑板材500的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支撑件升降的第二驱动
元件203,具体地,支撑件包括辊筒201,辊筒20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202,连接件202与第二驱动元件203连接,即滚筒通过两端第二驱动元件203(本发明附图中只示出了其中一端的第二驱动元件203)同时工作将其顶起,从而抬升板材500。第二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值得说明的是,转动的滚筒与板材500底面接触,可减小摩擦,避免损坏板材500的底面。此外,顶升机构200的数量不做限制,实际可根据输送机100能够输送板材500的最大宽度来设置,只需保证能够将板材500向上顶起并稳定支撑即可。
28.扶正机构300包括推板301、连接座311和用于驱动推板301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元件303。
29.推板301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与板材500侧边接触的滚动件302,本实施例滚动件302为滚轮,在本发明的其它实例中,滚动件302也可以是嵌设在推板301上的滚珠,滚动件302可大大减少板材500回正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避免板材500损伤;连接座311与推板30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弹簧313,两个弹簧313分设于推板301的两端,设置的弹簧313使得推动板材500回正的力为弹性力,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大大减小对板材500的压力,尤其当板材500歪斜程度较大时,可尽量避免因挤压力和摩擦而导致板材500侧边损伤。
30.进一步地,连接座311上设有连接柱304,连接柱304与推板301的中部铰接,连接柱304可滑动地穿设于连接座311上。如此设置,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弹簧313的作用,避免弹簧313因推板301及滚动件302的自重而被压弯失效;而且当板材500歪斜程度较大时,扶正板材500时推动板材500的瞬间,推板301一端的滚动件302首先受到斜向推板301另一端的力(请参考图4,该力f可分解为朝向连接座311的f1和朝向推板301另一端的f2),则弹簧313及推板301受到该力有向推板301另一端且朝向连接座311斜向压的趋势,由于推板301的中部与连接柱304铰接,因此该斜向压的趋势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弹簧313过度弯折而失效;然而由于推板301中部铰接形成了一个支点,当板材500回正到歪斜角度较小时,会使推板301先接触板材500一端弹簧313受压,而另一端弹簧313呈拉长状态(即一端弹簧313压缩,另一端弹簧313伸长,两个弹簧313作用力相互抵消),该情况弹簧313缓冲效果较差,为此,本发明连接柱304可滑动地穿设在连接座311上,使得被拉长的弹簧313的拉长幅度被限制,而且便于两个弹簧313均能被压缩,仅仅是另一端弹簧313相对于推板301先接触板材500一端的弹簧313略微有所拉长,保证了弹簧313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更好地保护板材500。
31.进一步地,连接柱304的周向固定,即连接柱304只能在连接座311上滑动,而不能转动,避免导连接座311、推板301、弹簧313及连接柱304整体发生一定的扭动,而导致扶正效果较差。本实施例中,连接柱304呈圆柱形,在连接柱304的两相对侧设置凸条来限制连接柱304的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304也呈圆柱形,但是可通过键与键槽配合的方式来限制连接柱304转动;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连接柱304设置为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多边形的结构,也可限制连接柱304的转动。
32.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与连接座311连接,即通过第一驱动元件303即可带动连接座311及推板301运动,第一驱动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优选地,本实施例第一驱动元件303选择电动推杆,由于电动推杆是利用滚珠丝杆原理,通过电机的旋转运动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选择电动推杆便于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推杆的移动速度,即便于对推动板材500的速度进行控制。
33.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与连接座31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305,压力传感器305可直接从市面采购,例如“承映”品牌的“hzc-h1”型,又如“启晟”品牌的“dlmh”型,也可实际需求来选择品牌型号;通过压力传感器305来检测压力为本领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305便于掌控对板材500的推力,当推力超过预设压力时便于及时停止第一驱动元件303。
34.目前,压力传感器305安装非常繁琐,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大多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安装,这种方式需要拧动多颗螺钉,安装较为繁琐,而且当螺钉松动时,容易造成与压力传感器305的受力面接触不良,影响使用,为此,本发明对压力传感器305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附图中示出了压力传感器305的外壳305a、本体305b及部分数据传输线305c,压力传感器305的一端与连接座311连接,容易理解的是连接座311与压力传感器305的外壳305a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或者焊接,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座311靠近第一驱动元件303的一侧设有u型的连接框,u型连接框可避开连接柱304,避免影响连接柱304滑动,压力传感器305连接在u型连接框正对连接柱304的位置,保证推板301整体受力均匀,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若不考虑受力是否均匀的问题,也可将压力传感器305直接与连接座311连接,连接在连接座311上连接柱304的上下左右侧均可。
35.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307,连接杆307与压力传感器305抵接,容易理解的是,连接杆307顶在压力传感器305的本体305b的受力面上,本实施例连接杆307的端部设有压块310,压块310增大接触面积,保证传力效果;连接杆307上设有挡环308,挡环308上套设有转筒309,即转筒309可以相对连接杆307自由转动,挡环308远离压力传感器305的一侧与转筒309的端部抵接,形成限位,避免转筒309滑脱,压力传感器30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筒306,容易理解的是连接筒306与压力传感器305的外壳305a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或者焊接,转筒309的外壁与连接筒306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由于转筒309能够自由转动,安装时只需拧动转筒309,将其旋进连接筒306内部即可;而其使用过程即使连接筒306与转筒309有一定松动也能够保证在第一驱动元件303推动推板301时,压块310能够与压力传感器305抵接。
36.本实施例中,扶正机构300连接有调节机构400,用于调节两个扶正机构30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扶正机构300的下方设有导向杆401,第一驱动元件303安装在支座403上,支座403底部连接有滑块402,滑块402可滑动的套设在导向杆401上,容易理解的是,导向杆401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多边形结构,避免滑块402转动,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块402的位置,即可调节两个扶正机构300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500,为了固定扶正机构300的位置,可将滑块402与导向杆401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即在滑块402上设置有连接孔(图未示),导向杆40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间隔设置若干相应应的连接孔(图未示),调节时将滑块402上的连接孔与导向杆401上合适位置的连接孔对齐后用螺钉或螺栓连接起来即可。在本实用新的其它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0也可采用背景技术所提现有专利中调节方式。
3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扶正装置,包括用于将板材(500)从输送机(100)上顶起的顶升机构(200)和相向设置于输送机(100)两侧的用于扶正板材(500)的扶正机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300)包括:推板(301),推板(301)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与板材(500)侧边接触的滚动件(302);连接座(311),连接座(311)与推板(3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313),两个弹簧(313)分设于推板(301)的两端,连接座(311)上可滑动地穿设有连接柱(304),连接柱(304)与所述推板(301)的中部铰接;用于驱动推板(301)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元件(303),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与连接座(3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04)的周向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200)包括用于支撑板材(500)的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支撑件升降的第二驱动元件(2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辊筒(201),辊筒(20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202),连接件(202)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20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机构(300)连接有调节机构(400),用于调节两个扶正机构(300)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座(31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30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0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311)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0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筒(306),所述第一驱动元件(30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307),连接杆(307)与压力传感器(305)抵接,连接杆(307)上设有挡环(308),挡环(308)上套设有转筒(309),且挡环(308)远离压力传感器(305)的一侧与转筒(309)的端部抵接,转筒(309)的外壁与连接筒(306)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7)的端部设有压块(310),压块(310)与所述压力传感器(305)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板材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材扶正装置,包括用于将板材从输送机上顶起的顶升机构和相向设置于输送机两侧的用于扶正板材的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推板,推板上间隔设有若干用于与板材侧边接触的滚动件;连接座,连接座与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分设于推板的两端,连接座上可滑动地穿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所述推板的中部铰接;用于驱动推板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连接座连接。本发明能够推动板材进行扶正,避免损坏板材侧边,而且无论板材歪斜程度大小,均能对板材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好的保护效果。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廖仲凯 王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绿色快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