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精炼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31  72



    1.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精炼剂。


    背景技术:

    2.现在人棉染色采用的工艺是间歇式浸染,需要前处理除油,然后再升温染色,消耗大量能源和水,给企业排污造成很大的压力。
    3.d1:cn201611166674.4公开了一种无磷低泡棉纺织物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脂肪醇醚12-18份、异构醇1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8份、烷基糖苷3-7份、无水偏硅酸钠2-5份、鲸蜡醇基硫酸钠2-4份、蔗糖脂肪酸钠3-6份、木质素磺酸钠1-3份、氢化聚异丁烯2-3份、甲基异噻唑啉酮1-2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3份、消泡剂2-4份、乳化剂1-4份。
    4.d2:cn201710492722.7公开了一种蚕丝织物用的精炼剂及其使用方法,以重量份计,该精炼剂包括以下组分:a液: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钾100份,十八烷基醇聚氧乙烯醚20-40份,顺丁稀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8-12份,螯合分散剂2-5份,丙炔醇4-6份;b液:木瓜蛋白酶10份,ph缓冲剂80-110份。
    5.d3:cn201811475735.4公开了一种纤维素面料的除蜡方法,具体是将坯布依次经过冷堆和复漂两个步骤进行处理;所述冷堆步骤依次包括:浸轧冷堆工作液

    堆置20-24h

    水洗

    烘干,所述复漂步骤依次包括:浸轧复漂工作液

    102℃汽蒸30-60min

    水洗

    烘干;其中,所述冷堆工作液的原料包括:碱剂、精练剂、双氧水稳定剂和水,所述精炼剂的原料包括: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螯合分散剂、消泡剂、水。
    6.通过上述对比文件d1-d3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7.精炼剂包括表活、渗透剂、螯合分散剂;
    8.粘胶纤维(viscose fibre),简称粘纤,又名黏胶丝,人造纤维的一种。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是中国产量第二大的化纤品种,其主要原料是化学浆粕,包括棉浆粕和木浆粕两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出来再生而成,国内所用原料主要是棉浆粕。
    9.粘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服装等领域。
    10.粘胶纤维采用传统的精炼剂存在的问题在于:需要采用高温去进行精练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精炼剂,该精炼剂在常温情况下可达到良好的油污、杂质的去除,精炼效果好。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精炼剂,其包括渗透剂、除油乳化剂、用于螯合和匀染的中间体;
    13.所述中间体为aeo酯化产物、peg酯化产物的混合物;
    14.所述中间体的合成单体由如下重量比组分:
    15.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或马来酸为1:1:0.05-0.15;
    16.所述多元醇为aeo和peg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3-0.5。
    17.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所述aeo的eo数为3~10;所述peg的数均分子量在200~1000。
    18.aeo具体可为aeo-2、aeo-7、aeo-9任一;
    19.peg具体可为peg-200、peg-400、peg-600、peg-1000。
    20.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所述渗透剂、除油乳化剂、中间体的重量比为5~10:10~15:15~20。
    21.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所述渗透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除油乳化剂为异构十三醇to3。
    22.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所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为:
    23.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
    24.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
    25.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
    26.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
    27.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所述管a的溶液滴加时间为20-40min,管b的溶液滴加时间为90-100min。
    28.在上述的多功能精炼剂中,其制备方法为:
    29.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渗透剂5~10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除油乳化剂10~15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5~20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本发明的精炼剂在对人棉进行除油加工过程中无需升温工艺,减低能耗;通过采用扎染代替浸染,减少用水,降低排污,本发明的产品制备得到的成品手感比传统工艺柔软,且大幅度减少纤维损伤以及大幅度减少成品布的克重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2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17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35.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36.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
    37.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
    38.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
    39.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管a滴加时间大约在30min,管b的滴加时间大约在90min,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
    40.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1;
    41.所述多元醇为aeo-7和peg200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4。
    42.实施例2
    43.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5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15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44.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同实施例1。
    45.实施例3
    46.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0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20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47.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同实施例1。
    48.实施例4
    49.参考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50.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15;
    51.所述多元醇为aeo和peg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3。
    52.实施例5
    53.参考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54.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05;
    55.所述多元醇为aeo和peg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5。
    56.对比例1
    57.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2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17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58.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59.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
    60.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
    61.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
    62.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管a滴加时间大约在30min,管b的滴加时间大约在90min,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
    63.aeo: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1。
    64.对比例2
    65.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2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17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66.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67.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
    68.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
    69.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
    70.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管a滴加时间大约在30min,管b的滴加时间大约在90min,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
    71.peg: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1。
    72.对比例3
    73.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异构十三醇to3 12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17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74.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如下:
    75.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
    76.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
    77.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
    78.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管a滴加时间大约在30min,管b的滴加时间大约在90min,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
    79.peg:丙烯酸:马来酸酐为1:1:0.5。
    80.对比例4
    81.传统工艺:除油(95℃*30min)

    水洗

    染色(65℃*60min)

    热水洗一次

    酸洗(醋酸0.3g/l)

    冷水洗一次

    皂洗(90℃*5min)

    冷水洗一次

    脱水烘干。
    82.性能测试
    83.人棉胚布10g,二浸二轧,压力0.1~0.2pa,带液量100~110%;
    84.放置恒温箱70℃*20min

    冷水洗一次

    酸洗(醋酸0.3g/l)

    冷水洗一次

    皂洗(90℃*5min)

    冷水洗一次

    脱水烘干,评价染色情况、纤维损伤以及克重损失。
    85.测试结果可参考表1。
    86.表1
    87.[0088][0089]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0090]
    (1).传统工艺织物强度下降了29.4%,克重损失18.7%;
    [0091]
    (2).冷染工艺强度只下降了5~8%,克重只损失了6~7%;
    [0092]
    (3).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或马来酸为1:1:0.05-0.15效果最好;
    [0093]
    (4).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3-0.5效果最好;
    [0094]
    (5).冷染工艺比传统工艺节能省水。
    [009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渗透剂、除油乳化剂、用于螯合和匀染的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为aeo酯化产物、peg酯化产物的混合物;所述中间体的合成单体由如下重量比组分: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或马来酸为1:1:0.05-0.15;所述多元醇为aeo和peg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eo的eo数为3~10;所述peg的分子量在200~1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除油乳化剂、中间体的重量比为5~10:10~15:15~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除油乳化剂为异构十三醇to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为:步骤1:称取多元醇水于反应容器内,搅拌,升温至85~90℃;步骤2:称取顺酐,用去离子水溶解,放于滴加管a中;步骤3:称取丙烯酸,放于滴加管b中;步骤4:管a和管b的溶液同步滴加,滴加完后在85~90℃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即可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a的溶液滴加时间为20-40min,管b的溶液滴加时间为90-100min。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精炼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在搅拌容器中,先加入渗透剂5~10份,开启搅拌,然后再投入除油乳化剂10~15份,搅拌5~10min后,再投入中间体5~20份,最后慢慢加入去离子水至100份,搅拌至溶液均匀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精炼剂,其包括渗透剂、除油乳化剂、用于螯合和匀染的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为AEO酯化产物、PEG酯化产物的混合物;所述中间体的合成单体由如下重量比组分:多元醇:丙烯酸:马来酸酐或马来酸为1:1:0.05-0.15;所述多元醇为AEO和PEG的混合物,其中AEO和PEG的重量比为1:0.3-0.5。该精炼剂在常温情况下可达到良好的油污、杂质的去除,精炼效果好。精炼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荣 陈艳媚 刘金彩 吴振宇 黄思庭 幸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远市宏图助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1937.html

    最新回复(0)