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施工现场,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高度低于0.8m时,均属于临边作业,按规定所有临边洞口必须有可靠牢固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必须有安全标志、标牌及警示牌等。
3.目前,在建筑工程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所使用的临边围护,即针对阳台、窗洞口、飘窗洞口等位置所使用的临边围护多是采用钢管搭设成三角支撑架,该三角支撑架是在浇筑地坪之前搭设,在实施地坪浇筑施工时需要将其拆除挪移,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劳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高处临边围护作业还易出现围护结构滑移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三角支撑架形式的临边围护,在地坪浇筑施工时需要拆除挪移,造成重复劳动,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每个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所述对撑杆件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所述对撑杆件的长度伸缩调整后能够与窗洞口的宽度相适应,且对撑杆件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紧固于窗洞口两侧墙体。
6.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它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对撑杆件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通过调整对撑杆件的长度使得其能够与窗洞口的宽度相适应,对撑杆件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卡扣连接于窗洞口两侧墙体,多个水平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共同构建临边防护围挡,实现临边围护的快速搭设;可自由调节长度的对撑杆件能够适应于不同宽度的窗洞口,施工更加灵活便捷;而且,该临边防护装置集成化程度高,拆装方便,周转率高,避免了材料浪费;另外,该临边防护装置不再占用地面上方空间,避免了因浇筑地坪而导致临边围护拆除等重复劳动,提高了施工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对撑杆件由三个依次套设连接的伸缩套管组成,所述伸缩套管是采用金属卷材卷制而成的空心圆柱杆体,所述对撑杆件的伸缩长度调整完成后,通过内部的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对撑杆件。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夹持于窗洞口墙体侧面的夹箍,垂直贯穿连接于夹箍一端的固定杆,及设置于墙体盲孔内的压簧,且盲孔的位置与固定杆相对应,夹箍就位后,固定杆插入盲孔内并与压簧紧密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夹箍的宽度大于窗洞口的厚度。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一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
13.墙体1;窗洞口2;防护单元10;夹箍11;对撑杆件12;固定杆14;压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15.本实施例以某建筑工程中窗洞口2处的临边防护设施为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它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10,每个防护单元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12,对撑杆件12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对撑杆件12的长度伸缩调整后能够与窗洞口2的宽度相适应,且对撑杆件12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紧固于窗洞口2两侧墙体1。
16.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它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10,每个防护单元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12,对撑杆件12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通过调整对撑杆件12的长度使得其能够与窗洞口2的宽度相适应,对撑杆件12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卡扣连接于窗洞口2两侧墙体1,多个水平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10共同构建临边防护围挡,实现临边围护的快速搭设;可自由调节长度的对撑杆件12能够适应于不同宽度的窗洞口2,施工更加灵活便捷;而且,该临边防护装置集成化程度高,拆装方便,周转率高,避免了材料浪费;另外,该临边防护装置不再占用地面上方空间,避免了因浇筑地坪而导致临边围护拆除等重复劳动,提高了施工效率。
17.本实施例中,对撑杆件12由三个依次套设连接的伸缩套管组成,伸缩套管是采用金属卷材卷制而成的空心圆柱杆体,对撑杆件12的伸缩长度调整完成后,通过内部的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对撑杆件12,保证施工安全,上述锁紧装置为现有技术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18.如图1所示,限位装置包括夹持于窗洞口2墙体1侧面的夹箍11,垂直贯穿连接于夹箍11一端的固定杆14,及设置于墙体1盲孔内的压簧15,且盲孔的位置与固定杆14相对应,夹箍11就位后,将固定杆14插入盲孔,使得固定杆14与盲孔内的压簧15紧密配合,从而间接将防护单元10固定于窗洞口2两侧墙体1。
19.上述夹箍11的宽度大于窗洞口2的厚度,由于夹箍11侧面具有弹性,能够通过固定杆14与压簧15的配合实现固定,以适应具有不同厚度的墙体1。
20.本实施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的安装过程如下:
21.在建筑工程一次结构施工结束后,根据窗洞口2的宽度调整对撑杆件12的长度,调整安装对撑杆件12一端的限位装置,将夹箍11卡扣于墙体1端部,通过压簧15粗略拧紧固定,然后,水平拉伸对撑杆件12,使得对撑杆件12另一端的限位装置的夹箍11卡扣于窗洞口
2的墙体1,并通过固定杆14与压簧15压紧固定,施工现场根据窗洞口2大小可以多安装多根防护单元10,安装步骤同上,待建筑工程结束后,逆向操作拆除临边防护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也适用于板洞口、墙洞口等一定范围内的临边防护。
22.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技术特征:
1.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每个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所述对撑杆件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所述对撑杆件的长度伸缩调整后能够与窗洞口的宽度相适应,且对撑杆件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紧固于窗洞口两侧墙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撑杆件由三个依次套设连接的伸缩套管组成,所述伸缩套管是采用金属卷材卷制而成的空心圆柱杆体,所述对撑杆件的伸缩长度调整完成后,通过内部的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对撑杆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夹持于窗洞口墙体侧面的夹箍,垂直贯穿连接于夹箍一端的固定杆,及设置于墙体盲孔内的压簧,且盲孔的位置与固定杆相对应,夹箍就位后,固定杆插入盲孔内并与压簧紧密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箍的宽度大于窗洞口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式临边防护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三角支撑架形式的临边围护,在地坪浇筑施工时需要拆除挪移,造成重复劳动,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它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防护单元,每个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装置,及连接于一对限位装置之间的对撑杆件,所述对撑杆件由至少两个相套设的伸缩套管组成,所述对撑杆件的长度伸缩调整后能够与窗洞口的宽度相适应,且对撑杆件通过连接于其两端的限位装置紧固于窗洞口两侧墙体。于窗洞口两侧墙体。于窗洞口两侧墙体。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俊 陈扬 虞浩 李厚伟 汪立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