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巡警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
背景技术:
2.当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或者车辆故障时,工作人员需要乘坐路巡警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布控。布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现场,同时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常用的路巡警车具有车顶警灯,在车斗内设有锥形标。在布控过程中,通过警灯警示后方驶来的车辆避让,并通过投放锥形标将事故或故障现场围起来,限制其他车辆进入。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锥形标是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并为了保持稳定垂直放置于车斗内,由于锥形标之间的摩擦力及锥形标叠加高度的原因,不能很容易取用。在布置锥形标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将锥形标一个一个取下,然后用手提的方式摆放到预定位置。这种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不利于现场保护。
4.另外,车顶的警灯警示效果也很有限,容易被后方来车忽视,从而影响到现场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包括车辆本体,所述的车辆本体的驾驶室顶端设有警灯,在驾驶室的后端设有车斗,所述的车斗的左右侧板的内表面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滑槽,在2个直线滑槽之间设有u形架,所述的u形架的两臂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内侧端底部设有锥形标安放架,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的顶端朝向车斗后挡板一侧。
8.优选的,所述的u形架的两臂的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对应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安放架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放架。
10.优选的,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为由钢筋材料焊接成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圆形底座与u形架的内侧端底部焊接。
11.优选的,所述的直线滑槽的端部与车斗的后挡板脱离,并在第一安放架和第二安放架的最大行程外侧的车斗底板处预留出可供投放人员站立的位置。
12.优选的,所述的车斗的前端还设有升降式显示屏,在驾驶室手刹旁的闲置位置设有用以控制升降式显示屏的控制面板,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与车载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后端设有led电子屏,在壳体的左右侧的车斗前端沿纵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的壳体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壳体的
两侧还设有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的伸缩端与壳体侧壁顶部铰接,固定端与车斗的底板铰接,在液压杆的带动下,壳体可沿直线导轨升降。
14.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的后端顶部还设有一排led爆闪灯。
15.本新型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可有效提高布控效果,提高布控效率,保护事故或车辆故障现场,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同时也保护了巡检的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本新型车斗的俯视图;
17.图2、本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18.图3、本新型车斗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1.车辆本体;2.车斗;2-1.侧板;2-2.底板;2-3.前端板;3.壳体;4.直线导轨;5.led爆闪灯;6.led电子屏;7.液压杆;8.警灯;9.驾驶室;10.u形架;11.第一安放架;12.第二安放架;13.滚轮;14.直线滑槽;15.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1.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
22.实施例1、
23.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如图1-3所示,包括车辆本体1,所述的车辆本体1的驾驶室9顶端设有警灯8,在驾驶室9的后端设有车斗2,所述的车斗2的左右侧板2-1的内表面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滑槽14,在2个直线滑槽14之间设有u形架10,所述的u形架10的两臂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槽14滑动连接,在u形架10的内侧端底部设有锥形标安放架,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的顶端朝向车斗后挡板一侧。
24.如图1、3所示,所述的u形架10的两臂的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15连接有滚轮13,所述的滚轮13与对应的直线滑槽14滑动连接。
25.如图1所示,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安放架1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放架12。
26.如图1所示,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为由钢筋材料焊接成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圆形底座与u形架10的内侧端底部焊接。
27.如图1所示,所述的直线滑槽14的端部与车斗的后挡板(图中未标注)脱离,并在第一安放架11和第二安放架12的最大行程外侧的车斗底板处预留出可供投放人员站立的位置。
28.本实施例中,投放锥形标时,工作人员站立或坐在车斗底板后侧,被后挡板挡住,
保证不会坠车,在此前提下,依次拉动套设在锥形标安放架上的锥形标,随着车辆匀速形式,将锥形标投放在设定位置。由于锥形标是通过锥形标安放架定位并且在躺平的姿态下相互套嵌,故可很轻松取下锥形标进行投放。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为:
31.如图1-3所示,所述的车斗的前端还设有升降式显示屏,在驾驶室手刹旁的闲置位置设有用以控制升降式显示屏的控制面板,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与车载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32.如图1-3所示,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包括壳体3,所述的壳体3的后端设有led电子屏6,在壳体3的左右侧的车斗前端沿纵向设有直线导轨4,所述的壳体3与直线导轨4滑动连接,在壳体3的两侧还设有液压杆7,所述的液压杆7的伸缩端与壳体侧壁顶部铰接,固定端与车斗的底板2-2铰接,在液压杆7的带动下,壳体3可沿直线导轨4升降。为了更好的起到警示布控的效果,可将壳体3升高,使后方来车能够在较远的距离明显看到警示信息,避免出现次生事故,同时,这种设置也保护了路巡工作人员的安全。
33.如图1、2所示,所述的壳体3的后端顶部还设有一排led爆闪灯5。由于壳体3升高后,会挡住警灯8,故设置了一排led爆闪灯5,起到警示效果。
34.本实施例可有效提高布控过程中的警示效果,使后方来车可在较远距离发现警示信号,从而保障了布控现场人员车辆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包括车辆本体,所述的车辆本体的驾驶室顶端设有警灯,在驾驶室的后端设有车斗,所述的车斗的左右侧板的内表面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滑槽,在2个直线滑槽之间设有u形架,所述的u形架的两臂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内侧端底部设有锥形标安放架,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的顶端朝向车斗后挡板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u形架的两臂的外侧分别通过固定轴连接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对应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安放架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安放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为由钢筋材料焊接成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圆形底座与u形架的内侧端底部焊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直线滑槽的端部与车斗的后挡板脱离,并在第一安放架和第二安放架的最大行程外侧的车斗底板处预留出可供投放人员站立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车斗的前端还设有升降式显示屏,在驾驶室手刹旁的闲置位置设有用以控制升降式显示屏的控制面板,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与车载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升降式显示屏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后端设有led电子屏,在壳体的左右侧的车斗前端沿纵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的壳体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在壳体的两侧还设有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的伸缩端与壳体侧壁顶部铰接,固定端与车斗的底板铰接,在液压杆的带动下,壳体可沿直线导轨升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其特征为:所述的壳体的后端顶部还设有一排led爆闪灯。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布控的路巡警车,涉及路巡警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辆本体,所述的车辆本体的驾驶室顶端设有警灯,在驾驶室的后端设有车斗,所述的车斗的左右侧板的内表面分别沿长度方向设有直线滑槽,在2个直线滑槽之间设有U形架,所述的U形架的两臂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直线滑槽滑动连接,在U形架的内侧端底部设有锥形标安放架,所述的锥形标安放架的顶端朝向车斗后挡板一侧,在车斗的前端还设有升降式显示屏。本新型可有效提高布控效果,提高布控效率,保护事故或车辆故障现场,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同时也保护了巡检的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时也保护了巡检的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时也保护了巡检的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贺亮 董云彪 徐胤峰 刘波 邹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高速烟威公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