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28  78


    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


    背景技术:

    2.载带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并且在孔穴的一侧开设用于索引定位的定位孔,其是具有特定厚度的带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包装,然而,现有的载带存在以下缺陷:载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摩擦,摩擦后的载带由于电荷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静电,产生的静电对承放的电子元器件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载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摩擦,摩擦后的载带由于电荷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静电,产生的静电对承放的电子元器件产生危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包括载带本体,所述载带本体包括承载软板和定位软板,所述承载软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软板,所述承载软板包括放置软板、防静电软板和导电软板,所述防静电软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软块,两个所述导电软块的顶端分别与放置软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静电软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放置软板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软性卡块,所述防静电软板底端粘贴连接有若干个粘附条,若干个所述粘附条远离防静电软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导电软板的顶端,所述导电软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电软管,所述导电软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金属导电球,所述卡合槽与软性卡块对应连接。
    5.优选的,所述卡合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弹簧,位于两个限位槽上的若干个连接弹簧均固定安装在静电吸附网上,两个所述静电吸附网相对的一侧与软性卡块的两侧接触连接。
    6.优选的,所述防静电软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外界的软性金属导电条。
    7.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导电软管的内部均填充有静电吸附棉。
    8.优选的,所述放置软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承载孔,所述放置软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位于第一承载孔一侧的第二承载孔。
    9.优选的,所述定位软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静电软板和导电软板将放置软板上产生的静电逐层消减,金属导电球对产生的静电向外界传递转移,避免放置软板上产生静电对承放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载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软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软板的侧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载带本体;2、承载软板;201、放置软板;202、第一承载孔;203、第二承载孔;204、导电软块;205、软性卡块;206、防静电软板;207、导电软板;208、安装口;209、软性金属导电条;210、卡合槽;211、密封垫;212、粘附条;213、静电吸附棉;214、导电软管;215、金属导电球;216、限位槽;217、静电吸附网;218、连接弹簧;3、定位软板;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包括载带本体1,载带本体1包括承载软板2和定位软板3,承载软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软板3,承载软板2包括放置软板201、防静电软板206和导电软板207,防静电软板206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208,两个安装口20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软块204,两个导电软块204的顶端分别与放置软板20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防静电软板20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卡合槽210,放置软板201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软性卡块205,防静电软板206底端粘贴连接有若干个粘附条212,若干个粘附条212远离防静电软板20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导电软板207的顶端,导电软板2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电软管214,导电软板20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金属导电球215,卡合槽210与软性卡块205对应连接,工作人员通过粘附条212将防静电软板206与导电软板207粘贴连接在一起,工作人员将软性卡块205与卡合槽210对齐,两个导电软块204与安装口208对齐,工作人员将放置软板201卡合安装在防静电软板206上,导电软板207上的电量经过金属导电球215传递至外界,防静电软板206和导电软板207双层对放置软板201上产的静电进行传递消除,导电软块204从局部将放置软板201上的静电向下传递。
    18.卡合槽2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11,两个密封垫2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16,两个限位槽2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弹簧218,位于两个限位槽216上的若干个连接弹簧218均固定安装在静电吸附网217上,两个静电吸附网217相对的一侧与软性卡块205的两侧接触连接,放置软板201上的软性卡块205卡合在卡合槽210内部时,软性卡块205挤压位于两侧的静电吸附网217,静电吸附网217受到挤压后向内压缩连接弹簧218,连接弹簧218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连接弹簧218受到压缩力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静电吸附网217复位至软性卡块205的两侧,对软性卡块205上产生的静电进行吸附,既对局部产生的静电进行转移。
    19.防静电软板2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外界的软性金属导电条209,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软性金属导电条209将载带本体1上产生的静电传递至外接的电子元器件上,避免载带本体1表面有静电聚集。
    20.若干个导电软管214的内部均填充有静电吸附棉213,静电吸附棉213填充在导电软管214内部,工作人员可以向导电软管214内注入静电吸附剂,静电吸附棉213对静电吸附
    剂吸收后起到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21.放置软板20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承载孔202,放置软板20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位于第一承载孔202一侧的第二承载孔203,定位软板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4,工作人员通过定位孔4将载带本体1索引定位,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承放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将其分别放置在第一承载孔202或者第二承载孔203上。
    22.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粘附条212将防静电软板206与导电软板207粘贴连接在一起,工作人员将软性卡块205与卡合槽210对齐,两个导电软块204与安装口208对齐,工作人员将放置软板201卡合安装在防静电软板206上,工作人员通过定位孔4将载带本体1索引定位,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承放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将其分别放置在第一承载孔202或者第二承载孔203上,导电软板207上的电量经过金属导电球215传递至外界,防静电软板206和导电软板207双层对放置软板201上产的静电进行传递消除,导电软块204从局部将放置软板201上的静电向下传递,放置软板201上的软性卡块205卡合在卡合槽210内部时,软性卡块205挤压位于两侧的静电吸附网217,静电吸附网217受到挤压后向内压缩连接弹簧218,连接弹簧218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连接弹簧218受到压缩力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静电吸附网217复位至软性卡块205的两侧,对软性卡块205上产生的静电进行吸附,既对局部产生的静电进行转移,作人员可以通过软性金属导电条209将载带本体1上产生的静电传递至外接的电子元器件上,避免载带本体1表面有静电聚集,工作人员可以向导电软管214内注入静电吸附剂,静电吸附棉213对静电吸附剂吸收后起到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包括载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本体(1)包括承载软板(2)和定位软板(3),所述承载软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软板(3),所述承载软板(2)包括放置软板(201)、防静电软板(206)和导电软板(207),所述防静电软板(206)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208),两个所述安装口(20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软块(204),两个所述导电软块(204)的顶端分别与放置软板(20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静电软板(20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卡合槽(210),所述放置软板(201)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软性卡块(205),所述防静电软板(206)底端粘贴连接有若干个粘附条(212),若干个所述粘附条(212)远离防静电软板(20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在导电软板(207)的顶端,所述导电软板(2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导电软管(214),所述导电软板(20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金属导电球(215),所述卡合槽(210)与软性卡块(205)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2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11),两个所述密封垫(2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16),两个所述限位槽(21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弹簧(218),位于两个限位槽(216)上的若干个连接弹簧(218)均固定安装在静电吸附网(217)上,两个所述静电吸附网(217)相对的一侧与软性卡块(205)的两侧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软板(2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外界的软性金属导电条(20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电软管(214)的内部均填充有静电吸附棉(2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软板(20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承载孔(202),所述放置软板(20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位于第一承载孔(202)一侧的第二承载孔(2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软板(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包括载带本体,载带本体包括承载软板和定位软板,承载软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软板,承载软板包括放置软板、防静电软板和导电软板,防静电软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软块,两个导电软块的顶端分别与放置软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防静电软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卡合槽,放置软板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软性卡块,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PS防静电载带,通过设置防静电软板和导电软板将放置软板上产生的静电逐层消减,金属导电球对产生的静电向外界传递转移,避免放置软板上产生静电对承放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的现象发生。现象发生。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侯益新 包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中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6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