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5  109


    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创造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
    3.

    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灯具的旋扣结构如下:在吸顶盘或灯罩上设置有弧形凸条,在灯罩上或吸顶盘上设置有与该弧形凸条相适配的卡槽,弧形凸条的截面面积沿着吸顶盘或灯罩的周向方向逐渐从小变大,从而形成了一端大一端小形状的弧形凸条,当弧形凸条旋转卡入卡槽时,弧形凸条大的一端与卡槽相卡紧,进而起到吸顶盘与灯罩相互扣紧的效果,但是该种结构不具有防松的效果,容易出现脱扣现象。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具有防松、防脱落的技术效果。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包括有吸顶盘和通过旋扣机构与之扣合的灯罩,所述旋扣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吸顶盘或所述灯罩上的卡凸以及设置在所述灯罩上或所述吸顶盘上并沿其各自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吸顶盘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灯罩的弧形槽相扣合或所述灯罩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吸顶盘的弧形槽相扣合,所述弧形槽的底部内陷形成有凹口,所述卡凸与所述弧形槽相卡合时所述卡凸卡置所述弧形槽中的凹口处。
    9.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吸顶盘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有横向环形翻边,所述横向环形翻边的外侧端部向下翻折形成有竖向环形翻边,所述卡凸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环形翻边的内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卡凸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卡置所述凹口处。
    1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卡凸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中心的距离d1小于所述弧形槽底部至所述灯罩中心的距离d2且大于等于所述凹口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
    1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卡凸设置在所述吸顶盘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设置在所述灯罩内侧周面上,所述卡凸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卡置所述凹口处。
    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卡凸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中心的距离d1小于等于所述凹口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且大于所述弧形槽底部至所述灯罩中心的距离d2。
    1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灯罩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槽相通的缺口。
    1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灯罩包括有罩体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上端的连接部,所述罩体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台阶,当所述吸顶盘与所述灯罩扣合时所述吸顶盘底端抵在所述台阶上。
    1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灯罩包括有罩体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上端连接部,所述罩体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吸顶盘底部的外侧边缘设置
    有第一环形阶梯,所述吸顶盘与所述灯罩扣合时所述吸顶盘通过第一环形阶梯与所述台阶靠近所述灯罩中心的边缘相贴合。
    1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灯罩包括有罩体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上端连接部,所述罩体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靠近所述灯罩中心的边缘处下沉形成有第二环形阶梯,当所述吸顶盘与所述灯罩扣合时所述吸顶盘底部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环形阶梯相贴合。
    17.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吸顶盘的顶部连接有吊索。
    18.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的旋扣机构由弧形槽与卡凸相互扣合而成,在该弧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凹口,在旋转扣紧过程中,卡凸转至与凹口位置处并卡入其中,卡凸在凹口限位作用下以起到防松的效果。
    19.【附图说明】
    20.图1是外式旋扣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21.图2是外式旋扣机构实施例的分解图。
    22.图3是外式旋扣机构实施例的正视图。
    23.图4是图3的a-a处的剖视图。
    24.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
    25.图6是内式旋扣机构实施例的分解图。
    26.图7是内式旋扣机构实施例的正视图。
    27.图8是图7的d-d处的剖视图。
    28.图9是图8的f处放大图。
    29.图10是吸顶盘底部与灯罩的台阶抵接方式一。
    30.图11是吸顶盘底部与灯罩的台阶抵接方式二。
    31.图12是吸顶盘底部与灯罩的台阶抵接方式三。
    32.图13是吊索连接结构示图。
    33.【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如附图1至附图13所示,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包括有吸顶盘1和通过旋扣机构3与之扣合的灯罩2,所述旋扣机构3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吸顶盘1或所述灯罩2上的卡凸32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顶盘1上或所述灯罩2上并沿其各自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31,所述吸顶盘1通过所述卡凸32与所述灯罩2的弧形槽31相扣合或所述灯罩2通过所述卡凸32与所述吸顶盘1的弧形槽31相扣合,所述弧形槽31的底部内陷形成有凹口33,所述卡凸32与所述弧形槽31相卡合时所述卡凸32卡置所述弧形槽31中的凹口33处。本发明创造的旋扣机构3由弧形槽31与卡凸32相互扣合而成,在该弧形槽31的底部具有一凹口33,在旋转扣紧过程中,卡凸32转至与凹口33位置处并卡入其中,卡凸32在凹口33限位作用下以起到防松的效果。
    36.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上述的旋扣机构3具有两个实施例,分别外式旋扣机构和内式旋扣机构。外式旋扣机构具体如下:所述吸顶盘1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有横向环形翻边11,所述横向环形翻边11的外侧端部向下翻折形成有竖向环形翻边12,所述卡凸32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环形翻边12的内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31设置在所述灯罩2的外侧周面上,该弧形槽31的开口背离所述灯罩2中心,所述卡凸32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31卡置所述凹口
    33处;所述卡凸32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1小于所述弧形槽31底部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2且大于等于所述凹口33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使卡凸32的卡入端位于弧形槽31底部与凹口33底部之间,进一步地起到了防松的效果。
    37.如附图6至附图9所示,内式旋扣机构具体如下:所述卡凸32设置在所述吸顶盘1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31设置在所述灯罩2内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31的开口朝向灯罩2的中心,所述卡凸32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31卡置所述凹口33处,所述卡凸32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1小于等于所述凹口33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且大于所述弧形槽31底部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2。同样地,使卡凸32的卡入端位于弧形槽31底部与凹口33底部之间,进一步地起到了防松的效果。
    38.如附图2和附图6所示,所述灯罩2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弧形槽31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槽31相通的缺口30,方便在装配时卡凸32由上至下经该缺口30卡入弧形槽31中,同时操作吸顶盘1或灯罩2其一旋转,卡凸32即可从弧形槽31卡置所述卡凸32中。
    39.如附图10至附图12所示,具体地,在装配后所述吸顶盘1底部和灯罩2具有三种抵接方式:其一: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的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当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底端抵在所述台阶20上。
    40.其二: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所述吸顶盘1底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阶梯13,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通过第一环形阶梯13与所述台阶20靠近所述灯罩2中心的边缘相贴合。
    41.其三: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所述台阶20靠近所述灯罩2中心的边缘处下沉形成有第二环形阶梯201,当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底部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环形阶梯201相贴合。
    42.上述三种抵接方式均可以起到二次防尘效果,第一次防尘效果,即横向环形翻边11能与灯罩的连接部22上端相抵,从而使得吸顶盘1盖合在灯罩的开口处,以起到第一次防尘效果,而第二次防尘效果即上述三种抵接方式的任意一种均可,吸顶盘1的底部与灯罩2的台阶相抵,从而防止了灰尘进入吸顶盘1与罩体部21所围成用于安装发光源的空间内,优选地,其二和其三抵接方式,防尘效果最佳。
    43.如附图13所示,吸顶盘1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或所述吸顶盘1通过吊索4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进而方便用户选择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包括有吸顶盘(1)和通过旋扣机构(3)与之扣合的灯罩(2),所述旋扣机构(3)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吸顶盘(1)或所述灯罩(2)上的卡凸(32)以及设置在所述灯罩(2)上或所述吸顶盘(1)上并沿其各自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31),所述吸顶盘(1)通过所述卡凸(32)与所述灯罩(2)的弧形槽(31)相扣合或所述灯罩(2)通过所述卡凸(32)与所述吸顶盘(1)的弧形槽(31)相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31)的底部内陷形成有凹口(33),所述卡凸(32)与所述弧形槽(31)相卡合时所述卡凸(32)卡置所述弧形槽(31)中的凹口(3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盘(1)的顶部向外翻折形成有横向环形翻边(11),所述横向环形翻边(11)的外侧端部向下翻折形成有竖向环形翻边(12),所述卡凸(32)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环形翻边(12)的内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31)设置在所述灯罩(2)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卡凸(32)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31)卡置所述凹口(33)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32)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1小于所述弧形槽(31)底部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2且大于等于所述凹口(33)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32)设置在所述吸顶盘(1)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弧形槽(31)设置在所述灯罩(2)内侧周面上,所述卡凸(32)在旋转时经所述弧形槽(31)卡置所述凹口(33)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32)的卡入端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1小于等于所述凹口(33)底部至灯罩中心的距离d3且大于所述弧形槽(31)底部至所述灯罩(2)中心的距离d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弧形槽(31)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槽(31)相通的缺口(30)。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的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当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底端抵在所述台阶(20)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所述吸顶盘(1)底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阶梯(13),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通过第一环形阶梯(13)与所述台阶(20)靠近所述灯罩(2)中心的边缘相贴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包括有罩体部(2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罩体部(21)上端连接部(22),所述罩体部(21)与连接部(22)之间形成有台阶(20),所述台阶(20)靠近所述灯罩(2)中心的边缘处下沉形成有第二环形阶梯(201),当所述吸顶盘(1)与所述灯罩(2)扣合时所述吸顶盘(1)底部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环形阶梯(201)相贴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盘(1)的顶部连接有吊索(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旋扣防松式吸顶灯,包括有吸顶盘和通过旋扣机构与之扣合的灯罩,旋扣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吸顶盘或灯罩上的卡凸以及设置在灯罩上或吸顶盘上并沿其各自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吸顶盘通过卡凸与灯罩的弧形槽相扣合或灯罩通过卡凸与吸顶盘的弧形槽相扣合,弧形槽的底部内陷形成有凹口,卡凸与弧形槽相卡合时卡凸卡置弧形槽中的凹口处,本发明创造的旋扣机构由弧形槽与卡凸相互扣合而成,在该弧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凹口,在旋转扣紧过程中,卡凸转至与凹口位置处并卡入其中,卡凸在凹口限位作用下以起到防松的效果。卡凸在凹口限位作用下以起到防松的效果。卡凸在凹口限位作用下以起到防松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举成 郑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布恩格智能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3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