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6  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预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空气预热器也被简称为空预器,是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尾部烟道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一般简称为空预器。多用于燃煤电站锅炉。可分为管箱式、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又分为风罩回转式和受热面回转式两种。电站锅炉较常采用受热面回转式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一般为两分仓、三分仓、四分仓式,其中四分仓较常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说明空气预热器的原理,在工作时会缓慢的旋转,烟气会进入空预器的烟气侧后再被排出,而烟气中携带的热量会为空预器中的散热片所吸收,之后空预器缓慢旋转,散热片运动到空气侧,再将热量传递给进入锅炉前的空气。空气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多为三分仓式,附带有火警报警系统、间隙调整系统和变频控制系统。空气预热器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并能提高锅炉系统的热交换性能,因此在烟气锅炉系统中有很普遍的使用。
    3.现有的空气预热器,在进行换热工作时,空气和烟气会经过顶部挡板位置发生泄露,导致影响锅炉的工作,使得锅炉的使用寿命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进行换热工作时,空气和烟气会经过顶部挡板位置发生泄露,导致影响锅炉的工作,使得锅炉的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片,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7.所述挡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辊,所述扭力辊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辊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槽,所述扭力弹簧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换热片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开设有回气口,所述回气口为倾斜设置。
    9.优选地,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顶部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槽沿所述密封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凹槽沿所述密封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扭力弹簧沿所述密封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
    扭力辊沿所述密封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与所述挡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隔板的端部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挡板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顶部。
    11.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与所述换热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端部与所述挡板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密封槽开设在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上。
    12.优选地,所述密封板的底部与所述换热片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密封板的侧壁与所述隔板的侧壁相贴合。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换热片和隔板转动,当隔板从挡板的一端转动到挡板的底部,密封板所在位置时,将会推动密封板沿滑槽的内侧壁滑动,当隔板转动到挡板的另一端时,隔板的再次移动,使得扭力辊沿密封槽的内侧壁转动,使得密封板处于水平状态,当隔板完全脱离密封板时,密封板将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竖直状态,并且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挡板底部换热片进行换热的空气或烟气经过回气口重新推回原气流,防止了烟气或空气的泄露,影响机组的运行,保证了烟气与空气连接处的密封,保证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顶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正面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壳体;2、挡板;3、转轴;4、换热片;5、隔板;6、滑槽;7、复位弹簧;8、密封板;9、回气口;10、凹槽;11、扭力弹簧;12、扭力辊;13、密封槽;14、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5,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换热片4,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
    22.挡板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密封板8的端部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辊12,扭力辊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1,扭力辊1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槽13,扭力弹簧11的端部与凹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防止了烟气或空气的泄露,影响机组的运行,保证了烟气与
    空气连接处的密封,保证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24.其中,挡板2的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4,换热片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挡板2的侧壁开设有回气口9,回气口9为倾斜设置;
    25.倾斜设置的回气口9,能够使得被密封板8推回的气体回到原气流中,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止气体的泄露。
    26.其中,密封板8的顶部与滑槽6的内侧壁顶部密封滑动连接,密封槽13开设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密封槽13沿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凹槽10沿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扭力弹簧11沿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扭力辊12沿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2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该结构的稳定运行,进而提高了密封的效率。
    28.其中,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与挡板2的底部相贴合,隔板5的端部与壳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转轴3贯穿挡板2的底部并延伸至挡板2的顶部。
    29.其中,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与换热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筒14的端部与挡板2通过轴承相连接,密封槽13开设在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上。
    30.其中,密封板8的底部与换热片4的顶部相贴合,密封板8的侧壁与隔板5的侧壁相贴合。
    3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外接电机的工作带动转轴3的转动,通过转轴3的转动带动连接筒1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换热片4和隔板5转动,当隔板5从挡板2的一端转动到挡板2的底部、密封板8所在位置时,将会推动密封板8沿滑槽6的内侧壁滑动,当隔板5转动到挡板2的另一端时,隔板5的再次移动,使得扭力辊12沿密封槽13的内侧壁转动,使得密封板8处于水平状态,当隔板5完全脱离密封板8时,密封板8将会在扭力弹簧11的作用下,恢复到竖直状态,并且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以及密封板8的底部与换热片4的顶部相贴合,将会把挡板2底部换热片4进行换热的空气或烟气经过回气口9重新推回原气流,如此往复,有效的阻隔了烟气或空气的泄露。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换热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的端部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辊(12),所述扭力辊(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1),所述扭力辊(1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槽(13),所述扭力弹簧(11)的端部与所述凹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4),所述换热片(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挡板(2)的侧壁开设有回气口(9),所述回气口(9)为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8)的顶部与所述滑槽(6)的内侧壁顶部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槽(13)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槽(13)沿所述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凹槽(10)沿所述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扭力弹簧(11)沿所述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扭力辊(12)沿所述密封板(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与所述挡板(2)的底部相贴合,所述隔板(5)的端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转轴(3)贯穿所述挡板(2)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挡板(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与所述换热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14)的端部与所述挡板(2)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密封槽(13)开设在所述连接筒(14)的外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8)的底部与所述换热片(4)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密封板(8)的侧壁与所述隔板(5)的侧壁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密封结构,涉及空气预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换热片和隔板转动,当隔板从挡板的一端转动到挡板的底部,密封板所在位置时,将会推动密封板沿滑槽的内侧壁滑动,当隔板转动到挡板的另一端时,隔板的再次移动,使得扭力辊沿密封槽的内侧壁转动,使得密封板处于水平状态,当隔板完全脱离密封板时,密封板将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竖直状态,并且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挡板底部换热片进行换热的空气或烟气经过回气口重新推回原气流,防止了烟气或空气的泄露,影响机组的运行,保证了烟气与空气连接处的密封,保证了机组的运行效率。证了机组的运行效率。证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辉 张宪岭 颜刚 时标 梁学东 张允洲 崔玉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4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