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热传感器。
背景技术:
2.热传感器通常可针对目标区域或目标物所发出的热辐射进行传感,可据此产生对应的热传感结果或热影像。但热传感器除了会接收到目标区域或目标物所发出的热辐射之外,往往也会接收到其他介质透过热传导所提供的热能,因而造成传感结果的误差或是热影像中的不均匀。
3.为了校正热传导所产生的误差,传统的热传感器通常会控制快门(shutter)的开关来阻隔射入热传感器的热辐射,仅针对热传导进行传感以进行校正。但首先,快门的开关需要设置额外的控制电路来操控,其会造成成本上升。再者,快门关闭时会阻隔所有热辐射,造成传感结果或热影像中的讯息遗漏。最后,机械式的快门更容易受到损坏,造成热传感器无法执行校正功能。因此,传统技术的热传感器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针对一种热传感器,其透过热传感器中未遮蔽热传感胞及遮蔽热传感胞的传感结果来进行传感结果的校正。
5.本发明的热传感器包含热传感阵列及校正电路。热传感阵列包含多个热传感胞。热传感胞包含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获得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相邻于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而设置,并获得第一遮蔽传感信息。校正电路耦接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校正电路依据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对相邻的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
6.基于上述,热传感器透过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遮蔽传感信息,来对遮蔽热传感胞所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以排除传感结果的误差或不均匀等非理想因素。
附图说明
7.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8.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热传感器的示意图;
9.图1b为图1a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10.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热传感器的示意图;
11.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的示意图;
12.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的示意图;
13.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的示意图;
14.图3a~3d为本发明实施例多个热传感阵列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说明
16.1、2:热传感器;
17.10、10-1、10-2、10-3、10-4:热传感阵列;
18.10m:遮蔽热传感胞;
19.10u:未遮蔽热传感胞;
20.11、21、21a、21b、21c:校正电路;
21.12:镜头;
22.23:运算电路;
23.210:模拟减法器;
24.211、212:模拟数字转换器;
25.213:数字减法器;
26.214:开关电路;
27.ch:热传导;
28.rh:热辐射。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30.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热传感器1的示意图。热传感器1包含热传感阵列10、校正电路11及镜头12。镜头12可接收来自目标物或目标区域所发出的热辐射rh。热传感阵列10可用来传感透过镜头12所传入的热辐射rh。热传感阵列10包含多个热传感胞,其中包含有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可进行传感,以分别获得未遮蔽传感信息及遮蔽传感信息。校正电路11耦接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校正电路11可依据遮蔽传感信息来校正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而产生目标区域或目标物的热传感影像。
31.大致而言,在热传感阵列10中,未遮蔽热传感胞10u会相邻于至少一个遮蔽热传感胞10m。进一步,校正电路11可依据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遮蔽传感信息,对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因此,热传感器1所产生的热传感影像中,热传感影像的误差或不均匀等非理想因素可较佳地被排除。
32.详细而言,针对热传感器1的整体操作,热传感器1的镜头12可接收目标区域或目标物所发出的热辐射rh,热辐射rh通过镜头12后可射入至热传感阵列10。
33.热传感阵列10中具有多个热传感胞,热传感胞包含有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热传感胞可针对热辐射rh进行传感以获得传感信息,并据以产生出热传感影像。在此实施例中,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在行方向上及列方向上互相交错设置,也就是说,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在行方向跟列方向上都相邻于遮蔽热传感胞10m。但本发明不以此排列方式为限,只要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相邻于至少一个遮蔽热传感胞10m即可。
34.对于热传感阵列10的传感操作而言,除了会透过热辐射方式由镜头12接收到目标区域或目标物所传递的热辐射rh之外,热传感器1本身更会透过热传导或其他方式,接收到
由空气、传感器支撑材料、操作者或其他来源的热传导ch,而并非目标区域或目标物所提供的热能,进而造成热传感影像的误差或不均匀(non-uniformity)。
35.因此,热传感阵列10中设置有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可传感到穿透镜头12所射入的热辐射rh及热传导ch,并获得未遮蔽传感信息。遮蔽热传感胞10m为被遮蔽的热传感胞,其可传感到热传导ch,并获得遮蔽传感信息。在一实施例中,遮蔽热传感胞10m可透过在未热传感胞10u上设置或涂设热遮蔽材料来实现,本发明对遮蔽热传感胞10m的实现方式并不限制。
36.校正电路11接收未遮蔽传感信息及遮蔽传感信息后,校正电路11可依据遮蔽热传感胞10m所传感的遮蔽传感信息,来校正该遮蔽热传感胞10m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传感的未遮蔽传感信息,如此一来,热传感影像中的误差或不均匀可被有效地消除。
37.在一实施例中,校正电路11将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传感的未遮蔽传感信息,扣除该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相邻的遮蔽热传感胞10m所传感的遮蔽传感信息,以产生出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举例而言,请参考图1b,图1b为图1a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10的部分放大示意图,校正电路11依据遮蔽传感信息校正未遮蔽传感信息的操作,可参考下方的公式(1)~(3)。
38.v(m 1,n)=r(m 1,n) c(m 1,n)
ꢀꢀꢀꢀꢀꢀꢀꢀꢀꢀꢀꢀꢀꢀꢀꢀꢀꢀꢀꢀꢀꢀꢀꢀ
(1)
39.v(m,n)=c(m,n)
ꢀꢀꢀꢀꢀꢀꢀꢀꢀꢀꢀꢀꢀꢀꢀꢀꢀꢀꢀꢀꢀꢀꢀꢀꢀꢀꢀꢀꢀꢀꢀꢀꢀ
(2)
40.r’(m 1,n)=v(m 1,n)
–
v(m,n)=r(m 1,n) [c(m 1,n)
–
c(m,n)]
ꢀꢀ
(3)
[0041]
其中,在公式(1)中,v(m 1,n)是设置在位置(m 1,n)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传感的未遮蔽传感信息,其包含了r(m 1,n)的热辐射信息以及c(m 1,n)的热传导信息。在公式(2)中,v(m,n)是设置在位置(m,n)的遮蔽热传感胞10m所传感的遮蔽传感信息,其仅包含了c(m,n)的热传导信息。
[0042]
在公式(3)中,校正电路11在取得v(m,n)及v(m 1,n)之后,可将v(m 1,n)扣除v(m,n)来产生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r’(m 1,n)。具体而言,由于c(m 1,n)及c(m,n)两者是由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校正电路11可以把c(m,n)用来近似于c(m 1,n),v(m 1,n)在扣除c(m,n)后,其中的热传导信息c(m 1,n)可被较佳地消去,使得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r’(m 1,n)中仅保留下热辐射信息。
[0043]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校正电路11可依据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来校正未遮蔽传感信息。举例而言,请参考图1b,图1b为图1a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10的部分放大示意图,接下将以图1b中热传感阵列10的排列以及下方的公式(4)、(5)来说明校正电路11的操作。
[0044]
c’(m 1,n)=(v(m 1,n-1) v(m,n) v(m 2,n) v(m 1,n 1))/4
ꢀꢀ
(4)
[0045]
r’(m 1,n)=v(m 1,n)
–
c’(m 1,n)
ꢀꢀꢀꢀꢀꢀꢀꢀꢀꢀꢀꢀꢀꢀꢀꢀꢀꢀꢀꢀꢀꢀꢀ
(5)
[0046]
其中,在公式(4)中,v(m 1,n-1)、v(m,n)、v(m 2,n)、v(m 1,n 1)分别为位置(m 1,n-1)、(m,n)、(m 2,n)、(m 1,n 1)上的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遮蔽传感信息,其仅包含有热传导信息,而c’(m 1,n)即为该些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进一步,在公式(5)中,校正电路11可将在(m 1,n)上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v(m 1,n)扣除掉相邻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c’(m 1,n),以获得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r’(m 1,n)。
[0047]
换句话说,校正电路11可取得相邻于位置(m 1,n)的多个遮蔽传感信息,校正电路
11可以把该些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c’(m 1,n)用来近似于位置(m 1,n)的热传导信息c(m 1,n),透过扣除c’(m 1,n)来消去未遮蔽传感信息中的热传导信息,使得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r’(m 1,n)中仅保留下热辐射信息。
[0048]
因此,热传感器1可透过在热传感阵列10设置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胞10m,使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相邻于至少一个遮蔽热传感胞10m。如此一来,校正电路11即可利用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遮蔽传感信息来校正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传感的未遮蔽传感信息,排除热传感影像中的误差或不均匀等非理想因素。另一方面而言,热传感器1可在不需中断传感操作的情况下,即时地校正热传感器的传感结果,避免热影像的讯息遗漏,进而提升热传感器1的操作便利性。
[0049]
在一实施例中,校正电路11除了可依据遮蔽传感信息来对相邻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之外,校正电路11还可依据未遮蔽传感信息,来还原相邻的遮蔽热传感胞10m的传感结果,进而产生热传感影像。接下来将以图1b以及下方的公式(6)、(7)来说明校正电路11的操作。
[0050]
v’(m,n)=(v(m,n-1) v(m-1,n) v(m 1,n) v(m,n 1))/4
ꢀꢀꢀꢀꢀꢀꢀꢀꢀꢀ
(6)
[0051]
r’(m,n)=v’(m,n)
–
v(m,n)
ꢀꢀꢀꢀꢀꢀꢀꢀꢀꢀꢀꢀꢀꢀꢀꢀꢀꢀꢀꢀꢀꢀꢀꢀꢀꢀꢀꢀꢀꢀꢀꢀ
(7)
[0052]
其中,在公式(6)中,v(m,n-1)、v(m-1,n)、v(m 1,n)、v(m,n 1)分别为位置(m,n-1)、(m-1,n)、(m 1,n)、(m,n 1)上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获得的未遮蔽传感信息,v’(m,n)即为该些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在公式(7)中,v(m,n)即为位置上的遮蔽热传感胞10m所获得的遮蔽传感信息,其仅包含热传导信息。校正电路11将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v’(m,n)扣除遮蔽传感信息v(m,n),进而产生经还原的遮蔽传感信息。
[0053]
换句话说,校正电路11可以把该些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v’(m,n)用来近似于位置(m,n)的未遮蔽传感信息,透过扣除掉热传导信息v(m,n)来消去热传导信息,使得经还原的传感信息中仅保留下热辐射信息。
[0054]
因此,热传感器1可透过未遮蔽传感信息来对相邻的遮蔽热传感胞的传感结果进行还原。如此一来,热传感器1所产生的热传感影像中不但可排除热传感影像中的误差或不均匀等非理想因素之外,热传感器1更可还原遮蔽热传感胞的传感结果,进而提升热传感影像的画质及解析度。
[0055]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热传感器2的示意图。图2a~图2d所绘示的热传感器2相似于图1a~图b所绘示的热传感器1,只是在热传感器2中,校正电路11被校正电路21所替代,且热传感器2还包含有耦接于校正电路21的运算电路23。校正电路21可将经校正的传感资料转换为数字资料,并提供至运算电路23。运算电路23可接收经校正的传感资料进行数字运算,并据此产生热影像。大致而言,热传感器2可透过校正电路21校正热传导ch所产生的误差之外,热传感器2还可透过运算电路23以数字运算的方式来消除热传感器2的其他非理想因素,以较佳地产生热影像。
[0056]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21a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校正电路21a中可包含模拟减法器210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211。模拟减法器210耦接于热传感阵列10,用以接收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及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模拟减法器210可用来将模拟资料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相邻的遮蔽热传感信息v(m,n)进行相减,以产生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r’(m 1,n)。模拟数字转换器211
耦接于模拟减法器210,用来将模拟资料的经校正未遮蔽热传感信息r’(m 1,n)转换为数字资料的经校正未遮蔽热传感信息r’(m 1,n),并提供至运算电路23,其中小写的r’(m 1,n)及大写的r’(m 1,n)分别代表模拟及数字的经校正未遮蔽热传感信息。据此,运算电路23可接收数字资料的传感资料,并进行数字运算,并据此消除热传感器2中,例如为制程不均匀或杂讯干扰等其他的非理想因素,以较佳地产生高画质的热影像。
[0057]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21b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校正电路21b中可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212及数字减法器213。在此实施例中,校正电路21b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212先接收模拟的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及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并转换为数字资料的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及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再提供给数字减法器213进行相减,其中小写的v(m 1,n)及v(m 1,n)分别代表模拟及数字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在此实施例中,数字减法器213可为用来对数字资料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遮蔽热传感信息v(m,n)进行相减,以产生数字资料的经校正未遮蔽热传感信息r’(m 1,n)。运算电路23可据此进行数字运算以产生热影像。
[0058]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校正电路21c的示意图。图2d所绘示的校正电路21c相似于图2b所绘示的校正电路21a,只是在校正电路21c还包含有开关电路214。校正电路21c包含有模拟减法器210、模拟数字转换器211及开关电路214。关于模拟减法器210及模拟数字转换器211的操作请参考前述图2b的相关段落,于此不另赘述。
[0059]
详细而言,在图2d的校正电路21c中还可包含开关电路214接收热传感信息v(0,0)~v(x,y),开关电路214中选择出欲进行运算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并分别提供至模拟减法器210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如此一来,模拟减法器210可依据开关电路214所提供的讯号,使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正确地扣除遮蔽热传感信息v(m,n),以利校正电路21c及运算电路23后续的运算。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14所传感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可直接被提供至模拟减法器210中。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14所传感的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则是可分别与权重系数w(m 1,n)及w(m,n)相乘之后,再将相乘的结果v(m 1,n)*w(m 1,n)及v(m,n)*w(m,n)提供至模拟减法器210来进行运算。详细来说,每个热传感胞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制程的非理想性导致传感结果的偏移。举例来说,各个热传感胞可能会具有传感表面积、薄膜厚度或倾斜度不一致等的非理想因素,因而导致各个热传感胞在相同取像条件下可能会具有不一致的热传感结果。在此情况下,透过将未遮蔽热传感信息v(m 1,n)及遮蔽热传感信息v(m,n)分别乘上权重系数w(m 1,n)及w(m,n),可用以补偿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及遮蔽热传感10m的非理想性,进而排除制程偏移所导致的热传感结果不均匀或非理想性等因素。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权重系数w(m 1,n)及w(m,n)的运算亦可以整合在如图2b、2d所绘示的模拟减法器210、或图2c的数字减法器213中。
[0061]
进一步,运算电路23可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积体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算数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复杂可
程式逻辑装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程式化逻辑闸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类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组合。或者,运算电路23可以是透过硬体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或是其他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数字电路的设计方式来进行设计,并透过现场可程式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复杂可程式逻辑装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或是特殊应用积体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方式来实现的硬体电路。只要运算电路23可接收校正电路21所提供的经校正传感资料,并对经校正传感资料进行数字运算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0062]
简单来说,热传感器2透过校正电路21产生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讯号的形式之后,热传感器2还可进一步透过运算电路23以数字运算的方式来对传感信息进行补偿。因此,热传感器2除了可消去热传导信息以之外,还可进一步排除制程不均匀或杂讯干扰等其他的非理想因素,进而产生高画质的热影像。
[0063]
图2b~图2d仅为热传感器2中校正电路21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技术人员当然可依据不同的设计概念或使用需求来修改或组合。举例而言,图2b、2c中所绘示的校正电路21a、21b的结构可被修改以平行运算地方式来同时的产生多个经校正的未遮蔽传感信息。或者,图2d中所绘示的开关电路214亦可应用于图2c所绘示的校正电路21b中,开关电路214可耦接于热传感阵列10与模拟数字转换器212之间,或者是开关电路214可耦接于模拟数字转换器212与数字减法器213之间。只要开关电路214耦接于数字减法器213之前,开关电路214可选择正确的传感信息以输入至数字减法器213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即可。
[0064]
图3a~3d为本发明实施例热传感阵列10-1~10-4的示意图。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热传感阵列10-1中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可形成一矩形,以环绕方式与遮蔽热传感胞10m相邻设置。且每个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形成的矩形之间,可沿着热传感阵列10-1的列方向及行方向来排列设置。
[0065]
在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热传感阵列10-2相似于热传感阵列10-1。同样地,热传感阵列10-2中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可形成一矩形,以环绕方式与遮蔽热传感胞10m相邻设置。不过在热传感阵列10-2中,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所形成的矩形,只有在行方向是对齐的,在列方向则为交错设置的。
[0066]
在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遮蔽热传感胞10u与遮蔽热传感胞10m可分别设置为热传感阵列10-3的多个列,且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的多个列可与遮蔽热传感胞10m的多个列互相交错排列。
[0067]
在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未遮蔽热传感胞10u与遮蔽热传感胞10m可分别设置为热传感阵列10-4的多个行,且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的多个行可与遮蔽热传感胞10m的多个行互相交错排列。
[0068]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可依据不同设计概念或使用需求来修改或组合图1a、1b、3a~3d中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举例而言,在图3a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10-1中,每个遮蔽热传感胞10m之间可由间隔一个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变更为间隔两个未遮蔽热传感胞10u。或者,在图3c所绘示的热传感阵列10-3中,每个遮蔽热传感胞10m所形成的多列之间可由间隔一列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变更为间隔两列的未遮蔽热传感胞10u。应注意的是,上述说明仅为示例性地说明热传感阵列的排列方式,不应被用来限制热传感阵列的实施态
样,只要未遮蔽热传感胞10u相邻于至少一个遮蔽热传感胞10m,其皆属于本发明的热传感阵列的范畴。
[006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传感器,包括:热传感阵列,包括多个热传感胞,所述多个热传感胞包含: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获得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以及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相邻于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而设置,并获得第一遮蔽传感信息;以及校正电路,耦接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所述校正电路依据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对相邻的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所传感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包括热辐射信息及热传导信息,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所传感的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包括热传导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扣除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以产生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乘上第一权重系数的乘积扣除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乘上第二权重系数的乘积,以产生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二未遮蔽热传感胞,分别获得多个第二未遮蔽传感信息,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所述多个第二未遮蔽热传感胞环绕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其中所述校正电路依据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对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所述多个第二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6.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热传感胞的多个未遮蔽热传感胞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多个热传感胞的多个遮蔽热传感胞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多个未遮蔽热传感胞分别相邻于所述多个遮蔽热传感胞。7.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热传感胞包括:多个未遮蔽热传感胞及多个遮蔽热传感胞,所述多个未遮蔽热传感胞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与所述多个遮蔽热传感胞互相交错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还取得相邻于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的至少一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至少一遮蔽传感信息,所述校正电路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扣除所述至少一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以产生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还依据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来还原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所传感的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取得相邻于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的至少一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至少一未遮蔽传感信息,所述校正电路计算所述至少一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并将所述至少一未遮蔽传感信息的平均扣除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以产生经还原的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感器,还包括:运算电路,耦接于所述校正电路,所述运算电路依据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
息进行数字运算,以产生热影像。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还包括:模拟减法器,耦接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所述模拟减法器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扣除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以产生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所述减法器及所述运算电路,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并将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由模拟转换为数字。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热传感器,其中所述校正电路还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所述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所述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及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由模拟转换为数字;数字减法器,耦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及所述运算电路,所述减法器接收数字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及所述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未遮蔽信息扣除所述第一遮蔽信息以产生经校正的所述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传感器。热传感器包含热传感阵列及校正电路。热传感阵列包含多个热传感胞。热传感胞包含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获得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第一遮蔽热传感胞相邻于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而设置,并获得第一遮蔽传感信息。校正电路耦接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及第一遮蔽热传感胞。校正电路依据第一遮蔽传感信息,对相邻的第一未遮蔽热传感胞所获得的第一未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遮蔽传感信息进行校正。
技术研发人员:丁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后君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