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发动机的缸体里,有多条供冷却水循环的水道,与置于汽车前部的散热器通过水管相连接,构成一个大的水循环系统,在发动机的上出水口,装有一个水泵,通过风扇皮带来带动,把发动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把冷水泵入。在水泵的旁边还有一个节温器,汽车刚发动时,不打开,使冷却水不经过水箱,只在发动机内循环,待发动机的温度达到95度以上时,就打开,发动机内的热水被泵入水箱,汽车前行时的冷风吹过水箱,带走热量。在汽车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机与泵体压装在一起,并通过螺丝连接。在传统的装配工艺中采用手动螺丝刀拧螺丝对产品进行装配,这种原始的手动操作方式需要较多的装配人员,其劳动效率低,产品低,操作不一致,同时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3.在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以满足在电机组装过程中高效率拧螺丝的技术需求。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包括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用于检测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机构、用于组装电机与所述泵体的压装机构以及用于拧紧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之间的连接螺丝的锁螺丝机构,其中:
6.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泵体移动至所述检测机构处的第一移料机构和用于运输电机与所述泵体的第二移料机构,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和所述第二移料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检测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和所述锁螺丝机构沿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的侧旁;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用于检测所述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压装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压头;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用于安装螺丝的电动螺丝批。
7.优选地,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包括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台在所述滑台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载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
8.优选地,所述第二移料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侧旁的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轴相连的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与所述丝杆相适配的螺母座,所述第二载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9.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压柱,所述安装板上可升降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安装板可滑动地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驱动所述压柱升降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压柱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柱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11.优选地,所述锁螺丝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驱动所述电动螺丝批水平移动的第四驱动件以及驱动所述电动螺丝批竖直升降的第五驱动件,所述电动螺丝批设置在所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
12.优选地,还包括防护栅,所述防护栅包括一对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立柱,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相对的一侧。
13.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采集电机和泵体型号信息的扫码枪。
14.本技术的方案中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检测机构、压装机构和锁螺丝机构。其中,泵体通过第一移料机构上的第一载台运输至检测机构处,由检测组件对泵体上的波纹垫片进行检测是否漏装。待组装的电机与检测完成后的泵体共同放置在第二载台上,并由第二移料机构将其运输至压装机构处,通过压头向下压将泵体与电机进行预安装。然后由第二移料机构将其运输至锁螺丝机构处,由电动螺丝批对电机与泵体上的连接螺丝进行拧紧,使其稳固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并且通过对检测机构、压装机构和锁螺丝机构组合设计,既完成了电机与泵体组装过程中的检测、组装,且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泵体组装机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泵体组装机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21.附图标号说明:
22.100-工作台、110-第一移料机构、111-第一载台、112-滑台、113
‑ꢀ
第一驱动件、114-第一滑块、120-第二移料机构、121-第二载台、122
‑ꢀ
滑轨、123-第二驱动件、124-丝杆、125-螺母座、126-第二滑块;200
‑ꢀ
检测机构、210-第一安装座、220-检测组件、221-安装板、222-压柱、 223-连接块、224-导轨、225-第三驱动件、226-压力传感器、227-容置腔;300-压装机构、310-第二安装座、320-压头、400-锁螺丝机构、 410-第三安装座、420-电动螺丝批、430-第四驱动件、440-第五驱动件;500-防护栅、510-立柱、520-光纤传感器、600-扫码枪。
具体实施方式
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包括:
28.包括工作台100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用于检测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机构200、用于组装电机与泵体的压装机构300 以及用于拧紧电机与泵体之间的连接螺丝的锁螺丝机构400,其中:
29.工作台10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泵体移动至检测机构200处的第一移料机构110和用于运输电机与泵体的第二移料机构120,第一移料机构110和第二移料机构1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台111和第二载台121,检测机构200、压装机构300和锁螺丝机构400沿第二移料机构120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二移料机构120的侧旁;检测机构200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第一安装座210和用于检测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组件220,检测组件220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10上;压装机构300包括第二安装座310和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安装座310上的压头320;锁螺丝机构400包括第三安装座410以及设置在第三安装座 410上用于安装螺丝的电动螺丝批420。
30.其中,第一移料机构110包括滑台112以及设置在滑台112上用于驱动第一载台111在滑台112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113,第一载台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14,第一滑块114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台112上。具体地,第一载台111固定于第一驱动件113的输出端,且在第一驱动件113的驱动下通过第一滑块114可在滑台112上进行滑移。进一步地,第二移料机构120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在工作台100的滑轨122以及设置在滑轨122侧旁的丝杆124组件,丝杆124组件包括设置在滑轨122 上的第二驱动件123、与第二驱动件123输出轴相连的丝杆124以及设置在第二载台121上与丝杆124相适配的螺母座125,第二载台1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126,第二滑块126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122上。第二载台121在丝杆124组件的驱动下通过第二滑块126可在滑轨122上进行滑移,从而达到传送电机与泵体组件的目的。其中,第一驱动件 113为驱动气缸,其二驱动件为驱动电机。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第一载台
111的驱动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驱动气缸的形式,其他例如电机驱动或液压缸驱动亦可。同理,第二驱动件123亦可为驱动气缸或驱动液压缸等。
31.此外,检测组件220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10上的安装板 221以及设置在安装板221上的压柱222,安装板221上可升降地设置有连接块223,连接块223与安装板221可滑动地设置。具体地,安装板 221上竖直设置有导轨224,连接块223包覆在导轨224上可相对于导轨 224进行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检测组件2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 210上驱动压柱222升降的第三驱动件225,第三驱动件225与压柱222 通过连接块223连接,连接块22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柱222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26。具体地,连接块223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三驱动件225 的输出端,且连接块223的底部形成有供压柱222安装其内的容置腔 227,压力传感器226设置在该容置腔227内且与压柱222的顶部接触。在压柱222下压的过程中会与泵体上的波形垫片接触,并在不断下压的过程中,压柱222与波纹垫片之间产生的压力可以由压力传感器226 进行检测,从而检测泵体上的波纹垫片是否漏装。值得一提的是,波纹垫片是电机与泵体之间重要的缓冲件,其是否漏装能够直接影响到泵体的使用性能,在泵体与电机进行压装之前,检测泵体上的波纹垫片是否漏装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32.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锁螺丝机构4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安装座 410上驱动电动螺丝批420水平移动的第四驱动件430以及驱动电动螺丝批420竖直升降的第五驱动件440,电动螺丝批420设置在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端。其中,第四驱动件430设置在第五驱动件440的输出端。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压装之后的电机和泵体的组装上的连接螺丝需要通过人工提前进行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430和第五驱动件440均为电机。可以理解的是,第四驱动件 430和第五驱动件440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电机的形式,凡是能够驱动电动螺丝批420进行水平移动和竖直升降的驱动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例如气动有液压缸等。
33.本技术的方案中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包括工作台100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00上检测机构200、压装机构300和锁螺丝机构400。其中,泵体通过第一移料机构110上的第一载台111运输至检测机构200处,由检测组件220对泵体上的波纹垫片进行检测是否漏装。待组装的电机与检测完成后的泵体共同放置在第二载台121上,并由第二移料机构 120将其运输至压装机构300处,通过压头320向下压将泵体与电机进行预安装。然后由第二移料机构120将其运输至锁螺丝机构400处,由电动螺丝批420对电机与泵体上的连接螺丝进行拧紧,使其稳固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并且通过对检测机构200、压装机构300和锁螺丝机构400组合设计,既完成了电机与泵体组装过程中的检测、组装,且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组装的效率。
3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机泵体组装机还包括防护栅500,防护栅500包括一对竖直间隔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立柱510,以及间隔设置在立柱510上的光纤传感器520,光纤传感器520设置在一对立柱510 相对的一侧。具体地,防护栅500设置在第二移料机构120的侧旁,且与压装机构300相对设置。在压装机构300进行压装时,光纤传感器520 检测到有物体进入到工作范围内时,可以急停压装机构300,以避免工人在压装机构300工作时误入到工作范围到造成伤害。进一步地,电机泵体组装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用于采集电机和泵体型号信息的扫码枪600。扫码枪600可以对电机和泵体上的标签进行扫码并对电机和泵体的型号信息进行采集。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用于检测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机构、用于组装电机与所述泵体的压装机构以及用于拧紧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之间的连接螺丝的锁螺丝机构,其中: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泵体移动至所述检测机构处的第一移料机构和用于运输电机与所述泵体的第二移料机构,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和所述第二移料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检测机构、所述压装机构和所述锁螺丝机构沿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的侧旁;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用于检测所述泵体上波纹垫片是否漏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压装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压头;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用于安装螺丝的电动螺丝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包括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载台在所述滑台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载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料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侧旁的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轴相连的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与所述丝杆相适配的螺母座,所述第二载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压柱,所述安装板上可升降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安装板可滑动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驱动所述压柱升降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压柱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柱所受压力的压力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螺丝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驱动所述电动螺丝批水平移动的第四驱动件以及驱动所述电动螺丝批竖直升降的第五驱动件,所述电动螺丝批设置在所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栅,所述防护栅包括一对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立柱,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一对立柱相对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泵体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采集电机和泵体型号信息的扫码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包括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检测机构、压装机构以及锁螺丝机构,其中: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移料机构和第二移料机构,第一移料机构和第二移料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检测机构、压装机构和锁螺丝机构沿第二移料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二移料机构的侧旁;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检测组件;压装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压头;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以及用于安装螺丝的电动螺丝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泵体组装机,以满足在电机组装过程中高效率拧螺丝的技术需求。丝的技术需求。丝的技术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周华国 廖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