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现有建筑中,经常因为功能需求,需要对管线进行穿墙处理,直接在内外墙体间贯通设置穿墙孔,常规的做法是进行防火封堵,这样简单设置后气密性、防水性和隔热性能较差,随时间推移,管线和建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降低居住舒适度,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诞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以解决建筑防水保温效果降低,降噪效果下降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包括:外墙、相邻外墙设置的外墙保温和穿设于外墙、外墙保温的电线;所述外墙和外墙保温对应位置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穿墙构件,所述穿墙构件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两端的圆形定位盖,所述套管通长设置于通孔内,圆形定位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电线穿过套管和密封圈,并与所述密封圈周向紧密贴合,所述套管的内侧、套管和电线之间的空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封堵,所述电线与套管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聚氨酯发泡的外侧通过密封胶密封。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与外墙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隔汽膜,所述防水隔汽膜沿套管外壁的轮廓周向设置。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与外墙和外墙保温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透汽膜,所述防水透汽膜沿套管外部的轮廓周向设置。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隔汽膜沿外墙向远离套管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所述防水隔汽膜沿套管向远离外墙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于50mm。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透汽膜沿外墙向远离套管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所述防水透汽膜沿套管向远离外墙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于50mm。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为硅酮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由套管的端部向套管内的密封长度为20mm。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为镀锌钢管或pvc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线和外墙与外墙保温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发泡,阻断了电线穿墙部分的热桥,降低了热量损失,通过设置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增强墙体的气密性,通过设置圆形定位盖,定位孔和密封圈,解决了电线端部的密封问题,保证墙体内部的电线不会发生腐蚀,提高电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频率,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00、外墙;110、防水隔汽膜;200、外墙保温;210、防水透汽膜;300、电线;400、通孔;500、穿墙构件;510、套管;520、圆形定位盖;521、定位孔;522、密封圈;600、聚氨酯发泡;70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包括:外墙100、相邻外墙100设置的外墙保温200和穿设于外墙100、外墙保温200的电线300;外墙100和外墙保温200对应位置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400,通孔400内设置有穿墙构件500,穿墙构件500包括套管510、设置于套管510两端的圆形定位盖520,套管510通长设置于通孔400内,圆形定位盖52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521,定位孔521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522,电线300穿过套管510和密封圈522,并与密封圈522周向紧密贴合,套管510的内侧、套管510和电线300之间的空间通过聚氨酯发泡600封堵,电线300与套管510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聚氨酯发泡600的外侧通过密封胶700密封。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管510与外墙100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隔汽膜110,防水隔汽膜110沿套管510外壁的轮廓周向设置。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管510与外墙100和外墙保温200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透汽膜210,防水透汽膜210沿套管510外部的轮廓周向设置。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水隔汽膜110沿外墙100向远离套管51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防水隔汽膜110沿套管510向远离外墙10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于50mm。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水透汽膜210沿外墙100向远离套管51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防水透汽膜210沿套管510向远离外墙10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
于50mm。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胶700为硅酮密封胶700,密封胶700由套管510的端部向套管510内的密封长度为20mm。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套管510为镀锌钢管或pvc管。
26.综上,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包括:外墙、相邻外墙设置的外墙保温和穿设于外墙、外墙保温的电线;外墙和外墙保温对应位置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穿墙构件,穿墙构件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两端的圆形定位盖,套管通长设置于通孔内,圆形定位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电线穿过套管和密封圈,并与密封圈周向紧密贴合,套管的内侧、套管和电线之间的空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封堵,电线与套管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聚氨酯发泡的外侧通过密封胶密封,通过对穿墙线管的气密性处理与降低热桥处理,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开支,提高居住舒适度,防止霉斑。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包括:外墙(100)、相邻外墙(100)设置的外墙保温(200)和穿设于外墙(100)、外墙保温(200)的电线(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100)和外墙保温(200)对应位置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400),所述通孔(400)内设置有穿墙构件(500),所述穿墙构件(500)包括套管(510)、设置于套管(510)两端的圆形定位盖(520),所述套管(510)通长设置于通孔(400)内,圆形定位盖(52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521),所述定位孔(521)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522),所述电线(300)穿过套管(510)和密封圈(522),并与所述密封圈(522)周向紧密贴合,所述套管(510)的内侧、套管(510)和电线(300)之间的空间通过聚氨酯发泡(600)封堵,所述电线(300)与套管(510)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聚氨酯发泡(600)的外侧通过密封胶(700)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10)与外墙(100)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隔汽膜(110),所述防水隔汽膜(110)沿套管(510)外壁的轮廓周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10)与外墙(100)和外墙保温(200)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透汽膜(210),所述防水透汽膜(210)沿套管(510)外部的轮廓周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隔汽膜(110)沿外墙(100)向远离套管(51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所述防水隔汽膜(110)沿套管(510)向远离外墙(10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于5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汽膜(210)沿外墙(100)向远离套管(51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为100mm,所述防水透汽膜(210)沿套管(510)向远离外墙(100)的方向铺贴,铺贴长度不小于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700)为硅酮密封胶,所述密封胶(700)由套管(510)的端部向套管(510)内的密封长度为20mm。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10)为镀锌钢管或pvc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遮阳线管穿外墙气密性处理节点,包括:外墙、相邻外墙设置的外墙保温和穿设于外墙、外墙保温的电线;外墙和外墙保温对应位置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穿墙构件,穿墙构件包括套管、设置于套管两端的圆形定位盖,套管通长设置于通孔内,圆形定位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电线穿过套管和密封圈,并与密封圈周向紧密贴合,套管的内侧、套管和电线之间的空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封堵,电线与套管的端部之间的空间、聚氨酯发泡的外侧通过密封胶密封,通过对穿墙线管的气密性处理与降低热桥处理,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开支,提高居住舒适度,防止霉斑。防止霉斑。防止霉斑。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兴 赵学丹 张博昊 孙鸿志 张思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