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更好的陪护老人,需要开发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现有的陪护机器人体型庞大,造价较高,适用范围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小巧、性价比高的陪护型机器人,可实现语音陪聊、知识问答、跟随陪伴、携带物体等等功效。
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所述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之间通过承接柱间隔固定,所述驱动层包括步进电机、旋转轮、供电源、避障装置,所述控制层包括开发板、人机对讲模块,所述承物层为透明材质,所述步进电机、供电源、避障装置、人机对讲模块与开发版通过导线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陪护老人的作用,整体造价低,便于携带,语音功能齐全。
6.进一步的,所述人机对讲模块包括摄像头、语音识别系统、语音模式识别器、对话控制器、任务控制器、服务集成模块、语音生成系统,各单元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语音问答等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轮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三万向轮,所述步进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智能驱动,可实现跟踪、避障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旋转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驱动层、控制层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支撑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避障装置固定于驱动层底部,所述避障装置是红外避障或超声波避障。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避障效果良好。
14.进一步的,所述开发板采用arduino开发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扩展功能强大,适用于开发。
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层设置有开关机键、语音陪聊键、跟随键。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开关控制简单,适合老人操作。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层与控制层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物层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层仰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驱动层;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 13、第一驱动轮;14、第二驱动轮;15、第三万向轮;16、供电源; 17、避障装置;2、控制层;21、开发板;22、人机对讲模块;23、摄像头;24、开关机键;25、语音陪聊键;26、跟随键;3、承物层; 4、承接柱;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驱动层1、控制层2、承物层3,所述驱动层1、控制层 2、承物层3之间通过承接柱4间隔固定,所述驱动层1包括步进电机、旋转轮、供电源16、避障装置17,所述旋转轮包括第一驱动轮 13、第二驱动轮14、第三万向轮15,所述步进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电机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与第一驱动轮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与第二驱动轮14传动连接,智能驱动,可实现跟踪、避障效果。
27.所述控制层2包括开发板21、人机对讲模块22,所述开发板21 采用arduino开发板21,扩展功能强大,适用于开发。所述人机对讲模块22包括摄像头23、语音识别系统、语音模式识别器、对话控制器、任务控制器、服务集成模块、语音生成系统,各单元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可实现语音问答等效果。
28.所述承物层3为透明材质,便于摄像头23循迹。所述步进电机、供电源16、避障装置17、人机对讲模块22与开发版通过导线连接,实现陪护老人的作用,整体造价低,便于携带,语音功能齐全。所述步进电机、旋转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驱动层1、控制层2之间,提高支撑稳定性。所述避障装置17固定于驱动层1底部,所述避障装置17是红外避障或超声波避障,避障效果良好。所述控制层2设置有开关机键24、语音陪聊键25、跟随键26,开关控制简单,适合老人操作。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步骤如下:
30.当老人按下开关键时机器启动,开启语音陪聊键25时,通过语音与语音识别系统数据交互,所述语音模式识别器可识别多种方言并进行转化,通过对话控制器、任务控制器将转化后的语音转入识别库中进行识别,然后通过语音生成系统将语音库中的对话通过声孔播放出来,完成对话。
31.当老人按下跟随键26时,在老人身上带一个识别标签,通过摄像头23识别进行跟随操作,通过开发板21执行驱动层1的电机旋转,控制机器人行走,当有障碍物时通过避障
装置17进行识别停止当前操作。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所述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之间通过承接柱间隔固定,所述驱动层包括步进电机、旋转轮、供电源、避障装置,所述控制层包括开发板、人机对讲模块,所述承物层为透明材质,所述步进电机、供电源、避障装置、人机对讲模块与开发版通过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对讲模块包括摄像头、语音识别系统、语音模式识别器、对话控制器、任务控制器、服务集成模块、语音生成系统,各单元之间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三万向轮,所述步进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旋转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驱动层、控制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装置固定于驱动层底部,所述避障装置是红外避障或超声波避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发板采用arduino开发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层设置有开关机键、语音陪聊键、跟随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陪护型机器人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所述驱动层、控制层、承物层之间通过承接柱间隔固定,所述驱动层包括步进电机、旋转轮、供电源、避障装置,所述控制层包括开发板、人机对讲模块,所述承物层为透明材质,所述步进电机、供电源、避障装置、人机对讲模块与开发版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小巧、性价比高的陪护型机器人,可实现语音陪聊、知识问答、跟随陪伴、携带物体等等功效。携带物体等等功效。携带物体等等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宁琵琶鱼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