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发动机排放要求的升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油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要求有明显提高。传统叉车通过自然冷却或与发动机冷却液组合式散热,无法满足液压油的散热需求,影响液压系统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散热效果好,结构稳定可靠的液压油散热系统。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箱、安装于液压油箱下方的液压油散,液压油散包括风扇、固定座、格栅板,所述的风扇、格栅板分别安装于固定座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格栅板两侧设置油室,两侧油室上分别安装有液压油散进油管和液压油散出油管,格栅板的格栅片内设置油路通道,所述的油路通道与两侧的油室相通,所述的液压油散出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液压油箱。
5.进一步,所述的格栅板外覆盖有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上开设若干侧向的通风孔。
6.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箱上安装液压油温传感器,液压油温传感器与风扇信号连接。
7.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箱底部设置支撑壳体,所述的液压油散固定于支撑壳体内,支撑壳体底部在对应于格栅板的位置处开设通风口。
8.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壳体呈c形,液压油散从c形的开口处伸入进腔体内。
9.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散一侧设置固定耳,用于与所述的支撑壳体相固定。
10.进一步,所述的液压油散出油管与液压油散之间安装连接件。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自然冷却或与发动机冷却液组合式散热相比较,在液压油箱下安装风扇和格栅板,格栅板内设置多个油路通道,增加液压油的散热面积,冷却速度快效果好;液压油散与液压油箱通过支撑壳体固定连接,支撑壳体对液压油散起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对液压油散起防尘保护的作用,另格栅板外覆盖防尘盖,防止灰尘从底部进入;该液压油散热系统显著提高了对液压油的散热效果,延长液压系统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栅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液压油散出油管、2.格栅板、3.风扇、4.液压油散进油管、5.液压油箱、6.防尘盖、7.连接件、8.固定耳、9.固定座、10.通风孔、11.油路通道、12.油室、13.液压油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5、安装于液压油箱5下方的液压油散,液压油散包括风扇3、固定座9、格栅板2,风扇3、格栅板2分别安装于固定座9的上下两侧,格栅板2两侧设置油室12,两侧油室12上分别安装有液压油散进油管4和液压油散出油管1,格栅板2的格栅片内设置油路通道11,油路通道11与两侧的油室12相通,液压油散出油管1的另一端延伸进液压油箱5,液压油散出油管1与液压油散之间安装连接件7。
21.格栅板2外覆盖有防尘盖6,防尘盖6上开设若干侧向的通风孔10。
22.液压油箱5上安装液压油温传感器13,液压油温传感器13与风扇3信号连接。
23.液压油箱5底部设置支撑壳体,液压油散固定于支撑壳体内,支撑壳体底部在对应于格栅板2的位置处开设通风口,支撑壳体呈c形,液压油散从c形的开口处伸入进腔体内,液压油散一侧设置固定耳8,用于与支撑壳体相固定。
24.该液压油散热系统工作时,当液压油温传感器13检测到液压油温高于75℃时风扇3会启动,液压油通过液压油散进油管4进入液压油散,然后经液压油散出油管1回到液压油箱5中,从而实现对液压油的有效冷却。
25.此液压油散热器系统显著提高了对液压油的散热效果,液压系统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箱(5)、安装于液压油箱(5)下方的液压油散,液压油散包括风扇(3)、固定座(9)、格栅板(2),所述的风扇(3)、格栅板(2)分别安装于固定座(9)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格栅板(2)两侧设置油室(12),两侧油室(12)上分别安装有液压油散进油管(4)和液压油散出油管(1),格栅板(2)的格栅片内设置油路通道(11),所述的油路通道(11)与两侧的油室(12)相通,所述的液压油散出油管(1)的另一端延伸进液压油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格栅板(2)外覆盖有防尘盖(6),所述的防尘盖(6)上开设若干侧向的通风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箱(5)上安装液压油温传感器(13),液压油温传感器(13)与风扇(3)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箱(5)底部设置支撑壳体,所述的液压油散固定于支撑壳体内,支撑壳体底部在对应于格栅板(2)的位置处开设通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壳体呈c形,液压油散从c形的开口处伸入进腔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散一侧设置固定耳(8),用于与所述的支撑壳体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散出油管(1)与液压油散之间安装连接件(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吨位内燃车的液压油散热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安装于液压油箱下方的液压油散,液压油散包括风扇、固定座、格栅板,风扇、格栅板分别安装于固定座的上下两侧,格栅板两侧设置油室,两侧油室上分别安装有液压油散进油管和液压油散出油管,格栅板的格栅片内设置油路通道,油路通道与两侧的油室相通,液压油散出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液压油箱。该液压油散热系统冷却散热效果好,速度快,结构稳定可靠,对液压系统各零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好的保护作用。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鹏 金洋 佘亚琴 万伟 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傲宝骊(江苏)叉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