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准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通讯领域的小型光纤准直器。
背景技术:
2.光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讯速度和质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讯器件逐步向密集化、小型化发展,光纤准直器作为重要的结构元件,广泛应用于无源器件,因此准直器的结构尺寸也直接决定了器件的整体尺寸。
3.如图1所示,现有的常规准直器基本构成为:光纤插芯1、玻璃套管2、透镜3三部分构成,其中,光纤插芯1由光纤裸线穿入毛细管固化,研磨并镀膜制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4.可以看出,限制准直器外径的因数主要为玻璃套管2的外径和凸面透镜3的直径,通常的小光斑准直器的外径为1.3mm左右,因尺寸较大难以适用于密集型光通讯器件及模块的组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准直器尺寸的同时也保证制造可行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更小的光纤准直器。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准直器,包括单纤毛细管组件、玻璃管和透镜,单纤毛细管组件包括光纤与穿入光纤中的毛细管,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自玻璃管的前端穿入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粘接固定,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为斜平面。
7.进一步地,所述光纤中用于穿入毛细管的通孔的直径与毛细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中光纤的外径与玻璃管的内径相匹配。
8.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前端面为直平面。
9.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透镜的外径。
10.进一步地,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面为斜平面,并与透镜的前端面平行。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之间填充有固定胶水。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的外径为0.9
±
0.1mm。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为8
±1°
。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准直器通过将玻璃管与透镜的端面粘接固定,减小玻璃管的外径,使得光纤准直器整体体积变小,与通常的小光斑准直器的1.3mm左右外径相比,本准直器外径仅为1.0mm左右,减小了约30%,更适用于密集型光通讯器件及模块的组装应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的光纤准直器的剖视图;
16.图2为现有的光纤准直器的分解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20.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准直器,包括单纤毛细管组件10、玻璃管20和透镜30,单纤毛细管组件10包括光纤11与穿入光纤11中的毛细管12,玻璃管20的前端自光纤11后端面套于光纤11外,玻璃管20的后端面与透镜30的前端面粘接固定,玻璃管20的后端面与透镜30的前端面为斜平面。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11中用于穿入毛细管12的通孔的直径与毛细管12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10中光纤11的外径与玻璃管20的内径相匹配。
2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小型化的毛细管12与光纤11裸纤组装形成单纤毛细管组件10,其外径尺寸较小。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管20的前端面为直平面。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管2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透镜30的外径。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10的后端面为斜平面,并与透镜30的前端面平行。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10的后端面与透镜30的前端面之间填充有固定胶水。
27.所述透镜30的外径为0.9
±
0.1mm。在本实施例中,透镜30的外径为1mm。
28.所述玻璃管20的后端面与透镜30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为8
±1°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角度为8
°
;玻璃管20与透镜30的斜接触面进行角度互补处理,保证成品柱面角度呈同轴方向。
29.本实用新型光纤准直器的工作过程为:将毛细管12穿入光纤11的通孔中,光纤通孔的直径与毛细管12的外径相匹配,使小型化的毛细管12与光纤11裸纤组装形成单纤毛细管组件10,然后将玻璃管20的后端面与透镜30的前端面使用胶水固定,接触区域为环形,胶水在虹吸作用下也成环形分布,单纤毛细管组件10表面经过抛光镀膜处理穿入玻璃管中,单纤毛细管组件10对应角度面与透镜平面平行,经过调试并使用胶水填充固定毛细管12和玻璃管30之间的位置形成准直器成品。由于采用现有常规凸面透镜,其光学性能及成本得到控制,同时,相比常规准直器,其外径尺尺寸仅为透镜30直径大小,有效减小了整体体积,更适合应用在密集型的光器件中。
30.上述实施例中,以上结构部件如单纤毛细管、玻璃管的材质可为玻璃,也可使用陶瓷,金属材质替换。
3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纤毛细管组件、玻璃透镜,单纤毛细管组件包括光纤与穿入光纤中的毛细管,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自玻璃管的前端穿入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粘接固定,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为斜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中用于穿入毛细管的通孔的直径与毛细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中光纤的外径与玻璃管的内径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前端面为直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透镜的外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面为斜平面,并与透镜的前端面平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之间填充有固定胶水。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外径为0.9
±
0.1mm。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为8
±1°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光纤准直器,包括单纤毛细管组件、玻璃管和透镜,单纤毛细管组件包括光纤与穿入光纤中的毛细管,单纤毛细管组件的后端自玻璃管的前端穿入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粘接固定,玻璃管的后端面与透镜的前端面为斜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准直器通过将玻璃管与透镜的端面粘接固定,减小玻璃管的外径,使得光纤准直器整体体积变小,与通常的小光斑准直器的1.3mm左右外径相比,本准直器外径仅为1.0mm左右,减小了约30%,更适用于密集型光通讯器件及模块的组装应用。组装应用。组装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生 张伟东 曹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