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修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并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能够有效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具体地,挡土墙位于土体的外侧,其中,挡土墙面向土体的侧壁称为墙背、背向土体的侧壁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顶部称为墙顶,此外,基底朝向土体的内端称为墙踵、背离土体的外端称为墙趾。
3.现有技术中,修建挡土墙时,处于施工过程的挡土墙称为施工墙身,一般在施工墙身的外侧搭建双排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这种施工方式在复杂地形中施工时难度和局限性均较大,如挡土墙位于陡坡或河沟边缘时,需要对陡坡或河沟的地基进行填平加硬操作,以确保双排脚手架的固定稳定性。即现有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在复杂地形中施工难度和局限性均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挡土墙施工装置在复杂地形中施工难度和局限性均较大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包括施工台组件、用于搭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顶的支承件和用于连接施工墙身的墙背的限位组件,所述施工台组件包括矩形的承载平板;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连接,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施工墙身的墙面,且与所述承载平板可拆卸式固接。
6.可选地,所述支承件的第二端伸至所述承载平板的底部,且沿所述承载平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承载平板底部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承载平板宽度的2/3。
7.可选地,所述施工台组件中的承载平板为单层;
8.或,所述施工台组件中的承载平板至少为两层,且所述承载平板可拆卸式叠摞设置。
9.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过滤网箱。
10.可选地,所述过滤网箱内填充有过滤填料。
11.可选地,所述支承件包括支承管,所述支承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网箱,且与所述过滤网箱的箱内空间连通。
12.可选地,所述支承管的管壁设有导水孔。
13.可选地,所述支承件还包括加强臂,所述加强臂配合插接于所述支承管内。
14.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的过滤直径小于所述支承管的管内径。
15.可选地,所述施工台组件的底部设有斜支撑梁,所述斜支撑梁背离所述施工台组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式连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面。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用于修筑挡土墙时,挡土墙施工装置直接安装于施工墙身,无需安装于施工区域的地基上,相应无需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填平加硬等操作,从而降低在复杂地形中修筑挡土墙的施工难度和局限性,提高挡土墙的施工便捷度。此外,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完毕后,无需拆下支承件,从而有效提高其拆卸速度,提高功效。另外,施工台组件选用结构简单、形状规则的矩形承载平板作为施工平台,在有效承载施工人员的基础上,加工便捷、无效重量较少,从而减少支承件对施工台组件的支撑负荷,相应减少支承件受力较大形变情况的发生,进而确保施工台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于基部施工墙身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为两层,其中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于基部施工墙身,另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于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修筑的挡土墙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中支承件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挡土墙;11-基部施工墙身;12-加高施工墙身;13-墙顶;14-墙背;15-墙面;100-施工台组件;110-承载平板;120-斜支撑梁;200-支承件;210-支承管;211-导水孔;220-加强臂;300-限位组件;310-过滤网箱;320-过滤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施工台组件100、用于搭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顶13的支承件200和用于连接施工墙身的墙背14的限位组件300,施工台组件100包括矩形的承载平板110;支承件200的第一端与限位组件300连接,支承件200的第二端伸出施工墙身的墙面15,且与承载平板110可拆卸式固接。
26.本实施例提供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包括用于作为修筑挡土墙10的操作平台的施工台组件100、用于对施工台组件100进行支承的支承件200和用于通过支承件200将施工台组件100固定于施工墙身外侧的限位组件300,其中,支承件200在使用完毕之后无需拆卸,可以作为挡土墙10的一部分。
27.使用上述挡土墙施工装置修筑挡土墙10时,可以采用以下挡土墙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将限位组件300固定于施工墙身的墙背14;将支承件200搭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顶13,施工台组件100的承载平板110在支承件200的支承作用下位于施工墙身的外侧;于承载平板110上对施工墙身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以得到挡土墙10;从支承
件200拆下施工台组件100,支承件200余留插接于挡土墙10。
28.具体地,挡土墙10包括基部施工墙身11和至少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其中,施工人员直接站立于施工区域的地基上,并在地基上修筑第一预设高度的墙体以得到基部施工墙身11。修筑基部施工墙身11时,无需搭建施工平台,相应也无需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填平加硬等操作;其中,基部施工墙身11的第一预设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施工人员的身高等进行设定。
29.基部施工墙身11修筑完成后,在基部施工墙身11安装挡土墙施工装置,施工人员登上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承载平板110上对基部施工墙身11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以得到加高施工墙身12,且支承件200夹设于基部施工墙身11的墙顶13与加高施工墙身12的基底之间。由于施工人员在承载平板110向上修筑墙体的高度有限,设定该高度为单次有效施工高度,当挡土墙10的整体高度较低,位于基部施工墙身11上方的墙体高度小于等于单次有效施工高度时,可以理解为加高施工墙身12为一段,即施工人员在一层施工台组件100上即可完成该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修筑,从而得到挡土墙10。
30.当挡土墙10的高度较高,位于基部施工墙身11上方的墙体高度大于单次有效施工高度时,即加高施工墙身12为多段时,首先如上述步骤在基部施工墙身11安装第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施工人员于第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施工台组件100上对基部施工墙身11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以得到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随后在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安装第二层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方法与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于基部施工墙身11的方法相同,然后于第二层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施工台组件100上对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以得到第二段加高施工墙身12,如此重复,直至得到高度较高的挡土墙10。
31.如图2所示,挡土墙10处于施工过程,已经修筑的施工墙身包括位于地基上的基部施工墙身11,基部施工墙身11的墙顶13安装有第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施工人员于第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上对基部施工墙身11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得到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然后在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墙顶13安装第二层挡土墙施工装置,并对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其中,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和第二层挡土墙施工装置均为虚线显示。如图3所示,为已经完工的挡土墙10,挡土墙10包括基部施工墙身11、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和第二段加高施工墙身12,完工后,将两层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施工台组件100自相应的支承件200拆下,第一层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支承件200余留插接于基部施工墙身11和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之间,第二层挡土墙施工装置的支承件200余留插接于第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与第二段加高施工墙身12之间。
32.挡土墙10修筑完成后,将施工台组件100自支承件200的外端拆下进行重复使用,支承件200预留在挡土墙10内作为挡土墙10的一部分,限位组件300可以根据需要拆卸下来进行重复使用,也可以余留在挡土墙10的内侧对挡土墙10起到加强作用。
33.具体地,支承件200可以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确保支承件200200对施工台组件100的支承,并且减少支承件200受雨水浸泡等锈蚀情况的发生。
34.则该挡土墙施工装置用于修筑挡土墙10时,挡土墙施工装置直接安装于施工墙身,无需安装于施工区域的地基上,相应无需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填平加硬等操作,从而降低在复杂地形中修筑挡土墙10的施工难度和局限性,提高挡土墙10的施工便捷度。此外,
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完毕后,无需拆下支承件200,从而有效提高其拆卸速度,提高功效。另外,施工台组件100选用结构简单、形状规则的矩形承载平板110作为施工平台,在有效承载施工人员的基础上,加工便捷、无效重量较少,从而减少支承件200对施工台组件100的支撑负荷,相应减少支承件200受力较大形变情况的发生,进而确保施工台组件100的使用稳定性。
35.当然,挡土墙施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限位组件300能够于施工墙身的内侧通过支承件200对施工台组件100进行支承限位,以确保施工台组件100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稳定承载,相应确保挡土墙施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36.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承件200的第二端伸至承载平板110的底部,且沿承载平板110的宽度方向,支承件200位于承载平板110底部的长度至少为承载平板110宽度的2/3。相较仅支承件200的端部与承载平板110连接,两者的连接处受力容易弯折甚至断裂,本实施例的支承件200位于承载平板110底部的部位均能够对承载平板110起到向上的支承作用,从而提高支承件200对承载平板110的支承稳定性。挡土墙10修筑完成后,支承件200向外伸出挡土墙10的部位可以保留,也可以如图3所示,将支承件200向外伸出挡土墙10的部分去除。
37.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施工台组件100可以包括单层承载平板110。使用时,承载平板110与支承件200可拆卸式固接,施工人员可以在承载平板110上修筑墙体,承载平板110的高度即可决定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高度。
38.施工台组件100除包括单层承载平板110外,也可以包括至少两层承载平板110,至少两层承载平板110可拆卸式叠摞设置。施工台组件100包括至少两层承载平板110时,上述“于承载平板110上对施工墙身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的步骤中,可以包括:于施工台组件100的第一层承载平板110上对施工墙身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在第一层承载平板110上叠摞安装第二层承载平板110,并于第二层承载平板110上对施工墙身的墙顶13继续向上修筑墙体,如此重复。
39.具体地,初始使用时,可以仅保留施工台组件100中位于最底层的承载平板110,将其他承载平板110拆下,挡土墙施工装置安装于施工墙身后,施工人员可以于施工台组件100最底层的承载平板110上进行修筑墙体;修筑的墙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第二层承载平板110叠摞安装于最底层的施工平台上,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台组件100的高度,施工人员可以在第二层承载平板110上继续修筑墙体,类似地,在第二层承载平板110上叠摞安装第三层承载平板110、第四层承载平板110等,以得到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则施工台组件100的上述设置能够有效增大施工人员在单个施工台组件100上修筑墙体的高度,即增大一段加高施工墙身12的高度,从而提高施工台组件100的适用性和使用便捷度。当然,为了保证限位组件300和支承件200对施工台组件100的支承稳定性,较佳地,单个施工台组件100中可以包括两层或三层承载平板110;如图1和图2所示,单个施工台组件100中包括两层上下叠摞设置的承载平板110。
4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可以在施工台组件100的底部设有斜支撑梁120,斜支撑梁120背离施工台组件100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式连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面15。使用时,可以将斜支撑梁120的底端连接于施工墙身,则斜支撑梁120能够辅助支承件200对施工台组件100进行向上的支撑,从而减小支承件200的支承负荷,并提高施工台组件100的使用稳
定性。具体地,可以根据施工台组件100的延伸长度设置多个斜支撑梁120,多个斜支撑梁120沿施工台组件10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以对施工台组件100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施工台组件100的底部设有三个斜支撑梁120,三个斜支撑梁120沿施工台组件100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4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组件300可以包括过滤网箱310。当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施工台组件100拆下,支承件200余留插接于挡土墙10内,过滤网箱310可以余留安装在挡土墙10的墙背14;过滤网箱310隔挡在挡土墙10与山体或土体之间,过滤网箱310能够对大于其网孔直径的土石进行过滤,仅允许雨水等流体经过滤网箱310流向挡土墙10,进而从挡土墙10的排水通道排出,从而减少土石等直接流向挡土墙10对其排水通道造成堵塞情况的发生。此外,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完毕后,其限位组件300能够余留在安装位置对山体或土体起到过滤作用,无需拆卸,能够进一步提高挡土墙施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具体地,排水通道可以为设置于挡土墙10上的排水孔、排水槽等。
4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过滤网箱310内可以填充有过滤填料320。过滤填料320的过滤直径小于过滤网箱310的网孔直径,山体或土体中的雨水等流体需要经过过滤网箱310和过滤填料320的双重过滤,从而提高限位组件300对流体的过滤效果,进一步减少流经限位组件300的流体中的杂质,相应进一步减少流体对挡土墙10的排水通道的堵塞。
43.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支承件200可以包括支承管210,支承管210的第一端连接于过滤网箱310,且与过滤网箱310的箱内空间连通。支承件200采用内部中空的支承管210时,当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完毕并拆下施工台组件100后,余留插接于挡土墙10内的支承件200也可以作为挡土墙10的其中一种排水通道;挡土墙10使用过程中,经过过滤网箱310和过滤填料320过滤后的雨水等流体可以流入支承管210内,并向外流至挡土墙10外侧,从而实现对雨水等流体的排水,以减少雨水等对挡土墙10浸泡对其造成损坏情况的发生。此外,支承管210的内端作为进水侧,过滤网箱310和过滤填料320能够对支承管210进水侧的流体进行过滤,从而有效减少雨水等流体流入支承管210中对其造成的堵塞,相应确保支承管210的排水功能。
44.较佳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00的过滤直径可以小于支承管210的管内径。经过限位组件300过滤的流体中含有杂质的粒径小于支承管210的管内径,从而确保流体能够顺畅地流经支承管210并排出,进一步减少流体对支承管210的堵塞。
4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承管210的管壁设有导水孔211。一方面,经过过滤网箱310和过滤填料320过滤后的雨水可以经支承管210向外排出;另一方面,挡土墙10内部渗透的雨水等流体可以向下经导水孔211流入支承管210内,并沿支承管210向外排出,从而减少挡土墙10内部渗水对其造成的损坏,相应确保挡土墙10的稳定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46.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承件200还可以包括加强臂220,加强臂220配合插接于支承管210内。挡土墙施工装置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加强臂220配合插接于支承管210内,通过对支承管210的内部进行支撑,以提高整个支承件200的强度,相应确保支承件200对施工台组件100的支承稳定性,减少支承管210受力形变甚至弯折情况的发生。挡土墙10修筑完成且拆下施工台组件100后,可以将加强臂220从支承管210中抽出以重复使用,支承管210
则余留插接于挡土墙10内作为排水通道使用。
47.可选地,加强臂220与支承管210之间可以通过销钉、螺钉等可拆卸式固接,以提高挡土墙施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承件200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加强臂220从支承管210中脱落情况的发生。具体地,加强臂220可以选用内部中空的加强管,也可以选用实心的加强柱。
48.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台组件(100)、用于搭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顶(13)的支承件(200)和用于连接施工墙身的墙背(14)的限位组件(300),所述施工台组件(100)包括矩形的承载平板(110);所述支承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300)连接,所述支承件(200)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施工墙身的墙面(15),且与所述承载平板(110)可拆卸式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00)的第二端伸至所述承载平板(110)的底部,且沿所述承载平板(110)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承件(200)位于所述承载平板(110)底部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承载平板(110)宽度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台组件(100)中的承载平板(110)为单层;或,所述施工台组件(100)中的承载平板(110)至少为两层,且所述承载平板(110)可拆卸式叠摞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00)包括过滤网箱(3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箱(310)内填充有过滤填料(3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00)包括支承管(210),所述支承管(21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网箱(310),且与所述过滤网箱(310)的箱内空间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管(210)的管壁设有导水孔(21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200)还包括加强臂(220),所述加强臂(220)配合插接于所述支承管(210)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00)的过滤直径小于所述支承管(210)的管内径。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挡土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台组件(100)的底部设有斜支撑梁(120),所述斜支撑梁(120)背离所述施工台组件(100)的一端用于可拆卸式连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面(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土墙施工装置,涉及挡土墙修筑技术领域。该挡土墙施工装置,包括施工台组件、用于搭接于施工墙身的墙顶的支承件和用于连接施工墙身的墙背的限位组件,施工台组件包括矩形的承载平板;支承件的第一端与限位组件连接,支承件的第二端伸出施工墙身的墙面,且与承载平板可拆卸式固接。该挡土墙施工装置用于修筑挡土墙时,挡土墙施工装置直接安装于施工墙身,无需安装于施工区域的地基上,相应无需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填平加硬等操作,从而降低在复杂地形中修筑挡土墙的施工难度和局限性,提高挡土墙的施工便捷度。提高挡土墙的施工便捷度。提高挡土墙的施工便捷度。
技术研发人员:白壮志 张震 林建平 方埭 黄礼波 戴志龙 杜洪 闫玉忠 何永桥 赵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