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棘背龙给料机构。
背景技术:
2.原有煤矸石分拣作业概况:从井下采掘出的毛煤(煤、矸石混合物料)送上传送带后,有的矿山会使用人工分拣,也有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使用自动分拣系统。
3.现有自动分拣系统中,给料机将煤、矸石混合物倒入传送带——整列系统进行整列——识别系统对矸石进行识别——动作系统将矸石移除。
4.现场观察表明,其采用的整列系统为几块犁铧状隔板组成,仅能在横向上做简单的分列,耗能高且几乎没有效果。
5.物料在未整列的情况下是互相挤靠在一起,平铺在传送带上的,呈面状连续分布。根据现场观察,这种挤靠在一起的状态会极大降低煤矸分选系统机械手的效率,事实上,即使是人工分选,这种状态也会降低效率;
6.物料无论大小在传送带上的随机分布极大地增加了机械手的能耗与人工分拣时工人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棘背龙给料机构。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棘背龙给料机构,包括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的脊背板;
9.所述脊背板包括一边向下倾斜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沿所述脊背板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以在物料沿所述支撑板侧向滑落时,对物料进行抵挡分拣。
10.优选地,所述脊背板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连接的两块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呈夹角设置,使得结合位置向上凸起,两边向下倾斜;
11.每一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沿所述脊背板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
12.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撑板上侧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条挡板,且各所述挡板的高度由中间向外依次增加。
13.优选地,所述挡板的断面呈倒v形。
14.优选地,所述脊背板的两相对边分别设有向上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高度高于位于最外的挡板。
15.优选地,所述脊背板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
°
。
16.优选地,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
10
°
。
17.优选地,所述脊背板的下端设有对沿所述脊背板滚落下的物料分隔开并传送的传送机构。
18.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沿所述脊背板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并排设置若干
传送轮。
19.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沿所述脊背板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设置的传动带,且所述传动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分隔开所述物料的隔离板。
20.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脊背板上的挡板能将较小的物料困在较矮挡板形成的槽,而较大的物料将坠落向侧边,该设备可以通过简单的力学原理对煤和矸石混合物料进行整列。
附图说明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棘背龙给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棘背龙给料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包括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的脊背板1。
26.脊背板1包括一边向下倾斜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侧设有沿脊背板1 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12,以在物料沿支撑板11侧向滑落时,对物料进行抵挡分拣。
27.由于脊背板1上的挡板12能将较小的物料困在较矮挡板12形成的槽,而较大的物料将坠落向侧边,该设备可以通过简单的力学原理对煤和矸石混合物料进行整列。
28.优选地,脊背板1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连接的两块支撑板11,两支撑板 11呈夹角设置,使得结合位置向上凸起,两边向下倾斜,在物料放置到脊背板1上后,可以沿支撑板11向两侧滑落。
29.进一步地,每一支撑板11上侧设有沿脊背板1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12,以在物料沿两支撑板11分别向两侧滑落时,对物料进行抵挡分拣。挡板12 可以对应挡住尺寸较小的物料,让较大的物料继续向两侧滑落,被相应高度尺寸的挡板12挡住,最后,一些没被挡板12挡住的物料落到支撑板11的边缘,沿支撑板11向下滚落到底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板11上侧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条及两条以上的挡板12,且各挡板12的高度由中间向外依次增加,可以将大小不同的物料按挡板12高度进行分隔。
31.优选地,挡板12的断面呈倒v形,可以提升挡板12的强度,不易被物料撞歪,避免影响挡的效果。
32.通常,脊背板1的两相对边分别设有向上设置的侧板13,侧板13的高度高于位于最外的挡板12,可以将物料挡住,避免从侧边落下。
33.优选地,脊背板1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
°
,避免斜度过大导致物料滑落速度过快。
34.另外,两支撑板11之间的夹角为120
±
10
°
,也保证有充分的斜度让物料向侧面滑落。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棘背龙给料机构还包括在脊背板1的底部支撑的支撑架 2,为脊
背板1提供稳定的支撑。
36.优选地,脊背板1的下端设有对沿脊背板1滚落下的物料分隔开并传送的传送机构3,让落下的物料进行分隔整列。
37.设备可以通过简单的力学原理对煤和矸石混合物料进行大小,前后间距上有效的整列,让分选和整列更加的自动化。
38.通常,传送机构3包括沿脊背板1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并排设置若干传送轮,利用传送轮的拱起进行分隔整列。
39.在其他实施例中,传送机构3也可包括沿脊背板1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设置的传动带,且传动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分隔开物料的隔离板,将落下的物料分隔整列。
40.本产品设计好处:
41.待分拣物料不再挤靠在一起,横向上分成了若干列,每列上的各个块状物料之间形成间距,因此待分拣物料由原来的呈面状连续分布变为呈离散的点状矩阵式分布,能够使机械手在抓取过程中不受干扰,避免错抓,漏抓和扑空的情况,从而提升抓取率;
42.整列后的物料,因大块的分布在传动带两侧,所以可以使煤矸分选系统中传动带两侧的机械手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提升抓取率并减少能耗,这种分布状况下,即使人工分拣,效率也会有大幅提升,因为分拣同样重量的矸石的体力消耗将减少;
43.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减少甚至撤除人工作业环节,为工人的健康带来保障;
44.该设计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机械设备,无能耗,低成本做大事。
45.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的脊背板(1);所述脊背板(1)包括一边向下倾斜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侧设有沿所述脊背板(1)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12),以在物料沿所述支撑板(11)侧向滑落时,对物料进行抵挡分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背板(1)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连接的两块支撑板(11),两所述支撑板(11)呈夹角设置,使得结合位置向上凸起,两边向下倾斜;每一所述支撑板(11)上侧设有沿所述脊背板(1)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板(11)上侧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条挡板(12),且各所述挡板(12)的高度由中间向外依次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的断面呈倒v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背板(1)的两相对边分别设有向上设置的侧板(13),所述侧板(13)的高度高于位于最外的挡板(12)。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背板(1)的倾斜角度不大于45
°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板(11)之间的夹角为120
±
10
°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背板(1)的下端设有对沿所述脊背板(1)滚落下的物料分隔开并传送的传送机构(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沿所述脊背板(1)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并排设置若干传送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背龙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沿所述脊背板(1)上滚落的物料的滚落方向设置的传动带,且所述传动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分隔开所述物料的隔离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背龙给料机构,包括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的脊背板;脊背板包括一边向下倾斜的支撑板,支撑板上侧设有沿脊背板的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以在煤、矸石混合物料沿支撑板侧向滑落时,对物料进行抵挡分拣。由于脊背板上的挡板能将较小的物料困在较矮挡板形成的槽,而较大的物料将坠落向侧边,该设备可以通过简单的力学原理对煤和矸石混合物料进行整列。行整列。行整列。
技术研发人员:朱奕蒙 田轹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奕蒙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