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30  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属于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线束是汽车控制电路网络的主体,为保证线束安全可靠地使用,必须对线束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及时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由此可见汽车线束检测是保障汽车的安全运行的一个基础。
    3.目前,国内外汽车项目对线束连接端压接区域的电阻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线束连接端压接区域的电阻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汽车行驶时的振动,使线束连接端松动(如线束连接器的连接变松);线束连接端随汽车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氧化;汽车雨雪天行驶或洗车等原因导致污水进人线束连接端,使线束连接端受到腐蚀等等。其中,汽车行驶时的振动是影响线束电阻稳定性主要因素,因此各汽车线束厂迫切需要一种检测分析装置,对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4.为了满足汽车线束上对连接端电阻稳定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能够估算出线束连接端压接区域电阻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实时检测分析晃动环境下作业的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工作台;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
    8.所述工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模块、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和电位控制模块;
    9.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公端pcb板、公端数据采集模块和公端子;所述公端子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上;所述公端数据采集模块安装于公端pcb板上;
    10.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线束左右移动模块和左右移动导轨;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滑动连接于左右移动导轨上;
    11.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上开设有左右移动通孔;所述左右移动通孔与公端子相对应设置;
    12.所述电位控制模块包括导向柱、电位单元和触点pcb板;所述电位单元固连于导向柱底端;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触点pcb板;
    13.所述电位单元上开设有电位通孔;所述电位通孔与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
    14.所述触点pcb板包括触点探针和电位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电位数据采集模块安装于触点pcb板上;所述触点探针与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电位控制模块包括2个电位控制模块,所述2个电位控制模块相对
    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多个公端子;所述多个公端子依次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上;
    17.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上开设有多个左右移动通孔;所述多个左右移动通孔与多个公端子相对应设置;
    18.所述电位单元上开设有多个电位通孔;所述多个电位通孔与多个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
    19.所述触点pcb板包括多个触点探针;所述多个触点探针与多个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包括底板和前后移动导轨;所述前后移动导轨数量为2,分别固连于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
    21.所述固定模块固连于前后移动导轨上;
    22.所述电位控制模块滑动连接于前后移动导轨上。
    23.进一步地,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安装于线束左右移动模块上。
    24.进一步地,所述电位控制模块包括模块机座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安装于模块机座上。
    25.进一步地,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控制柜内;
    26.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记录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记录单元。
    2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包括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
    28.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记录模块;
    29.所述电源模块外接插座。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左右移动机构模拟汽车晃动的情境;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固定模块、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和电位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分析待测线束连接端在晃动环境作业时的电阻稳定性。
    附图说明
    3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33.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4.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一种实施例俯视图;
    35.图中:1、控制柜;2、工作台;3、显示模块;4、控制单元;5、电源模块;6、记录单元;7、固定模块;8、线束左右移动模块;10、电位控制模块;11、电机一;12、电机二;14、前后移动导轨;15、左右移动导轨;16、公端pcb板;18、触点pcb板;19、公端数据采集模块;21、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3、公端子;28、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实施例1
    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工作台2;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2。参考图2和3,工作台2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模块7、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和电位控制模块10;固定模块7包括公端pcb板16、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和公端子23;公端子23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16上;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安装于公端pcb板16上;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和左右移动导轨15;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滑动连接于左右移动导轨15上;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有左右移动通孔;左右移动通孔与公端子23相对应设置。参考图2,电位控制模块10包括导向柱28、电位单元和触点pcb板18;电位单元固连于导向柱28底端;导向柱28活动连接触点pcb板18;电位单元上开设有电位通孔;电位通孔与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触点pcb板18包括触点探针和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安装于触点pcb板18上;触点探针与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
    41.应用中,首先,根据标准要求剥去待测线束特定位点处的导线外部绝缘皮,使待测线束内部金属芯线裸露;接着,将待测线束依次穿过电位单元上开设的电位通孔和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的左右移动通孔;然后,将待测线束的母端子与公端pcb板16上的公端子23对插,同时,使触点pcb板18上的触点探针与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上下对位。
    42.本实施例应用时,控制模块控制触点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电位单元运动,直到触点探针与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连接;接着,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运动参数和运动次数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在左右移动导轨15上左右往复运动,同时,控制模块获取并分析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和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采集的数据信号,例如待测线束的电压,但不限于此。
    43.左右往复运动次数达到预设值后,控制模块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停止运动;控制模块控制触电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上运动,使触点探针与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断开;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和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不继续采集数据信号,测试结束。
    4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固定模块和电位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分析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通过设置线束左右移动机构模拟汽车晃动的情境,实现
    检测分析晃动环境下作业的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
    45.实施例2
    4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考图2和3,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2个电位控制模块10,2个电位控制模块10相对设置。参考图3,固定模块7包括多个公端子23;多个公端子23依次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16上;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有多个左右移动通孔;多个左右移动通孔与多个公端子23相对应设置;电位单元上开设有多个电位通孔;多个电位通孔与多个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触点pcb板18包括多个触点探针;多个触点探针与多个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参考图2,工作台2包括底板和前后移动导轨14;前后移动导轨14数量为2,分别固连于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模块7固连于前后移动导轨14上;电位控制模块10滑动连接于前后移动导轨14上。参考图3,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一11,电机一11安装于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电位控制模块10包括模块机座和电机二12,电机二12安装于模块机座上。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控制柜1;控制模块设置于控制柜1内;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4和记录单元6;控制单元4电连接记录单元6。控制柜1包括电源模块5和显示模块3;显示模块3电连接记录模块6;电源模块5外接插座。
    47.本实施例应用时,根据标准要求,首先剥去待测线束2个特定位点处的导线外部绝缘皮,使待测线束内部金属芯线裸露;接着,控制单元调节2个电位控制模块10在前后移动导轨上的位置;然后,将待测线束依次穿过相对设置的2个电位单元上开设的电位通孔和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的左右移动通孔,将待测线束的母端子与公端pcb板16上的公端子23对插,同时,使2个触点pcb板18上的触点探针分别与待测线束2个裸露的金属芯线上下对位;应用中,可同时测量多束线束,每束待测线束逐一按照上述步骤处理即可。
    48.所有待测线束固定好后,电源模块5接通电源,开始测试。
    49.首先控制单元控制一个触点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电位单元运动,直到该触点pcb板18的触点探针与相对应的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连接;接着,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运动参数和运动次数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在左右移动导轨15上左右往复运动,同时,记录单元6获取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和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采集的数据信号,例如待测线束电压信号,但不限于此,记录单元6分析获取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分析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3显示,例如待测线束电阻值信号,但不限于此。
    50.左右往复运动次数达到预设值后,控制单元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停止运动,接着,控制单元控制该触点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上运动,使触点探针与相对应的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断开。
    51.接着,控制单元控制另一个触点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电位单元运动,直到该触点pcb板18的触点探针与相对应的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连接;然后,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运动参数和运动次数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在左右移动导轨15上左右往复运动,同时,记录单元6获取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和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采集的数据信号,例如待测线束电压信号,但不限于此,记录单元6分析获取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分析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3显示,例如待测线束电阻值信号,但不限于此。
    52.左右往复运动次数达到预设值后,控制单元控制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停止运动,接着,控制单元控制该触点pcb板18沿着导向柱28向上运动,使触点探针与相对应的待测线束裸露的金属芯线断开,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和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不继续采集数据信号,
    测试结束。
    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2个相对设置的电位控制模块,实现待测线束的分段检测分析;通过设置多个公端子、多个左右移动通孔、多个电位通孔以及多个触点探针,实现同时检测多条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通过设置前后移动导轨实现电位控制模块,实现电位控制模块灵活移动,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54.综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固定模块、电位控制模块、线束左右移动机构以及前后移动导轨,能够实现同时实时检测分析多条晃动环境下作业的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模块和工作台(2);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模块(7)、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和电位控制模块(10);所述固定模块(7)包括公端pcb板(16)、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和公端子(23);所述公端子(23)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16)上;所述公端数据采集模块(19)安装于公端pcb板(16)上;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和左右移动导轨(15);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滑动连接于左右移动导轨(15)上;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有左右移动通孔;所述左右移动通孔与公端子(23)相对应设置;所述电位控制模块(10)包括导向柱(28)、电位单元和触点pcb板(18);所述电位单元固连于导向柱(28)底端;所述导向柱(28)活动连接触点pcb板(18);所述电位单元上开设有电位通孔;所述电位通孔与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所述触点pcb板(18)包括触点探针和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所述电位数据采集模块(21)安装于触点pcb板(18)上;所述触点探针与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位控制模块(10)包括2个电位控制模块(10),所述2个电位控制模块(10)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模块(7)包括多个公端子(23);所述多个公端子(23)依次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16)上;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开设有多个左右移动通孔;所述多个左右移动通孔与多个公端子(23)相对应设置;所述电位单元上开设有多个电位通孔;所述多个电位通孔与多个左右移动通孔相对应设置;所述触点pcb板(18)包括多个触点探针;所述多个触点探针与多个电位通孔相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2)包括底板和前后移动导轨(14);所述前后移动导轨(14)数量为2,分别固连于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模块(7)固连于前后移动导轨(14)上;所述电位控制模块(10)滑动连接于前后移动导轨(1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一(11),所述电机一(11)安装于线束左右移动模块(8)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位控制模块(10)包括模块机座和电机二(12),所述电机二(12)安装于模块机座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柜(1);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控制柜(1)内;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4)和记录单元(6);所述控制单元(4)电连接记录单元(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柜(1)包括电源模块(5)和显示模块(3);所述显示模块(3)电连接记录单元(6);所述电源模块(5)外接插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工作台;控制模块电连接工作台;工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模块、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和电位控制模块;固定模块包括公端PCB板、公端数据采集模块和公端子;公端子活动连接于公端PCB板上;线束左右移动机构包括线束左右移动模块和左右移动导轨;电位控制模块包括导向柱、电位单元和触点PCB板;电位单元固连于导向柱底端;导向柱活动连接触点PCB板;电位单元上开设有电位通孔;触点PCB板包括触点探针和电位数据采集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检测分析晃动环境下作业的待测线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束连接端的电阻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成 成三荣 竺晓华 顾佳炜 陈小玲 韦思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8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