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2.滑板车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一类玩具,专利公告文献cn206501962u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该种系统也可以使用在滑板车上,但是这种悬架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即这种悬架系统的上两个转向节(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5及6)只能依靠人工手动进行,所以这种悬架系统无法装在自动驾驶的滑板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及滑板车。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包括副车架、第一悬臂、第二悬臂、连接杆、减震器以及销轴,所述第一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二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杆上用于安装轮子。
6.本种悬架机构,轮子安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以及第二悬臂铰接在一起,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均有两个,由于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均是铰接安装,可以相对于副车架发生相对转动,且两个第二悬臂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以在进行转向时,连接杆(轮子安装在连接杆上)与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之间具有一定的柔性缓冲,转向时舒适性相对较高。
7.综上所述,本结构通过设置减震器,使得两个前轮在转向时存在柔性缓冲,采用本结构的滑板车在转向时操作更加舒适。
8.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安装轴。
9.具体轮子安装在连接杆的固定轴上。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转向臂以及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转向臂与第一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转向臂与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铰接固定在一起。
11.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的作用是驱动两个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转动而后进行转向。
12.可选的,还包括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转动安装于副车架上,所述转向杆与第一转向臂及第二转向臂铰接配合在一起。
13.具体还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板,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借助连接件铰接配合在一起,连接板分别与连接件以及转向杆固定配合在一起,当转向杆转动时,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转向臂以及第二转向臂发生转动,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发生转动会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驱动轮子进行转向。
14.可选的,所述转向杆上设置有连接部。
15.转向杆的连接部是便于安装扶手,因为滑板车上都是设置有扶手的。
16.具体当滑板车为电控转向(即可自动驾驶)的滑板车时,还需要转向电机,此时转向杆即为转向电机的轴,转向电机的轴一端与连接板配合在一起,转向电机的轴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转向电机直接带动转向杆(即自身的轴)进行转动,在手动驾驶状态下,通过连接部上的扶手直接带动转向杆进行转动。
17.可选的,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部。
18.设置安装部的作用是为了安装滑板车的其他部件。
19.可选的,所述销轴有四个,且四个销轴呈矩形分布。
20.因为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一共有四个,所以设置了四个销轴,确保每个悬臂都独立通过一根销轴安装在副车架上,这样可以保证四个悬臂在进行转动时保持独立稳定,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确保四个悬臂工作时更加稳定,降低工作过程中发生卡顿的概率。
21.可选的,还包括步进电机以及卡杆,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述卡杆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轴上,所述卡杆用于抵住所述第一悬臂。
22.因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需要前轮始终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不会发生偏向,而要是前轮保持稳定,可行的办法就是使得连接杆与第一悬臂或第二悬臂之间无法进行转动,这样就需要使第一悬臂或者第二悬臂无法进行转动,所以设置升降电机与卡杆,卡杆卡柱第一悬臂时,会让第一悬臂无法(绕着销轴)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处于固定状态,可以确保连接杆上的轮子不会发生偏向,始终朝着正前方向。
23.具体还包括辅助板,卡杆安装在辅助板上,辅助板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轴上,步进电机的轴通过伸缩带动辅助板运动,从而实现卡杆的运动。
24.具体卡杆的杆头是呈半圆球状的,这样卡杆在与第一悬臂接触时,可以避免卡杆磨损第一悬臂。
25.具体卡杆包括主卡杆及副卡杆,主卡杆的长度大于副卡杆的长度,主卡杆与副卡杆共同作用贴紧第一悬臂的一端,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悬臂保持稳定状态。
26.具体主卡杆与副卡杆形成卡杆组,由于第一悬臂有两个,所以卡杆组也有两个,每一个卡杆组卡紧一个第一悬臂。
27.本结构中两个第一悬臂都是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上,即两个第一悬臂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这样卡杆组在卡紧抵住第一悬臂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两个第一悬臂之间不会发生影响。
28.具体副车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安装片,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片铰接配合在一起,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分别位于两个安装片之间,这样的设计避免滑板车行驶过程中外物卡在第一悬臂或者第二悬臂上。
29.一种滑板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设置减震器,使得两个前轮在转向时存在柔性缓冲,采用本结构的滑板车在转向时操作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31.图1是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示意简图,
32.图2是安装部在副车架上的位置关系图,
33.图3是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4.图4是主卡杆及副卡杆与步进电机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连接部;2、转向电机;201、转向杆;301、第一转向臂;302、第二转向臂;4、步进电机;5、辅助板;601、主卡杆;602、副卡杆;701、第一悬臂;702、第二悬臂;8、连接杆;9、减震器;10、安装轴;11、副车架;1101、安装片;1102、安装部;12、连接板;1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37.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包括副车架11、第一悬臂701、第二悬臂702、连接杆8、减震器9以及销轴,第一悬臂701有两个,第二悬臂702有两个,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11上,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701及第二悬臂702铰接配合在一起,减震器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悬臂702铰接配合在一起,连接杆8上用于安装轮子。
38.本种悬架机构,轮子安装在连接杆8上,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701以及第二悬臂702铰接在一起,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均有两个,由于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均是铰接安装,可以相对于副车架11发生相对转动,且两个第二悬臂70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9,所以在进行转向时,连接杆8(轮子安装在连接杆8上)与第一悬臂701及第二悬臂702之间具有一定的柔性缓冲,转向时舒适性相对较高。
39.综上,本结构通过设置减震器9,使得两个前轮在转向时存在柔性缓冲,采用本结构的滑板车在转向时操作更加舒适。
40.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连接杆8上固定设置有安装轴10。
41.具体轮子安装在连接杆8的固定轴上。
42.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转向臂301以及第二转向臂302,第一转向臂301与第一悬臂701铰接配合在一起,第二转向臂302与第二悬臂702铰接配合在一起,第一转向臂301与第二转向臂302铰接固定在一起。
43.第一转向臂301与第二转向臂302的作用是驱动两个连接杆8进行转动,连接杆8转动而后进行转向。
44.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还包括转向杆201,转向杆201转动安装于副车架11上,转向杆201与第一转向臂301及第二转向臂302铰接配合在一起。
45.具体还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板12,第一转向臂301与第二转向臂302借助连接件铰接配合在一起,连接板12分别与连接件以及转向杆201固定配合在一起,当转向杆201转动时,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转向臂301以及第二转向臂302发生转动,第一转向臂301与第二转向臂302发生转动会带动连接杆8转动,从而驱动轮子进行转向。
46.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转向杆201上设置有连接部1。
47.转向杆201的连接部1是便于安装扶手,因为滑板车上都是设置有扶手的。
48.具体当滑板车为电控转向的滑板车时,还需要转向电机2,此时转向杆201即为转向电机2的轴,转向电机2的轴一端与连接板12配合在一起,转向电机2的轴一端设置有连接
部1,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转向电机2直接带动转向杆201(即自身的轴)进行转动,在手动驾驶状态下,通过连接部1上的扶手直接带动转向杆201进行转动。
49.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副车架11上设置有安装部1102。
50.设置安装部1102的作用是为了安装滑板车的其他部件。
5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销轴有四个,且四个销轴呈矩形分布。
52.因为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一共有四个,所以设置了四个销轴,确保每个悬臂都独立通过一根销轴安装在副车架11上,这样可以保证四个悬臂在进行转动时保持独立稳定,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确保四个悬臂工作时更加稳定,降低工作过程中发生卡顿的概率。
53.如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4所示,还包括步进电机4以及卡杆,步进电机4安装在副车架11上,卡杆安装在步进电机4的轴上,卡杆用于抵住第一悬臂701。
54.因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需要前轮始终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不会发生偏向,而要是前轮保持稳定,可行的办法就是使得连接杆8与第一悬臂701或第二悬臂702之间无法进行转动,这样就需要使第一悬臂701或者第二悬臂702无法进行转动,所以设置升降电机与卡杆,卡杆卡柱第一悬臂701时,会让第一悬臂701无法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处于固定状态,可以确保连接杆8上的轮子不会发生偏向,始终朝着正前方向。
55.具体还包括辅助板5,卡杆安装在辅助板5上,辅助板5安装在步进电机4的轴上,步进电机4的轴通过伸缩带动辅助板5运动,从而实现卡杆的运动。
56.具体卡杆的杆头是呈半圆球状的,这样卡杆在与第一悬臂701接触时,可以避免卡杆磨损第一悬臂701。
57.具体卡杆包括主卡杆601及副卡杆602,主卡杆601的长度大于副卡杆602的长度,主卡杆601与副卡杆602共同作用贴紧第一悬臂701的一端,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悬臂701保持稳定状态。
58.具体主卡杆601与副卡杆602形成卡杆组,由于第一悬臂701有两个,所以卡杆组也有两个,每一个卡杆组卡紧一个第一悬臂701。
59.本结构中两个第一悬臂701都是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11上,即两个第一悬臂701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这样卡杆组在卡紧抵住第一悬臂701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两个第一悬臂701之间不会发生影响。
60.具体副车架1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安装片1101,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片1101铰接配合在一起,第一悬臂701与第二悬臂702分别位于两个安装片1101之间,这样的设计避免滑板车行驶过程中外物卡在第一悬臂701或者第二悬臂702上。
61.一种滑板车,包括如附图1~附图4所示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包括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上设置有转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安装在悬架系统上,所述转向杆为转向电机的轴;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副车架、第一悬臂、第二悬臂、连接杆、减震器及销轴,所述第一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二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向臂以及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转向臂与第一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转向臂与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向臂与第二转向臂铰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向杆转动安装于副车架上,所述转向杆与第一转向臂及第二转向臂铰接配合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上设置有连接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有四个,且四个销轴呈矩形分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安装轴。7.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包括副车架、第一悬臂、第二悬臂、连接杆、减震器以及销轴,所述第一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二悬臂有两个,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各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副车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悬臂铰接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杆上用于安装轮子。本申请还公开了使用上述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的滑板车。述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的滑板车。述双控转向的悬架结构的滑板车。
技术研发人员:卢江涛 唐伟 侯健 朱广远 杜松显 陆登明 易冬冬 王伯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