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氧铜熔铸炉。
背景技术:
2.铜是一种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稍硬,极坚韧,耐磨损,有很好的延展性、较好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能力。由于铜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性能优良,且加工方便,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3.无氧铜的熔炼技术是将选用的精料投入熔铸炉,在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投料程序,控制好熔炼温度,原材料完全溶解后,进行转炉,做好熔体保护,同时进行保温静止,在此过程中,加入cu—p合金进行脱氧除气,做好覆盖,规范操作规程,防止吸气,杜绝氧含量超标。运用强磁净化技术控制熔体夹杂物的产生,用优质的铜液,保证生产出优质的铸锭,以满足产品较高的工艺要求,性能要求、导电率要求。
4.但是现有的无氧铜的熔铸炉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温作用,进而导致无氧熔铸炉内的热量大量流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氧铜熔铸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包括熔化炉、保温炉和流通通道;所述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通过所述流通通道相连接,且在所述熔化炉和保温炉的外壁均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所述保温炉远离所述流通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挤出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具有热煤进口和热媒出口的加热部对熔化炉和保温炉的外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熔化炉和保温炉内部的温度,保证设备的加热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而且有效的避免了溶液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凝固。
9.优选的,所述熔化炉包括炉体、炉盖和若干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均匀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炉盖安装在所述炉体的顶部的连接处,所述炉盖的表面设置有投料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均匀分布在炉体内部的燃烧器具有加热均匀,从而提高熔化的精度,提高生产质量,炉盖及投料口便于将物料投入到炉体的内部而且便于对炉体进行清理。
11.优选的,所述炉体与所述炉盖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炉盖的周向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一方面能够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炉体的内部,影响加工精度,而且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13.优选的,所述流通通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两端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外壁密封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能够避免溶液在输送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而且保证加工精度。
15.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套装在所述流通通道的外部的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与的内壁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外壁之间形成热气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气腔便于进行热能的进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17.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热气管,所述热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炉体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气腔相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热气管将炉体的俄内部输送至热气腔的内部,从而有效地将炉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对流通通道进行保护,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19.优选的,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惰性气体输送管,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炉盖与外部的输气设备相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惰性气体能够在加工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21.优选的,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所述温度监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报警装置、第二报警装置和显示器;
2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熔化炉内,用于测量所述熔化炉内的温度值;
2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炉内,适用于测量所述保温炉内的温度值;
24.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报警装置、第二报警装置和显示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器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值;
25.及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熔化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一报警装置动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保温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二报警装置动作。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熔化炉和保温炉内的温度值,在熔化炉或保温炉内的温度值超出温度区间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知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8.熔化炉对无氧铜进行熔化以得到铜液,熔化炉中的铜液经流通通道进入保温炉内,保温炉通过其挤出头挤出无氧铜管,在本实用新型的熔化炉和保温炉的外周壁分别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可以对熔化炉和保温炉的外壁进行加热,减少了熔化炉炉腔向其炉壁及保温炉炉腔向其炉壁的热传递,进而减少了熔化炉及保温炉内热量的流失,节约了能源及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在熔化炉的炉体和炉盖之间设置密封件,有效地避免碎屑经炉体和炉盖之间的缝隙进入炉体内,并防止热量自炉体和炉盖之间的缝隙流失;本实用新型的流通通道外套有保温管,并将熔化炉内的热气体经热气体管导入流通通道和保温管之间的热气体腔内,可有效减少铜液在流经流通通道的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进而防止铜液因降温过快而发生凝固堵塞;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温度监控系统,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熔化炉和保温炉内的温度值,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监控系统还可以在熔化炉或保温炉内的温度值超出温度区间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知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施例中温度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31.图中:11、炉体;12、炉盖;2、保温炉;21、挤出头;3、流通通道;4、加热部;5、密封件;6、保温管;7、热气管;8、惰性气体输送管;91、第一温度传感器;92、第二温度传感器;93、控制器;94、第一报警装置;95、第二报警装置;96、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包括熔化炉、保温炉2、流通通道3和温度监控系统;熔化炉与保温炉2之间通过流通通道3相连接,且在熔化炉和保温炉2的外壁均设置有加热部4,加热部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保温炉2远离流通通道3的一侧设置有挤出头21;原材料在熔化炉的内部熔化呈熔液,然后经过流通通道3进入到保温炉2的内部进行保温后,并在挤出头21基础形成无氧铜管,在加工的过程中,利用加热部4对熔化炉和保温炉2的外部进行加热,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避免热量的流失,并保证加工效率和精度,并在在加工的过程中,利用温度监控系统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加工精度。
35.熔化炉包括炉体11、炉盖12和若干个燃烧器,燃烧器均匀设置在炉体11的内部,炉盖12安装在炉体11的顶部的接口处,炉盖12的表面设置有投料口,炉体11与炉盖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密封件5沿炉盖12的周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5采用石棉,其具有耐高温性能较好的特点,安装使用更为方便。炉体11的顶部设置有惰性气体输送管8,惰性气体输送管8的一端穿过炉盖12与外部的输气设备相连通,惰性气体经过惰性气体输送管8输送到熔化炉的内部,在加工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的作用。
36.流通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两端与流通通道3的外壁密封连接,保温层包括套装在流通通道3的外部的保温管6,保温管6与的内壁与流通通道3的外壁之间形成热气腔,炉体11的一侧设置热气管7,热气管7的一端与炉体11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气腔相连通,利用炉体11内部的热量经过热气管7输送至热气腔的内部,对流通通道3的外部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37.温度监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控制器93、第一报警装置94、第二报警装置95和显示器96;
38.第一温度传感器91设置在熔化炉内,用于测量熔化炉内的温度值;
39.第二温度传感器92设置在保温炉2内,适用于测量保温炉2内的温度值;
40.控制器93与第一温度传感器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第一报警装置94、第二报警装置95和显示器96电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器96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9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2所
测量的温度值;
41.及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1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熔化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一报警装置94动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2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保温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二报警装置95动作;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熔化炉和保温炉2内的温度值,在熔化炉或保温炉2内的温度值超出温度区间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知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包括熔化炉、保温炉(2)和流通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炉与保温炉(2)之间通过所述流通通道(3)相连接,且在所述熔化炉和保温炉(2)的外壁均设置有加热部(4),所述加热部(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所述保温炉(2)远离所述流通通道(3)的一侧设置有挤出头(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炉包括炉体(11)、炉盖(12)和若干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均匀设置在所述炉体(11)的内部,所述炉盖(12)安装在所述炉体(11)的顶部的路口处,所述炉盖(12)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与所述炉盖(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沿所述炉盖(12)的周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两端与所述流通通道(3)的外壁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套装在所述流通通道(3)的外部的保温管(6),所述保温管(6)与的内壁与所述流通通道(3)的外壁之间形成热气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的一侧设置热气管(7),所述热气管(7)的一端与所述炉体(11)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气腔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的顶部设置有惰性气体输送管(8),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8)的一端穿过所述炉盖(12)与外部的输气设备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所述温度监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控制器(93)、第一报警装置(94)、第二报警装置(95)和显示器(96);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91)设置在熔化炉内,用于测量所述熔化炉内的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2)设置在保温炉(2)内,适用于测量所述保温炉(2)内的温度值;所述控制器(93)与第一温度传感器(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第一报警装置(94)、第二报警装置(95)和显示器(96)电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器(96)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9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2)所测量的温度值;及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1)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熔化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一报警装置(94)动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2)所测量的温度值超出保温温度区间时控制第二报警装置(95)动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氧铜熔铸炉,包括熔化炉、保温炉和流通通道;所述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通过所述流通通道相连接,且在所述熔化炉和保温炉的外壁均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所述保温炉远离所述流通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挤出头,通过加热部以及保温管的设置,能够在加工过程中,有效地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热量的流逝,从而节约资源,并降低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成 曹江辉 范卫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九洲创胜特种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