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在机油上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灌装,因为机油比较珍贵,所以灌装时就需要非常精确,在灌装机油时,灌装瓶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机油在灌装时易存在误差,容易导致机油在灌装时泄露,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在进行灌装时,速度难以进行控制,需要工作人员在旁看守,或进行操作,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因此本领域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解决了在灌装机油时,灌装瓶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机油在灌装时泄露,且在进行灌装时,速度难以进行控制,需要工作人员在旁看守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泵体和油箱,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部一侧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板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驱动端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凸轮和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边缘连接有拨动柱,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灌装头,所述输送带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若干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有滚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柱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支撑架的上方。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外部开设有呈圆周状的分布的凹槽,所述拨动柱与凹槽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灌装头位于固定座的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油箱。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的出液端连接有出液软管,所述出液软管的一端与灌装头相连接。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泵体通过进液软管从油箱内将机油进行抽出,再从
出液软管连接的灌装头处流出,对机油进行灌装,通过设置滚轮可以对灌装瓶进行限位,防止脱离直线的运动轨迹,灌装瓶在进行移动时,灌装瓶触碰到滚轮时,滚轮进行滚动,将路线进行调整,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看守,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机油泄漏的情况,且便于进行下一道工序。
13.2、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将灌装瓶放到输送带上,电机带动轴杆进行转动,当拨动柱向下转动时与凹槽相卡合时,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将灌装瓶向前移动,凸轮突出的一端旋转至顶部时,滑柱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使灌装头与灌装瓶口处脱离,当拨动柱向上转动与凹槽脱离时,灌装头位于灌装瓶口内,对瓶内进行灌装,一直重复进行操作,减少机器成本,且便于控制灌装的速度,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灌装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6.图3为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的结构正三轴测图。
17.图中:1、工作台;2、支撑板;3、输送带;4、转盘;5、凹槽;6、固定板;7、滚轮;8、支撑架;9、电机;10、轴杆;11、凸轮;12、转轮;13、第一连接杆;14、拨动柱;15、滑柱;16、限位块;17、第二连接杆;18、套筒;19、灌装头;20、固定座;21、泵体;22、油箱;23、进液软管;24、出液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2、泵体21和油箱22,两个支撑板2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输送带3,输送带3的外部一侧连接有转盘4,转盘4的外部开设有呈圆周状的分布的凹槽5,支撑板2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底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动力驱动端连接有轴杆10,轴杆10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凸轮11和转轮12,转轮1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外侧边缘连接有拨动柱14,拨动柱14与凹槽5相适配,支撑架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滑柱15,滑柱15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位于支撑架8的外部,滑柱15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安装有套筒18,套筒18的内部安装有灌装头19,输送带3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20,灌装头19位于固定座20的内部,输送带3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若干组固定板6,固定板6的内部连接有滚轮7,泵体21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软管23,进液软管23的一端连接有油箱22,泵体21的出液端连接有出液软管24,出液软管24的一端与灌装头19相连接;
20.泵体21通过进液软管23从油箱22内将机油进行抽出,再从出液软管24连接的灌装头19处流出,拨动柱14向下转动时与转盘4开设的凹槽5处相卡合时,带动转盘4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3将灌装瓶向前移动,当凸轮11突出的一端旋转至顶部时,灌装头19与灌装瓶口
脱离。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泵体21通过进液软管23从油箱22内将机油进行抽出,再从出液软管24连接的灌装头19处流出,将灌装瓶放到输送带3上,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轴杆10进行转动,此时转轮12通过连接杆13带动拨动柱14进行转动,当拨动柱14向下转动时与转盘4开设的凹槽5处相卡合时,带动转盘4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3将灌装瓶向前移动,支撑架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滑柱15,当凸轮11突出的一端旋转至顶部时,滑柱15带动第二连接杆17向上移动,通过套筒18将灌装头19向上移动,使灌装头19与灌装瓶口脱离,当拨动柱14向上转动与凹槽5脱离时,灌装头19位于灌装瓶口内,对瓶内进行灌装,固定板6的内部连接有滚轮7,滚轮7可以对灌装瓶进行限位,防止脱离直线的运动轨迹,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一直重复进行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板(2)和泵体(21),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共同设置有输送带(3),所述输送带(3)的外部一侧连接有转盘(4),所述支撑板(2)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底部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动力驱动端连接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凸轮(11)和转轮(12),所述转轮(1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外侧边缘连接有拨动柱(14),所述支撑架(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滑柱(15),所述滑柱(15)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安装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的内部安装有灌装头(19),所述输送带(3)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若干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连接有滚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5)的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位于支撑架(8)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的外部开设有呈圆周状的分布的凹槽(5),所述拨动柱(14)与凹槽(5)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20),所述灌装头(19)位于固定座(20)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1)的进液端连接有进液软管(23),所述进液软管(23)的一端连接有油箱(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1)的出液端连接有出液软管(24),所述出液软管(24)的一端与灌装头(19)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机油用灌装设备,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输送带的外部一侧连接有转盘,轴杆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凸轮和转轮,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有滚轮;滚轮可以对灌装瓶进行限位,防止脱离直线的运动轨迹,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机油泄漏的情况,将灌装瓶放到输送带上,电机带动轴杆进行转动,当拨动柱向下转动时与凹槽相卡合时,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将灌装瓶向前移动,凸轮突出的一端旋转至顶部时,滑柱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使灌装头与灌装瓶口处脱离,当拨动柱向上转动与凹槽脱离时,灌装头位于灌装瓶口内,对瓶内进行灌装,便于控制灌装的速度,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灌装质量。的工作效率和灌装质量。的工作效率和灌装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涂俞国 韩正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车三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