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
背景技术:
2.t形梁一般是指其横截面为t形,t形梁以自身结构更强、更稳定而在施工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随着施工节奏的加快,t形梁以提前预制形式而被应用在装配式施工领域中。
3.由于t形梁的应用环境不同,t形梁的横截面设计尺寸也不尽相同,有些t形梁的横截面尺寸设计的相对较大,这些较大横截面尺寸的t形梁在预制浇筑之前,都需要经过绑扎钢筋和安装模板的施工操作,由于t形梁结构的特殊性,t形梁结构中绑扎的钢筋结构也呈现上宽下窄的情况,该种方式造成钢筋骨架结构重心上移,从而钢筋骨架很容易倾倒,给钢筋绑扎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施工经验的不断摸索,施工人员可以首先安装t形梁生产用的两侧的侧模板,之后施工人员对两侧的侧模板进行固定,然后施工人员可以在两块侧模板内绑扎钢筋,这样以来,两块侧模板能够对钢筋骨架进行稳固地支撑。
4.但在两块侧模板内绑扎钢筋也存在一个客观的缺陷,施工现场一般会采用塔吊或者龙门吊将钢筋原材从侧模板外侧起吊并通过侧模板顶部将钢筋原材送入两块侧模板之间,以备施工人员绑扎钢筋使用,但是这种长时间占用塔吊或者龙门吊吊运钢筋原材方式造成施工资源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采用塔吊或者龙门吊专门用于吊运用于施工t形梁钢筋原材的方式造成施工资源巨大浪费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包括:
8.侧模板,该侧模板为两块且两者相对,以用于形成t形横截面的中空结构;
9.立柱,立柱为多根,其中部分立柱沿其中一块侧模板长度方向分布在该侧模板外侧,另一部分立柱沿另一块侧模板长度方向分布在另一块该侧模板外侧,每根立柱与对应的侧模板之间均可拆卸地固定多根支撑杆;
10.操作台,该操作台与其中一根立柱滑动连接,且该操作台可沿该立柱竖向往复滑动;
11.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于操作台下方且与操作台连接,以用于驱动操作台竖向滑动。
12.工作原理:
13.绑扎钢筋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将立柱通过所述支撑杆与对应的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将一部分立柱与其中一块侧模板固定连接,将另一部分立柱与另一块侧模板固定连接,之后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脚手架钢管从两块侧模板的外围将两块侧模板抱箍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防止两块侧模板发生相对位移。
14.然后施工人员可以绑扎t形梁结构的钢筋,具体地,施工人员可根据驱动组件的输送能力将相应重量的钢筋原材放置到所述操作台上,之后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操作台竖向滑动,从而操作台能够将钢筋原材输送到侧模板的顶部,最后施工人员将操作台上的钢筋原材一点点取下并送入两块侧模板之间进行绑扎使用即可,也可以通过所述操作台对施工人员进行输送。
15.t形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人员从两块侧模板的顶部向两块侧模板之间持续浇筑混凝土即可,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取下两块侧模板外围的脚手架钢管,之后将两块侧模板从t形梁的两侧转移即可,自此施工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中,施工人员通过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操作台在立柱上沿立柱竖向滑动,该种方式能够取代塔吊或者龙门吊吊运作业,从而不用占用塔吊或者龙门吊等这些大型吊运机具,从而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操作台的下方,该种方式所述驱动组件不占用额外的施工空间,从而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地紧凑、合理。
18.并且本实用新型将侧模板和对应的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该种方式便于施工人员将立柱从侧模板上拆卸下来,从而当本实用新型结构闲置时,施工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行拆卸,之后合理放置,该种方式不占用较大的放置空间,从而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地合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侧模板1、立柱2、支撑杆3、操作台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8、条形板9、安装板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第三滑槽13、第三滑块14、第二电机15、第二丝杆16、连接板17、螺栓18。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所示,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包括:
24.侧模板1,该侧模板1为两块且两者相对,以用于形成t形横截面的中空结构。
25.立柱2,立柱2为多根,其中部分立柱2沿其中一块侧模板1长度方向分布在该侧模板1外侧,另一部分立柱2沿另一块侧模板1长度方向分布在另一块该侧模板1外侧,每根立柱2与对应的侧模板1之间均可拆卸地固定多根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8,该支撑杆3一端的螺栓18与所述侧模板1螺纹连接,该支撑杆3另一端的螺栓18与所述立柱2螺纹连接。
26.操作台4,所述操作台4为两个,其中一个操作台4与固定连接在其中一块侧模板1上的一根立柱2滑动连接,另一个操作台4与固定连接在另一块侧模板1上的一根立柱2滑动连接且操作台4可沿与之对应的立柱2竖向往复滑动。
27.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两个,其中一个该驱动组件设于其中一个操作台4下方且与该操作台4连接,另一个驱动组件设于另一个操作台4下方且与另一个该操作台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的操作台4竖向滑动。
28.如图1所示,分别与两个操作台4滑动连接的两根立柱2上均开有竖向的第一滑槽5,该第一滑槽5内设有可沿第一滑槽5滑动的第一滑块6,两个所述操作台4分别一一对应设于两块第一滑块6上。
29.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对应操作台4下方的第一电机7和设于第一电机7输出端且竖直向上的第一丝杆8,该第一丝杆8穿设过对应的操作台4且两者螺纹连接,驱动组件的该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通过第一电机7配合第一丝杆8带动与之对应的操作台4滑动,该种方式机械化程度高,使用过程更加省力。
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滑块6上固定一根水平且与侧模板1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板9,所述操作台4与条形板9滑动连接且该操作台4可沿条形板9的长度方向滑动,操作台4下方固定一根与条形板9平行的安装板10,所述第一电机7与安装板10滑动连接且第一电机7可沿安装板10的长度方向滑动。如图2所示,所述条形板9上沿其走向开有水平的第二滑槽11,该第二滑槽11内设有可沿第二滑槽11滑动的第二滑块12,所述操作台4与第二滑块12固接,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板10上沿其走向开有水平的第三滑槽13,该第三滑槽13内设有可沿第三滑槽13滑动的第三滑块14,所述第一电机7与第三滑块14固接。
31.施工人员驱动所述操作台4和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8同步沿着所述侧模板1的长度方向滑动,钢筋绑扎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两块侧模板1之间沿着侧模板1的长度方向绑扎钢筋,此时该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施工人员进一步沿着侧模板1的长度方向输送钢筋原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结构输送钢筋原材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32.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电机15和设于第二电机15输出端且与条形板9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丝杆16,所述第二电机15固定在条形板9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16穿设过第二滑块12且两者螺纹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5驱动第二丝杆16转动,进而第二丝杆16带动所述第二滑块12移动,进而第二滑块12带动操作台4、第一电机7和第一丝杆8滑动,该种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减少施工过程的劳动量。
33.工作原理:
34.绑扎钢筋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将立柱2通过所述支撑杆3与对应的所述侧模板1固定连接,将一部分立柱2与其中一块侧模板1固定连接,将另一部分立柱2与另一块侧模板1固定连接,之后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脚手架钢管从两块侧模板1的外围将两块侧模板1抱箍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防止两块侧模板1发生相对位移。
35.然后施工人员可以绑扎t形梁结构的钢筋,具体地,施工人员可根据驱动组件的输送能力将相应重量的钢筋原材放置到所述操作台4上,之后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操作台4竖向滑动,从而操作台4能够将钢筋原材输送到侧模板1的顶部,具体地,施工人员启动所述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带动第一丝杆8转动,第一丝杆8带动所述操作台4竖向滑动,最后施工人员将操作台4上的钢筋原材一点点取下并送入两块侧模板1之间进行绑扎使用即可,也可以通过所述操作台4对施工人员进行输送。
36.当需要将钢筋原材沿着侧模板1的长度方向输送到两块侧模板1之间的其他部位时,施工人员可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第二丝杆16转动,进而第二丝杆16带
动所述第二滑块12滑动,第二滑块12带动操作台4、第一电机7和第一丝杆8沿侧模板1的长度方向同步滑动,从而可将钢筋原材输送到两块侧模板1之间的其他部位。
37.t形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后,施工人员从两块侧模板1的顶部向两块侧模板1之间持续浇筑混凝土即可,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取下两块侧模板1外围的脚手架钢管,之后将两块侧模板1从t形梁的两侧转移即可,自此施工完成。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板(1),该侧模板(1)为两块且两者相对,以用于形成t形横截面的中空结构;立柱(2),立柱(2)为多根,其中部分立柱(2)沿其中一块侧模板(1)长度方向分布在该侧模板(1)外侧,另一部分立柱(2)沿另一块侧模板(1)长度方向分布在另一块该侧模板(1)外侧,每根立柱(2)与对应的侧模板(1)之间均可拆卸地固定多根支撑杆(3);操作台(4),该操作台(4)与其中一根立柱(2)滑动连接,且该操作台(4)可沿该立柱(2)竖向往复滑动;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于操作台(4)下方且与操作台(4)连接,以用于驱动操作台(4)竖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立柱(2)上开有竖向的第一滑槽(5),该第一滑槽(5)内设有可沿第一滑槽(5)滑动的第一滑块(6),所述操作台(4)设于第一滑块(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操作台(4)下方的第一电机(7)和设于第一电机(7)输出端且竖直向上的第一丝杆(8),该第一丝杆(8)穿设过操作台(4)且两者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6)上固定一根水平且与侧模板(1)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板(9),所述操作台(4)与条形板(9)滑动连接且该操作台(4)可沿条形板(9)的长度方向滑动,操作台(4)下方固定一根与条形板(9)平行的安装板(10),所述第一电机(7)与安装板(10)滑动连接且第一电机(7)可沿安装板(10)的长度方向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9)上沿其走向开有水平的第二滑槽(11),该第二滑槽(11)内设有可沿第二滑槽(11)滑动的第二滑块(12),所述操作台(4)与第二滑块(12)固接,所述安装板(10)上沿其走向开有水平的第三滑槽(13),该第三滑槽(13)内设有可沿第三滑槽(13)滑动的第三滑块(14),所述第一电机(7)与第三滑块(14)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15)和设于第二电机(15)输出端且与条形板(9)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丝杆(16),所述第二电机(15)固定在条形板(9)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16)穿设过第二滑块(12)且两者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T形梁施工用模板台架,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采用塔吊或者龙门吊专门用于吊运用于施工T形梁钢筋原材的方式造成施工资源巨大浪费的技术问题。包括侧模板,该侧模板为两块且两者相对,以用于形成T形横截面的中空结构;立柱,立柱为多根,其中部分立柱沿其中一块侧模板长度方向分布在该侧模板外侧,另一部分立柱沿另一块侧模板长度方向分布在另一块该侧模板外侧,每根立柱与对应的侧模板之间均可拆卸地固定多根支撑杆;操作台,该操作台与其中一根立柱滑动连接,且该操作台可沿该立柱竖向往复滑动;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于操作台下方且与操作台连接,以用于驱动操作台竖向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主要用于施工T形梁。梁。梁。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松 孙克胜 王荣林 邱吉落 陈箫洲 樊有方 文林全 陈德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