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30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一般都设置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电子产品和加工设备。
    3.一般来说,键盘装置上大部分为方形键帽的案件,少部分的案件如空白键(space)、输入键(enter)、移位键(shift)等,其键帽的长度大于宽度,该类案件称之为倍数键。因倍数键的键面较长,所以使用者在敲击键盘时,手指不能保证敲击在键帽的中心位置,敲击在键帽的侧边上时,则需要对键帽是假较大的压力才能触发按键效果,因此在键帽与键盘之间增加一个平衡杆,使键帽不会因为受理点差异而产生倾斜升降,使键帽的两端达到平衡效果。
    4.现有键盘内的平衡杆是由一根横截面为圆形的直杆弯折而成,中间直杆部分是平衡部,平衡杆的两侧是折弯的侧端,两侧端均设有弯钩部;平衡杆的平衡部安装在盖帽上,键盘上设置有供弯钩部安装的孔槽。现有技术在进行平衡杆的装配中,是依靠重力自由下落使平衡杆安装在键盘上的孔槽内,这样很容易出现卡料的情况,耽误安装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的上侧设有料道结构,所述料道结构的后端用于和平衡杆进料装置相连,所述料道结构的前端用于放置键盘板;
    6.所述料道结构包括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竖直段相间设置,且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竖直段分别用于支撑平衡杆的两端;第一l型板的水平段固定安装在送料板上,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滑动安装在送料板上,且第一l型板的水平段和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朝相背离的方向延伸;
    7.所述送料板的下侧设有料道宽度调整机构、直振器和平衡杆安装机构;
    8.所述料道宽度调整机构包括沿第一左右位移机构,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安装在送料板的下侧,所述送料板在对应第一左右位移机构的位置开设有调整槽,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通过一穿过该调整槽的连接件与送料板上的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相连;
    9.所述直振器的上端与送料板相连,以使直振器能够带动送料板上的料道结构的平衡杆沿前方移动;
    10.所述平衡杆安装机构包括支臂组件、上下位移机构和前后位移机构;所述支臂组件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上端皆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且安装槽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两侧,两个安装槽分别用于支撑
    平衡杆的两端;其中,第一支臂与第一l型板位于同一侧,第二支臂与第二l型板位于同一侧;所述上下位移机构的上端通过支撑板与支臂组件相连,使支臂组件能够在上下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支臂的下端通过第二左右位移机构与支撑板相连,使第二支臂能在第二左右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上下位移机构与所述前后位移机构相连,使上下位移机构能在前后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前后方向移动。
    11.在本技术中,利用直震器提供动力来实现水平送料,相对于现有技术,从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转换成水平送料,解决了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的卡料问题;本技术还设置了料道宽度调整机构,针对不同长度的平衡杆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果;本技术通过支臂组件、上下位移机构和前后位移机构的联动配合,将平衡杆准确地送入键盘上的孔槽内。
    12.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包括安装在送料板下侧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与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13.这样,本技术利用步进电机与丝杆结构调节料道宽度,解决现有依靠人工调节料道宽度效率低的问题。
    14.作为优化,所述送料板上开设有若干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l型板的下侧设有若干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l型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在一起。
    15.这样,在进行调整料道宽度时,能够对第二l型板进行一定的限位,保证第二l型板能够垂直移动,避免第二l型板出现偏移的情况。
    16.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左右位移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板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配合部的上侧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
    17.这样,保证在调整料道宽度的时候,第二支臂也能跟随第二l型板一齐移动,让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直接能适应不同长度的平衡杆,大大提高了料道宽度调整效率。
    18.作为优化,所述滑动配合部的上侧还连接有竖向延伸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二l型板靠近第一l型板的一侧的前段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滑块滑动配置在该凹槽内。
    19.在本技术中,第二支臂的前后和上下位移是为了方便对平衡杆精准安装在键盘板上,第二支臂的左右位移是为了能够实现料道的宽度调整,而本技术的结构使第二支臂的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种位移都能单独进行,互不干扰,这样,使料道的宽度在调整之后,仍然具有精准安装平衡杆的特性,大大增强了本技术的泛用性。
    20.作为优化,所述上下位移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下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21.作为优化,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板、导向臂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向板的侧部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凸条;所述导向臂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侧固定相连,所述导向臂在其靠近导向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凸条滑动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导轨,所述导向臂在其背离导向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结构呈倒置的l型板状,所述导向臂的限位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内侧。
    22.这样,在不影响第一气缸对支撑板及支撑板上的各构件实现垂直上下位移的功能
    上下位移机构,521-第一气缸,53-前后位移机构,531-底板,532-第二气缸,533-衔接件,534-第二导向凸条,535-第二导轨,54-支撑板,55-第二左右位移机构,551-第二滑块,552-滑动配合部,553-滑杆,554-第三滑块,555-凹槽,56-导向机构,561-导向板,562-导向臂,563-限位结构,564-第一导向凸条,565-第一导轨,566-限位凸块,57-安装板;
    45.6-平衡结构,60-平衡构件,61-第一水平板,62-斜板,63-第二水平板;
    46.7-平衡杆。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8.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板1,所述送料板1的上侧设有料道结构2,所述料道结构2的后端用于和平衡杆进料装置相连,所述料道结构2的前端用于放置键盘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令平衡杆7在自动上料装置中的水平移动方向为从后向前。
    49.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料道结构2包括第一l型板21和第二l型板22。第一l型板21和第二l型板22的竖直段相间设置,且第一l型板21和第二l型板22的竖直段分别用于支撑平衡杆7的两端。第一l型板21的水平段固定安装在送料板1上,第二l型板22的水平段滑动安装在送料板1上,且第一l型板21的水平段和第二l型板22的水平段朝相背离的方向延伸。
    5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送料板1的下侧设有料道宽度调整机构3、直振器4和平衡杆安装机构5。
    5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料道宽度调整机构3包括沿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安装在送料板1的下侧,所述送料板1在对应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的位置开设有调整槽12,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通过一穿过该调整槽的连接件32与送料板1上的第二l型板22的水平段相连。
    5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直振器4的上端与送料板1相连,以使直振器4能够带动送料板1上的料道结构2的平衡杆7沿前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直振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直振器的具体结构不是本技术想要保护的内容,在此不对直振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53.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平衡杆安装机构5包括支臂组件51、上下位移机构52和前后位移机构53。所述支臂组件51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支臂511和第二支臂512,第一支臂511和第二支臂512的上端皆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513,且安装槽513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支臂511和第二支臂512的两侧,两个安装槽513分别用于支撑平衡杆7的两端。其中,第一支臂511与第一l型板21位于同一侧,第二支臂512与第二l型板22位于同一侧。所述上下位移机构52的上端通过支撑板54与支臂组件51相连,使支臂组件51能够在上下位移机构52的带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支臂512的下端通过第二左右位移机构55与支撑板54相连,使第二支臂512能在第二左右位移机构55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上下位移机构52与所述前后位移机构53相连,使上下位移机构52能在前后位移机构53的带动下
    沿前后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臂511和第二支臂512分别位于键盘板的外侧。
    54.在本技术中,利用直震器提供动力来实现水平送料,相对于现有技术,从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转换成水平送料,解决了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的卡料问题;本技术还设置了料道宽度调整机构,针对不同长度的平衡杆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果;本技术通过支臂组件、上下位移机构和前后位移机构的联动配合,将平衡杆准确地送入键盘上的孔槽内。
    55.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包括安装在送料板1下侧的步进电机311,所述步进电机31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312相连,所述主动轮312通过传送带313与从动轮314相连,所述从动轮314与丝杆315相连,所述丝杆315上套设有螺母316,所述螺母316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32相连。
    56.这样,本技术利用步进电机与丝杆结构调节料道宽度,解决现有依靠人工调节料道宽度效率低的问题。
    57.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送料板1上开设有若干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二l型板22的下侧设有若干与第一滑槽11相对应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l型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11滑动配合在一起。
    58.这样,在进行调整料道宽度时,能够对第二l型板进行一定的限位,保证第二l型板能够垂直移动,避免第二l型板出现偏移的情况。
    59.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左右位移机构55包括开设于支撑板54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块551、与第二滑块551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552,所述滑动配合部552的上侧与所述第二支臂512相连。
    60.这样,保证在调整料道宽度的时候,第二支臂也能跟随第二l型板一齐移动,让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直接能适应不同长度的平衡杆,大大提高了料道宽度调整效率。
    61.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滑动配合部552的上侧还连接有竖向延伸设置的滑杆553,所述滑杆553上套设有第三滑块554。在所述第二l型板22靠近第一l型板21的一侧的前段位置开设有凹槽555,所述第三滑块554滑动配置在该凹槽555内。实施时,在凹槽555内还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滑块554与第三导轨滑动配合在一起。
    62.在本技术中,第二支臂的前后和上下位移是为了方便对平衡杆精准安装在键盘板上,第二支臂的左右位移是为了能够实现料道的宽度调整,而本技术的结构使第二支臂的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种位移都能单独进行,互不干扰,这样,使料道的宽度在调整之后,仍然具有精准安装平衡杆的特性,大大增强了本技术的泛用性。
    63.具体地,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下位移机构52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521,所述第一气缸521的伸缩轴与所述支撑板54的下侧相连,所述第一气缸521的下侧与安装板57固定连接。
    64.具体地,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在所述第一气缸521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机构56,所述导向机构56安装在所述安装板57上;所述导向机构56包括导向板561、导向臂562和限位结构563;所述导向板56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57上,所述导向板561的侧部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凸条564;所述导向臂562的上端与支撑板54的下侧固定相连,所述导向臂562在其靠近导向板56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凸条564滑动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导轨565,所述导向臂562在其背离导向板56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块566。所述限位结构563呈倒置的l型板状,所述导向臂562的限位凸块566位于所述限位结构563的内侧。
    65.这样,在不影响第一气缸对支撑板及支撑板上的各构件实现垂直上下位移的功能的情况下,还对第一气缸的向上伸出的长度进行限制,防止平衡杆完全向上脱离料道。
    66.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前后位移机构53包括安装在一底板531上的并沿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气缸532,所述底板531上对应第二气缸532的伸缩轴部分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气缸532的伸缩轴通过一穿过该通槽的衔接件533与所述安装板57相连。
    67.这样,通过第二气缸来控制安装板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控制安装板上的第一气缸的前后移动,最终实现控制对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前后移动,完成上料。
    68.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底板531的上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二导向凸条534,所述安装板57的下侧设有与该第二导向凸条534滑动配合在一起的第二导轨535。
    69.这样,保证安装板垂直地前后移动,从而保证平衡杆垂直地前后移动,实现精准上料。
    70.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在所述送料板1下侧的后端上设置有平衡结构6,所述平衡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衡构件60,所述平衡构件60包括第一水平板61、斜板62和第二水平板63,所述第一水平板61和送料板1的下侧固定相连,所述斜板62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板61相连,所述斜板62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板63相连,且所述第一水平板61和第二水平板63皆位于斜板62靠近另一个平衡构件60的一侧。
    71.申请人发现,由于本技术中使用了直振器来实现水平送料,料道受到直振器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震动,从而可能导致平衡杆的上料不精准,因此,申请人还设计了平衡结构,平衡结构位于送料板的后端,能够很好地平衡料道的震动。
    7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第一左右位移机构31和第二左右位移机构55来调整料道的宽度以来适配平衡杆7的长度;然后启动直振器4,将平衡杆7从后向前水平移动;待平衡杆7移动至料道的前端并位于支臂组件51的安装槽513的上方时,上下位移机构52将支撑板54及支撑板54上的支臂组件51向上顶起,使第一支臂511和第二支臂512的安装槽513托住平衡杆7;接着,前后位移机构53带动安装板57及安装板57上的上下位移机构52向前移动,这样,支臂组件51就会带动平衡杆7向前移动,待平衡杆7移动至键盘板上的孔槽上方,再通过上下位移机构52将支臂组件51向下移动,直至平衡杆7安装到键盘板的孔槽上;最后,前后位移机构53再带动支臂组件51向后移动,准备下一个平衡杆7的安装。
    7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的上侧设有料道结构,所述料道结构的后端用于和平衡杆进料装置相连,所述料道结构的前端用于放置键盘板;所述料道结构包括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竖直段相间设置,且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竖直段分别用于支撑平衡杆的两端;第一l型板的水平段固定安装在送料板上,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滑动安装在送料板上,且第一l型板的水平段和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朝相背离的方向延伸;所述送料板的下侧设有料道宽度调整机构、直振器和平衡杆安装机构;所述料道宽度调整机构包括沿第一左右位移机构,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安装在送料板的下侧,所述送料板在对应第一左右位移机构的位置开设有调整槽,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通过一穿过该调整槽的连接件与送料板上的第二l型板的水平段相连;所述直振器的上端与送料板相连,以使直振器能够带动送料板上的料道结构的平衡杆沿前方移动;所述平衡杆安装机构包括支臂组件、上下位移机构和前后位移机构;所述支臂组件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上端皆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且安装槽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两侧,两个安装槽分别用于支撑平衡杆的两端;其中,第一支臂与第一l型板位于同一侧,第二支臂与第二l型板位于同一侧;所述上下位移机构的上端通过支撑板与支臂组件相连,使支臂组件能够在上下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支臂的下端通过第二左右位移机构与支撑板相连,使第二支臂能在第二左右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上下位移机构与所述前后位移机构相连,使上下位移机构能在前后位移机构的带动下沿前后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右位移机构包括安装在送料板下侧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与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上开设有若干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l型板的下侧设有若干与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l型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右位移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板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配合部的上侧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部的上侧还连接有竖向延伸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三滑块;在所述第二l型板靠近第一l型板的一侧的前段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滑块滑动配置在该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移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的下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
    板、导向臂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向板的侧部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凸条;所述导向臂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侧固定相连,所述导向臂在其靠近导向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凸条滑动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导轨,所述导向臂在其背离导向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结构呈倒置的l型板状,所述导向臂的限位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位移机构包括安装在一底板上的并沿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底板上对应第二气缸的伸缩轴部分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轴通过一穿过该通槽的衔接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二导向凸条,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与该第二导向凸条滑动配合在一起的第二导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料板下侧的后端上设置有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衡构件,所述平衡构件包括第一水平板、斜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送料板的下侧固定相连,所述斜板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板相连,所述斜板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板相连,且所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皆位于斜板靠近另一个平衡构件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键盘平衡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板,送料板的上侧设有料道结构;送料板的下侧设有料道宽度调整机构、直振器和平衡杆安装机构;直振器的上端与送料板相连,以使直振器能够带动送料板上的料道结构的平衡杆沿前方移动;平衡杆安装机构包括支臂组件、上下位移机构和前后位移机构;支臂组件将平衡杆从料道中提起,然后通过前后位移机构将支臂组件带动平衡杆向前位移,再通过上下位移机构将支臂组件带动平衡杆安装到键盘板上的孔槽内。本实用新型利用直震器解决了传统技术依靠重力自由下落时的卡料问题,利用料道宽度调整机构来针对不同长度的平衡杆,利用平衡杆安装机构将平衡杆准确地送入键盘上的孔槽内。槽内。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泰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9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