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预诊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2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诊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预诊台。


    背景技术:

    2.预诊是医院、保健机构等医疗预防机构采取的防病措施。即在病人挂号之前,由护士或医师先作初步询问和检查,一方面将不同传染病的患者隔开,避免门诊处相互传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血压、体温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避免医生在这些简单的检查方面耗费精力,同时,还能给患者一些选择科室的初步意见,提高就诊效率。
    3.医院传统预诊是通过人工窗口来实现,患者排队进行预诊,患者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预诊压力较大,甚至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心情急躁、甚至导致医患矛盾。同时,出于成考虑,医院希望将医疗资源投入到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科室和领域,并不希望将大量预算投入到预诊环节,导致预诊人员数量非常有限。
    4.另外,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医院预诊室内,无论是医生与患者之间,还是患者与患者之间,也需要解决近距离接触问题。
    5.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智能化自助预诊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医院预诊所创造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预诊台。
    7.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包括显示设备、体重称、主机箱体以及位于主机箱体和体重秤之间的拱形框架,其中,体重秤位于拱形框架第一侧底部,拱形框架第二侧与主机箱体连接;主机箱体内设置有主机;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打印机,其中,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内设有供电模块,主机箱体壁设有控制供电模块工作的电源开关,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供电模块直接或间接进行电连接。
    8.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血压测量仪设置在主机箱体上方,包括血压测量处理器、环形通孔、环形通孔内的气囊、环形通孔一端向上倾斜的胳膊放置板,处理器控制气囊工作并收集血压数据,其中,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
    9.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打印机设置在主机箱体内,主机箱体壁设有对齐打印机出纸口的打印纸口。
    1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血氧测量仪设置在主机箱体内,主机箱体壁设有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血氧测量仪包括血氧测量处理器、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红光led和红外光led设置在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的壁上;血氧测量处理器控制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的工作,并收集光的吸收数据,血氧测量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
    1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体温测量仪位于血压测量仪上方。其中,所述体温测量仪可以是额温枪、电子体温枪、红外线测温枪、耳温枪等设备。
    1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框架上设有体重秤开关按钮,用于控制体重秤的电源接通/断开状态。其中,优选地,所述体重秤开关按钮位于拱形框架朝向体重秤的一侧。更优选地,所述体重秤开关按钮位于拱形框架顶部夹角或弯角处。
    1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体重秤与拱形框架之间通过旋转部件连接,更优选地,拱形框架朝向体重秤的一侧设有足以容纳体重秤的内陷凹槽。
    14.更优选地,所述内陷凹槽设有两个伸向体重秤方向的平行设置的翅片,翅片设有转孔,所述旋转部件为转轴,转轴插入到两个翅片的转孔内。
    15.更优选地,所述体重秤顶部设有体重测量区,体重测量区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体重秤的底部设有凸出平台。
    16.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可以固定于拱形框架顶部,或者活动放置于拱形框架顶部。
    17.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刷卡机,所述刷卡机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
    18.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刷卡机可以固定于拱形框架顶部,或者活动放置于拱形框架顶部。
    19.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框架底部、和/或主机箱体底部设有滚动轮。
    2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框架高度至少为0.5米,最大高度为1.5米;最小跨度为0.5m,最大跨度为1m。
    2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机箱设有网络接口,网络接口通过网卡连接到主机,或者连接到主机的网卡。
    2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设有无线网卡。
    2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机箱设有usb接口、视频线接口、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usb接口、视频线接口、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与主机通信连接。
    2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显示器。如果为非触摸屏显示器的情况下,本技术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与主机通信连接的鼠标、键盘等相关操作设备。
    2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箱体与拱形框架之间形成一个夹角。优选地,该夹角为90-175
    °
    之间,优选为120-165
    °
    之间,更优选为135-165
    °
    之间。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7.1)本技术可实现智能化预诊,降低预诊压力,提高预诊效率,减少医患矛盾。
    28.2)本技术为自助服务,减少医患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29.3)本技术可以在线采集患者信息,极大地扩大医院线上接诊能力。
    30.4)不仅可以用于医院内部改进就医流程、提高接诊效率和患者就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扩展部署、将医院的服务能力延伸到医联体内的下级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学校、机场等人群集中的场所,为建设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智能预诊台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智能预诊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带有内陷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多功能智能预诊台体重秤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包括拱形框架1,拱形框架1为n字型,其左侧底部连接有体重称5,右侧连接到主机箱体2上。拱形框架1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跨度的桌面,桌面前可以放置座椅,供患者预诊过程中使用。所述拱形框架1的底部、和/或主机箱体2的底部可以设有滚动轮,滚动轮最好带有锁死机构,用于在不需要移动时将滚动轮锁死(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或者也可以是设置有可伸缩立柱,通过调节可伸缩立柱,一方面可以调整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处于合适的高度和水平度,也可以固定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
    37.所述拱形框架1上设有体重秤开关按钮51,用于控制体重秤的电源接通/断开状态。图1中,所述体重秤开关按钮51位于拱形框架1朝向体重秤5的一侧,例如,所述体重秤开关按钮51位于拱形框架1顶部夹角或弯角处。
    38.桌面上方放置有显示设备3、刷卡机4。
    39.血压测量仪22设置在主机箱体2的上方,包括血压测量处理器、环形通孔、环形通孔内的气囊、环形通孔一端向上倾斜的胳膊放置板221,处理器控制气囊工作并收集血压数据,其中,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体温测量仪23位于血压测量仪22上方,例如,所述体温测量仪23可以是额温枪等设备。参照图3,主机箱体2与拱形框架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图3中给出的是一个弯角),这样,主机箱体2的正面可以朝向拱形框架1前方就坐的患者。
    40.血氧测量仪设置在主机箱体内,主机箱体壁设有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25,血氧测量仪包括血氧测量处理器、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红光led和红外光led设置在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25的壁上;血氧测量处理器控制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的工作,并收集光的吸收数据,血氧测量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
    41.打印机设置在主机箱体2内,主机箱体2的壁设有对齐打印机出纸口的打印纸口21。
    42.主机箱体2内设有供电模块,主机箱体2的后部壁上设有控制供电模块工作的电源开关,显示设备3、刷卡机4、体重秤5、血压测量仪22、体温测量仪23、血氧测量仪25和打印机均与供电模块直接或间接进行电连接(如供电模块通过主机的供电电路向其他设备供电)。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与主机通信连接的鼠标、键盘等相关操作设备,辅助患者进行操作。
    44.使用时,患者将身份证、医保卡或就诊卡放置在刷卡机上,识别患者身份后,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开始工作,患者通过体重秤5进行体重的测量,然后坐在拱形框架1前,双腿置于拱形框架1跨度所形成的空间内,必要时,可以根据主机给出的提示操作鼠标、键盘(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45.患者就坐后,左手操作体重秤开关按钮51,体重秤5停止工作,这样可以避免意料之外的重力施加给体重秤,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患者右前方为主机箱体以及相关检查
    仪器,其右手可以用于测量血压、血氧等参数。
    46.测量血压时,右手插入到血压测量仪22的环形通孔,并放置到环形通孔后端向上倾斜的胳膊放置板上,处理器控制气囊工作并采集血压数据,将采集的血压数据传输给主机。体温测量仪23位于血压测量仪22上方,由于主机箱体2与拱形框架1之间形成夹角,患者只需要转动头部(或者再稍微偏转头部),即可将额头与体温测量仪23对准,从而实现体温测量。
    47.患者右手的一个手指伸入到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25,通过对两个led光线的吸收度的测量,即可进行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pi)、脉率等指标的检测。
    48.显示设备3会将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展示,同时显示设备3还可以由主机控制给患者相关操作指示。打印机将相关检测指标打印,打印纸从打印纸口21出来后,来不及收取的打印纸,会落入到打印纸口21下方的收集箱24内。
    49.主机将收集的患者信息,包括刷卡机4收集的信息以及相关预诊检测指标,可以发送给医院相关医生,和/或根据预诊情况给出挂号建议(这些均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50.实施例2
    5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3可以是触摸屏显示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实施例1中的鼠标、键盘等相关操作设备。患者用右手测量时,左手可以直接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从而解决大部分患者左手不方便操作鼠标、键盘的问题。
    52.实施例3
    53.参照图2,所述体重秤5与拱形框架1之间通过旋转部件连接,拱形框架1朝向体重秤5的一侧设有足以容纳体重秤5的内陷凹槽52。
    54.参照图4,所述内陷凹,52设有两个伸向体重秤方向的平行设置的翅片521,翅片521设有转孔,所述旋转部件为转轴522,转轴522插入到两个翅片521的转孔内。
    55.所述体重秤5的顶部设有体重测量区54,体重测量区54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体重秤的底部设有凸出平台53。
    56.当不使用体重秤5的时候,可以将体重秤5收纳到内陷凹槽52内,体重秤5在内陷凹槽52的固定可以是通过卡扣、绑带、锁等现有已知固定部件来实现,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57.当使用体重秤5时,将体重秤5放下,向下的凸出平台53先着地,凸出平台53底部可以设有可调节高度的立柱,用于将体重秤5的体重测量区54调节至水平,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仅存在凸出平台,也可以确保体重测量区54在可接受的水平偏差范围内。
    58.患者站在体重测量区54即可测量体重。
    5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设备、体重称、主机箱体以及位于主机箱体和体重秤之间的拱形框架,其中,体重秤位于拱形框架第一侧底部,拱形框架第二侧与主机箱体连接;主机箱体内设置有主机;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打印机,其中,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内设有供电模块,主机箱体壁设有控制供电模块工作的电源开关,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供电模块直接或间接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测量仪设置在主机箱体上方,包括血压测量处理器、环形通孔、环形通孔内的气囊、环形通孔一端向上倾斜的胳膊放置板,处理器控制气囊工作并收集血压数据,其中,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打印机设置在主机箱体内,主机箱体壁设有对齐打印机出纸口的打印纸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血氧测量仪设置在主机箱体内,主机箱体壁设有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血氧测量仪包括血氧测量处理器、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红光led和红外光led设置在血氧测量仪手指插入口的壁上;血氧测量处理器控制红光led和红外光led的工作,并收集光的吸收数据,血氧测量处理器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框架上设有体重秤开关按钮,用于控制体重秤的电源接通/断开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重秤与拱形框架之间通过旋转部件连接,拱形框架朝向体重秤的一侧设有足以容纳体重秤的内陷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陷凹槽设有两个伸向体重秤方向的平行设置的翅片,翅片设有转孔,所述旋转部件为转轴,转轴插入到两个翅片的转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重秤顶部设有体重测量区,体重测量区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体重秤的底部设有凸出平台。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智能预诊台还包括刷卡机,所述刷卡机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预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与拱形框架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预诊台,体重秤位于拱形框架第一侧底部,拱形框架第二侧与主机箱体连接;主机箱体内设置有主机;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主机箱体内设有供电模块,主机箱体壁设有控制供电模块工作的电源开关,显示设备、体重秤、血压测量仪、体温测量仪、血氧测量仪和打印机均与供电模块直接或间接进行电连接。本申请不仅可以用于医院内部改进就医流程、提高接诊效率和患者就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扩展部署、将医院的服务能力延伸到医联体内的下级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学校、机场等人群集中的场所,为建设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奠定基础。为建设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奠定基础。为建设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孙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因何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0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