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咳嗽是呼吸道炎症的常见症状,由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或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
3.目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单方制剂,具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但镇咳作用不强,时间不持久。把苯丙哌林和西咪替丁制备成复方制剂,由于西米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且又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苯丙哌林代谢变慢,从而提高苯丙哌林的血药浓度而增强其疗效;且西米替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减轻苯丙哌林对胃的刺激,降低苯丙哌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因此,把二者制备成复方制剂,能显著提高苯丙哌林的镇咳效果,并降低苯丙哌林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按重量份数计,该复方制剂包括以下成分:0.01-0.03份苯丙哌林和0.1-0.3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
6.优选的,所述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可为干混悬剂或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中的任一种;所述片剂包括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肠溶片、分散片等;所述胶囊剂包括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等。
7.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填充剂、赋形剂、助流剂、崩解剂、润滑剂、稀释剂、防腐剂和粘合剂等。
8.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按复方制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相应份量的苯丙哌林、西咪替丁原料药,备用。
10.步骤二、取与所制备制剂剂型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11.步骤三、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将苯丙哌林、西米替丁原料药及所需的辅料混合,可制备成相应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12.与现有单方苯丙哌林制剂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复方制剂中的苯丙哌林是一种具有外周作用的非成瘾性镇咳药,用于刺激性干咳及其他原因如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苯丙哌林代谢变慢,从而提高苯丙哌林的血药浓度而
增强其疗效;且西咪替丁还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二者和用制备成复方制剂,既提高了苯丙哌林的止咳疗效又降低了苯丙哌林的胃肠道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本实施例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0.01-0.03份苯丙哌林和0.1-0.3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
16.进一步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可为干混悬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或糖浆剂中的任一种;片剂包括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肠溶片、分散片;胶囊剂包括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
17.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一、按照复方制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相应份量的苯丙哌林、西咪替丁原料料,备用;
19.步骤二、取与所制备制剂剂型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20.步骤三、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将苯丙哌林、西米替丁原料药及制备改制剂所需的辅料混合,可分别制备成相应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21.实施例1
22.按重量份数计,该复方制剂包括以下成分:0.2份苯丙哌林、2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
23.步骤一、称取相应份量的2克苯丙哌林、20克西咪替丁原料药,备用;
24.步骤二、取把上述原料药制备成颗粒剂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25.步骤三、按药剂学颗粒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原、辅料混合,制备成颗粒剂,使每代含苯丙哌林20毫克、西咪替丁200毫克。
26.实施例2
27.按重量份数计,该复方制剂包括以下成分:1份苯丙哌林、12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
28.步骤一、称取1克苯丙哌林、12克西咪替丁原料药,备用;
29.步骤二、称取把上述原料药制备成片剂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30.步骤三、按药剂学片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原、辅料混合,制备成片剂,使每片含苯丙哌林20毫克、西咪替丁240毫克。
31.实施例3
32.按重量份数计,该复方制剂包括以下成分:0.6份苯丙哌林、7.5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
33.步骤一、称取相应量的6克苯丙哌林、75克西咪替丁原料药,备用;
34.步骤二、称取把上述原料药制备成溶液剂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
35.步骤三、按药剂学溶液剂制备方法制备成溶液剂,使每100毫升该溶液剂含苯丙哌林200毫克,、西咪替丁2500毫克。
36.临床试验
37.选取实施例1、2、3制备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进行临床试验,同时设立对照组。
38.按照平行、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方案,严格设立对照组,观测服用实施例1、2、3制备的药物的临床疗效。
39.病例选择
40.(1)咳嗽为主要症状;(2)可表现有咳痰或伴有喘息等;(3)排除由异物引起的咳嗽。
41.试验方法
42.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进行观察,对上述纳入试验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在随机表上查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确保各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接近。总病例数240例,三个治疗组各60例,一个对照组 60例。
43.治疗方法
44.治疗组:
45.分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
46.实施例一组:口服实施例一制备的颗粒剂,每次1代(含苯丙哌林20mg、西咪替丁200毫克),每日三次,疗程7天;
47.实施例二组:口服实施例二制备的片剂,每次1片(含苯丙哌林20mg、西咪替丁240毫克),每日三次,疗程7天。
48.实施例三组:口服实施例三制备的溶液剂,每次10毫升(含苯丙哌林20mg、西咪替丁250毫克),每日三次,疗程7天。
49.病人如遇急性加重,给予急性发作期常规处理。
50.5、疗效评定标准
51.(1)痊愈;疗程终了时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52.(2)显效:病情以重度变为轻度,或中度、轻度的症状及体征有显著好转,并未出现明显的肠道不适;
53.(3)有效:病情以重度变为中度,或由中度变为轻度,或主诉症状好转,体征无明显改善,并且肠胃未出现不适感。
54.(4)无效:症状及体征皆无改善或加重,肠胃服药副作用大。
55.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以治疗7天之后回诊统计为准,治疗结果见下表。
[0056][0057]
由上表可知,三组实施例总有效率均为90%以上。其中,实施例三为最优选择。临床观察表明:本技术药物制剂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均优于对照组,且起效迅速,胃肠道不适感降低。原因在于本技术中,苯丙哌林通过和西米替丁制备成复方制剂,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苯丙哌林代谢变慢,从而提高苯丙哌林血药浓度而增强其疗效;西咪替丁还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避免苯丙哌林对肠胃道刺激,降低其副作用。所以,把二者制备成复方制剂是合理的,有效的。
[00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该复方制剂包括以下成分:0.01-0.03份苯丙哌林和0.1-0.3份西米替丁,其余为辅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成分包括苯丙哌林和西米替丁,比例为0.01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成分包括苯丙哌林和西米替丁,比例为0.02:0.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成分包括苯丙哌林和西米替丁,比例为0.03: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填充剂、赋形剂、助流剂、崩解剂、润滑剂、稀释剂、防腐剂和粘合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可为颗粒剂或干混悬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等的任一种;所述片剂包括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泡腾片、肠溶片、分散片等;所述胶囊剂包括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复方制剂各成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相对应份量的苯丙哌林、西咪替丁,备用;步骤二、取与所制备制剂剂型所需的辅料适量,备用;步骤三、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将苯丙哌林、西米替丁原料药及制备改制剂所需的辅料混合,可分别制备成相应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苯丙哌林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制剂成分由苯丙哌林加西米替丁组成,比例为0.01-0.03:0.1-0.3。取相应量份数的原料药,按照药剂学相应制剂制备方法添加适宜辅料,可分别制成片剂、胶囊剂、溶液剂、糖浆剂、干混悬剂或颗粒剂等剂型。苯丙哌林为外周性非成瘾性镇咳药,主要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西米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抗剂,是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苯丙哌林代谢变慢,从而提高苯丙哌林血药浓度而增强其疗效;且西米替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减轻苯丙哌林对胃的刺激,降低苯丙哌林的胃肠道副作用。丙哌林的胃肠道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娴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娴娴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